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905|回复: 20

资治通鉴班三年级第十一讲汉组作业楼下评楼上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340

帖子

13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3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0-8 2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3

主题

754

帖子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6-10-10 0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班三年级第十一讲汉组作业:诗野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陈豨的叛乱后,就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刘邦的旧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因为他们认为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继位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他本身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从主观上来讲,是他自己的待人宽厚仁慈,有较好的名声。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由是大安。另一方面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养成了他谨慎、沉静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为他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与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这些都是促使他成为了一代帝王的先决条件。是以刘恒继承皇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点评

诗野同学的作业很认真,写的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16-10-10 1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7

帖子

61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1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0-10 1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答:因汉文帝是汉朝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在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中也是出类拔萃之人,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自他而始。他虽在汉室宗亲中并非嫡出,但他能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治理国家,谦恭好礼,听民声、去酷刑,仁爱对民,并对其母非常孝顺,关心全国的老人,规定给老人以物质补贴。主张薄赋节俭,让民修养生息,自己却很节俭,不豪奢极欲,并交好邻国,为边疆的安定典定了很好的基础,繁荣文化,发展经济,从而使汉朝更加的繁荣昌盛,这也典定了他继位的基础。

点评

问好学长!作业答题明晰,学习了!  发表于 2016-10-16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476

帖子

18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0-16 17: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刀锋 于 2016-10-16 20:19 编辑

资治通鉴班三年级第十一讲汉组作业  汉03-刀锋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答:高祖刘邦有好几个儿子,文帝刘恒既是庶出,又不是皇子中最年长的,本来没有机会继承帝位。那么,文帝刘恒是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承袭汉统的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是个不一般的女人。大家都知道吕后厉害,薄姬能在高帝的后宫中独善其身,足见其韬光养晦的功力。薄姬不那么被高帝宠爱,为人又低调“谨良”,对吕后来说基本上构不成威胁。在宫廷争斗中保持中立,也是薄姬独善其身的一个原因。另外,春风得意的戚夫人也成功地牵制了吕后的战斗力。所以,薄姬母子能够保得平安,除了自身的原因,还有就是他们在吕后的攻击榜上排名靠后。
2、文帝刘恒被封在代地,代地在山西大同一带,在所有皇子的封地中算不得优越。离开京城,偏居代地,也使得刘恒躲过了吕后砍向刘姓子孙的屠刀。3、刘恒因为不那么被宠爱,身上没有骄矜之气,还给人以仁孝宽厚的印象,这样谦逊礼让的做派使得他在皇族和功臣派的夹缝中求得了生存。3、外戚派与功臣派力量的博弈,让没有势力、看上去好控制的代王刘恒“捡了漏”。
    综上所述,代王刘恒之所以能够继承汉统成为汉文帝,是自身原因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点评

分析的很全面  发表于 2016-10-20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6-10-20 1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16-10-20 10:31 编辑

资治通鉴班三年级第十一讲汉组长路漫漫作业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答:代王身在北方边境,避过了吕氏之祸,保住了自己的安全。吕太后死后,大家不满吕氏专权,纷纷起兵,斩杀吕氏全家。在立大王时,大家认为,代王人品最好,仁爱谦逊,所以一致立代王为皇帝。代王小心谨慎,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在大家的保护下,最后终于登基,成为一代明君,和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被后人称颂。
代王最终登基是内外力量的共同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0-21 20:4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其一、有一個睿智的母親。薄太后在宮廷鬥爭中能全身而退,避開呂后的屠刀,足見是個不尋常的女子,有薄太后這個睿智母親,才能讓文帝在第一輪鬥爭中保全了性命。其二、有良好的名聲。二十四孝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0-21 20:5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其一、有一個睿智的母親。薄太后在宮廷鬥爭中能全身而退,避開呂后的屠刀,足見是個不尋常的女子,有薄太后這個睿智母親,才能讓文帝在第一輪鬥爭中保全了性命。其二、有良好的名聲。二十四孝裡“親嘗湯藥”說的就是文帝對母后的孝順。其三、為人低調。在偏遠的代地做王時,呂后曾想讓他到富庶的趙國做趙王,他以愿為國家守邊疆的高尚藉口婉拒了,因此讓呂后更放心。其四、無論母族還是妻族,都不是世族大家,這本來是弱勢,卻在呂后專政之後成為了優勢。其五、高祖在世的兒子只剩了他和淮南王,淮南王只是個美人的兒子,並且是呂后撫養長大的,從身份上就遜了一籌。所以,文帝就成為了繼承者的不二人選。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命運的選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0-22 13: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04-冰灵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答:汉文帝能继位有历史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历史原因:吕后去世,诸吕打算作乱夺取刘氏天下,大臣们拥护刘氏,所以利用计谋把诸吕全部铲除。由于少帝和梁王、淮阳王、恒山王,都不真是孝惠帝的儿子,大臣们怕这些人长大掌权后会把都灭族,所以打算从诸侯王中另选最贤者立为皇帝。”有人说:“齐王,是高帝的长孙,可立他为帝。”大臣们都说:“吕氏正因为外戚强横,几乎危及皇帝宗庙,摧残功臣,现在齐王的舅舅驷钧,为人暴恶好像戴着冠帽的老虎,假若立齐王为帝,驷钧一族就会成为第二个吕氏。代王是高帝在世诸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人仁孝宽厚,太后薄氏一家谨慎温良。立年长的本来就名正言顺,更何况代王又以仁孝而闻名于天下呢!”于是,大臣们共同议定拥立代王为帝,并暗地派人召代王入京。
自身原因:文帝即位后下令,把吕后当政时割夺齐、楚两国封立诸吕的封地,全部归还给齐国和楚国。对诛灭诸吕的人论功行赏。废除各种收罪犯家属为奴婢及各种相连坐的律令!下诏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文帝即位,先对天下普施恩惠,远近的诸侯和四夷部族与朝廷的关系都很融洽;然后,文帝才表彰和赏赐跟随他从代国来京的旧部功臣。从这些足以印证文帝的确是可以担当大任的不二人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6

