小渔村文学论坛

标题: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打印本页]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8-13 20:25
标题: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4、骈句有什么作用?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吉林百味人生    时间: 2022-8-14 00:09
本帖最后由 吉林百味人生 于 2022-8-14 00:25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23-人生百味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对偶句。特点是四字之上加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节奏点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划分:领字是一个独立节奏。其他与诗词相似,不同的是尾字两字至四字不等,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是都押韵,都有偶句,都存在节奏划分。不同点诗没有领字,虚词和提引。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视觉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听觉上给人音乐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三江: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答: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漓江。
典故1,意思是于佑和诗丹枫,与在枫专叶上抒怀的韩女结为夫妇。
唐僖宗时,于佑在御河里捡到一片枫叶,上面写着一首诗,于佑也题了一句诗。叶子被宫女韩夫人捡到了,两人后为夫妇。韩女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典故2,传说舜帝死在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壮句,观夫停搁笠,对心降。紧句,灯光闪闪,月色惶惶。长句,村尨狂吠于花院,骏马驰骋于柳堤。杂隔,薄酒微酣,豪富于骄奢中浅见;香尘没印,玉莲则妩媚里称堪。
组篇:观夫停搁笠,对心降。灯光闪闪,月色惶惶。村尨狂吠于花院,骏马驰骋于柳堤。薄酒微酣,豪富于骄奢中浅见;香尘没印,玉莲则妩媚里称堪。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一瓯茶    时间: 2022-8-14 09:09
本帖最后由 一瓯茶 于 2022-8-19 16:44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一瓯茶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偶句。有四个主要特点: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五字以上(含五字)的骈句有虚词。通常骈句走马蹄。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很相似,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三字,而骈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两字或四字。划分骈句节奏应遵循:
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
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
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的一种专门节奏,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扬顿挫。吟诵节奏是将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比如烟霞,其中霞字就是节奏点。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juamh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答: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两个典故:
①斩蛇:   
汉高祖刘邦为沛县亭长时,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据秦律,逃逸一人则全斩,刘邦干脆释放了所有人,避难于芒砀山。一次夜行喝酒,大醉而归,前有人报,有大蛇挡道,刘邦即出佩剑斩之而走,未几,来人闻有老妪啼哭,问之,则说:“吾儿为人所杀,所以痛哭”。详问其情,则对以:“吾儿乃白帝子,以蛇身挡道,为赤帝子杀”。人们都以其胡言乱语,正欲诘之,老妪却已然不见。时人奇之,此后愈传愈广,又正直天下“苦秦已久”“敢怒而不敢言”,遂归心刘邦。
②诗写丹枫:
贞元中进士贾全虚者,黜于春官。春深,临禦沟而坐,忽见一花流至全虚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颇异。旁连数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曰:「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街史颇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实,德宗亦为感动,令中人细询之,乃于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者。诘其由云:「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为之恻然,召全虚授金吾卫兵曹,以凤儿赐之,车载其院资,皆赐全虚焉。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壮:观夫颜对貌,粉对香。
紧: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人影参差听其霄鼓,灯光闪烁耀其红妆。
隔:伫立亭台,歌扇随其舞调;闲来朱槛,金樽邀于霓裳。
组篇:
观夫颜对貌,粉对香。金盘玉盏,宝烛银釭。人影参差听其霄鼓,灯光闪烁耀其红妆。伫立亭台,歌扇随其舞调;闲来朱槛,金樽邀于霓裳。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8-14 11:18
@全体成员 全体师生大家好,今晚是咱们班第五课,请大家提前进群里接龙签到,没有完成前面作业的友友们也要抓紧时间完成哦!
1.绝谷画蝶
2.牧马人
3.紫兰
4.玉洁冰清
5.山水人家
6浪淘沙
7.常青树
8.柳之眉
9.严朝新
10.鹰击长空
11.微尘
12.歆儿
13.银装素裹
14.人生百味
15.墨
17.摩善山
18.冷清秋
19.白玫瑰
20.慎独
21.心静如水
22.芳溶
23.天香
24.紫璇
25.瑞居
26.风雨人生
27.燕燕
28.倾城
29.小瓶盖
30.独步轻欢
31.笑嫣
32.芳公子
33.风铃
34.更深的蓝                                                           
35.闲庭信步
36.茉莉飘香
37.高山峻岭
38.十字
39.红叶
40.飞花若梦
41.花草公子
42.冷月无声
43.冰沁
44.一瓯茶
45紫荷
46.执着
47天津清风
48糕一点
49青春玫瑰
50丁香樹


作者: 芳溶成语典故    时间: 2022-8-14 11:41
本帖最后由 芳溶成语典故 于 2022-8-21 10:28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07-芳溶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文字结构相似、且内容相关并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和对联非常相似,对联没有虚词,五字以上(含五字)的骈句有虚词。骈句的特点有四: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骈句中的隔句走马蹄。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众所周知,韵文中的节奏可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决定字意节奏的是组成句子的字意,字意节奏属于自然节奏。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的一种专门节奏,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扬顿挫。吟诵节奏是将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比如北京,京字就是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很相似,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三字,而骈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两字或四字。划分骈句节奏应遵循:(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 (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无论是赋句,抑或是诗句、词句,它们的渊源都来自《诗经》,都押韵。
(2)赋句、诗句、词句都有偶句,也就是骈句。
(3)诗句也好,词句也好,和赋句一样,都存在节奏划分。
不同之处:
(1)押韵要求不同。一首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只能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的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的停顿(起拍、歇拍)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随之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可随段落和内容进行换韵。
(2)句子格式不同。诗全篇皆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特殊用字(特指虚词、领字、提引词)使用不同。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偶句使用不同。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则因词牌之不同而不同,词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辅以少量散句组成。
(5)句中节奏不同。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近体诗的折腰句很少见);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格律的平仄要求不同。近体诗对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求严格,要符合“对替”,偶数句与相邻下一句必须相粘;词由于词牌各异,没有共同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而来,楚辞乃古体诗,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陆机的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huang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的作用在于其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骈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诵读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骈句具有整齐之美、曼妙动听之美、长短变化错落有致之美。基于此,使用骈句最多的律赋有“诗词巅峰”之誉。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节)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笠翁对韵》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han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笠翁对韵》(三江)文中典故
(1)弄玉:人名,相传为 春秋 秦穆公 女,嫁善吹箫之萧 史 ,日就 萧史 学箫作凤鸣, 穆公 为作 凤台 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 han 刘向 《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嬴姓)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2)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尧 之二女, 舜 之二妃,曰 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马武:《后han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马武〉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
龙逄:即关龙逢。 夏朝贤人,因谏而被遐末帝桀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唐 韩愈 《通解》:“故龙逄哀天下之不仁,睹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于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跨凤登台,诗写丹枫。
长句:潇洒仙姬秦弄玉,韩文幽怀流节水。
隔句: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组篇:观夫朱漆槛,碧纱窗。柳堤骏,揽辔飞。潇洒弄玉之仙姬,酒量微酬现琼香之。于是诗写丹,韩文幽怀流节如;泪弹斑,舜妃遗憾积之湡
作者: 星溢    时间: 2022-8-14 13:42
本帖最后由 星溢 于 2022-8-14 13:48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52*风铃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对偶句,前面我们所学的壮句、紧句、长句、隔句都是骈句。

特点:在辞赋中的骈句,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上了虚词。且本句对句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
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又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
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划分:
骈文中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其中:
⑴ 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⑵ 虚词的节奏划分 :①虚词在倒数第二位置时,与最后那个字组成音节。虚词在顺数第二个位置时,与前面那个字组成音节。② 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⑶ 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⑴ 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⑵ 都有偶句,即骈句。
⑶ 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⑴ 都押韵,但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⑵ 都有偶句,但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⑶ 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但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⑷ 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⑸ 都存在节奏划分,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诗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⑹ 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⑺ 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总结:
诗词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uǎng)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笠翁对韵  三江
其一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树银釭。
长句:兴汉乃推马武,谏夏而著龙逄。
轻隔:跨凤登台,秦之潇洒弄玉;斩蛇当道,汉之英雄刘邦。
组篇:
观之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树银釭。兴汉乃推马武,谏夏而著龙逄。跨凤登台,秦之潇洒弄玉;斩蛇当道,汉之英雄刘邦。

典故一:
跨凤登台:典出《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数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故秦人留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典故二:
斩蛇当道:《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蛇拦路,刘邦上前杀死长蛇,路遂通。后有一老太婆在斩蛇处夜哭,人们询问,她说是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变化为蛇,被赤帝子杀害了。

作者: 芳溶成语典故    时间: 2022-8-14 14:16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47—山水人家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1)骈句就是对偶句。跟对联(偶句)相似。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2)骈句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
1)节奏又叫节拍。本来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在文字语句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方面,也就自然存在节奏。句子的节奏是由节奏点来划分的。
节奏点,即是句子节奏中的两个字,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2)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如: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2)虚词的节奏划分。
A.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
B.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划分为一个独立节奏。
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如:远源都是诗经,都有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它们在内容上,用韵多少和韵字变化方面,平仄格律对仗要求当面,句子长短和节奏形式上,领字(包括提引词)的使用上,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可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han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答:
1、找出2个以上典故。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其一
   夏谏著龙逄:
龙逄,亦作“龙逢”,即关龙逢,是夏末时人,夏桀荒淫无道,关龙逢劝谏他要爱民节用,桀不听,杀死了他,故关龙逢以及比干被后世视为忠臣的典范。
《韩诗外传》卷四载: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


