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120|回复: 17

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八讲补交作业贴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340

帖子

13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4-23 21: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4-24 2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题。 于 2016-4-24 21:10 编辑

汉17无题作业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从六国方面来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其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据历史记载,仅韩、赵、魏三国被秦杀死的人就有几百万。六国之间的战争,造成死亡的人数也不少。战争的频繁,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穷国衰,六国灭亡,势所必然。

从秦国方面来看,秦之所以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是由于秦国有两个主要的主客观条件:一是秦国采纳张仪连横之计,引诱六国各自割地和秦,破坏六国合纵,挑拨六国互相残杀,削弱六国力量,秦乘机从中取利。六国合纵,对秦的存在是个极大威胁。于是秦派策士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秦想侵夺魏的安邑,但又怕齐救魏,于是劝齐灭宋。当秦已得魏的安邑,又欲攻打韩国时,秦又说齐灭宋是不义的,劝诸侯去伐齐。二是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秦国从孝公起,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经过变法,秦日益变得富强,疆土扩大了。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巴蜀一带,盛产钢铁。这些主客观条件为秦国在七国中造成极大优势,这也使秦国成为有统一全国能力的强大国家。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吕不韦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异人的爷爷秦昭王是一个执政50多年的老国王,父亲安国君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却迟迟没有确立嫡嗣,王室的此种状况潜伏着极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儿子们为争夺王位发生争斗,将会导致秦国内乱,甚至使秦国形势发生逆转。吕不韦通过游说秦国,打通关节,说动了华阳夫人并由她说服了安国君,确立异人为嫡嗣。吕不韦此举虽然具有政治投机的目的,但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后王室没有发生内乱,加之吕不韦以丞相职位辅佐异人,把握朝政,使秦国在秦昭王、安国君死后没有停步,继续发展,维持了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第二,对外战争讲究计谋,避免硬仗、恶战。一部战国史,从始至终战争不绝,一场大战伤亡的人数往往在数十万以上。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俘竟有40万人被坑杀!此战是古往今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当时吕不韦正在邯郸,亲历了战争给赵国造成的创伤。他在秦国执政后反对在战争中大规模屠杀。他提出了兴“义兵”的思想,所谓义兵,就是“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都国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而归之”。
    应该说,吕不韦的战争观是进步的,他在执政中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以减少损失。前247年,东方五国联合抗秦,吕不韦设计将联军首领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搞坏,信陵君被撤职,联军遂告瓦解。
    第三,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嬴政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嬴政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吕不韦的过,莫过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干净利落,一刀两断,以致一错再错,酿成大祸。本来,当年他把赵姬送给了异人,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应彻底了结与赵姬的情缘,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哪知他对赵姬还一往情深,赵姬对他亦恋恋不舍。尤其异人死后,赵姬守寡,两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无忌惮!这让日渐懂事的嬴政怎么看?这让朝廷官员、民间百姓怎么看?精明的吕不韦后来也发现自己已经引火烧身,“恐觉祸及己”,主动停止了和太后的往来,但是他又推荐大阴人嫪毐,结果引狼入室,一错再错,终于落得灭顶之灾。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4-24 2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第一题:
贾谊说“灭六国者,六国也”不无道理。
首先,六国即使看到了秦国的虎狼之心,却还是幻想者自己能渔翁得利。所以,一直到秦王嬴政时期,六国孩子互相攻击,燕国仗着自己离秦国远,秦国一时还威胁不到自己,一会儿攻齐,一会儿打赵,到最后都是自讨苦吃。楚国更甚,本来可以与秦相抗衡的泱泱大国,不断地被秦蚕食,却一直都在助纣为虐。
其次,离秦国近的国家,为了一时的安稳,不断用割地的方式换取一夕安稳。尤以韩魏为甚。
再次,秦国在六国的混战中,常常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就是帮助一国去攻打另一国。最后得利的自然是秦国。
最后,秦国能完成最后的兼并战争,离不开自己国策的正确,一是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大大提高了国力和士兵的争功之心,才能无往而不利。二是君主贤明,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网罗了各国的优秀人才为己所用,早期的公孙衍、张仪,后来的李斯等,这些人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六国的灭亡既有自身的原因,不能看到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儿利益,不断的进行战争,消耗了自己的对方的国力,致使最后无力抗秦。而秦国自身的强大才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因为六国毕竟不是同一个国家,很难长期保持一致的对外政策,而秦国可以决定自身的国策的一贯性。毕竟,就是到了现代,联系如此紧密的欧盟都面临解体的危险,何况各怀心腹事的六国呢!这更验证了后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正确性!

