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语 于 2016-1-4 19:46 编辑
周09 小语 第三讲作业 1、整理周二中的大事年表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三年(乙卯、前366)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四年(丙辰、前365)
魏伐宋。
五年(丁巳、前364)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七年(己未、前362)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
八年(庚申、前361)
孝公启用”公孙鞅
十年(壬戌、前359)
卫鞅变法,秦人不悦。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十一年(癸亥、前358)
秦败韩师于西山。
十二年(甲子、前357)
魏、韩会于。
十三年(乙丑、前356)
赵、燕会于阿。
赵、齐、宋会于平陆。
十四年(丙寅、前355)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
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十五年(丁卯、前354)
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十六年(戊辰、前353)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十七年(己巳、前352)
秦大良造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十八年(庚午、前351)
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十九年(辛未、前350)
秦徙都咸阳。置县三十一。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魏遇于彤。
赵成侯薨,公子绁与太子争立;绁败,奔韩。
二十一年(癸酉、前348)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二十二年(甲戌、前347)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二十三年(乙亥、前346)
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二十五年(丁丑、前344)
诸侯会于京师。
二十六年(戊寅、前343)
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二十八年(庚辰、前341)
魏庞涓伐韩。
成侯邹忌恶田忌,田忌奔楚。
二十九年(辛巳、前340)
秦伐魏
齐、赵伐魏。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三十一年(癸未、前338)
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
三十二年(甲申、前337)
韩申不害卒。
三十三年(乙酉、前336)
宋太丘社亡。
三十四年(丙戌、前335)
秦伐韩,拔宜阳。
三十五年(丁亥、前334)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越伐楚败
三十六年(戊子、前333)
楚王伐齐,围徐州。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强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三十七年(己丑、前332)
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 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
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
三十九年(辛卯、前330)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四十年(壬辰、前329)
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四十一年(癸巳、前328)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
四十二年(甲午、前327)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秦归焦、曲沃于魏。
四十三年(乙未,前326)
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
四十四年(丙申、前325)
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
四十五年(丁酉、前324)
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
四十六年(戊戌、前323)
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
四十七年(己亥、前322)
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
四十八年(庚子、前321)
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燕易王薨,子哙立。
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
孟尝君聘于楚.
2、结合豫让、吴起、聂正的故事谈你自己对忠孝的理解?
豫让为报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自毁形貌声音,屡次行刺,终送性命,然所忠非仁,乃愚忠。 吴起善用兵可比孙武,善治政堪比商鞅,但母死不奔丧,杀妻以求信,皆因功名所害,不忠不孝一旷世奇才。 聂政侍母而后忠友,行刺后自残自杀。以其无我无私成其忠孝两全,侠肝义胆!
3、以《即墨大夫》或《阿大夫》为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齐威王召见即墨、阿大夫受到的启发。
齐威王召见两位大夫,不偏听偏信,注重调查实证,奖罚分明,使得朝堂之上,地方民间,正气浩然,强于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