典故三江 其二
四收列国群王服
“四收列国”指的是宋代⼤将曹彬。
“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下,所⾄悦服”,曹彬所到之处,皆收敛其部下,严禁烧杀抢掠,故⽽各地都⼼悦诚服。即所
北han。“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下,所⾄悦服”,
谓“群王伏”。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其三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据han刘向《列仙传》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凤凰台是陕西咸阳市区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相传秦迁都于咸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现存凤凰台建于大明洪武四年(1371),当年为全市的制高点,上边有庙宇,廊檐参差,形似一群凤凰聚集一处,故曰凤凰台。

2、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壮句: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紧句:诗写丹枫,泪弹斑竹。
长句:han兴则推马武,夏谏而著龙逄。
轻隔句:花院吠尨,仙姬于秦弄玉;柳堤驰马,英雄乃han刘邦。

组篇:
诗写丹枫,泪弹斑竹。花院吠尨,仙姬于秦弄玉;柳堤驰马,英雄乃han刘邦。
han兴则推马武,夏谏而著龙逄。

作者: 高山峻岭    时间: 2022-8-14 19:58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27*高山峻岭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也称偶句。其特点: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在吟诵时重心落在节奏的后一个字上。
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1)三字句:12
2)四字句:22
3)五字句:32或212
4)六字句:32或222
5)七字句:232或2212
6)八字句:332或3212或3122或1322
7)九字句:2124
8)十字句:22312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1)近体诗最多有五个韵字(排律除外),一韵到底;词通常是押一韵或多部韵;赋押韵没有固定要求,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句有定数,每句字数相等;词长短句都有;赋最初以四六言为主,后又其他句式融合。
3)诗没有虚词,提引词和领字;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有虚词、提引词和领字(诗赋除外)。
4)诗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对偶,中间两联必须对偶。词有偶句,赋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诗的节奏是固定的,词除领字外,其余都是两字,3字为一个节奏,而骈句多则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没有共同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的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典故: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详解(略)。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紧句:兴汉推马武,谏夏著大逄。
长句: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句:跨凤登台,洒潇仙姬秦弄王;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法:
兴汉而推马武,谏夏而著大逄。
四收列国群王则伏,三筑高城众敌则降。乃朱漆槛,碧纱窗。跨凤登台,洒潇仙姬秦弄王;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https://chinaxiaoyucun.com/forum ... id=46877&extra=
作者: 翰林瑞居一    时间: 2022-8-14 22:17
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2-8-14 22:42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29-翰林瑞居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骈偶句或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骈句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如同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骈句在被朗诵与吟唱时,亦有不同的发声速度和有规律的停顿,这就是骈句的节奏。
节奏点,指在汉字组成词组中,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个重心字就是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是有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一般划分是: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是: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是:1)押韵不同。近体诗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而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2)字数不同。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而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3)特殊用词不同。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而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4)偶句使用不同。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5)节奏不同。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6)节奏点要求不同。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而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7)内容不同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典故1,“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名叫弄玉,非常喜欢求仙之术。当时有一个名叫萧史的人很会吹箫,能吹出凤凰的鸣叫声,弄玉爱上了他,秦穆公便把弄玉嫁给了他,还给他们建了一座凤凰台。后来,萧史教弄玉吹箫,有凤凰飞来,夫妻两人便乘凤凰升天而去。这句的意思是:在凤凰台上骑着凤凰飞走的,是那潇洒的仙女秦弄玉。
典故2,“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刚要起兵造反时,有天晚上喝醉了酒,看见一条白色的大蟒蛇拦住了道路,他拔剑就把蛇斩了。后来有一个老妇人在那里哭,说自己的儿子是白帝的孩子,变成蛇来到这里,却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这个典故暗示刘邦是赤帝的儿子,应该当皇帝。这句的意思是:在路上斩蛇起义的,是那汉朝的英雄皇帝刘邦。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诗写丹枫,泪弹斑竹
长句:香尘没印玉莲双,酒量微酣琼杳颊。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诗写丹枫,泪弹斑竹。香尘没印玉莲双,酒量微酣琼杳颊。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抄录《笠翁对韵》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多毛的狗]。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作者: 紫荷    时间: 2022-8-15 00:04
本帖最后由 紫荷 于 2023-2-7 12:24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紫荷(张红英)/18025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对偶句,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
但是也有所区別,就是用在辞赋中的骈句,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上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
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又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
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划分:
骈文中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其中:
⑴ 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⑵ 虚词的节奏划分 :①虚词在倒数第二位置时,与最后那个字组成音节。虚词在顺数第二个位置时,与前面那个字组成音节。② 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⑶ 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1,韵位不同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
兴汉句:马武是汉光武帝的将军,在建立东汉王朝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作用。谏夏句:龙逄(páng旁):即关龙逄,传说是夏桀王的大臣。他见夏桀无道,淫侈暴虐,曾强力谏争,结果被夏桀处死。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状句:嗟乎逝大海,没长江。
紧句:饮空玉盏,聊对银缸。
长句:思前尘而收舞调,望剑影而罢歌腔。
隔句:兴汉建功,戎马冲关当推马武;谏夏无果,桀王丧心亦斩龙逄。
組篇:嗟乎逝大海,没长江。饮空玉盏,聊对银缸。思前尘而收舞调,望剑影而罢歌腔。兴汉建功,戎马冲关当推马武;谏夏无果,桀王丧心亦斩龙逄。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银装素裹    时间: 2022-8-15 17:25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17银装素裹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就是我们的体裁文学作品,被朗诵与吟唱时,亦有不同的发声速度与节奏就是结奏也叫节拍。
在文学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就产生了节奏点,即是句子中的两个字,中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1,领字为一个节奏。
2,提引为一节奏。
3,虚词:
(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1)远原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
(3)都存在有节奏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的调的音乐节奏不同,词一般押一个韵部很少,赋的押韵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为基本句式,赋最初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没有虚词,领字,提引,赋则同时兼有虚字,提引。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的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2—2—3可见,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都是尾三字连读,词出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的字,平仄要求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因为词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要求平仄相对来说复杂的多。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可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找出2个以上典故。
典故之一:
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宋代大将曹彬平南、西蜀、南汉、北汉让群王佩服不已。
其二典故: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渴江。
2、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答:壮句有:灯闪闪,月幢幢。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跨凤登台,斩蛇当道。诗写丹枫,泪弹斑竹。
组编:
壮句:观夫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跨凤登台,斩蛇当道。
长句:兴汉之推马武,谏夏之著龙逄。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江。
https://chinaxiaoyuc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877&extra=


作者: 风雨人生    时间: 2022-8-15 19:43
本帖最后由 风雨人生 于 2022-8-15 19:49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66风雨人生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
骈句就是对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前面我们所学的壮句、紧句、长句、隔句都是骈句。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无论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为句子,而后成篇的。这些句子,在被朗诵与吟唱时,亦有不同的发声速度与节奏。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而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因此四言诗也就是两个节奏,其节奏点在第二字与第四字上。
骈句的节奏是有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这就是骈句和诗句的不同点之一。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 马武和龙逄都是典故,一个是汉朝的将军,一个是夏朝的将军。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至于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四收列国,三筑高城。
长句:国兴而群王服,城固则众敌降。
隔句:未若仙姬潇洒,跨凤登台;何其天子英雄,斩蛇当道。
组篇:盖闻四收列国,三筑高城。国兴而群王服,城固则众敌降。未若仙姬潇洒,跨凤登台;何其天子英雄,斩蛇当道。





作者: 谩题红叶    时间: 2022-8-15 21:10
赋18期第5讲作业:18005*红叶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
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有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相同点:押韵、对偶、节奏划分
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三 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笔,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漫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四收列国群王伏:这句说的是北宋初大将曹彬,他曾同潘美等将帅一道,伐灭了后蜀、南汉、南唐、及北汉等五代时的地方割据政权,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众敌降:初唐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扰进行斗争,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筑三受降城,以威北敌焉。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丹枫诗:(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祐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今称红叶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湡(yú于)江,水名。
壮句:1、朱漆槛,碧纱窗。2、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没找到紧句,按照讲义紧句是四字单句对22结构。若用【停针对搁笔,意懒对心降。】大概是:停针意懒,搁笔心降。
长句: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漫印玉莲双。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组篇:自昔停针意懒,搁笔心降。至乃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漫印玉莲双。嗟呼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玉洁冰清    时间: 2022-8-15 21:56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19玉洁冰清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偶句。有四个主要特点: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骈句的特点: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强了词语的表现力。壮句,紧句,长句,隔句都是骈句。用在辞赋中的骈句, 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上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
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统驭的是文法结构通顺。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统驭的是吟唱时的气氛,即抑扬顿挫。这两种节奏一直如影相随。

一般来说,骈句以人为控制调节以后的吟诵节奏为主。处在节奏点上的字,简称为节奏点。
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本句是4一2节奏,“竹”“耳“牍”“形”即是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很相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三字,而骈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两字或四字。

骈句节奏的划分:
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
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与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处在其他位置时,与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单独划分。
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一般也是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外,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或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明朗而通畅。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近代以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摘抄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典故一:
诗写丹枫

(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祐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今称红叶媒。


典故二:
泪弹斑竹

这里讲的是娥皇女英的故事。传说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死之后,她们伤心痛哭,眼泪滴在竹子上,形成了泪痕斑斑,后人谓之斑竹。

据南朝任昉《述异记》载:
“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纹上为之斑斑然。”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
壮句:自昔奇对偶,只对双。
紧句:停针搁杼,意懒心祥。
长句:叹灯前之影幻,诉月下之情长。
轻隔:红叶题诗,一段相思而成鸾凤;舜妃落泪,万般遗憾而洒幽篁。

