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579|回复: 9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唐组第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340

帖子

13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8 2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3、评价苏秦的功过。

1

主题

244

帖子

8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3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19 1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23-桑秋多吉 于 2016-1-19 13:19 编辑

资治通鉴班第五讲作业 唐07-多吉
1. 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答:【周纪三】〔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大渊献(癸亥),凡二十有三年。〕
慎靓王〔讳定,显王之子也。此复谥也。以谥法言之,谥法:敏以敬曰慎;柔德安众曰靖。靓,疾正翻。〕
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①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①         伐韩,取鄢。②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①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②宋初称王。
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②         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䱸、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②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③张仪说魏襄王。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④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①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陿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②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燕相子之与苏代婚,欲得燕权。国事皆决于子之。
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①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①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②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③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
④是岁,齐宣王薨,子闵王地立。
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①         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②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①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圭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②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③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①蜀相杀蜀侯。②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①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
②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③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④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①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①         、魏会于应。②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①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②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族孟说。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母芈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③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①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甘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而罢兵,甘茂奔齐。
②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③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①彗星见,②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③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芈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魏冉为将军,卫咸阳。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居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①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①彗星见。
②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③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以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①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②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①日有食之,既。
②秦人取韩穰。③蜀守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④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⑤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①秦泾阳君为质于齐。②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③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④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①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武灵王自号“主父”。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②齐王、魏王会于韩。
③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④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①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解于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有狐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王后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时尚蚤,追者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得脱归。
②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高调举行会议,互相承认对方是国王,这是两个最早称王的诸侯国。
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韩宣惠王、燕易王公开正式称王。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赢驷提出:兼并天下、统一全国的“东西连横”之说,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建议,只可惜秦王未能纳其言而使秦统一全国晚了近百年。
苏秦又用“南北合纵”的策略游说燕、赵、魏、齐、楚、韩等六国共同抵御秦国,在当时的形势下可以说是可行的,而且是维持稳定当时局势的良策。但在合纵的过程中,由于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办事机构和共同一致的指挥系统,所以“南北合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行过程中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合纵的六国形不成有效的整体,很轻易的就被秦给各个击破了,致使合纵失败。所以,苏秦的合纵理论是正确的,但实施的措施是软弱的,这就导致了合纵最终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51

帖子

1402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02

灌水之王优秀版主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注册会员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6-1-20 16:3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组-雨樵



1. 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答:【周纪三】
〔起重光赤奋若(辛 丑),尽昭阳大渊献(癸亥),凡二十 有三年。〕
慎靓王〔讳定,显王之子也。此复谥 也。以谥法言之,谥法:敏以敬曰慎; 柔德安众曰靖。靓,疾正翻。〕 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伐韩,取鄢。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 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宋初称王。

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张仪说魏襄王。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 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①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 欲伐蜀,以为道险陿难至,而韩又来 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王从 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 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 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 诸侯。燕相子之与苏代婚,欲得燕权。 国事皆决于子之。

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

是岁,齐宣王薨,子闵王地立。

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 豹。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秦发兵使庶长 章击之。

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①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 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圭七十 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 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 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 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蜀相杀蜀侯。秦惠王使人告楚怀 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 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魏会于应。秦王使甘茂约魏 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 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 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 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 至大官。
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 薨;族孟说。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 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 襄王母芈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与肥义谋胡 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 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 必有之!”遂胡服。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①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 甘茂伐魏。甘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 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由此 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 樗里子与魏讲而罢兵,甘茂奔齐。 ②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 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 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 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③ 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①彗星见,②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 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 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③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 曰华阳君芈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 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 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 力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魏冉为将 军,卫咸阳。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 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 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居于魏,王兄弟不 善者,魏冉皆灭之。王少,宣太后自治 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①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 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 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以请救。 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 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 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③蜀守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④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 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 取重丘。⑤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秦华阳君伐 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 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 齐以请平。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 为丞相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 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武灵王自号“主父”。 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 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 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 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 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 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 太子入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 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 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 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 人之愿也。”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④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 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 相。