帖子

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1-12 20: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30-如沐春风  资治通鉴三年级第十一讲作业
作业: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答:原因我认为有几个:
1、其母为人超级低调。薄太后在得到刘邦宠幸生子后(据史料记载,宠幸薄太后纯属刘邦率性所为),并没有侍子而娇,非但不争宠,反而心如止水。也可能是其本身魅力不够不足以引起刘邦的喜爱,也可能确有其韬光养晦的智慧。而戚夫人的张狂跟薄太后的低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然吕后对待她们及她们所生之子也完全不同,她们及她们儿子的下场也完全不同。真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2、史载,在吕太后执政期间,曾提出封刘恒为赵王,刘恒推辞了,宁肯留在偏僻的代地,这是智慧的表现(实际上三代赵王都被吕后杀掉了)。这就使得刘恒远离了政治斗争中心,得以保全性命。
3、在吕后上台后,诛杀了绝大部分刘氏子孙,为刘恒继位创造了契机(不然皇帝之位轮不到刘恒)。而刘恒给人的感觉又是敦厚、仁孝、谦恭的形象,在周勃和陈平等人诛杀诸吕后想到继位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刘恒。
4、刘恒继位貌似是捡了一个大漏,实则是他本身的特点和多方面力量较量的共同结果。

点评

分析的很对  发表于 2016-11-20 1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86

帖子

15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20 14: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17无题作业:
简析汉文帝能继汉位的原因。
汉文帝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西汉时期外藩入继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皇太子继承制度上的不足,汉文帝作为西汉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外藩入继的皇帝之一,其从一个藩王成为皇帝并非偶然,汉文帝能继承皇位有其重要的历史原因。
历史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汉初确定的皇太子继承制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一般认为,中国专制主义皇权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对于一项维持现行体制正常运作的制度来说,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皇位的传承问题。所以就需要一些另外的辅助性的政治措施来加以补救。在皇帝无子、或嗣子早夭的情况下,这时就需要由其他男性皇室成员来入继大统。在汉代的政治实践中,这种现象具体表现为诸侯王或王子侯被选立为下一任皇帝。

代王刘恒的即位条件完全符合功臣集团和刘氏政权的利益。首先选举诸侯王为皇帝得有适合的备选人,而在当时除汉文帝以外的两种备选人均已不同理由而遭到大臣否决。淮南王刘长为候选人之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功臣集团一方面担心作为高帝少子的淮南王刘长成了皇帝会伺机报复,必然对他们的利益和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因为“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淮南王刘长与吕后还是有着一定的感情,“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因此刘长这个皇位的候选人被功臣集团否决了。齐王也是当时的备选人之一,齐王身份为高帝嫡长孙,“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嫡长孙,可立也。”齐王在血缘系统上是完全符合入继大统的要求,然而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门,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史料中也没有说明齐王本身个人素质不堪皇权重任,只因母家为“恶人”而被否决。功臣集团有了吕氏的前车之鉴,所以是绝对不会再次让外戚擅权的候选人成为下一个皇帝的。所以最后选举代王刘恒为下一任皇帝,缘由为“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瑾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一个皇帝所应必备的仁孝精神,还是其母家的瑾良品质,代王刘恒完全符合功臣们的要求,所以大臣们遂决定让朝中毫无实力的代王刘恒来填补皇位的空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50 , Processed in 0.0674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