组篇:自昔奇对偶,只对双。停针搁杼,意懒心祥。叹灯前之影幻,诉月下之情长。红叶题诗,一段相思而成鸾凤;舜妃落泪,万般遗憾而洒幽篁。


           2022.8.14.
作者: 歆儿    时间: 2022-8-16 07:42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28--歆儿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像律诗中的对偶句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
骈句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除了使用"发语"外,几乎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一定声律。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划分骈句节奏应遵循:
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
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
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的一种专门节奏,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扬顿挫。吟诵节奏是将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比如烟霞,其中霞字就是节奏点。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赋句与近体诗诗词相同点:都是诗经,都押韵。都有偶句。都存在有节奏划分。
不同点就在于近体诗只有4—5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的调的音乐节奏不同,词一般押一个韵部很少,赋的押韵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为基本句式,赋最初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诗没有虚词,领字,提引,赋则兼有虚字,提引。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的散句组成。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2—2—3可见,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都是尾三字连读,词出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近体诗节奏点的字,平仄要求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因为词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要求平仄相对来说复杂的多。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的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可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jiàn,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典故一丹枫诗:(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祐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
典故二斩蛇句:《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蛇拦路,刘邦上前杀死长蛇,路遂通。后有一老太婆在斩蛇处夜哭,人们询问,她说是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变化为蛇,被赤帝子杀害了。这可能是当时拥护刘邦的人编造出来的迷信故事。
壮句:观乎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跨凤登台,斩蛇当道。
长句:兴汉乎推马武,谏夏乎著龙逄。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江。
组篇:
观乎灯闪闪,月幢幢。跨凤登台,斩蛇当道。兴汉乎推马武,谏夏乎著龙逄。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江。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东方玉洁    时间: 2022-8-16 09:18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67/常青树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对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有韵味,增加语句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就是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在文字语句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上,也就自然存在节奏。句子的节奏是由节奏点来划分的。节奏点就是句子节奏中的两个字。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节奏也就有变化。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二个字的,三个字的,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如:1)领字为一个节奏的。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2)虚词节奏的划分。
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
虚词处在其他位置时,一般跟其它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
3)提引词划分一个独立节奏。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1)源远都来自诗经,都押韵。2)都有偶句。即骈句。3)都存在节奏。不同点。近体诗只有四至五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的(首句入首除外)。词的韵位则是根据曲度,即音乐上的停顿决定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只押一个韵部。赋押韵没有固定的要求。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整齐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谈来抑扬顿错,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说部分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朱漆槛,碧沙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武马,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筑,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躞。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说出本段(2小节)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1)秦弄玉之典故。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叫弄玉。非常喜欢求仙之术。当时有个叫萧史的人很会吹箫,能吹出凤凰的鸣叫声。弄玉爱上了他。秦穆公便把弄玉嫁给了他,还给他们建了一座凤凰台。后来萧史教弄玉吹箫,有凤凰飞来。夫妻俩便乘凤凰飞天而去。
典故2.“泪弹斑竹”一句中。传说舜帝死在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形成了斑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提示: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2.壮句前加提引号:3.四字以上需加上虚词;4.隔句需要走马蹄;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观夫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兴汉马武,谏夏龙逄。
长句: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刘邦。
组篇:观夫朱漆槛,碧纱窗。兴汉马武,谏夏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刘邦。
作者: 探花心静如水    时间: 2022-8-16 12:15
赋18期第5讲作业
心静如水-18016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1)骈句就是对偶句。跟对联(偶句)相似。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2)骈句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
1)节奏又叫节拍。本来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在文字语句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方面,也就自然存在节奏。句子的节奏是由节奏点来划分的。
节奏点,即是句子节奏中的两个字,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2)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如: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2)虚词的节奏划分。
A.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
B.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划分为一个独立节奏。
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如:远源都是诗经,都有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它们在内容上,用韵多少和韵字变化方面,平仄格律对仗要求当面,句子长短和节奏形式上,领字(包括提引词)的使用上,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可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han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答:
1、找出2个以上典故。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其一
   夏谏著龙逄:
龙逄,亦作“龙逢”,即关龙逢,是夏末时人,夏桀荒淫无道,关龙逢劝谏他要爱民节用,桀不听,杀死了他,故关龙逢以及比干被后世视为忠臣的典范。
《韩诗外传》卷四载: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


典故三江 其二
四收列国群王服
“四收列国”指的是宋代⼤将曹彬。
“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下,所⾄悦服”,曹彬所到之处,皆收敛其部下,严禁烧杀抢掠,故⽽各地都⼼悦诚服。即所
北han。“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下,所⾄悦服”,
谓“群王伏”。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其三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据han刘向《列仙传》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凤凰台是陕西咸阳市区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相传秦迁都于咸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现存凤凰台建于大明洪武四年(1371),当年为全市的制高点,上边有庙宇,廊檐参差,形似一群凤凰聚集一处,故曰凤凰台。

2、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壮句: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紧句:诗写丹枫,泪弹斑竹。
长句:han兴则推马武,夏谏而著龙逄。
轻隔句:花院吠尨,仙姬于秦弄玉;柳堤驰马,英雄乃han刘邦。

组篇:
诗写丹枫,泪弹斑竹。花院吠尨,仙姬于秦弄玉;柳堤驰马,英雄乃han刘邦。
han兴则推马武,夏谏而著龙逄。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22-8-16 18:19
赋18期第5讲作业:浪淘沙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对偶句。骈句特点就是四字以上的骈句基本上都加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就是在朗诵和吟唱时有规律的停顿。节奏点就是吟诵的时候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落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四字以上要加虚词,诗不用。赋有提引词,诗没有,词有领字。赋的尾节奏是2字或4字连读,诗是尾3字连读,词是根据词牌词调的要求来的。赋可以换韵,韵可以押多个韵部的,诗只能一韵到底。词押韵是根据词牌要求。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由于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所以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笔,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邴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典故: 
弄玉:秦穆公之女,吹箫引凤,跨凤升仙。 
斩蛇:刘邦曾在芒砀山斩一白蛇。
诗写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韩宫女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2)壮紧长隔句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灯光闪闪,月影幢幢。
长句:柳堤驰之骏马,花院吠之村尨。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隅江。
3)组篇:观乎灯光闪闪,月影幢幢。柳堤驰之骏马,花院吠之村尨。至于朱漆槛,碧纱窗。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隅江。


作者: 小蜗牛    时间: 2022-8-16 19:10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2-8-17 07:47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72*丁香树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就是对偶句,类似律诗中的对仗。其特点是四字以上的骈句里都有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就是节拍,在诵读吟唱时不同的速度与韵律。节奏分为自然节奏(由句子本身的字意决定的节奏)和吟咏节奏。  节奏点即节奏点上的字。  骈句,领字为独立节奏。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与后边的字为同一节奏;在正面第二个字的位置时,与前边的字为同一节奏;在其他位置时一般跟前边或者后边的字为同一节奏。提引词单独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诗、词和赋相同点是都来源于诗经,且都有对偶句和节奏;不同点是,近体诗只有几个韵字,而且每句字数相同;词是按词谱填写,虽然可以换韵,却没有赋的押韵脚自由。 诗里虚词很少也没有领字和提引词,赋同时具有虚词,领字,提引词。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语言错落有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作业1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这两句含两个典故,一是秦穆公之女与其夫君化身凤凰飞升的故事,一个是刘邦起义斩白蛇的故事。
作业2
壮句:常忆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柳堤多骏马,花院有村尨。
轻隔:诗写丹枫,韩女幽怀逐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漫湡江。
组篇: 常忆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烛银釭。柳堤多骏马,花院有村尨。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且逐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而满湡江。



作者: 笑嫣    时间: 2022-8-17 11:02
赋18期第5讲作业
笑嫣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对偶句。
其特点是:字数、结构、词义等方面相对,以四六句为主,也有五七九字的。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骈句节奏划分: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2.虚词的节奏划分以其所处位置来定 :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 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1)韵位不同。诗词押一个韵部,赋要换韵。
2)各句字数不同。诗每句字数相等,以五七言为主;词使用长短句;赋多四六句。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偶句不同。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节奏不同。 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不同。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香尘浅印玉莲双:晋石崇豪富骄奢,多蓄婢妾,布香尘于地,令诸姬行其上,以试鞋底之大小。玉莲,比喻女人的脚。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唐代笔记小说《青琐高议》:唐僖宗时,士人于佑偶从宫墙外沟水中拾到一片红叶,上有两名宫怨诗,读后心生感慨,便不由得和了两句,放到上游,使其随水流入宫中。后来于佑娶了宫人韩夫人为妻,说及此事,方知是当初红叶题词之人。韩夫人乃作诗一首:一联佳句随水流,十载幽思素满怀,今日却成鸾凤友,芳知红叶是良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花枝隐隐,堤柳依依。
长句:酒微酣而脸泛霞,夜幽静而肩披月。
隔句:几分幽怨,浊泪付于湘江;无限深情,思心寄之玉笛。
组篇:已然花枝隐隐,堤柳依依。酒微酣而脸泛霞,夜幽静以肩披月。几分幽怨,浊泪付于湘江;无限深情,思心寄之玉笛。
作者: 渔村冷月    时间: 2022-8-17 18:31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32*冷月无声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偶句,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特点:骈句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有韵味,增加语句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骈句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是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也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音乐上停顿决定的。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在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感。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典故1:跨凤登台:相传春秋时秦国的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因爱慕而结为夫妻,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夫妇遂乘凤凰升天而去。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用以比喻结成美好姻缘或求得佳偶。
典故2:诗写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壮:观夫灯闪闪,月幢幢。
    紧: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柳堤之飞驰骏马,花院之狂吠村尨。
隔:韩夫幽怀,书丹枫流于水;舜妃血泪,洒斑竹积于江。
组篇:金盘玉盏,宝烛银釭。观夫灯闪闪,月幢幢。柳堤之飞驰骏马,花院之狂吠村尨。韩夫幽怀,书丹枫流于水;舜妃血泪,洒斑竹积于江。