第二题:
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大秦帝国,似乎言过其实,不过,要说吕不韦至少改写了秦国的历史,恐怕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历史无法假设,如果没有吕不韦对秦国公子异人的投资或者叫投机,秦国会是哪一位公子的天下,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谁也不敢说,可是大秦帝国这架战车已经开始狂奔,恐怕换成是谁,都很难让它马上停下来。
可是秦王嬴政的天下是吕不韦替他得来的。他最终统一了六国,成就了万世基业,这是永远无法抹杀的功绩!
秦王政的曾祖父顷襄王活了七十多岁,做了五十多年国君,可他的祖父孝文王即位三天就暴病身亡,他的父亲庄襄王也就是吕不韦投资的异人,也只不过做了三年国君。其情颇多可疑,却无可考。当时的秦王政年幼,权利集中在国相吕不韦的手里,在他执政期间,秦国攻取了周、赵、魏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为后来秦王政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订《吕氏春秋》功莫大焉!
但是他毕竟是个商人,太过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首先是把钱财放到自己的库房里,富可敌国,自然会被人尤其是被后来有为的秦王政觊觎。后世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次是祸乱宫闱,秦王少时,还算不得什么,一旦秦王羽翼丰满,尽管号称“相父”但他毕竟不是秦王政的亲爹,哪个君王能受此耻辱?何况赵姬不是胸怀天下的芈八子,她对天下不感兴趣,是个只知道淫乐的主儿。吕不韦想退步抽身时其实已经注定了无路可退。最后饮鸩身死也是咎由自取。
毕竟,政治就是政治,用做买卖的投机手段,最终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的老本儿都搭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4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9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4-25 15: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渔村淼淼 于 2016-4-25 15:06 编辑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晋11 淼淼的作业

一、        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秦之所以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有三个主要的主客观条件:
1、唯才是用,商鞅法家、张仪纵横家、吕不韦杂家、尉缭兵家都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秦国用人之道不在于学派出身,有才利国则用之。而六国对人才却是敬之而不用之,徒取“敬贤”的虚名罢了。秦非人杰地灵之地,历代的大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六国,若非秦国用人之务实,岂能吸引这些人才,相反六国人才济济,却置之而不顾。
2、秦国采纳张仪连横之计,引诱六国各自割地和秦,破坏六国合纵,挑拨六国互相残杀,削弱六国力量,秦乘机从中取利。六国合纵,对秦的存在是个极大威胁。于是秦派策士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秦想侵夺魏的安邑,但又怕齐救魏,于是劝齐灭宋。当秦已得魏的安邑,又欲攻打韩国时,秦又说齐灭宋是不义的,劝诸侯去伐齐。而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秦国从孝公起,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经过变法,秦日益变得富强,疆土扩大了。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巴蜀一带,盛产钢铁。这些主客观条件为秦国在七国中造成极大优势,这也使秦国成为有统一全国能力的强大国家。
二、.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1、出资千金来为子楚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
2、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这就是《吕氏春秋》。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3、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点评

分析详尽,透彻,学习了!  发表于 2016-5-2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5

帖子

3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2 13: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22—轻尘  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一、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其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其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从秦国方面来看,秦之所以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是由于秦国有两个主要的主客观条件:
一是:秦国采纳张仪连横之计,引诱六国各自割地和秦,破坏六国合纵,挑拨六国互相残杀,削弱六国力量,秦乘机从中取利。
二是: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
这些主客观条件为秦国在七国中造成极大优势,这也使秦国成为有统一全国能力的强大国家。
二、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吕不韦在秦庄襄王、秦王政两朝任宰相,执掌政权。从吕不韦提倡“义兵”改变了尚首功、计首授爵的大屠杀政策;重视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科学化,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招贤纳士为秦收罗人才;以杂家思想代替残暴寡恩的法家思想等四个方面,可见吕不韦在历史上的功绩。但由于吕不韦把无德、无才的嫪毐推上政治舞台的过失,既乱了秦政,也给秦王政剥夺相权,消灭吕不韦集团找到机会和借口,最后迫使吕不韦饮鸩自尽。吕不韦对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国家的统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吕不韦一生,功大于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2

