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944|回复: 50

汉组长路漫漫作业本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7-3-28 19: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组长路漫漫第一讲作业
1、  玄黓[yì]困敦,是什么干支年?公元2000年是什么干支年?公元前841年是什么干支年?
答:玄黓[yì]困敦是壬子年,2000年是辛辰年,前841年是庚申年。
2、  说说你对《资治通鉴》的了解?
答:《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用十九年的时间写成的中国跨代时间最长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与《史记》重合战国——汉武帝的部分。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qì]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作业
;1.阅读周纪一后面的内容(安王和烈王在位时的内容),如下形式制一安王和烈王在位时的大事年表。
  
戊寅前403
  
韩赵魏三家分赵氏之田
庚辰前401
秦伐魏至阳孤
辛巳,公元前四零零年
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郑围韩阳翟。
  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④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⑤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壬午,公元前三九九年
①王子定奔晋。
  
②虢山崩,壅河。
癸未,公元前三九八年
三月,盗杀韩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溢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
乙酉,公元前三九六年
①       驷子郑阳之党弑繻公,〔
  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丁亥,公元前三九四年
①       齐伐鲁,取最。
  ②郑负黍叛,复归韩。
戊子,公元前三九三年
①魏伐郑。
  
②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庚寅,公元前三九一年
①       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②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
辛卯,公元前三九零年
①秦、晋战于武城。〔
  
②齐伐魏,取襄阳。
  
③鲁败齐师于平陆。
壬辰,公元前三八九年
①秦侵晋。
  
②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
甲午,前三八七年
①       秦伐蜀,取南郑。
  ②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魏置相,相田文。
  久之,魏相公叔尚主而害吴起。
  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
  ③秦惠公薨,子出公立。〔出,非谥也;以其失国出死,故曰出公。〕
  
②       ④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谥法:夙夜警戒曰敬。〕
  
③       ⑤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
①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
  
②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③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戊戌,公元前三八三年
①魏败赵师于兔台。
己亥,公元前三八二年
日有食之,既。
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
①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
辛丑,公元前三八零年
①齐伐燕,取桑丘。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壬寅,公元前三七九年
①赵袭卫,不克。
  
②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癸卯,公元前三七八年
①       狄败魏师于浍。
  ②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③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甲辰,公元前三七七年
①       蜀伐楚,取兹方。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④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乙巳,公元前三七六年
①王崩,子烈王喜立。
  
②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丙午,公元前三七五年
②       日有食之。
  
②       韩灭郑,因徙都之。
  ③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戊申,公元前三七三年
②      燕败齐师于林狐。
  
③       鲁伐齐,入阳关。
  ③魏伐齐,至博陵。
  ④燕僖公薨,子桓公立。
  
④      ⑤宋休公薨,子辟公立。
  
⑤       ⑥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己酉,公元前三七二年
①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②魏败赵师于北蔺。
己酉,公元前三七二年
②      魏伐楚,取鲁阳。
  
②       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
  ③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辛亥,公元前三七零年
①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
  
③       赵伐齐,至鄄。
  ③魏败赵师于怀。
  ⑤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④       ⑥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壬子,公元前三六九年
①日有食之。
  
②王崩,弟扁立,〔据班书古今人表师古注:扁,音篇。〕是为显王。
  
③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2、从智氏选智瑶为后而亡族,赵氏选赵无恤为后而立国,说一说你对选择一个公司领导人的标准。
答: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从以上可以看出,智瑶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不仁,一心只想攻击别人,最终被人暗算;赵氏看出赵无恤身上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选他作为君主,最终国家日益昌盛。所以作为公司领导人,首先要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的心,只有这样,大家才愿意跟您走,不然您就是个光杆司令。其次要有一颗恒心,公司的发展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3、以《豫让》为题写首一律诗(可五言可七言,可绝句可律诗)注:不会写诗的同学可以写对豫让的感想
叹豫让
甘身为狱卒,想取赵王头。
可惜法不对,未能完国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第三讲作业:
1、 整理周二中的大事年表
  
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①齐伐魏,取观津。
  
②赵侵齐,取长城。
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①魏、韩会于宅阳。
  
②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魏伐宋。
  
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己未,前三六二年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
庚申,公元前三六一年
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壬戌,公元前三五九年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癸亥,公元前三五八年
秦败韩师于西山。
  
甲子,公元前三五七年
魏、韩会于鄗。
  
乙丑,公元前三五六年
赵、燕会于阿。
  
赵、齐、宋会于平陆。
丙寅,公元前三五五年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丁卯,公元前三五四年
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戊辰,公元前三五三年
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楚昭奚恤为相。
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
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庚午,公元前三五一年
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辛未,公元前三五零年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魏遇于彤。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癸酉,公元前三四八年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甲戌,公元前三四七年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乙亥,公元前三四六年
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丁丑,公元前三四四年
诸侯会于京师。
戊寅,公元前三四三年
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
。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御之。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齐、赵伐魏。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癸未,公元前三三八年
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甲申,公元前三三七年
韩申不害卒。
乙酉,公元前三三六年
宋太丘社亡。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
丙戌,公元前三三五年
秦伐韩,拔宜阳。
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者也。故曰不时。”
  