作者: 天国的女人    时间: 2022-8-17 19:26
本帖最后由 天国的女人 于 2022-8-17 19:29 编辑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

18043青春玫瑰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对偶跟律诗的诗词相似,需要对仗平仄,也像对联,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辞赋中四个字以上需要加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指在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还有就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叫作吟诵节奏。在吟诵时产生的气氛即抑扬顿挫起到修饰意义。
骈句句子如何划分?
答:1/三字句(1-2)
加提引词单独划分
2/
四字句(2-2)
3/五字句(3-2)或(2-1-2)
五字骈句节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加上虚词而成,五言诗一般“尾”字是三字连续。
四字必须带虚词,这就是诗与赋区分的地方。虚词是体现赋味的主要因素之一。
4/六字句(3-1-2)
5/七字句(2-3-2)(3-1-3)(2-2-1-2)
6/八字句(3-3-2)(1-3-2-2)
7/九字句(2-1-2-4)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诗全篇都是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五 七言为基础词大量使用的是长短句,近体诗起句和最后可以不是偶句,而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非常严格,要符合粘对替。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

词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不同而不同。对于粘对替而词没有共同的标准。

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是2或4个字。赋首先领字为最初都是四六句式,后来融合其它句式。赋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赋句的平仄相对要求复杂很多。

一个独立的节奏,虚词在骈句中是可计可不计的,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当虚词处在其它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它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不作统一要求,提引词单独划分一个节奏。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整齐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在听觉中给人以音乐的美妙。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答: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于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武马,谏夏著龙降。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
典故(1)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
唐代于祐在宫外的御沟流水中捡到一片上有题诗的枫叶,于祐也赋诗一首,然后把枫叶放入水中,枫叶从上游漂回宫中,恰好又被题诗的宫女看到。

典故(2)
泪弹班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指古代神话的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于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观夫天对地,雨对风。
紧句:停针搁筑,意懒心降。
长句:酒酿微醺亮已琼杏颊,诗吟淡醉而香玉桃腮。
隔句:清风古殿,但见织女七飞乎左。皓月寒宫,焉知嫦娥一笑而中。

组篇:
观夫天对地,雨对风。
停针搁筑,意懒心降。
酒酿微醺已亮琼杏颊,诗吟淡醉而香玉桃腮。
清风古殿,但见织女七飞乎左。皓月寒宫,焉知嫦娥一笑而中。

作者: 穿丝燕    时间: 2022-8-18 07:45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18013-飞花若梦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就是字数相等,位置相邻,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偶句,四字以上要加虚词。
特点:1四字以上要有虚词。2可有提引词,3可有领字。4避免同字相对。隔句要走马蹄。骈句节奏点句尾一般为2或4字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还有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叫吟诵节奏,吟诵节奏统驭的是吟唱时的气氛,即抑扬顿挫。节奏点上的字简称为节奏点。
划分:从以上的例句中,我们不难看出,骈文中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2、虚词的节奏划分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笔,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漫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弄玉:弄玉:人名,相传为春秋秦穆公女,又称秦娥、秦女、秦王女等,嫁善吹箫之萧史 ,日就萧史学箫作凤鸣, 穆公为作凤台 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
韩女幽怀唐僖宗时,书生于祐在御沟中拾得落叶一片,上有题诗四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祐自此终日思念,于是别取红叶,题诗二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御沟上流,使流入宫中。后来于祐娶得罪被遣宫女韩氏为妻。成婚之日,当二人出示所藏红叶时,相对感泣,以为天意撮合,韩氏因写诗咏其事:“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湘妃竹:舜死后,娥皇、女英痛哭舜帝,泪水滴在竹叶上,留下斑痕,即为斑竹,又称湘妃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壯句:观夫红叶紫,清江碧。
紧句:舞调风疏,歌腔雨染。
长句:韩女幽怀之流御水,舜妃遗憾之积湘江。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积湘江。
组篇::观夫红叶紫,清江碧。舞调风疏,歌腔雨染。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之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之积湘江。
作者: 张英    时间: 2022-8-18 09:39
赋18期第五讲作业
18076冷清秋

赋18期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骈句就是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点由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
骈句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字意节奏统驭的是文法结构通顺。四言诗的字意节奏就是2—2;它的吟诵节奏也是两个字一个节奏。五言的字意节奏只有两种可能(1)、2—2—1,(2)、2—1—2。吟诵节奏一般都读为“2—3”的节奏。七言就是在前面再加两个字,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意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这就是诗句和骈句的不同点之一。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的句式有长短、节奏多变,这种朗读节奏给人以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形式的美,其声音的高低起伏、气息有节律的转换,彰显了音韵流畅的美感和铿锵通畅的起势。同时,辞赋中骈句四字以上必须有虚词,且本句对句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三江(1)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三江(2)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第一个典故:泪洒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啼哭,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斑斑点点,这便是“湘妃竹”。
第二个典故: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诗题在红叶上,那是韩女的细密的相思从御水里流过。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观夫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柳堤驰马,花院吠尨。
长句:酒量酣之杏颊,香尘没之莲双 。
隔句:韩女写诗,读丹枫之去水;
           舜妃洒泪,弹青竹之凝斑。
组篇:柳堤驰马,花院吠尨。观夫灯闪闪,月幢幢。酒量酣之杏颊,香尘没之莲双。韩女写诗,读丹枫之去水;舜妃洒泪,弹湘竹而凝斑。
           
作者: 小瓶盖    时间: 2022-8-18 14:44
赋18期第5讲----小瓶盖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对偶句,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特点:骈句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1)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交替。 (2)在对句中,同位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对。 (3)对句中,句脚上的字一般声调不同。 (4)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个字或四个字同声调。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

1)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2)节奏点:节奏点上的字,我们简称为节奏点。

3) 骈句节奏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

A、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

B、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C、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区别有: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huang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笠翁对韵三江2小节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筑,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典故1、秦弄玉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她精通音律,秦穆公特意让人为他女儿制作了一管玉箫,弄玉用这管玉箫吹奏的曲子更加清丽动人。这箫声传出很远,传说箫声所到之处,群鸟停止了鸣叫,蜂蝶收起了翅膀。

典故2、泪弹斑竹

相传古时候舜帝为了老百姓消除恶龙,一去无回,他是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便去寻他,她们来到了三峰石,周围长满了翠竹,发现了舜帝之墓,她们悲痛欲绝,她们的泪水洒在了竹子上,竹子上便呈现斑斑泪痕,后来这竹子也称湘妃竹。

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

1、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2、紧句:无

3长句: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

4、隔句(杂隔):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组篇:犹觉灯闪闪,月幢幢。酒晕何须琼杏颊,香尘自得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于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乃湘江。



作者: 舞倾城    时间: 2022-8-18 17:15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18022*倾城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
骈句的特点讲究平仄韵律和谐。走的是马蹄韵。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节奏点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
节奏点是这样划分的,领字是一个独立节奏。其他与诗词相似,不同的是尾字两字至四字不等,虚词依附于实词或语句。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之处:
无论是赋句,抑或是诗句、词句,它们的渊源都来自《诗经》,都押韵。
赋句、诗句、词句都有偶句,也就是骈句。
诗句也好,词句也好,和赋句一样,都存在节奏划分。
不同之处:
押韵要求不同。
句子格式不同。
特殊用字(特指虚词、领字、提引词)使用不同。
偶句使用不同。
句中节奏不同。
格律的平仄要求不同。
内容不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笠翁对韵》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典故:
汉兴推马武:东汉的兴起当推马武功劳大。
夏谏著龙逄:夏朝那些以死相谏的大臣关龙逄最著名。


四收列国群王服:北宋大将曹彬帮助宋太祖南征北讨,让割据的很多小国都向宋臣服。
三筑高城众敌降:张仁愿三次建起高高的受降城,让众多的敌人投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相传春秋时秦国的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因爱慕而结为夫妻,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夫妇遂乘凤凰升天而去。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


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唐僖宗时,于佑在御河里捡到一片枫叶,上面写着一首诗,于佑也题了一句诗。叶子被宫女韩夫人捡到了,两人后为夫妇。韩女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传说舜帝死在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至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看柳堤驰之骏马,听花院吠之村尨。
轻隔:跨凤登台,潇洒当于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属之刘邦。
组篇:至若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烛银釭。看柳堤驰之骏马,听花院吠之村尨。