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①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 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 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解于 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 尝君有狐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 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 王后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 鸡鸣而出客,时尚蚤,追者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 得脱归。 ②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 万,取十六城。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 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高调举行会议, 互相承认对方是国王,这是两个最早称 王的诸侯国。 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韩 宣惠王、燕易王公开正式称王。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赢驷提出:兼并 天下、统一全国的“东西连横”之说,可 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建议,只可惜秦 王未能纳其言而使秦统一全国晚了近百年。
苏秦又用“南北合纵”的策略游说燕、 赵、魏、齐、楚、韩等六国共同抵御秦 国,在当时的形势下可以说是可行的, 而且是维持稳定当时局势的良策。但在 合纵的过程中,由于六国没有一个统一 的权威的办事机构和共同一致的指挥系 统,所以“南北合纵”在理论上是可行 的,但在实行过程中各国为了自己的利 益使合纵的六国形不成有效的整体,很轻易的就被秦给各个击破了,致使合纵 失败。所以,苏秦的合纵理论是正确 的,但实施的措施是软弱的,这就导致 了合纵最终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他曾为燕齐的邦交奔走。齐是燕国的心腹大患,他在齐国,大可使齐不谋攻燕,小可使齐赵 关系破裂。五 国伐秦,燕虽然出兵出粮,但一来免去齐 称帝燕称臣的耻辱,二来没有齐赵攻燕的 祸患。后来奉阳君接受齐的封地,将苏秦扣 在赵国,为燕王所救,然后回到齐国,使齐赵都不谋攻燕,燕得以修饬国力。

苏秦为了恶化齐赵邦交,使齐广树仇敌, 再劝齐王攻宋。公元前286年,齐灭宋。 齐国力也渐渐疲衰。同时由于奉阳君向齐 索要封邑,齐赵关系又出现裂隙。苏秦频 繁的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齐王 将苏秦车裂于市。苏秦死时,年五十余岁 。苏秦死后,燕赵魏秦韩五国联合,在燕 将乐毅的带领下大举攻齐,连陷城池七十 余座。齐王出逃,被杀。齐国后来虽然又 夺回国土,国力却大衰,从此一蹶不振。 而燕赵魏秦四国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也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秦生前活动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9

帖子

10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7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 2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第五讲唐组作业
唐02 童心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卫更贬号曰君。
慎靓王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慎靓王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
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宋初称王。
慎靓王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叟、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慎靓王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依司马错说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

慎靓王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王崩,子赧王延立。
慎靓王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慎靓王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
慎靓王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秦楚先后战于丹杨、蓝田,均以楚师大败告终。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慎靓王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蜀相杀蜀侯。

楚王以黔中地换张仪。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

秦惠王薨,子武王立。
慎靓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张仪得信于秦武王。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慎靓王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慎靓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秦、魏会于应。
慎靓王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甘茂攻宜阳,斩首六万,遂拔宜阳。

秦武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慎靓王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
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
楚王与齐、韩合从。

慎靓王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彗星见。
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魏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慎靓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慎靓王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慎靓王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慎靓王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蜀宁煇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慎靓王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慎靓王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武灵王自号“主父”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慎靓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孟尝君由秦逃亡。
秦王怒而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战国七雄中,在前704年楚武王最先称王。其它各国渐次称王如下:
周桓王十七年,丁巳,公元前七零四年,楚武王,楚候熊通称王。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齐威王,齐候田因齐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秦王嬴驷称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燕易王,燕易公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赵武灵王,赵候雍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魏惠王,魏惠王姬罃 尊为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韩宣惠王,正式称王(与会盟互王相隔两年)。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以合纵之说企图阻挡强秦一统天下之车轮,最终以失败告终。从天下之大势讲,苏秦是背时反动的。延缓了强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和进程,与当时与后世功耶过耶?不言自明——其对于当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功劳越大,则对于后世发展罪过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9

