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资治通鉴宋11-紫竹雪儿第五讲作业: 1. 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答:【周纪三】〔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大渊献(癸亥),凡二十有三年。〕 慎靓王〔讳定,显王之子也。此复谥也。以谥法言之,谥法:敏以敬曰慎;柔德安众曰靖。靓,疾正翻。〕 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①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① 伐韩,取鄢。②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①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②宋初称王。 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② 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䱸、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②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③张仪说魏襄王。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④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①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陿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②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燕相子之与苏代婚,欲得燕权。国事皆决于子之。 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①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①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②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③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 ④是岁,齐宣王薨,子闵王地立。 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① 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②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①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圭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②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③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①蜀相杀蜀侯。②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①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 ②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③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④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①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① 、魏会于应。②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①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②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族孟说。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母芈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③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①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甘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而罢兵,甘茂奔齐。 ②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③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①彗星见,②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③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芈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魏冉为将军,卫咸阳。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居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①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①彗星见。 ②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③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以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①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②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①日有食之,既。 ②秦人取韩穰。③蜀守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④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⑤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①秦泾阳君为质于齐。②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③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④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①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武灵王自号“主父”。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②齐王、魏王会于韩。 ③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④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①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解于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有狐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王后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时尚蚤,追者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得脱归。 ②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高调举行会议,互相承认对方是国王,这是两个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韩宣惠王、燕易王公开正式称王。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赢驷提出:兼并天下、统一全国的“东西连横”之说,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建议,只可惜秦王未能纳其言而使秦统一全国晚了近百年。 苏秦又用“南北合纵”的策略游说燕、赵、魏、齐、楚、韩等六国共同抵御秦国,在当时的形势下可以说是可行的,而且是维持稳定当时局势的良策。但在合纵的过程中,由于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办事机构和共同一致的指挥系统,所以“南北合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行过程中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合纵的六国形不成有效的整体,很轻易的就被秦给各个击破了,致使合纵失败。所以,苏秦的合纵理论是正确的,但实施的措施是软弱的,这就导致了合纵最终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