作者: 高乐糕    时间: 2022-8-18 19:02
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18033*糕一点
一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也称偶句。其特点: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在吟诵时重心落在节奏的后一个字上。
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1)三字句:12
2)四字句:22
3)五字句:32或212
4)六字句:32或222
5)七字句:232或2212
6)八字句:332或3212或3122或1322
7)九字句:2124
8)十字句:22312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1)近体诗最多有五个韵字(排律除外),一韵到底;词通常是押一韵或多部韵;赋押韵没有固定要求,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句有定数,每句字数相等;词长短句都有;赋最初以四六言为主,后又其他句式融合。
3)诗没有虚词,提引词和领字;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有虚词、提引词和领字(诗赋除外)。
4)诗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对偶,中间两联必须对偶。词有偶句,赋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诗的节奏是固定的,词除领字外,其余都是两字,3字为一个节奏,而骈句多则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没有共同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的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典故:
跨凤登台,洒潇仙姬秦弄王;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兴汉推马武,谏夏著大逄。
长句: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句:跨凤登台,洒潇仙姬秦弄王;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法:
兴汉而推马武,谏夏而著大逄。
四收列国群王则伏,三筑高城众敌则降。乃朱漆槛,碧纱窗。跨凤登台,洒潇仙姬秦弄王;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18 22:06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1、三字句,如:乃/举/多士,命′有司。(1-2),"乃″是提引词。提引词要单独划分节奏。2、四字句:如:素秋/开律,碧沼/凝光(2-2)。3、五字句: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后。(3-2)。佛圣/则/呈祥,逢昏/则/显咎。(2-1-2)。亦可以/献/君王/之寿,助/山河/之状。(1-2-2)。冥照/於/幽昧,宣精/於/日月。(212)。五言的骈句节奏,是在4言的基础上加虚字而成的。4、六字句: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3-1-2)。5、七字句:"冯相/观侵/而/罔愆,羲和/敬授/而/无阙。(2-3-2)。贯/星象/而/调/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3-1-3)。奔注/肯随/於/川渎,高明/自贯/於/日星。(2-2-1-2)。6、八字句
    泛/草际/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李程《日五色赋》(3-3-2)
“当翠辇/黄屋/之/方行,见金枝/玉叶/之/可数”——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3-2-1-2)
“羽盖凝/而/轩皇/暂驻,风马驾/而/王母/欲前”——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3-1-2-2)“丽/万室兮/瑶台/共美,泛/千林兮/琼树/争妍”。——贾餗《日月如合璧赋》 (1-3-2-2)
“祀/夕月/於/礼神/之馆,拜/朝日/於/祈年/之宫。”——郑锡 《日中有王字赋》(3-1-2-2)。7、九字句:
粲兮/若/组绣/之萦/宝镜,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腾迈《庆云抱日赋》(2-1-2-4)。8、十字句
同夫/少昊/谅感之/以/呈祥,异彼/发王/徒指之/而/比盛。(2-2-3-1-2)。(1)、领字有一个独立的节奏。(2)、虚词的划分: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
这里的“而或”“然则”“是以”都是提引词。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的作用是: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
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筑,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
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今称红叶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竹泪:娥皇﹑女英哭舜于苍梧之野,泪洒竹成斑。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若夫颜如玉,面若花。辇车之随众役而急走;木桥之供一人而步行。柳堤骏马,花院村尨。酒量微酡,任脸颊之泛杏;香尘没印,无玉莲之成双。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18037*冰沁 2022/8/18 21:50:42
我又登录不上了,请老师帮我交交作业吧!


作者: 柳之眉    时间: 2022-8-18 22:20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偶句。有四个主要特点: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五字以上(含五字)的骈句有虚词。通常骈句走马蹄。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很相似,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三字,而骈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两字或四字。划分骈句节奏应遵循:

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

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

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的一种专门节奏,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扬顿挫。吟诵节奏是将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比如烟霞,其中霞字就是节奏点。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juamh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答: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两个典故:

香尘句:晋石崇豪富骄奢,多蓄婢妾,布香尘于地,令诸姬行其上,以试鞋底之大小。玉莲,比况女人的脚。双(原字为左足右双)(shuāng双),徘徊竦立。引申为脚。

诗写二句:见东韵其三“题红”注。丹枫诗:(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祐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今称红叶媒。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观夫灯闪闪,月幢幢
可闻柳堤驰马,花院吠尨
每欲酒晕微酡则琼杏颊,香尘浅印而玉莲双。应有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于御水;岂可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于湘江。
作者: 芳溶成语典故    时间: 2022-8-19 07:24
本帖最后由 芳溶成语典故 于 2022-8-19 20:13 编辑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18037-冰沁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han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1、三字句,如:乃/举/多士,命′有司。(1-2),"乃″是提引词。提引词要单独划分节奏。2、四字句:如:素秋/开律,碧沼/凝光(2-2)。3、五字句: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后。(3-2)。佛圣/则/呈祥,逢昏/则/显咎。(2-1-2)。亦可以/献/君王/之寿,助/山河/之状。(1-2-2)。冥照/於/幽昧,宣精/於/日月。(212)。五言的骈句节奏,是在4言的基础上加虚字而成的。4、六字句: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3-1-2)。5、七字句:"冯相/观侵/而/罔愆,羲和/敬授/而/无阙。(2-3-2)。贯/星象/而/调/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3-1-3)。奔注/肯随/於/川渎,高明/自贯/於/日星。(2-2-1-2)。6、八字句
    泛/草际/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李程《日五色赋》(3-3-2)
“当翠辇/黄屋/之/方行,见金枝/玉叶/之/可数”——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3-2-1-2)
“羽盖凝/而/轩皇/暂驻,风马驾/而/王母/欲前”——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3-1-2-2)“丽/万室兮/瑶台/共美,泛/千林兮/琼树/争妍”。——贾餗《日月如合璧赋》 (1-3-2-2)
“祀/夕月/於/礼神/之馆,拜/朝日/於/祈年/之宫。”——郑锡 《日中有王字赋》(3-1-2-2)。7、九字句:
粲兮/若/组绣/之萦/宝镜,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腾迈《庆云抱日赋》(2-1-2-4)。8、十字句
同夫/少昊/谅感之/以/呈祥,异彼/发王/徒指之/而/比盛。(2-2-3-1-2)。(1)、领字有一个独立的节奏。(2)、虚词的划分: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
这里的“而或”“然则”“是以”都是提引词。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的作用是: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
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筑,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
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今称红叶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竹泪:娥皇﹑女英哭舜于苍梧之野,泪洒竹成斑。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若夫颜如玉,面若花。辇车之随众役而急走;木桥之供一人而步行。柳堤骏马,花院村尨。酒量微酡,任脸颊之泛杏;香尘没印,无玉莲之成双。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十字    时间: 2022-8-19 09:04
本帖最后由 十字 于 2022-8-19 09:07 编辑

18期第5讲作业
18061*鹰击长空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1)骈句的定义: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2)骈句的特点:骈句就是对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1)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2)骈句节奏的划分:
三字句:(1-2)
四字句:(2-2)
五字句:(3-2)(1-2-2)
六字句:(1-3-2)(2-2-2
七字句:(2-1-2-2)(2-3-2
八字句:(1-2-3-2,或者3-3-2)(1-3-2-24-2-2)(2-3-2)(1-3-2-2
九字句:(2-1-2-4
十字句:(2-2-2-4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huang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
其一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han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1)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相传春秋时秦国的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因爱慕而结为夫妻,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夫妇遂乘凤凰升天而去。出自han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相传han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出自《han书·高帝纪》
(2)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意思是于佑和诗丹枫,与在枫叶上抒怀的韩女结为夫妇;舜妃泪洒斑竹,只因为舜帝逝世在苍梧之野。
这两句中包含两个典故:
1.“诗写”一句中有“红叶媒”典故。唐僖宗时,于佑在御河里捡到一片枫叶,上面写着一首诗,于佑也题了一句诗。叶子被宫女韩夫人捡到了,两人后为夫妇。韩女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2.“泪弹”一句中,传说舜帝死在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1)壮句:朱漆槛jiàn,碧纱窗。
(2)紧句:诗写丹枫,泪弹斑竹。
(3)长句:酒量微酣之琼杳颊,香尘没印之玉莲双。
(4)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5)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是以朱漆槛jiàn,碧纱窗。诗写丹枫,泪弹斑竹。酒量微酣之琼杳颊,香尘没印之玉莲双。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19 11:53
赋18期第5讲作业
天香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骈句的节奏,是在4言的基础上加虚字而成的。一般是“尾四字或两字连读”。节奏点位置上的字平仄交替。骈句节奏的划分,一般虚词在前一个音节,如果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那么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诗都是押一个韵部,在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雅韵依据词牌而定,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三筑高城众敌降:
初唐张仁愿,中宗朝人,曾统领朔方军与突厥族的侵扰进行斗争,使突厥不敢过山牧马。筑三受降城,以威北敌焉。
泪弹斑竹:
古代神话传说,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之山,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尽日啼哭,泪洒竹上,竹尽斑,这就是今天的湘妃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壮:观夫朱漆槛jiàn,碧纱窗。
紧:调对歌腔。汉推马武,
长:四收列国之王,三降高城之敌。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
调对歌腔。汉推马武,四收列国之王,三降高城之敌。观夫朱漆槛jiàn,碧纱窗。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19 11:54
@全体
赋18期基础班第5讲作业统计
【1】18023-人生百味
【2】一瓯茶
【3】18007-芳溶
以上请花草公子老师点评【3份
【4】18052*风铃
【5】18047山水人家
【6】18027*高山峻岭
以上请蓝色星空老师点评【3份
【7】18029-翰林瑞居
【8】紫荷
第二页
【9】18017银装素裹
以上请玉竹草堂老师点评【3份
【10】18066风雨人生
【11】18005*红叶
【12】18019玉洁冰清
以上请一瓯茶老师点评【3份
【13】18028歆儿
【14】18067常青树
【15】心静如水18016
以上请牧马人老师点评【3份
【16】浪淘沙
【17】18072丁香树
【18】笑嫣
以上请闲庭信步老师点评【3份
第三页
【19】18032*冷月无声
【20】18043青春玫瑰
【21】18013飞花若梦
以上请十字老师点评【3份
【22】18076冷清秋
【23】小瓶盖
【24】18022倾城
以上请石桥月老师点评【3份
【25】18033糕一点
【26】18037冰沁
【27】柳之眉
以上请一泓老师点评【3份
【28】芳溶成语典故
第四页
【29】18061鹰击长空
以上请紫璇老师点评【2份
【30】天香【不点评】


