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158|回复: 17

29期诗班第十二讲C组作业贴(组长:关山月)

 关闭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发表于 2016-12-9 07: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9期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作业标头格式为:29期诗班第X讲 X组XXX 作业
作业截止时间:下周二零点。
周三零点前评阅完毕。给学员一天修改作业的时间。

0

主题

352

帖子

7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9 20: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颜_ 于 2016-12-15 09:57 编辑

29期诗班C组C28-红颜 第十二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转的方法,如下:
1)景入情转法:不疏远,不脱离主题的承上启下,所写景事、抒情与承合关联紧密,为合埋下伏笔。
2)反转法:从下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与起承的情绪相反,但主旨却是与起承一致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去表现罢了。
3)直抒扩转法:从题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
4)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也就是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地点场面与起承不同
6)写意转法:意义上与承相对或相反,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在承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简述:起句写的是秋天的实景,某个深秋之夜,作者在办公的官府府邸,看到井边清寒梧桐树,而自己因为不能每天回家,长期的住在幕府中,陪着他的只有蜡烛,“蜡炬残”喻示着作者有心事夜不能寐。起句中的“井梧寒”“蜡炬残”都是实景,这些景都是眼睛实际看到的,而“寒”和“残”二字,又为转的入情埋下了伏笔。承句在起句的景上,又转换了一个角度去写景,“角声”在夜里显得那么的响亮悲凄,角声是单调的,不可能如乐曲那么美妙,而在寒夜里,这声音就更显孤单,感觉是在自言自语的着说什么,天上的月亮挺明亮好看的,可这么寂静寒冷的夜里,谁会来欣赏它呢?承句从声到色的描写也都是实景,但实景中又掺入了个人的悲凉孤单之感,一个“悲”字说明了作者当时的情绪,而“谁看”的反问,则将情的爆发推到了极致,到了非发不可的状态,为转句的入情做了充足的准备。转句由此顺势发出情感上无奈与愤慨:多年未收到家书导致我现在的悲伤,想回到长安吧,却被关塞阻隔,为什么?战乱啊!因而作者无法达成自己的愿望。这一句表面上是具体的道路关塞,但同时又何尝不是指的世路的艰难呢?起承在景中埋下的情的伏笔,在转句喷薄而出,入情自然,顺水顺舟,从景语过渡到情语没有丝毫的娇柔造作,也为合的总结做了充足的铺垫。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

            《七律•过冬

                    红颜
北国飞花天地新,野村无处不披银。
枯枝结玉千千串,白屋生烟片片鳞。
围坐红炉烹夜话,传杯绿蚁醉家亲。
言谈尽是桑麻语,无限生机有道循。

改:
北国飞花天地新,野村无处不披银。
寒枝倒挂千千玉,白屋盘桓缕缕
围坐红炉烹夜话,传杯绿蚁醉家亲。
言谈尽是桑麻事,耥耙堪磨只待春。




点评

枯,不恰当。鳞,凑韵的嫌疑。颈联化用诗句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甚好。结句没有回到题目里,有道循,有点不着边,可以再修改斟酌哈  发表于 2016-12-15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19

帖子

6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3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远 于 2016-12-13 13:35 编辑

c08-爱德蒙第2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转的方法,如下:
1)景入情转法:不疏远,不脱离主题的承上启下,所写景事、抒情与承合关联紧密,为合埋下伏笔。
2)反转法:从下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与起承的情绪相反,但主旨却是与起承一致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去表现罢了。
3)直抒扩转法:从题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
4)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也就是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地点场面与起承不同
6)写意转法:意义上与承相对或相反,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在承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戏答元珍 .摘自《欧阳修全集》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由春笋抽芽转到归雁思乡,春天景物转到春天景物上,衔接自然。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月夜飞霜天下白,新村陌野罩轻纱。
山枫红尽垂枝痩,瑞雪盈丰落玉斜。
梦系田园油麦菜,情关云岭腊梅花。
棉衣锦被平民事,把酒言诗韵莫差。


点评

霜,深秋事情。陌野,建议用单字。罩轻纱,雾气的吧。霜雾的。垂枝,不合适,不是柳条的。瑞雪盈丰,瑞、丰意思重复了。颈联、尾联已成一体,感觉和一二联没有关系了,脱的厉害。三四联单独成绝,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16-12-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2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13 19: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蓝蓝 于 2016-12-13 19:34 编辑