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
  
戊子,公元前三三三年
楚王伐齐,围徐州。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
  
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约于诸侯。会秦使犀首伐魏,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于是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己丑,公元前三三二年
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从约。赵肃侯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齐、魏之师乃去。
  
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
  
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
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
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上郡十五县以谢焉。张仪归而相秦。
甲午,公元前三二七年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秦归焦、曲沃于魏。
乙未,公元前三二六年
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
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
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魏,因为魏王之后治病。
丁酉,公元前三二四年
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苏秦恐,乃说易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重。”易王许之。乃伪得罪于燕而奔齐,齐宣王以为客卿。苏秦说齐王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以敝齐而为燕。
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
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己亥,公元前三二二年
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
庚子,公元前三二一年
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燕易王薨,子哙立。
  
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
  
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

2、结合豫让、吴起、聂正的故事谈你自己对忠孝的理解
答:聂政有决心刺杀侠累,但要等到母亲死后再去刺杀;吴起虽然有治国之才,但是母亲死后却不奔丧,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失去了鲁国对他的信任。由此看来,孝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怎么能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呢?您想报答别人,首先报答自己的父母吧,只有懂得孝道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事。就像有子所说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以《即墨大夫》或《阿大夫》为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齐威王召见即墨、阿大夫受到的启发。
阿大夫
尽恶而虚报,齐王怒杀之。
为民除大害,天下正欢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9: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作业
1、评价商鞅的功过。
商鞅原是魏国人,自幼学习法家学术,因为在魏国才能无法施展,所以去了秦国。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实行了变法。他首先用在南门立了一块木头,说能扛到北门去的,赏十金:大家不理不睬,商鞅又说赏五十金,一个人扛过去了,商鞅果然一分不少的赏给五十金,获取了大家的信任,为变法做好了准备。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在秦孝公发布《垦草令》之后,商鞅大力实施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次变法,让秦国从逆境中走了出来,国家逐渐富强,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太过严厉,得罪了不少人,导致秦孝公逝世后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总的来看,商鞅是秦国由弱国走向强国的引导者,是推动整个战国的人物。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最后惨遭车裂之刑,但并不影响他对秦国的影响,依然是伟大的。
2、以孙膑或宠涓为题写一首诗。
    孙膑围魏救赵
魏赵战酣时,不宜攻击之。
妙招抄后路,大胜破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作业
1、 整理周纪三的大事年表;
  
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卫更贬号曰君。
慎靓王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慎靓王三年(癸卯,公元前三一八年)
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宋初称王。
慎靓王四年(甲辰,公元前三一七年)
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叟、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慎靓王五年(乙巳,公元前三一六年)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
  
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
慎靓王六年(丙午,公元前三一五年)
王崩,子赧王延立。
慎靓王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燕子之是岁,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
慎靓王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
慎靓王三年(己酉,公元前三一二年)
春,秦师及楚战于丹杨,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馀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慎靓王四年(庚戌,公元前三一一年)
蜀相杀蜀侯。
  
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
  
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
慎靓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慎靓王六年(壬子,公元前三零九年)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慎靓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秦、魏会于应。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慎靓王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
  
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族孟说。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慎靓王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
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甘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而罢兵。甘茂奔齐。
  
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楚王与齐、韩合从。
慎靓王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
彗星见。
  
