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023|回复: 20

29期诗班第十四讲D组作业贴(组长:潇洒人生)

 关闭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729

帖子

40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5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QQ
发表于 2016-12-22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9期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作业标头格式为:29期诗班第X讲 X组XXX 作业
作业截止时间:下周二零点。
周三零点前评阅完毕。给学员一天修改作业的时间。

2

主题

141

帖子

3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24 17:0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二年级第十四讲   作业:

D18---人生百味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诗人在清明佳节见到野田荒冢,心中只有一种悲凉之感,产生这种悲愁的原因就是在于尾联所抒发的那种苍凉沉郁的感慨,历史上的贤者、愚者都不免同归丘垅。


七律:     《话霾》   十二文   平

人喧车吼只听闻,一色苍天雾雨纷,
老酒一壶凝目眺,驴肠几段赏浮云,
依稀海市蜃楼现,偶尔高层似塔群,
朗朗乾坤缘何逝?谁来把这恶霾焚?


一,平起点题,只听见声音未见人,苍天一色,雾海茫茫。

二,顺承,顺着这个环节,我们干什么呢?三五好友相邀,弄壶酒,整根肠,一边喝一边赏霾吧。

三,跳转,极目远眺,看到远处高楼似塔尖若隐若现,如海市蜃楼一般。

四,妙合,朗朗乾坤哪里去了?谁来管管?谁来治理?谁来负责?谁来还我们大好河山,让可恶的雾霾严重见鬼去吧!

                     

点评

第一题 回答正确!第二题七律俩对仗需进一步斟酌!凝目眺,赏浮云 ;海市蜃楼现,高层似塔群。还有首句车吼也待斟酌! 先把这几点完善一下,可能会好看点!加油!  发表于 2016-12-26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26 1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29期诗班十四讲作业
D08—夕阳红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九日蓝天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人已老去,对秋景更生悲,只有勉强宽慰自已。今日重九兴致来了,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这里“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今日”一层,“尽君欢”层层变化,首联对仗,读来宛转自如。
承句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自己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他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人事难料,自己已这样衰老,又何能久长,手把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时,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表现诗人沉重心情和深广忧伤。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饺子
黎民百姓食为天,冬至饺儿作美餐。
细擀圆皮铺玉面,精调肉馅小泥丸。
群鹅滚滚釜中笑,玉液缓缓盏里欢。
送走严寒除旧岁,包容万物煮康安。
自评:
这首诗谋篇布局是,起句前分句说名以食为天,后分句引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承句顺下来描写饺子怎么制作的,怎么调的陷,转句用比喻写饺子下锅的喜庆和节日酒欢乐气愤。
合句继续说这种节气吃饺子的习俗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同时饺子的大度也包容万事万物。

点评

第一题分析正确!第二题七律饺子总体看蛮好的,立意也不错,只是小泥丸待斟酌,玉面和玉液,对仗联不适合重字待斟酌!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6-12-26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4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26 11: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絮2 于 2016-12-26 16:02 编辑

小渔村29期二年级第十四讲   作业:

D13--柳絮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答;凤凰台上凤凰游,首起即点题而起,凤去台空江自流。承,接着说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吴宫花草埋幽径、,展,进一步描写现在的“凤凰台”的萧瑟,晋代衣冠成古丘,展描写东吴、东晋的一代风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转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冬日
柳絮
独坐窗前翻旧笺,闲愁时事化云烟。
由他雪落诗囊满,候得梅开院角边
门掩苍苔风渐远,围炉取暖酒如绵。
幽人枕上沉酣去,懒问流年自在眠

自评;这首诗我想写的是寒冬里的那种让人无可奈何的悠闲。
独坐窗前翻旧笺,起点明地点,闲愁时事化云烟,接着写此时的心情,
颔联点明季节,颈联渲染了冬日气氛,尾联:顺着第三联描写冬日里的那种无奈的悠闲。

点评

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既然是律诗写时候就必须考虑对仗,斟酌对仗和转句是否断裂,第二句时事待斟酌,门掩苍苔和围炉取暖待斟酌;立意感觉还是蛮好的,只是句于句之间转换连接还待斟酌!点评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发表于 2016-12-26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0