帖子

10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7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 20: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第五讲唐组作业
唐02 童心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卫更贬号曰君。
慎靓王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慎靓王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
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宋初称王。
慎靓王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叟、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慎靓王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依司马错说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

慎靓王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王崩,子赧王延立。
慎靓王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慎靓王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
慎靓王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秦楚先后战于丹杨、蓝田,均以楚师大败告终。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慎靓王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蜀相杀蜀侯。

楚王以黔中地换张仪。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

秦惠王薨,子武王立。
慎靓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张仪得信于秦武王。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慎靓王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慎靓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秦、魏会于应。
慎靓王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甘茂攻宜阳,斩首六万,遂拔宜阳。

秦武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慎靓王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
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
楚王与齐、韩合从。

慎靓王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彗星见。
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魏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慎靓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慎靓王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慎靓王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慎靓王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蜀宁煇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慎靓王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慎靓王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武灵王自号“主父”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慎靓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孟尝君由秦逃亡。
秦王怒而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战国七雄中,在前704年楚武王最先称王。其它各国渐次称王如下:
周桓王十七年,丁巳,公元前七零四年,楚武王,楚候熊通称王。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齐威王,齐候田因齐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秦王嬴驷称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燕易王,燕易公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赵武灵王,赵候雍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魏惠王,魏惠王姬罃 尊为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韩宣惠王,正式称王(与会盟互王相隔两年)。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以合纵之说企图阻挡强秦一统天下之车轮,最终以失败告终。从天下之大势讲,苏秦是背时反动的。延缓了强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和进程,与当时与后世功耶过耶?不言自明——其对于当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功劳越大,则对于后世发展罪过越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07

帖子

37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8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6 17: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蘭 于 2016-1-26 17:14 编辑

唐12-浮萍  第五讲作业: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慎靓王元年                卫更贬号曰君;
   慎靓王二年                秦代魏,取鄢;
   慎靓王三年                楚、赵、魏、韩、燕齐同代秦,攻函谷关,秦人之兵逆之,五国之兵皆败走;
   慎靓王四年                秦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鲁景公薨,子平公旅位。
   慎靓王五年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
   慎靓王六年                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元年                  秦人侵义渠,得十五城,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是岁,齐宣王薨,子-王立位。
   二年                      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
   三年春                   秦师及楚战于丹杨,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馀人,遂取汉中郡。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                   蜀相杀蜀侯。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
   五年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                 秦、魏会于应。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八年                 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
                       
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九年                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
                     
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
                      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楚王与齐、韩合纵。
   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彗星见。
                     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十一年            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          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           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蜀宁煇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     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
   十七年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显王三十五年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互王。

3、评价苏秦的功过。
    苏秦是战乱时代的枭雄,一代伟大的外交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诸侯之间,从出身卑微的一介寒士成为身挂五国相印的显赫人物。他说服五国联合对抗秦国,以一己之力凭着超人的才智促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他卓尔不凡的政治才能受到了一代一代文人志士的敬仰,被誉为纵横家的鼻祖。然而苏秦的一生,是间谍的一生,是阴谋的一生。虽然荣极一时,却终究难逃被五马分尸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5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7 00: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 06-轻寒 第五讲作业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慎靓王元年;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秦伐魏,取鄢。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三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宋初称王。
四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叟、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
六年,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是岁,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二年,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
三年,春,秦师及楚战于丹杨,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馀人,遂取汉中郡。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蜀相杀蜀侯。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
五年,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秦王、魏王会于临晋。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秦、魏会于应。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八年,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九年,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彗星见。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十一年,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彗星见。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日有食之,既。秦人取韩穰。蜀宁煇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秦泾阳君为质于齐。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齐王、魏王会于韩。秦人伐楚,取八城。
十七年,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2
、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周桓王十七年,丁巳,公元前七零四年,楚武王,楚候熊通称王。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齐威王,齐候田因齐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秦王嬴驷称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燕易王,燕易公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赵武灵王,赵候雍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魏惠王,魏惠王姬罃 尊为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韩宣惠王,正式称王(与会盟互王相隔两年)。