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慎靓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三零四年)
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慎靓王十二年(戊午,公元前三零三年)
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慎靓王十三年(己未,公元前三零二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慎靓王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
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蜀宁煇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慎靓王十五年(辛酉,公元前三零零年)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慎靓王十六年(壬戌,公元前二九九年)
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武灵王自号“主父”。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
慎靓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解于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有狐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王后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时尚蚤,追者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得脱归。
2、 说一说七雄各国在什么时什么王最先称王。
最早称王的是楚国,早在春秋前期。其时楚国经过多年征战,江汉流域其他国家或被攻灭或被迫屈服。楚国在这一地区已确立统治地位,并开始染指北方。于是在楚武王时自称为王。北方诸侯在战国中期才开始称王。最先称王的是魏国。魏国在战国时期率先强大起来,不断击败周围各国,到了魏惠王前期,魏国国势鼎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在魏国鼎盛的时期,齐秦两国也积极寻求变法图强,国力不断增强。秦国在商鞅的变法领导下不断壮大,在军事上对魏国逐渐转守为攻,并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魏惠王谋划率领其他国家共同伐秦。秦国尚且惧怕魏国的大规模进攻,于是派商鞅到魏国,表示妥协,劝魏君称王。魏君欣然接受,于是公元前344年魏国召集卫、宋、鲁、秦等国在逢泽相会,魏君自立为王,是为魏惠王。 但当时魏国在军事上接连对周围各国作战,其势渐衰。而齐国不断强大并向魏国进攻。魏惠王称王后不久,齐国就在马陵之战中,在田忌和孙膑的军事指挥下,重创魏国军事主力。魏国逐渐感到力量不支。于是在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主动与齐君在徐州相会,尊齐君以王号。于是齐国称王,是为齐威王。齐威王表示答谢,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 伴随着魏国的衰落,秦国也成功崛起。秦孝公在商鞅的帮助下实现了秦国的改革。到了秦惠王时,秦国已不断蚕食韩魏的土地,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战争也不断取得胜利。公元前325年,秦君召韩魏两国国君入秦朝见,在两君同意下自立为王,是为秦惠王。为示答谢,秦承认魏王王号,也使韩君得以称王。 强大的秦国仍不断进攻中原各国,于是魏国大臣公孙衍策划合纵攻秦。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促成下,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会,谋划攻秦。虽然攻秦之事后来不了了之,但五国在相会中互相承认称王。于是赵、燕、中山也得以称王。在各国接连称王的情况下,宋国在公元前318年也自立为王了。宋国是当时二等国家中的大国,在发生“戴氏代宋”事件后,新宋君也开始变法图强。于是宋国也逐渐成为当时国际竞争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3、 评价苏秦的功过。
苏秦锥刺股刻苦学习,学完一年后,用出色的游说之术说服了六国君主,使其联合抗秦,致秦国15年不敢攻打函谷关,推动了六国的发展,削弱了秦国的势力。但是后来为了帮助燕国,到了齐国之后让齐国退还了占有燕国的土地,事发之后被泄露,遭到车裂之刑。
总的来看,苏秦的合纵连横之术对抑制秦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了名噪一时是纵横家。但是,后来帮助燕国而削弱齐国,与自己开始的初衷自相矛盾,最后惨遭车裂之刑,岂不悲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作业
1、燕哙为什么要把燕国让给子之这个外人?评价燕哙让国这件事。
答:鹿毛寿对燕王哙说:“大家都说,尧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那都是因为尧把天下禅让给舜的缘故。如果大王以尧为学习的榜样,依葫芦画瓢,把燕国的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那您的历史地位就和尧舜平起平坐,多美的事啊!”燕王哙傻乎乎地就把国家大权交给了宰相子之。自以为是的燕王哙以为自己能像大禹一样表面上把皇位让给别人而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没想到子之根本就是个庸才,执政三年,燕国大乱。齐宣王攻打燕国时,燕国开门纳敌,惨遭灭门之祸,一败涂地,无法收拾,子之的小命也搭进去了。
燕王哙不似人君啊!怎么能把国家大权随意让给别人呢?傻啊!随意听人言,不分是非青红皂白,采取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的做法是不行的,是要亡国的!子之是舜那样的人吗?太子有那么大的本事吗?不想就做,不管好不好就做,随意更换国家大权,简直是灭门的做法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听一家之言怎么行呢?别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自己一点脑袋不长,怎么能做国君呢?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2、以张仪破齐楚联盟为主题写一首诗。可七言可五言,可律可绝,不会诗的朋友写一下你对此事的看法。
答:张仪用笑里藏刀计,假装要送给楚怀王六百里土地,骗取了楚怀王的信任,从而轻而易举瓦解了齐楚联盟,在楚怀王大举反击时,张仪沉着应战,两次击败楚军,削弱了楚国的实力,壮大了秦国,彻底瓦解了六国联盟,展现了秦国的实力,对最后统一全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2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1、评价张仪的一生。可写一首诗来评价张仪的一生,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评价。
2、评价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可以是诗,也可以是自己的话
答:赵武灵王在大家都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在肥义的鼓励下坚持改革,说服了自己的叔父,穿一身汉服面见群臣,之后想尽一切办法鼓励臣民练习骑马射箭,最终使赵国迅速强大起来。中国人一直讲究中庸之道,赵武灵王敢于进行这样的改革创新,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有时候一味跟着大家走是不行的,得敢冒风险敢于挑战,勇者常常可以成功,懦者只能随波逐流。
两道作业题可以只做其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20: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汉组长-路漫漫第八讲作业
选择适当的形式评论秦武王、楚怀王、赵武灵王。可以分别三个人评价,对比三人的得失,也可以只评价其中一个人或两个人。评价形式可以是诗,也可以是词,可以不用诗词。
:楚庄王不听屈原的忠告,擅自去了秦国,结果被秦国活捉,之后跑到赵国、魏国,之后被秦国再次活捉,最终客死他乡。楚庄王好话坏话分不清是万分危险的,谁对您有帮助,谁是用甜言蜜语害你必须要看清楚,否则会有滔天大祸。忠言逆耳利于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位国君犯过类似的错误,唐玄宗被李林甫足足骗了18年,从开元盛世走到了安史之乱。我们也是一样,好人坏人一定要看清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个朋友可以让您走向成功。一个小人可以让您走向犯罪。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2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第三讲作业
田单破齐
夜深人静时,大举反攻之。
奋勇杀骑劫,接回齐国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2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组长路漫漫第四讲作业
        赵括
纸上谈兵不可行,还需实际辨非明。
长平一战全军没,可叹廉颇几载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0:50 , Processed in 0.0883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