帖子

5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0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26 14:1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D09-风吹草低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10.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首联情起,交待作者生活状态。第二联,酒债寻常行处有,承上联,人生七十古来稀发表感慨。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景转,给尾联作铺垫。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合首联每日江头尽醉归,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雾霾
文/风吹草低
沉沉雾霭笼山城,深闭疏窗怕出行。
鲜见空街商贩影,唯闻几处鹧鸪声。
且斟淡酒心常惬,莫怨经年路不平。
试问红尘纷扰事,倩谁慧眼看分明?

自评:首联,沉沉雾霭笼山城,深闭疏窗怕出行,景起,可见雾霾之严重,颔联,鲜见空街商贩影,唯闻几处鹧鸪声。承上联继续写雾霾的情景。颈联,且真淡酒心常惬,莫怨经年路不平。情转,人生不如意事常有,雾霾只是其中之一,看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尾联,试问红尘纷扰事,倩谁慧眼看分明?承颔联,也发出疑问,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分明呢?

点评

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立意蛮好的,写的也蛮好的,只是不知道 雾霾天是否有鹧鸪声!不构成问题!布局谋篇都不错,唯独有点消极!雾霾是怎样产生的,罪魁祸首是谁?点评不当处还请海涵!学习了!  发表于 2016-12-26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8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27 11:5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感遇         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白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起承转合,首联写兰,桂开的时节,特点。承,写桂兰的品格。转,山中隐,者与兰桂同样品格。合,点出自然天香不与人争。                                                2,雾霾                                                                        披衣系带下温床,                                                     欲览晨曦悦衷肠。                                                      大睁双眸烟满黑,                                                              疑心荡到鬼门廊。                                                    防霾罩罩亲君耳,                                                      出庭匆匆觅食粮。                                                      尾气逍遥呼吸难,                                                 。  首都华盖惨遭殃。起,早晨起床,美好一天开始了,看看晨光,一天充滿力量。承,却看到黑色的看不到光明的霾,还以为没醒游荡到地狱。转,即使这样还要为生活努力。合,全眼,鼻子,嘴里全是烧过柴油味道,我们可爱首都的人的肺肺怎么受得了。   。    老师好,辛苦了,谢谢!

点评

第一题,要求的是选一首七律,同学没看清题目,不过五律赏析的蛮好的!第二题,雾霾立意很好,首联下温床和悦衷肠,遣词用字待斟酌;两联对仗待斟酌!七律的颔联颈联不但要考虑对仗还得考虑承接,初学有一定难度加油  发表于 2016-12-27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27 15: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四讲D组
02钩鱼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
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
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此诗是杜甫公元
767年(大历二年)秋
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
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
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
.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
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
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
见闻。首联对起。诗人
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
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
传的佳句。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
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
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
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
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在写景的同时,便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
景,直到颈联,才点出
.一个“秋”字。“独登台”
.,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
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
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了。“常作客”,指出
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
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
.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
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最后一联是对自已
一生的总结

2、因为刚过冬至,所
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
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
.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
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冬至霾逢雨
一年一岁一阳生,
大梦春秋梦不成。
云暗卖浓千里暮,
风轻雾瘴几人声。
寒凉未以循环改,
江海何妨吟啸行。
时节算来天欲雪,
反降冬雨濯乾清。
解析:冬至年年有,
在这回阳的节候多么想
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可
常常化作梦想。经年霾
气沉沉,朔风飒飒,前
途不明。冬至是一个寒
冷时节,可是老天都不
按常规运行,怎赖我在
江湖也不得不长叹,我
怎么按古人教导去做事
,做人。但愿历年不见
的冬至雨能洗清乾坤,
扫清雾霾,还我蓝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27 15: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29期诗班第十四讲D组
02钩鱼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
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
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此诗是杜甫公元
767年(大历二年)秋
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
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
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
.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
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
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
见闻。首联对起。诗人
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
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
传的佳句。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
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
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
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
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在写景的同时,便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
景,直到颈联,才点出
.一个“秋”字。“独登台”
.,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
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
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了。“常作客”,指出
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
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
.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
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最后一联是对自已
一生的总结