作者: 摩善山    时间: 2022-8-19 12:30
本帖最后由 摩善山 于 2022-8-28 15:41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09-摩善山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文字结构相似、且内容相关并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和对联非常相似,对联没有虚词,五字以上(含五字)的骈句有虚词。骈句的特点有四: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骈句中的隔句走马蹄。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韵文中的节奏可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吟诵节奏也要以字意节奏为依据,毕竟字意节奏才是根本。决定字意节奏的是组成句子的字意,字意节奏属于自然节奏。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的一种专门节奏,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扬顿挫。吟诵节奏是将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比如天津,津字就是节奏点。      
四言诗的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是一致的,都是2-2。五言诗的字意节奏就只有两个:2-2-1节奏和2-1-2节奏,五言诗的吟诵节奏为“2-3”的节奏,七言诗的语言结构是(2-2-2-1)(2-2-1-2)
    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很相似,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三字,而骈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两字或四字。划分骈句节奏应遵循:(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1)押韵要求不同。一首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只能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的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的停顿(起拍、歇拍)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随之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可随段落和内容进行换韵。
(2)句子格式不同。诗全篇皆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特殊用字(特指虚词、领字、提引词)使用不同。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偶句使用不同。近体律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则因词牌之不同而不同,词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辅以少量散句组成。
(5)句中节奏不同。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近体诗的折腰句很少见);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格律的平仄要求不同。近体诗对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求严格,要符合“替、对、粘”,偶数句与相邻下一句必须相粘;词由于词牌各异,没有共同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而来,楚辞乃古体诗,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陆机的意思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舒朗而通畅。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的作用在于其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骈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诵读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骈句具有整齐之美、曼妙动听之美、长短变化错落有致之美。基于此,使用骈句最多的律赋有“诗词巅峰”之誉。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节)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笠翁对韵》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han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典故:
四收列国:北宋初年大将曹彬平定南唐、西蜀、南汉、北汉等割据势力,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
三筑高城:唐中宗时,大将张仁愿曾统率军队与突厥族进行战斗,建了三座受降城以威镇北敌,从此边境安宁。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舞调歌腔。  
长句:han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han刘邦。
组篇:金盘玉盏,舞调歌腔。 han兴推于马武,夏谏著于龙逄。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之han刘邦。
作者: 叶勇军    时间: 2022-8-19 15:38
本帖最后由 叶勇军 于 2022-8-20 15:29 编辑

赋18期第5讲作业:18078*叶勇军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的特点如下:
1、韵律: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
2、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3、形式: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
4、别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四六文”“骈四俪六”。
5、概说: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无论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为句子,而后成篇的。这些句子,在被朗诵与吟唱时,亦有不同的发声速度与节奏。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字意节奏统驭的是文法结构通顺;而类似辞赋和诗词一类用来吟诵的文体,它们除了本身的字意节奏以外,还有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叫吟诵节奏,吟诵节奏统驭的是吟唱时的气氛,即抑扬顿挫。这种节奏虽然也以字意节奏为主,但在不同的文体中,常需要对字词的意义节奏加以修饰整理,以符合朗诵与吟唱的需要。一般来说,散句的节奏,由字意节奏来决定,属于自然节奏,而骈句则以人为控制调节以后的吟诵节奏为主,因为韵文类以及需要讲究对偶的体裁,由于顾及音韵特性,在这方面便有一些独特的要求。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网上并没有这两种概念,但自韵文体产生之日起,这两种节奏就一直如影相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意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这就是诗句和骈句的不同点之一。提引词单独划分一个节奏,按照常规,赋句四字以上必须带虚词。这一点就是区别于诗句的地方,虚词是体现赋味的主要因素之一。骈文中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当然,古人也有不是这样的句式,但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只能学习常规的句式 )。尾部节奏是3字的,只在七字句中有特例。
三字句:衔/远山,吞/长江。(1-2)

这里“于以”是提引词,提引词要单独划分节奏。
四字句: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2-2)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2-2)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2)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2-2)
足以/光昭/千古,照临/下土。(2-2)
五字句:
冥照于/幽昧, 宣精于/日月。(3-2)
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後。(1-2-2)
思/煦妪/之义,穷/造化/之精。(1-2-2)
亦可以/献/君王/之寿,助/山河/之状。(1-2-2,提引词单独划分一个节奏)
按照常规,赋句四字以上必须带虚词。这一点就是区别于诗句的地方,虚词是体现赋味的主要因素之一。
六字句:
悬/异象于/人间,吐/荣光于/天外。(1-3-2)
变/方流于/斜汉,叠/圆影于/遥天。(1-3-2)
抱珥/之彩/潜销,如圭/之容/暗失。(2-2-2)
瑞/至德于/尧年,契/昌期于/汉日。(1-3-2)
既/同道以/吻合,亦/相推而/运行。(1-3-2)
七字句:
足使/阳乌/迷/莫黑/之容,白驹/惊/受彩/之质。(2-1-2-2)
五彩/彰施于/黄道,万姓/瞻仰于/康衢。(2-3-2)
圣人/以不宰/成能,日月/以无私/可久。(2-3-2)
矧今/冯相/观祲而/罔愆,羲和/敬授而/无阙。(2-3-2)
八字句
丽/万室兮/瑶台/共美,泛/千林兮/琼树/争妍。(1-3-2-2)
见乎天/则一人/有庆,比于玉/则百度/惟贞。(3-3-2)
祀/夕月于/礼神/之馆,拜/朝日于/祈年/之宫。(1-3-2-2)
临/紫宸兮/千门/洞照,出/道兮/八极/增光。(1-3-2-2)
九字句
粲兮/若/组绣/之萦宝镜,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2-1-2-4)
十字句
同夫/少昊/谅感/之以呈祥,异彼/发王/徒指/之而比盛。(2-2-2-4)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韵句不同,句式不同,虚字的使用不同,收尾偶句不同,节奏,节奏点不同,内容不同。相同点: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不同点: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红叶媒”典故,娥皇女英的故事。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壮句:观夫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兴汉乃推马武,谏夏且著龙逄。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与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汉刘邦。
(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观夫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烛银釭。兴汉乃推马武,谏夏且著龙逄。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与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汉刘邦。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作者: 小渔村执着    时间: 2022-8-19 19:59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11*执着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它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划分: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有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压韵字数和方式不同;句式不同;节奏和节奏点不同;内容不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三江·其一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gāng。
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páng。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三江·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niǎn对徒tú杠gāng。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xiáng。灯闪闪,月幢幢chuáng。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酒量微酡tuó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shùn妃遗憾积湡yú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跨凤登台:秦穆公女楼上吹箫,与夫萧史跨凤升仙而去。
斩蛇蛇当:《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初起,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蛇拦路,刘邦上前杀死长蛇,路遂通。后有一老太婆在斩蛇处夜哭,人们询问,她说是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变化为蛇,被赤帝子杀害了。这可能是当时拥护刘邦的人编造出来的迷信故事。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乃至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停针搁竺,意懒心降。
长句: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组篇:停针搁竺,意懒心降。酒量微酡而琼杏颊,香尘没印之玉莲双。
乃至灯闪闪,月幢幢。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作者: 独步轻欢    时间: 2022-8-19 22:56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58 独步轻欢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偶句。有四个主要特点: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五字以上(含五字)的骈句有虚词。通常骈句走马蹄。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很相似,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三字,而骈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两字或四字。
骈句节奏的划分,(1)领字为独立的节奏;(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时,虚词跟其后面的字组成一个音节;(3)提引词须单独化为一个节奏。吟诵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的一种专门节奏,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抑扬顿挫。吟诵节奏是将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比如烟霞,其中霞字就是节奏点。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sjuamh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笠翁对韵  三江
其一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其二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两个典故:
1、斩蛇:   
汉高祖刘邦为沛县亭长时,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据秦律,逃逸一人则全斩,刘邦干脆释放了所有人,避难于芒砀山。一次夜行喝酒,大醉而归,前有人报,有大蛇挡道,刘邦即出佩剑斩之而走,未几,来人闻有老妪啼哭,问之,则说:“吾儿为人所杀,所以痛哭”。详问其情,则对以:“吾儿乃白帝子,以蛇身挡道,为赤帝子杀”。人们都以其胡言乱语,正欲诘之,老妪却已然不见。时人奇之,此后愈传愈广,又正直天下“苦秦已久”“敢怒而不敢言”,遂归心刘邦。

2、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尧 之二女, 舜 之二妃,曰 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马武:《后han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马武〉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
龙逄:即关龙逢。 夏朝贤人,因谏而被遐末帝桀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唐 韩愈 《通解》:“故龙逄哀天下之不仁,睹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于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跨凤登台,斩蛇当道。
长句:国兴而群王服,城固则众敌降。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组篇:
远观朱漆槛,碧纱窗。灯闪闪,月幢幢。跨凤登台,斩蛇当道。国兴而群王服,城固则众敌降。叹诗写丹枫,韩文幽怀之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而积湡江。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19 23:53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65微尘
一,请用自已的话,简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对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有韵味,增加语句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就是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在文字语言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也就自然存在节奏。句子的节奏是由节奏点来划分的。节奏点就是句子节奏中的两个字。重心放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骈向长短不一,所以,节奏也就变化。根据字义和字数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二字的,三个字的,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如A,领字为一个节奏的,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下之/旧馆。
B,虚词节奏的划分:
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虚词处在其他位置上时,一般跟其它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
C,提引词划分一个独立音节,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和词的区别?
答:相同点:A,源远流长,都是"诗经"而来。都押韵。
B,都有偶句,即骈句。
C,都存在节奏。
不同点:近体诗只有四至五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根据曲度,即音乐上的停顿决定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只押一个韵。赋押韵没有固定要求。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整齐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坐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朱漆槛,绿沙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武马,谏夏著龙逄。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龙。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蹾。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堣江。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A,秦弄玉之典:春秋,秦穆公的女儿叫弄玉,非常喜欢求仙之术。当时,有个叫萧史的公子很喜欢吹箫,能吹出凤凰的鸣叫声,弄玉爱上了他。秦穆公便把弄玉嫁给了他,还给他们建了一座凤凰台。后来,萧史教弄玉吹箫,有凤凰飞来,夫妻便乘凤凰飞天而去。
B,泪洒斑竹典:传说舜帝死右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在竹上形成斑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
提示: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2.壮句加提引词。3.四字以上需加虚词,4.隔句需走马蹄,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观夫朱漆槛,碧沙窗。
紧句:兴汉马武,谏夏龙逄。
长句:四收列国群玉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刘邦。
组篇:观夫朱漆槛,碧沙窗。兴汉马武,谏夏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刘邦。
作者: 慎独。    时间: 2022-8-20 11:43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53慎独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就是偶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在。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
骈句节奏如何划分?骈句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骈句的节奏是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也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具体划分为:
三字句:1/2
四字句:2/2
五字句:3/2或2/1/2
六字句:3/2或2/2/2
七字句:2/3/2或2/2/1//2
八字句:3/3/2或3/2/1/2或3/1/2/2或1/3/2/2
九字句:2/1/2/4
十字句:2/2/3/1/2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音乐上停顿决定的。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在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感。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无
长句:兴汉推马武,谏夏著大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句:跨凤登台,洒潇仙姬秦弄王;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章: 闪闪,月幢幢。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20 15:14


