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971|回复: 0

杜甫五律【萤火】初解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60

帖子

7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4-11 17: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萤火(唐·杜甫)
押微韵 【典】临书卷 腐草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无名鉴赏】:
题材:咏物诗。写作年代:759年,唐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乾元二年左右,干支纪年为己亥猪年,到闰四月就改元号为“上元”,是唐肃宗李亨第三个年号,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5月19日),是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外,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9日在位)。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九月三日出生在东宫之别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爆发后,与玄宗、杨贵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李亨留下,同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在位仅六年,死于762年5月19日,享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建陵。当时安史之乱已经有四个年头了,第三年安禄山恶人恶报,竟然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了,安庆绪是被史思明杀死的,不过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史思明称帝后,龙椅坐了才俩年左右,也被自己的儿子给杀了。
杜甫乾元二年避乱在春天从东都(今洛阳)回到了华洲(指我国 长江 上游地区 四川 一带),那时候关辅地区正好闹饥荒。七月,杜甫不得意辞官西去,经过甘肃,客秦州(今隶属于甘肃天水市),打算在西枝村这个地方安置一处草堂,但未建成,原因不详,然后到10月份,又去往同谷(今甘肃成县),当时在同谷呆了一个月都不到就又去流浪了。一直到12月份,才到达四川省,在成都浣花溪定居下来,这首诗呢应该是当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注释:
腐草:腐败的草,《逸周书·时训》:“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
《尔雅》:萤火,一名即炤(腹下如火光)。崔豹《古今注》:萤火,一名晖夜,一名景天,一名磷,一名丹良,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吕氏本草》:萤火,一名夜照,一名熠耀,一名救火,一名据火,一名挟火。
①《月令》:“腐草化为萤。”《尔雅》释:“腐草得暑湿之气为萤。”②《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沈旋《萤》诗:“阳升反夺照。”又云:“当朝阳于戢景兮。”③临书卷,用车胤囊萤读书事。④傅嘉运《萤》诗:“夜风吹不灭。”张正见诗:“隔幔似重钩。”⑤沈旋《萤》诗:“雨坠弗亏光。”⑥湛方生《吊鹤文》:“负清霜而夜鸣。”⑦谢惠连《雪赋》:“从风飘零。”朱超诗:“此夜逆风何处归。”(2)幸:侥幸。(3)因:依靠,凭借。(4)敢:岂敢,不敢。(5)未足:不足以。(6)时;有时。(7)点:玷污。(8)幔:帷幔。(9)微:指萤火虫闪着微光。(10)重:清霜凝重。(11)飘零:漂泊。
无名解析:
(1)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当时肃宗朝政曾一度由宦官李辅国把持,十分昏暗。诗人不满这些腐败现象,于是在这首诗中用萤火虫作比喻,对弃权误国的宦官进行了辛辣讽刺。
(2)首联第一句是贬萤火虫的低贱,幸好有腐草才能从中出生,这是用暗喻的方式讽刺朝廷里那些巴结宦官而得势的人,“萤火虫”借指攀权贵之人,当时哈,有名的如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都是走高力士的后门才爬上去的。一个“幸”字用得极为传神,极具讽刺意味。“腐草”呢是借指宦官,因为那时作宦官就必须是经过腐刑的。第二句是说萤火虫的阴暗心理,意思是说:你们敢在太阳下飞行吗?“敢”字在这里不是肯定词,和“忍”“争”的用法差不多,反问语气,其实就是不敢的意思。这句还有一层意思是什么?就是说你们这些个勾当能不能拿到太阳底下晒晒?
颔联: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这联是说萤火虫的光亮不足以照亮我的诗卷,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车胤囊萤的故事,这个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哈,就不做解释了。后分句是说却时时想沾到我衣服上,意为专以玷污别人为能事,写萤火虫败事有余。
前两联一联写萤火虫(势力小人)生长的环境和天生的喜欢阴暗的品性,后一联写萤火虫不会去帮助人,却尽干一些玷污别人名声,谋自己好处的事情。层次是不是很井然?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这句呢是写萤火虫通常活动的地方,“幔”是帷幔,是古代的帳幕,干嘛的?议事用的嘛,说明在这样重要的权力中枢,他们到处飘荡,既是本质也是说明他们其实是无根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小身板是经不起折腾的,那后一句便是说风雨一旦来了,那么只能在其中作垂死挣扎,补足了前一句,这两句话既是写实也是发表议论。
最后一句: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随着季节的更迭,萤火虫也会自行消灭,萤火虫如此,人也不正如此吗?所谓“盛极而衰”,杨国宗,李林甫,安禄山之辈,哪一个曾逃掉被一窝端的命运啊?所以,结尾老杜寄托了对于唐肃宗能够明辨是非,早日结束宦官专权制度的强烈愿望,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0:44 , Processed in 0.0545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