2、因为刚过冬至,所
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
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
.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
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冬至霾逢雨
一年一岁一阳生,
大梦春秋梦不成。
云暗卖浓千里暮,
风轻雾瘴几人声。
寒凉未以循环改,
江海何妨吟啸行。
时节算来天欲雪,
反降冬雨濯乾清。
解析:冬至年年有,
在这回阳的节候多么想
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可
常常化作梦想。经年霾
气沉沉,朔风飒飒,前
途不明。冬至是一个寒
冷时节,可是老天都不
按常规运行,怎赖我在
江湖也不得不长叹,我
怎么按古人教导去做事
,做人。但愿历年不见
的冬至雨能洗清乾坤,
扫清雾霾,还我蓝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6-12-28 1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轻轻 于 2016-12-28 11:21 编辑

29期诗班第十四讲D-19风轻轻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的布局是起承展转合法。首联上分句起,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环绕草堂流过,下分句承,写出长夏季节草堂环境清幽。接下来颔联颈联围绕“幽”字展开细致的描写,颔联从梁间的燕子,水上的飞鸥的自由自在,飞来飞去,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人与自然自在和谐的画面。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额朴实憨厚,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都使诗人感觉到非常的惬意。诗人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活灵活现。尾联的“但有故人供禄米“,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微躯此外更何求“合句写出了诗人无奈又悲苦的心情和处境,他的志向难以实现,老病交困,只落得温饱足矣!而且这还都是依赖朋友的接济,读着更悲凉。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雾霾

仙境瑶台不足夸,云腾雾绕大中华。
有珠眼底难行路,无语口前宜罩纱。
诸野高堂皆说梦,神工鬼斧各描花。
唯期风劲还清白,不用仰天长叹嗟!

自评:首联上分句起,写出了仙境瑶台的景色不足为奇,下分句承,如今且看中华云腾雾绕,概括的写出雾霾的景象。颔联展开写,从人在雾霾中的感官意识,写出雾霾给人们造成的不便,我们有眼睛看到的不是路,全被遮障,真的是行路难,我们有口不是不想说,可是得戴口罩,对这些只能无语。颈联从政府和媒体方面写对雾霾现象的反应,新闻媒体等都在喊口号,政府不解决实际问题,继续说梦。尾联转到我的期盼,希望我们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不用仰天长叹了。这首诗的布局是起承展转合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3

帖子

4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6-12-28 20: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29期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D06-丁丁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登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布局简析: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又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如  首联的五六字同是"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并不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也不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甚至跟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在这里,诗人是以立意为要,不以辞害意的诗歌创作原则去实践的。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 "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 "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因为刚过冬至,所以要求以吃饺子或者雾霾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雾霭】
金城十月不胜哀,烟霭盘恒成笃灾。
渺渺茫茫如幻景,虚虚实实若瑶台。
急行美女腾云去,慢走老翁乘雾来。
负手栏杆长一叹,修仙何必到蓬莱。

【自评】
雾霭现象,已成为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之一,这是对人类不敬畏自然的严厉惩罚。我这首小诗,寓戏谑于写实之中,寄忧患在调侃之外,以小见大,寓庄于谐,表达对居住环境的深切关注。首联,总说初冬以来省会金城的雾霭问题。点题,表明时间,地点,问题。平起,旨在以点概面。颔颈两联,顺承首联,以两幅整饬的对仗,一虚一实,选用细节,承展雾霭给人们的感受与反应,极尽调侃笔调,给人一种表面上的轻松与美好,在反衬中暗扣"哀""灾",以期为转句铺足韵味。尾联两句,乃全诗关枢,前一句顿转,后一句延伸。转中扣首联,深化中提炼引伸颔颈联,在戏谑中凸显深沉的无奈与思索: 我们毕竟是人,人应该敬畏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7:48 , Processed in 0.0836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