29期诗班第十二讲 C12-海蓝蓝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讲了七种转的方法,具体如下:
(1)、景入情转法:不疏远,不脱离主题的承上启下,所写景事、抒情与承合关联紧密,为合埋下伏笔。
(2)、反转法:从下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与起承的情绪相反,但主旨却是与起承一致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去表现罢了。
(3)、直抒扩转法:从题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
(4)、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也就是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地点场面与起承不同
(6)、写意转法:意义上与承相对或相反,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在承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 赠郭将军》 (唐)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此诗起句描写少年将军威武不凡,转句写将军一天的行踪,从朝到暮,是客观描写 ,即写景。
承句“爱子吹笛”,“美人舞月”,表现了一种风雅、富贵的生活情趣,即抒情。结句又回到了对英雄形象的补充上。对英雄表现了赞美之情。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过冬
冬来何事最销魂,静夜观书紧掩门。
三国群雄争逐鹿,红楼谁个为还恩。
暗香入室知梅放,疏影横窗冷月痕。
更爱漫天白雪舞,吟诗作画乐晨昏。


点评

入题太慢了。一二联、三四联脱节厉害,感觉毫无关联。结句有点天外来客的感觉  发表于 2016-12-15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16: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C05-回眸一笑笑第2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转的方法,如下:
1)景入情转法:不疏远,不脱离主题的承上启下,所写景事、抒情与承合关联紧密,为合埋下伏笔。
2)反转法:从下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与起承的情绪相反,但主旨却是与起承一致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去表现罢了。
3)直抒扩转法:从题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
4)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也就是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地点场面与起承不同
6)写意转法:意义上与承相对或相反,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在承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一代“诗仙”李白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首联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颈联
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回眸一笑笑

(待续)

点评

七律. 过冬,请完成作业  发表于 2016-12-15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14 23: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二讲作业c25静墨斋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本讲讲了七种转的方法,分别是:
1,景入情转法,
2,反转法,
3,直抒扩转法,
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
6,写意转法,
7,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简述:前三联写萧瑟凄冷的秋景,催和急字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寄寓他乡飘零之感与浓重的家国之思。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冬
              文,静墨斋

      日暮低垂田野远,
      风吹草枯牧牛归。
      斜阳满地炊烟笼,
      老树稀疏倦鸟回。
      点亮昏灯翻古卷,
      温炉煮茶闻新梅。
      清香几缕沉杯底,
      扫净心尘负名微。

点评

格式不对。凑韵感觉明显。日暮、低垂、斜阳、满地、昏灯,给人感觉没词了呢,重复的比较多。远近层次感没有安排好  发表于 2016-12-15 0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7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5 09: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颜_ 发表于 2016-12-9 20:05
29期诗班C组C28-红颜 第十二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老师评得没错,这两个问题恰恰是我最不满意的,“鳞”确实是凑韵的,因为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字更适合,也许整下下分句都要改改才行,合句也是有问题的,太玄了!有点不着边际,呵呵,我再想想,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0

帖子

3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5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15 18: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尾巴 于 2016-12-15 18:13 编辑

C06-第一猫猫第2讲作业;
一、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转的方法,如下:
1)景入情转法:不疏远,不脱离主题的承上启下,所写景事、抒情与承合关联紧密,为合埋下伏笔。
2)反转法:从下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与起承的情绪相反,但主旨却是与起承一致的,只是换了个角度去表现罢了。
3)直抒扩转法:从题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
4)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也就是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地点场面与起承不同
6)写意转法:意义上与承相对或相反,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在承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二、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前两联由眼前的景写起,后两联抒发心中的情感。属于典型的景入情转法。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冬晨跑有感》
             C06-第一猫猫
晨起悠闲小跑中,朝阳依旧隔梧桐。
薄霜不掩青葱麦,杞子犹垂欲滴红。
往岁年年惯羁旅,归来处处爱家风。
高声欲把乡情唱,野雀忽啼枯柳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4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20 1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心融融 于 2016-12-20 11:40 编辑

29期诗班第十二讲C15开心融融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本讲共讲了七种转法 ;
1.景入情转法,
2.反转法,
3.直抒扩展转法,
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
6.写意转法,
7.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登高》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忧伤国事和感叹时节的悲伤情绪。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过冬》
开心融融/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20 14: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组冰儿 于 2016-12-20 14:09 编辑

小渔村29期诗班第十二讲
C31-冰儿
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七种:景入情转法;反转法;直抒扩转法;进一层转法;地点转法;写意转法;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9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由颔联的“梁上燕,水中鸥”的相亲相爱转到“妻画纸,子敲针”的天伦之乐。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文/【冰儿】
瘦去黄花秋色老,飘来白雪北疆新。
满庭香溢看疏影,万里冰封净俗尘。
欲度闲冬三斗酒,静思远客一枝春。
流水长弹知己在,天涯相隔亦如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47 , Processed in 0.1295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