3.
评价苏秦的功过。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凭出色的才能说服五国合纵抗秦,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以合纵之说企图阻挡强秦一统天下,最终失败,结局凄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95

帖子

131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11

灌水之王优秀版主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9 0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一阁 于 2016-1-29 03:58 编辑

唐09-中一阁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答:【周纪三】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前319)
        [1]秦伐韩,取鄢。
        [2]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
三年(癸卯、前318)
        [1]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2]宋初称王。
四年(甲辰、前317)
        [1]秦败韩师于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2]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3]张仪说魏襄王 . 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
        [4]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乙巳、前316)
        [1]巴国、蜀国互相攻击,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 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蜀国为秦国吞并以后,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2]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也以游说著称于各国。   
六年(丙午、前315)
        [1]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丁未、前314)
        [1]秦入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2]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3]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齐国便捕获了子之,把他剁成肉酱。燕王姬哙也同时被杀。
        [4]是岁,齐宣王薨,子王地立。
二年(戊申、前313)
        [1]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2]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投靠秦国。
三年(己酋,前312)
        [1]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 。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2]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为燕昭王。
        [3]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
        [1]蜀相杀蜀侯。  
        [2]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怀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张仪游说各国归顺秦国。秦惠王就去世了,其子秦武王继位。
计划失败, 各国再次联合抗秦。
五年(辛亥、前310)
        [1]张仪向秦武王建议到魏国去.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的国相,便去世了。
        [2]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3]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4]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前309)
        [1]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前308)
        [1]秦、魏会于应。
        [2]秦王派甘茂去约定魏国共同进攻韩国,又让向寿作他的助手。      
八年(甲寅、前307)
        [1]甘茂率军进攻宜阳  
        [2]秦武王因为举重血管崩裂而亡。秦昭襄王继位。
        [3]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带头改穿胡服。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九年(乙卯、前306)
        [1]秦昭王派向寿去平抚宜阳,又令樗里子、甘茂去攻打魏国。
        [2]赵王进攻中山国,兵抵宁葭;又向西攻打胡人,直至榆中。  
        [3]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前305)
        [1]彗星见。
        [2]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3]秦昭王即位后 ,任用魏冉执政,使他的威势震慑全国。
十一年(丁巳、前304)
        [1]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前303)
        [1]彗星见。
        [2]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3]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以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前302)
        [1]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2]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前301)
        [1]出现日全食。
        [2]秦人取韩穰。
        [3]蜀守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4]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5]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前300)
        [1]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2]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3]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4]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前299)
        [1]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仪式,把国君之位传给赵何。便自己扮作使者,前往秦国,想借此来侦察秦国地形及秦王的为人。秦王没有觉察,后来知道大惊失色。
        [2]齐王、魏王会于韩。
        [3]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市。骗楚国互相接壤,结为婚姻亲家,楚怀王被扣到秦国,楚国便立太子为楚王。
        [4]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癸亥、前298)
        [1]有人劝告秦王:“孟尝君做秦国丞相,一定会先照顾齐国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实在危险!秦王于是仍任楼缓为丞相,囚禁孟尝君,想杀掉他。孟尝君设计逃脱 。
        [2]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3]赵王封其弟为平原君。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楚候熊通最先称王,其它各国相继称王。
年号                 纪元               王号        事件
周桓王十七年,丁巳,公元前七零四年,楚武王,楚候熊通称王。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齐威王,齐候田因齐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秦王嬴驷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赵武灵王,赵候雍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魏惠王,魏惠王姬罃 尊为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燕易王,燕易公称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韩宣惠王,正式称王(与会盟互王相隔两年)。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赢驷提出:兼并天下、统一全国的“东西连横”之说,可惜未被采纳,或使统一推迟百年。
        苏秦游说燕、赵、魏、齐、楚、韩等六国,用“南北合纵”的策略,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共同抵御秦国。但在合纵的过程中,没有统一指挥,轻易就被秦的计谋给各个击破而使合纵最终失败。后 计收燕地,齐国遇刺。或曰奋不顾身,或曰失之完善。