18078*叶勇军(843947015)  14:29:34
赋18期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的特点如下:
1、韵律: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
2、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3、形式: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
4、别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四六文”“骈四俪六”。
5、概说: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无论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为句子,而后成篇的。这些句子,在被朗诵与吟唱时,亦有不同的发声速度与节奏。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字意节奏是由组成句子的字意决定的,属于自然节奏,字意节奏统驭的是文法结构通顺;而类似辞赋和诗词一类用来吟诵的文体,它们除了本身的字意节奏以外,还有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人为控制调整音节之后的一种专门节奏,叫吟诵节奏,吟诵节奏统驭的是吟唱时的气氛,即抑扬顿挫。这种节奏虽然也以字意节奏为主,但在不同的文体中,常需要对字词的意义节奏加以修饰整理,以符合朗诵与吟唱的需要。一般来说,散句的节奏,由字意节奏来决定,属于自然节奏,而骈句则以人为控制调节以后的吟诵节奏为主,因为韵文类以及需要讲究对偶的体裁,由于顾及音韵特性,在这方面便有一些独特的要求。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网上并没有这两种概念,但自韵文体产生之日起,这两种节奏就一直如影相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意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这就是诗句和骈句的不同点之一。提引词单独划分一个节奏,按照常规,赋句四字以上必须带虚词。这一点就是区别于诗句的地方,虚词是体现赋味的主要因素之一。骈文中骈句的节奏跟诗句的节奏有些类似,基本上也是两个字为一个节奏,所不同的是最后一个节奏,诗句最后一个音节是3个字,而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当然,古人也有不是这样的句式,但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只能学习常规的句式 )。尾部节奏是3字的,只在七字句中有特例。
三字句:
衔/远山,吞/长江。(1-2)

这里“于以”是提引词,提引词要单独划分节奏。
四字句: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2-2)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2-2)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2)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2-2)
足以/光昭/千古,照临/下土。(2-2)
五字句:
冥照于/幽昧, 宣精于/日月。(3-2)
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後。(1-2-2)
思/煦妪/之义,穷/造化/之精。(1-2-2)
亦可以/献/君王/之寿,助/山河/之状。(1-2-2,提引词单独划分一个节奏)
按照常规,赋句四字以上必须带虚词。这一点就是区别于诗句的地方,虚词是体现赋味的主要因素之一。
六字句:
悬/异象于/人间,吐/荣光于/天外。(1-3-2)
变/方流于/斜汉,叠/圆影于/遥天。(1-3-2)
抱珥/之彩/潜销,如圭/之容/暗失。(2-2-2)
瑞/至德于/尧年,契/昌期于/汉日。(1-3-2)
既/同道以/吻合,亦/相推而/运行。(1-3-2)
七字句:
足使/阳乌/迷/莫黑/之容,白驹/惊/受彩/之质。(2-1-2-2)
五彩/彰施于/黄道,万姓/瞻仰于/康衢。(2-3-2)
圣人/以不宰/成能,日月/以无私/可久。(2-3-2)
矧今/冯相/观祲而/罔愆,羲和/敬授而/无阙。(2-3-2)
八字句
丽/万室兮/瑶台/共美,泛/千林兮/琼树/争妍。(1-3-2-2)
见乎天/则一人/有庆,比于玉/则百度/惟贞。(3-3-2)
祀/夕月于/礼神/之馆,拜/朝日于/祈年/之宫。(1-3-2-2)
临/紫宸兮/千门/洞照,出/道兮/八极/增光。(1-3-2-2)
九字句
粲兮/若/组绣/之萦宝镜,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2-1-2-4)
十字句
同夫/少昊/谅感/之以呈祥,异彼/发王/徒指/之而比盛。(2-2-2-4)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韵句不同,句式不同,虚字的使用不同,收尾偶句不同,节奏,节奏点不同,内容不同。相同点: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红叶媒”典故,娥皇女英的故事。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壮句:观夫朱漆槛,碧纱窗。
紧句: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句:兴汉乃推马武,谏夏且著龙逄。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与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汉刘邦。
(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观夫朱漆槛,碧纱窗。金盘玉盏,宝烛银釭。兴汉乃推马武,谏夏且著龙逄。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与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汉刘邦。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shuāng。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máng。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作者: 白玫瑰来学习    时间: 2022-8-20 21:55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b
答题:18048~白玫瑰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两句。跟对偶相似,骈句是偶句。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是音乐中有规律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节奏分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汉字组成词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1、三字句,如:乃、举、多、士,命′有司。(1-2),"乃″是提引词。提引词要单独划分节奏。
2、四字句:如:素秋.\开律,碧沼/凝光(2-2)。
3、五字句:作/小雪/之赋,继/大夫/之后。(3-2)。佛圣/则/呈祥,逢昏/则/显咎。(2-1-2)。亦可以/献/君王/之寿,助/山河/之状。(1-2-)。冥照/於/幽昧,宣精/於/日月。(212。
五言的骈句节奏,是在4言的基础上加虚字而成的。4、六字句: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3-1-2。5、七字句:"冯相/观侵\而\罔愆,羲和/敬授\而/无阙。(2-3-2。贯\星象/而/调\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3-1-3。奔注/肯随/於/川渎,高明/自贯/於/日星。(2-2-1-2。6、八字句
泛/草际\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李程《日五色赋》(3-3-2
“当翠辇/黄屋/之/方行,见金枝/玉叶/之/可数”——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3-2-1-2
“羽盖凝/而/轩皇/暂驻,风马驾/而/王母/欲前”——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3-1-2-2“丽/万室兮/瑶台/共美,泛/千林兮/琼树/争妍”。——贾餗《日月如合璧赋》 (1-3-2-2
“祀/夕月/於/礼神/之馆,拜/朝日/於/祈年/之宫。”——郑锡 《日中有王字赋》(3-1-2-2。7、九字句:
粲兮/若/组绣/之萦/宝镜,翊兮/若/申甫/之相/明君。——腾迈《庆云抱日赋》(2-1-2-4。8、十字句
同夫/少昊/谅感之/以/呈祥,异彼/发王/徒指之/而/比盛。(2-2-3-1-2。(1)、领字有一个独立的节奏。(2)、虚词的划分:1)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
这里的“而或然则是以”都是提引词。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答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可押可不押),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谱治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三-二还有二仄二平一仄一联前句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平仄不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的作用是: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
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筑,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浅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
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今称红叶媒。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竹泪:娥皇﹑女英哭舜于苍梧之野,泪洒竹成斑。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若夫颜如玉,面若花。辇车之随众役而急走;木桥之供一人而步行。柳堤骏马,花院村尨。酒量微酡,任脸颊之泛杏;香尘没印,无玉莲之成双。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玉洁冰清    时间: 2022-8-20 22:11
玉洁冰清 发表于 2022-8-15 21:56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19玉洁冰清

谢谢老师点评,学生修改,辛苦了!
作者: 鹰击长空在    时间: 2022-8-21 08:11
十字 发表于 2022-8-19 09:04
赋18期第5讲作业18061*鹰击长空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1、什么是骈句? ...

谢谢老师指导!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8-21 22:00
小渔村赋18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18006茉莉飘香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偶句,跟对偶相似。骈句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1、三字句,(1-2)。2、四字句2-2)。3、五字句3-2),(2-1-2),(1-2-2)。五言的骈句节奏,是在4言的基础上加虚字而成的。4、六字句:(1-3-2).2-2-2.(3-1-2)。5、七字句2-3-2),(3-1-3),(2-2-1-2)。6、八字句:(1-2-3-2)
(3-3-2),(3-1-2-2),(3-2-1-2)

