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798|回复: 25

小渔村词研六期 颂组第五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2

主题

171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1-26 2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溪水 于 2019-11-26 20:49 编辑

小渔村研词六期第五讲作业:颂10-小溪水
1、选择一阕宋词,就该词写作一篇赏析。写作要求:第一步,写注释;第二步,翻译该词作;第三步,写赏析文章。文章要语言通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字数不少于500!切忌不要直接在百度上复制已成品的赏析文章,切切切忌相互复制粘贴抄袭!
2、1279年3月19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亡。就此事填词一阕《唐多令》一阕《江城子》一阕《念奴娇》

行香子(宋·王诜) 
金井(1)先秋,梧叶飘黄。几回惊觉(2)梦初长。雨微烟淡。疏雨池塘。渐蓼花(3)明,菱花(3)冷,藕花(5)凉。
幽人(8)已惯(6),枕单衾冷,任商飙(7)、催换年光(9)。问谁相伴,终日清狂。有竹间风,尊中酒,水边床。

【注释】:
(1).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2). 因受到惊动而有所察觉;警觉
(3).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茎叶味辛辣,可用以调味。全草入药。亦称“水蓼”。
(4).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菱的花。
(5).荷花
(6).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习惯。
(7).亦作“ 商猋 ”。秋风。晋 陆机 《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8).幽隐之人;隐士
(9).年华

【译文】:
有雕饰的井栏到了秋天,先已凋零。梧桐树的黄叶也纷纷坠落,四处飘散。晚上刚刚入梦就一次又一次地被窗外的风声惊醒还没有做完的好梦。
秋天天气渐凉,细雨蒙蒙和云烟淡淡。池塘在稀疏的细雨中,渐渐的蓼花更明显了,菱花给人的感觉更加清冷,荷花也逐渐荒凉。.幽隐之人已经习惯了孤单的生活。一个人的枕头,冰冷的被子。听凭秋风催促着变换年华,发问还能和谁在一起呢。从早到晚放逸不羁。只有竹林中的风 ,酒杯里的酒,还有水边的床。

【赏析】:
王诜[shēn](1048-1104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佑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王诜的诗词全集: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来早》 《失调名》 《行香子·金井先秋》 《颍昌湖上赠诸公》 《踏青游·金勒狨鞍》 《失调名》 《落梅花/落梅》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邓重相与甚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隐居生活、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上阕主要写景,以景抒情。金井(1)先秋,梧叶飘黄。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有雕饰栏杆的井,当然应该是宫庭园林里的井了。先秋。说明已见秋景。梧叶飘黄,这个黄字说明了秋景之一。隐居生活对秋的到来是很敏感的。几回惊觉梦初长。夏至过后夜间要比白天渐渐的长了。这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在梦中受到惊动后的感觉。在细微的秋雨和淡淡云烟中,池塘经过稀疏的细雨显得有几分凄凉。渐蓼花明,菱花冷,藕花凉。通过这三花来表现。蓼花明显渐渐的都开了;菱花:有二种解释菱:1.柳叶菜科,菱属植物的泛称 water chestnut。一年生水生草本,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2. 指古代铜镜中一种花式外形的镜,或镜背刻有菱形花纹的镜。在这里属于解释1。 菱花早已冷落了;藕花:池塘里的荷花也已经荒芜冷落。作者用黄、明、冷、凉四字,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下阕。作者很自然地会通过悲秋的感慨联想起自己身世的感慨。这时都涌向心头,引起作者的共鸣。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幽人已惯,枕单衾冷,任商飙、催换年光。首2句直接道破 萧疏衰飒的秋夜,使我这隐居之人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凄清沉寂之感。但很快作者就平静下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冷被凉枕的生活了。任凭西风催促着年华的改变。问谁相伴,终日清狂。问问谁能与我在一起,从早到晚我都是放逸不羁的。尾句:有竹间风,尊中酒,水边床。与我相伴的只有这茂林深篁,竹烟波月,扫地秋风;美酒佳酿 余韵无穷 如饮甘露;和这水边床。铺着地,盖着天,枕着水,饮着风。真是“水户帘不卷,风床席自翻”。倒也悠哉。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唐多令崖山之战
秋雨暗昏昏,隔船不辨人。遇合围、不给柴薪。海角山涯无处立,难酬志,覆乾坤。     响炮疾雷频,天低手托云。跳狂澜、殉国君臣。十万忠贞随宋去,其惨烈、古今论。
江城子崖山之战
不堪惨烈水含冤。困崖山。怒涛寒。炮响雷飞,铁骑入中原。陆战被围江又败,携幼主,殉波澜。    不逢韬略断香烟。叹人间。脉无缘。泣血浮尸,千古话凄咽。写尽沧桑家国恨,悲切切,恨连连。
念奴娇崖山之战
残秋瑟瑟,雾茫茫,海角崖山风恶。云聚霜深孤月冷,水上朝廷漂泊。怒涌波涛,激流壶口,决策遗帷幄。陆沉华夏,政权烟雨飘落。      接岸巨浪滔滔,欲倾海岳,补给皆成昨。殉国尤怀臣子恨,惨烈惊人魂魄。豪壮悲歌,雄奇闲士,十万尸回驳。儒家文化,岂能嬗变羸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16 13:54 , Processed in 0.0530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