帖子

7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2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4 0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玉手儿 于 2016-5-4 00:32 编辑

07玉手儿  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1. 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答:六国灭亡的最大原因是面对强大的秦国六国之间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抵敌,六国考虑问题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和行事,所以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而秦国以一国之力连灭六国是因为秦国首先奋发图强、增强实力与战略上的计谋得以取胜。
2. 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答:吕不韦在秦庄襄王、秦王政两朝任宰相执掌政权,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是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智慧创作的《吕氏春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它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本书的意义对于治理国家,缓和社会矛盾,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从吕不韦提倡“义兵”改变了尚首功、计首授爵的大屠杀政策;重视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科学化,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招贤纳士为秦收罗人才;以杂家思想代替残暴寡恩的法家思想等四个方面,由此可见吕不韦在史上的功绩。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自身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由于吕不韦把无德才的嫪毐推上政治舞台,既乱了秦政,也给秦王政剥夺相权,消灭吕不韦集团找到机会和借口,最后迫使吕不韦饮鸩自尽,咎由自取。吕不韦对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国家的统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吕不韦一生,功大于过。

点评

玉手儿的作业我学习借鉴了,谢谢。  发表于 2016-5-4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5-4 2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30-沐沐 资治通鉴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答: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如下:
(1)六国方面:如果坚持合纵,秦国不会一家独大。可惜六国不同心同德,没有长远打算,只顾眼前小利,以致互相猜忌、怨恨,最后合纵瓦解,纷纷割地向秦求和,以期苟延残喘。六国之间以及六国与秦之间的战事频繁,造成人口大量伤亡、物资极大消耗、生产力跟不上,以致民穷国弊。
(2)秦国方面:一方面秦国休养生息逐渐壮大自己,商鞅变法开始国家实力越发强大,以致国富民强,为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支持;另一方面,秦国善于招揽人才,先后有很多能人志士为秦出谋划策、征战四方,后期秦王采纳张仪连横之计,破六国合纵,对六国一一击破。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答:吕不韦是个商人,商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他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于是出重金使子楚成为华阳夫人的养子(改名子楚),然后一步步谋求,最后如愿使子楚当上秦国国君。吕不韦也由商人变成政客,成为相国,并受封十万户,可谓收获满满。秦庄襄王即位三年而逝,赵姬之子嬴政继位,此时嬴政只有十三岁,吕不韦为相,被称仲父,主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是他的巅峰时期。在吕不韦主政期间,编纂了《吕氏春秋》。后来因嫪毐之事,吕不韦被罢相,并饮鸩自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功过无从评说。如果非要说的话,吕不韦的功似乎大于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6

帖子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9 18: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09云淡风清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从六国方面讲,最初苏秦提出六国合纵,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假如六国当初真的精诚合作,历史将会是另一幅篇章,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可惜这六国都没有这样做,在历史的每个节眼上,他们都是在割地求和与秦国,甚至会趁其它六国成员之危,攻城略地,互相厮杀,不团结抗秦。还有就是,不懂得求贤纳士,让自家的贤才被泰国召去,比如魏国的张仪等。六国中奸臣当道,贤才被猜疑处死,如赵将军李牧。
秦国方面,秦国多懂得招贤纳士,善待贤才,对贤才敬重,委以重任。泰国虽面积不大,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好,为秦军生产大量的粮食。春国的制度也激励将士们努力拼搏战场。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不是王族,一介平名,但他在中国历史上却要大写一笔,他改写了秦国的命运,推进了中国的历史。他散家产华丽转身,弃商从政,他用商人的头脑助赢政当上了秦王,进而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他助秦皇统一中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篇章。
但是,功高盖主,也敌不过政敌的手段。他必竟只是个商人,不是政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主题