(3-1-2-2)(1-3-2-2)
(3-1-2-2)。7、九字句:
(2-1-2-4)。8、十字句(2-2-3-1-2)。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区别: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的作用是: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
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绿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降敌。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浅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典故:1.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
相传春秋时秦国的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因爱慕而结为夫妻,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夫妇遂乘凤凰升天而去。出自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典故2.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出自《汉书·高帝纪》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壮句,朱漆槛,绿纱窗。
紧句,兴汉马武,谏夏龙逄。
长句: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三筑高城众敌降。
组篇:且看朱漆槛,碧纱窗。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作者: 绝谷画蝶1    时间: 2022-8-21 22:02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65微尘
一,请用自已的话,简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对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有韵味,增加语句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就是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在文字语言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也就自然存在节奏。句子的节奏是由节奏点来划分的。节奏点就是句子节奏中的两个字。重心放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
骈句节奏的划分
骈向长短不一,所以,节奏也就变化。根据字义和字数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二字的,三个字的,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如A,领字为一个节奏的,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下之/旧馆。
B,虚词节奏的划分:
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上,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虚词处在其他位置上时,一般跟其它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
C,提引词划分一个独立音节,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和词的区别?
答:相同点:A,源远流长,都是"诗经"而来。都押韵。
B,都有偶句,即骈句。
C,都存在节奏。
不同点:近体诗只有四至五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根据曲度,即音乐上的停顿决定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只押一个韵。赋押韵没有固定要求。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整齐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坐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朱漆槛,绿沙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武马,谏夏著龙逄。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龙。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蹾。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堣江。
1.说出本段中有至少两个典故。
A,秦弄玉之典:春秋,秦穆公的女儿叫弄玉,非常喜欢求仙之术。当时,有个叫萧史的公子很喜欢吹箫,能吹出凤凰的鸣叫声,弄玉爱上了他。秦穆公便把弄玉嫁给了他,还给他们建了一座凤凰台。后来,萧史教弄玉吹箫,有凤凰飞来,夫妻便乘凤凰飞天而去。
B,泪洒斑竹典:传说舜帝死右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在竹上形成斑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
提示: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2.壮句加提引词。3.四字以上需加虚词,4.隔句需走马蹄,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观夫朱漆槛,碧沙窗。
紧句:兴汉马武,谏夏龙逄。
长句:四收列国群玉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刘邦。
组篇:观夫朱漆槛,碧沙窗。兴汉马武,谏夏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之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乃刘邦。

作者: 渔村花开    时间: 2022-8-22 12:31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79春暖花开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特点:骈句就是对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1)节奏:
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就是韵文中停顿的地方。
(2)骈句节奏的划分方法
A.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B.1)虚词的节奏划分
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放之/可包/海岳,收之/能满/怀襟。
2)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 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 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jiàn夏著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壮句:奇对偶,只对双
紧句:跨凤登台,斩蛇当道
长句: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隔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组篇:定乱安邦,曹彬助宋而天下统;领军攘外,大将筑城而众敌降。
谏夏桀,君王无道而杀勇士;随刘秀,东汉开国而做功臣。
崇奢侈,布香尘以印玉莲;舜妃多情,洒苦泪而有斑竹。
作者: 紫荷    时间: 2022-8-22 22:48
紫荷 发表于 2022-8-15 00:04
赋18期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8025/*紫荷(張紅英)
作者: 燕燕。    时间: 2022-8-25 13:46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51-燕燕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就是偶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其特点,就是用在辞赋中的骈句,四字以上基本上都加上了虚词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节奏点:是指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划分: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有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也有。但赋句最后一个音节大多都是2或4个字(当然,古人也有不是这样的句式,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只能学习常规的句式 )。尾部节奏是3字的,只在七字句中有特例。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都有偶句,即骈句。
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 、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朱漆槛,碧沙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武马,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筑,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躞。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
斩蛇当道: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未兴时斩白蛇的故事。
泪弹斑竹:相传舜死後,其二妃娥皇、女英因思帝伤痛,泪沾湘江畔上的竹子,使竹尽成斑,故称为「斑竹」。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答:停针搁筑,意懒心降。酒量微酡于杏颊,香尘没印以莲躞。诗写丹枫,韩女幽怀于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于湡江。


作者: 小蜗牛    时间: 2022-8-27 14:43
小蜗牛 发表于 2022-8-16 19:10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72*丁香树
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 ...

谢谢老师,辛苦了。
作者: 小渔村飞鹰    时间: 2022-8-28 22:22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62-飞鹰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骈句就是偶句,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特点:骈句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有韵味,增加语句的表现力。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骈句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节奏点。
    骈句的节奏是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也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音乐上停顿决定的。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近体诗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
4、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在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感。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典故1:跨凤登台:相传春秋时秦国的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因爱慕而结为夫妻,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夫妇遂乘凤凰升天而去。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用以比喻结成美好姻缘或求得佳偶。
典故2:诗写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宫女韩夫人得之,后为夫妇。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答:壮:观夫灯闪闪,月幢幢。
    紧:金盘玉盏,宝烛银釭。
长:柳堤之飞驰骏马,花院之狂吠村尨。
隔:韩夫幽怀,书丹枫流于水;舜妃血泪,洒斑竹积于江。
组篇:金盘玉盏,宝烛银釭。观夫灯闪闪,月幢幢。柳堤之飞驰骏马,花院之狂吠村尨。韩夫幽怀,书丹枫流于水;舜妃血泪,洒斑竹积于江。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30 13:39
18021逸云
18期第5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联(偶句)相似,骈句就是偶句,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汉字组成的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骈文的节奏划分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的节奏划分
3、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一: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押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押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二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三: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2-2-3,五言为2-3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道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gē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pèi对飞艭shuāng。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原字为左足右双)。
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典故,斑竹泪:相传上古之时,舜帝南巡狩猎,且为百姓辛苦治水,劳累过度又中瘴疠之毒,驾崩于苍梧之野九嶷山。其二妃,尧帝之二女娥皇、女英闻此噩耗,千里而寻至湘江之滨。湘山上雾霭中南望苍梧,二妃不禁悲痛欲绝,抚竹而泣,血泪点点,泪珠洒于竹木上而化为斑痕累累。泪尽力竭后,二妃投入湘水而尽,曰为“湘夫人”,而斑痕之竹又名“湘妃竹”。
红叶题诗: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慇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壮句:灯闪闪,月幢幢。
紧句:柳堤驰马,花院吠尨。
长句:酒量微酣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
隔句: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节水;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组篇
观夫,听来感叹,闻后称奇。若有真情天不负,唯将至爱世相悲。迢递相寻,斑竹千年仍落泪。姻缘成就,红枫一叶可传诗。

作者: 天香    时间: 2022-8-30 14:08
小渔村辞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30—天津清风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
1)骈句就是相对简单的对偶句。跟偶句相似。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2)骈句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
1)节奏又叫节拍。原本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韵文体中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在文字语句中,由于有词组组成的语句,在词义和声律方面,也就自然存在节奏。句子的节奏是由节奏点来划分的。
节奏点,即是句子节奏中的两个字,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2)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骈句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骈句的节奏是变化的,根据字义和字数的不同而变化,骈句有一个字一个节奏的,有两个字,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为一个节奏的。
如:
(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执/眷眷之/款实,惧/斯灵之/我欺。

(2)虚词的节奏划分。
A.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或升/之堂,或入/之室;
虚词在顺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前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如: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蓉/出渌波。
B.虚词处在其他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他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不作统一要求。

(3)提引词划分为一个独立节奏。
如: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
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如:远源都是诗经,都有押韵。都有偶句,即骈句。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它们在内容上,用韵多少和韵字变化方面,平仄格律对仗要求当面,句子长短和节奏形式上,领字(包括提引词)的使用上,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可以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文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答:
1、找出2个以上典故。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其一
   四收列国群王伏:
北宋初年大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他先后灭契丹、北汉、后蜀,开宝八年(975)攻破金陵,生俘南唐后主李煜,南唐灭亡。曹军所到之处,严禁乱烧乱杀,群王降伏。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 其二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舜帝南巡而死,葬于苍梧之野。舜之娥皇、女英二妃追之不及,眼望苍梧尽日哭泣,泪洒竹上,致竹成斑,称为斑竹。之后,二妃投湘水而死,故称湘妃。

《笠翁对韵》典故三江其三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据汉刘向《列仙传》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凤凰台是陕西咸阳市区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相传秦迁都于咸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于此。现存凤凰台建于大明洪武四年(1371),当年为全市的制高点,上边有庙宇,廊檐参差,形似一群凤凰聚集一处,故曰凤凰台。

2、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壮句: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紧句:诗写丹枫,泪弹斑竹。
长句:汉兴则推马武,夏谏而著龙逄。
轻隔句:花院吠尨,仙姬于秦弄玉;柳堤驰马,英雄乃汉刘邦。

组篇:
诗写丹枫,泪弹斑竹。兴汉兮推马武,谏夏兮著龙逄。花院吠尨,仙姬于秦而弄玉;柳堤驰马,英雄乃汉之刘邦。尔乃灯闪闪,月幢幢。酒量微酣而琼杏颊。
作者: 碧。云。天    时间: 2022-8-30 14:39
赋18期第5讲作业
18046碧云天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骈句就是工整和精巧的对偶句。
特点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
2、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节奏点:汉字组成词组,它的基本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
骈句的划分:1.领字为一个独立的节奏。
2.虚词在倒数第二个字的位置的时候,一般虚词跟后面的那个字组成一个音节。
虚词处在其它位置的时候,一般跟其它字词或前或后,一起划分音节,也可以单独划分音节。
3.提引词单独划为一个节奏。
3、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都有偶句,即骈句。
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近体诗押一个韵部,词很少押一个韵部,赋可以换韵。
近体诗句子字数相等,不允许长短句兼容。词可以大量使用长短句。赋以四六句为主,还融合了其它各种句式。
近体诗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虚词和提引词。赋则同时兼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
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位置不定。赋的骈句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的多。
诗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赋用来描写客观事物的,内容不同。
4、骈句有什么作用?
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使文章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请摘抄《笠翁对韵》三江部分(2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1、说出本段(2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壮句:且有云叆叇,日曈朦。
紧句:烟楼渺渺,月殿蒙蒙。
长句:过天星犹似箭,吐魂月恰似弓。
隔句:茅店村前,皓月坠林而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而马行踪。
组篇:烟楼渺渺,月殿蒙蒙。过天星犹似箭,吐魂月恰似弓。茅店村前,皓月坠林而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而马行踪。




欢迎光临 小渔村文学论坛 (https://chinaxiaoyuc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