议: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而张仪坚持连横。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8

帖子

4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9 19: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19--果壳儿   第五讲作业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答:【周纪三】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前319)
[1]秦伐韩,取鄢。
[2]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
三年(癸卯、前318)
[1]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2]宋初称王。
四年(甲辰、前317)
[1]秦败韩师于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2]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3]张仪说魏襄王 . 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
[4]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乙巳、前316)
[1]巴国、蜀国互相攻击,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 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蜀国为秦国吞并以后,
    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2]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也以游说著称于各国。   
六年(丙午、前315)
[1]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丁未、前314)
[1]秦入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2]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3]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齐国便捕获了子之,把他剁成肉酱。燕王姬哙也同时被杀。
[4]是岁,齐宣王薨,子王地立。
二年(戊申、前313)
[1]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2]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投靠秦国。
三年(己酋,前312)
[1]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 。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2]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为燕昭王。
[3]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
[1]蜀相杀蜀侯。  
[2]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怀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张仪游说各国归顺秦国。秦惠王就去世了,其子秦武王继位。
计划失败, 各国再次联合抗秦。
五年(辛亥、前310)
[1]张仪向秦武王建议到魏国去.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的国相,便去世了。
[2]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3]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4]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前309)
[1]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前308)
[1]秦、魏会于应。
[2]秦王派甘茂去约定魏国共同进攻韩国,又让向寿作他的助手。      
八年(甲寅、前307)
[1]甘茂率军进攻宜阳  
[2]秦武王因为举重血管崩裂而亡。秦昭襄王继位。
[3]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带头改穿胡服。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九年(乙卯、前306)
[1]秦昭王派向寿去平抚宜阳,又令樗里子、甘茂去攻打魏国。
[2]赵王进攻中山国,兵抵宁葭;又向西攻打胡人,直至榆中。  
[3]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前305)
[1]彗星见。
[2]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3]秦昭王即位后 ,任用魏冉执政,使他的威势震慑全国。
十一年(丁巳、前304)
[1]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前303)
[1]彗星见。
[2]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3]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以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前302)
[1]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2]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前301)
[1]出现日全食。
[2]秦人取韩穰。
[3]蜀守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4]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5]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前300)
[1]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2]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3]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4]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前299)
[1]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仪式,把国君之位传给赵何。便自己扮作使者,前往秦国,想借此来侦察秦国地形及秦王的为人。秦王没有觉察,后来知道大惊失色。
[2]齐王、魏王会于韩。
[3]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市。骗楚国互相接壤,结为婚姻亲家,楚怀王被扣到秦国,楚国便立太子为楚王。
[4]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癸亥、前298)
[1]有人劝告秦王:“孟尝君做秦国丞相,一定会先照顾齐国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实在危险!秦王于是仍任楼缓为丞相,囚禁孟尝君,想杀掉他。孟尝君设计逃脱 。
[2]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3]赵王封其弟为平原君。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战国七雄中前704年楚最先称王,即楚武王。其它各国先后称王。
年号     纪元  王号    事件
周桓王十七年,丁巳,公元前七零四年,楚武王,楚候熊通称王。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齐威王,齐候田因齐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秦王嬴驷称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燕易王,燕易公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赵武灵王,赵候雍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魏惠王,魏惠王姬罃 尊为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韩宣惠王,正式称王(与会盟互王相隔两年)。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苏秦最早向秦惠王赢驷提出:兼并天下、统一全国的“东西连横”之说,是很正确的一个建议,可惜的是秦王未能采纳而使秦统一全国推迟了近百年。
  苏秦又用“南北合纵”的策略游说燕、赵、魏、齐、楚、韩等六国共同抵御秦国,在当时的形势下是可行的,而且是维持稳定局势的良策。但在合纵的过程中,由于六国没有   统一的权威 机构和指挥系统,所以“南北合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行操作过程中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合纵的六国不能形成有效的整体,轻易的就被秦的计谋给各个击破了,致使合纵最终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2-18 21: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唐组第五讲作业
唐10 一揽浩淼