924

帖子

56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5-11 16: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09-兰亭王作业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六国失败的原因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
第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第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六国之间的战争,造成死亡的人数也不少。战争的频繁,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穷国衰,六国灭亡,势所必然。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吕不韦的功:
第一,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
第二,对外战争讲究计谋,避免硬仗、恶战.
第三,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
吕不韦的过;
众所周知,他弄了个儿子出来当皇帝,他成事不足,败事有馀。最恶劣的是焚书坑儒,血肉筑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给当时群众带来了不堪忍受的痛苦。除此之外,他这个儿子还六亲不认,不讲孝道:逼死生父,赶走生母,囊杀二弟,灭其继父三族,血腥株连无辜。当然这些都是吕不韦始料未及的,或者说是事与愿违的,不愿看到的。但在客观后果上,不能不承担一些责任。总的来说,吕不韦不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砸了千千万万群众的脚。吕不韦作为秦始皇的始作俑者,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0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5-13 22:0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谈谈六国灭亡原因  从六国方面来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其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据历史记载,仅韩、赵、魏三国被秦杀死的人就有几百万。六国之间的战争,造成死亡的人数也不少。战争的频繁,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穷国衰,六国灭亡,势所必然。  从秦国方面来看,秦之所以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是由于秦国有两个主要的主客观条件:一是秦国采纳张仪连横之计,引诱六国各自割地和秦,破坏六国合纵,挑拨六国互相残杀,削弱六国力量,秦乘机从中取利。六国合纵,对秦的存在是个极大威胁。于是秦派策士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秦想侵夺魏的安邑,但又怕齐救魏,于是劝齐灭宋。当秦已得魏的安邑,又欲攻打韩国时,秦又说齐灭宋是不义的,劝诸侯去伐齐。二是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的对外战争。秦国从孝公起,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经过变法,秦日益变得富强,疆土扩大了。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巴蜀一带,盛产钢铁。这些主客观条件为秦国在七国中造成极大优势,这也使秦国成为有统一全国能力的强大国家。   2.吕不韦对秦国的功过  吕不韦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异人的爷爷秦昭王是一个执政50多年的老国王,父亲安国君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却迟迟没有确立嫡嗣,王室的此种状况潜伏着极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儿子们为争夺王位发生争斗,将会导致秦国内乱,甚至使秦国形势发生逆转。吕不韦通过游说秦国,打通关节,说动了华阳夫人并由她说服了安国君,确立异人为嫡嗣。吕不韦此举虽然具有政治投机的目的,但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后王室没有发生内乱,加之吕不韦以丞相职位辅佐异人,把握朝政,使秦国在秦昭王、安国君死后没有停步,继续发展,维持了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第二,对外战争讲究计谋,避免硬仗、恶战。一部战国史,从始至终战争不绝,一场大战伤亡的人数往往在数十万以上。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俘竟有40万人被坑杀!此战是古往今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当时吕不韦正在邯郸,亲历了战争给赵国造成的创伤。他在秦国执政后反对在战争中大规模屠杀。他提出了兴“义兵”的思想,所谓义兵,就是“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都国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而归之”。      应该说,吕不韦的战争观是进步的,他在执政中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以减少损失。前247年,东方五国联合抗秦,吕不韦设计将联军首领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搞坏,信陵君被撤职,联军遂告瓦解。      第三,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嬴政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嬴政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吕不韦的过,莫过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干净利落,一刀两断,以致一错再错,酿成大祸。本来,当年他把赵姬送给了异人,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应彻底了结与赵姬的情缘,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哪知他对赵姬还一往情深,赵姬对他亦恋恋不舍。尤其异人死后,赵姬守寡,两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无忌惮!这让日渐懂事的嬴政怎么看?这让朝廷官员、民间百姓怎么看?精明的吕不韦后来也发现自己已经引火烧身,“恐觉祸及己”,主动停止了和太后的往来,但是他又推荐大阴人嫪毐,结果引狼入室,一错再错,终于落得灭顶之灾。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51 , Processed in 0.09734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