1、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答:【周纪三】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凡二十三年。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壬寅、前319)
                    1、秦伐韩,取鄢。
                    2、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
             三年(癸卯、前318)
                    1、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2、宋初称王。
             四年(甲辰、前317)
                    1、秦败韩师于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2、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3、张仪说魏襄王 . 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
                    4、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乙巳、前316)
                    1、巴国、蜀国互相攻击,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 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仅用了            十个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蜀国为秦国吞并以后,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2、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也以游说著称于各国。   
             六年(丙午、前315)
                    1、王崩,子赧王延立。
             赧王上元年(丁未、前314)
                    1、秦入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2、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3、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齐国便捕获了子之,把他剁成肉酱。燕王姬哙也同时被杀。
                    4、是岁,齐宣王薨,子王地立。
             二年(戊申、前313)
                    1、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2、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投靠秦国。
             三年(己酋,前312)
                    1、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 。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2、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为燕昭王。
                    3、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
                    1、蜀相杀蜀侯。  
                    2、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怀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张仪游说各国归顺秦国。秦惠王就去世了,其子秦武王继位。
                         计划失败, 各国再次联合抗秦。
              五年(辛亥、前310)
                    1、张仪向秦武王建议到魏国去.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的国相,便去世了。
                    2、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3、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4、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六年(壬子、前309)
                    1、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癸丑、前308)
                    1、秦、魏会于应。
                    2、秦王派甘茂去约定魏国共同进攻韩国,又让向寿作他的助手。      
              八年(甲寅、前307)
                    1、甘茂率军进攻宜阳  
                    2、秦武王因为举重血管崩裂而亡。秦昭襄王继位。
                    3、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带头改穿胡服。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九年(乙卯、前306)
                    1、秦昭王派向寿去平抚宜阳,又令樗里子、甘茂去攻打魏国。
                    2、赵王进攻中山国,兵抵宁葭;又向西攻打胡人,直至榆中。  
                    3、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丙辰、前305)
                    1、彗星见。
                    2、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3、秦昭王即位后 ,任用魏冉执政,使他的威势震慑全国。
              十一年(丁巳、前304)
                    1、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戊午、前303)
                    1、彗星见。
                    2、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3、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以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己未、前302)
                    1、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2、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庚申、前301)
                    1、出现日全食。
                    2、秦人取韩穰。
                    3、蜀守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4、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5、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辛酉、前300)
                    1、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2、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3、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4、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壬戌、前299)
                    1、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仪式,把国君之位传给赵何。便自己扮作使者,前往秦国,想借此来侦察秦国地形及秦王的为人。秦王没有觉察,后来知道大惊失色。
                    2、齐王、魏王会于韩。
                    3、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市。骗楚国互相接壤,结为婚姻亲家,楚怀王被扣到秦国,楚国便立太子为楚王。
                    4、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癸亥、前298)
                    1、有人劝告秦王:“孟尝君做秦国丞相,一定会先照顾齐国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实在危险!秦王于是仍任楼缓为丞相,囚禁孟尝君,想杀掉他。孟尝君设计逃脱 。
                    2、楚人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秦王怒,发兵出武关击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3、赵王封其弟为平原君。   

2、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答:楚候熊通最先称王,其它各国相继称王。
                   年号        纪元          王号                    事件
            周桓王十七年,丁巳,公元前七零四年,楚武王,楚候熊通称王。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齐威王,齐候田因齐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王,秦王嬴驷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赵武灵王,赵候雍称王。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魏惠王,魏惠王姬罃 尊为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燕易王,燕易公称王。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韩宣惠王,正式称王(与会盟互王相隔两年)。

3、评价苏秦的功过
      答: 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52 , Processed in 0.1426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