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251|回复: 14

端午节联赛评分贴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7-6-5 21: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题屈原
恶雨涨江潮,百二河山,怨愤无为空扣壁。
寒霜欺鬓发,三千烦恼,唯身一去哭沧浪。
点评:看起来就是跳江的一瞬间。但是如果没有题目,看得出来是屈原吗?以为不能。章法还算娴熟,只是可惜了泛泛而谈。60分。
2..屈原
有十六城离民在望,问三闾大夫,焉敢赴死?
传千百年端午于今,凡沅湘子弟,当哭先生。
点评:上联写的有味道,以反问惜夫子。凡沅湘子弟格局略小,目前纪念屈原不仅仅是湘楚之地。已经成为国人的爱国主义象征了。75分。
3..楹联 屈原
呼唤诗心,汩罗江动容,端阳那日龙舟动。
起伏月影,楚国人悲痛,山水当年泪眼生。
点评:格局定在了一跳之间。山水当年泪眼生出之无名。意境应在不甚追求间而得追求,刻意扭捏就所获虚淡了。63分。
4..题屈原
呜呼!铁血丹心,屡进诤言而不用
悲也!吟诗作赋,心中苦楚有谁知
点评:嗟乎!蓉儿何在,教靖哥哥肝肠寸断哉!60分。
5..题屈原
满腹诗书,多藏济世之谋,更有那离骚天问,美人香草熏华赋;
一腔肝胆,却无报国之路,终落得抱石沉沙,楚水湘云忆屈魂。
点评:写得很有感觉!稍可惜更有那有曲调风,端庄略不足。另外,肝胆用一腔,混搭地风格有些无名。未了屈魂何如楚魂。73分。
6,,【成联?端午屈原祭】
五月端阳,粽酒醇香,汨罗江畔屈翁祭,
千年习俗,龙舟古韵,华夏情怀诗祖魂。
点评:杨柳青年画风,面面俱到,生怕少了描述。著其一点而述之,岂不更胜哉。若得扬弃之心,则联或可入味。  67分。                     
7..题屈原
弱君不以羞,强虏安为慑,河岳惟朗襟允赋
记史彰其韵,歌风并所名,辞章洵大象虚涵
点评:感觉好深厚的文化。高古。非得有四六之诵读习气不得入其味。或者未分句佐之以虚字更能彰其旨。79分。
8“屈原
抱石沉江,以身殉国,一代忠魂彰节气
割蒲裹粽,擂鼓竞舟,千年端午祭斯人
点评:明明白白,直指斯人。然云所大众所云,稍白了一些。72分。
9..题屈原
屈子投江,呜呼!举贤何用精明主;
离骚成赋,然也!爱国独称闾大夫。
点评:47句很不错的感觉。然这两个虚词用得不是地,很别扭。未能情之所致而不得不发。67分。
题屈原
五月粽香,念爱国冤魂屈子
九章词赋,叹欺君魔路害人
点评:没有按照要求来写,也太直白少文。50分。
题屈原
想古时,放马归山成贬客
看今日,划舟包粽祭先生
题屈原
七国争雄,离骚问世
一人遭嫉,屈子投江
题屈原
香草美人喻志
离骚渔父招魂
题屈原
《天问》奇葩一朵
《离骚》香草数枚
题屈原
破国嫉人,离骚传记
投江愤世,屈子沉冤
9..题屈原
屈子投江,呜呼!举贤何用精明主;
离骚成赋,然也!爱国独称闾大夫。
题屈原
五月粽香,念爱国冤魂屈子
九章词赋,叹欺君魔路害人
题屈原
想古时,放马归山成贬客
看今日,划舟包粽祭先生
题屈原
七国争雄,离骚问世
一人遭嫉,屈子投江
题屈原
香草美人喻志
离骚渔父招魂
题屈原
《天问》奇葩一朵
《离骚》香草数枚
题屈原
破国嫉人,离骚传记
投江愤世,屈子沉冤
10,,题屈原
君负臣臣可负君?教,太史者嘘嘘,呵壁之声犹在耳
死如生生不如死,笑,孤忠路漫漫,沉江之处剧悲情
点评:这一教与笑,用得很尴尬啊,是担心点评人看不懂领字吗?上联有味,下联未句略不称得上联。如果花时间在屈原文章中找得一句,或者可立即提升境界。66分。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题屈原
强虏安为慑,弱君未以羞,纵汨水茫茫,碧浪犹翻哀故郢
歌风并所名,记史彰其韵,洵楚辞赫赫,高吟不绝祭先王
点评:感觉好深厚的文化。高古。非得有四六之诵读习气不得入其味。但是未分句口号化一些,韵味稍不足。80.分。

12...楹联:屈原
古国伟魂,热血中华,今朝鸿梦续千载~
三闾遗楚,粽香五月,一代离骚著万年
点评:格式上很成联了,内容上铺得太平了,有老干风。未句犹为口水之句。67分。

13..
龙舟竞技,有谁争分夺秒===
端午对联,看我一展雄风
点评:不按要求的你,出局在先吧。

14..题屈原
赤子其悲,概怀玉蒙尘,一襟忧愤指天问;
汨罗何忍,且濯缨看我,万里沧浪悼楚魂。
点评:厚重深沉。得体大方。83分。

15..题屈原
醉醒人间,玉质谁怜,一朝江畔终身恨:
贤愚宦海,苍天莫问,千载祠中几缕烟。
点评:写得稍许消极了一些。不得屈子精神。立意上还得提炼。67分。

16,,题屈原
耿虽招患,犹清水濯缨,楚材楚用忠家国;
逐亦步徊,随兰旌唤魄,日曜日昭冀死言。
点评:把楚材晋用改作楚材楚用。很有心。但其实屈原可能被人有相对不太看好之处就在于此。这并非褒奖之言。屈原所忠者楚,可以不必放大。家事国事在心,独不念天下人乎?但是联不错。74分。

17..成联:题屈原
叹秀气灵均,一卷离骚成绝唱, 尚得芳名千古颂;
惜明纲正则,满怀壮志总难酬,徒怜端午万江哀。
点评:表达中规中矩。万江稍许无名,七字句句读43,25,但形式上接近于绝句,感觉略差强。66分。

18..题屈原
虽举贤任能,外抗内强,枉有奇才挽不住,终落个汨罗饮恨;
然九歌浪漫,离骚奇绝,直教锦句万年传,早已经青史留名。
点评:枉有奇才挽不住,这一句更应该向怀王表示一下愤慨,而非屈子。下联不错。未分句稍显老套。73分。

19..题屈原联
忠魂不改苍黄,词赋长悬日月,请听那汤汤江水唱千古。
路漫兮而修远,言警之乃志诚,更有这代代后人继圣贤。
点评: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自对评点到位。十字分句上下赋兴切合当世。唯路漫漫可以保留,对之以言切切或者灼灼。85分。

20.. 题屈原
含悲赋就离骚,忠心未得君王识
泣血投于汨水,正气招来百姓怜
点评:屈原可以从很多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去刻画和表达,这里选择了弃妇的角度,感觉境界和格局小了。如果是这样,可叹之,而略淡了可悲可泣可敬仰处。6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21..成联*题屈原
离骚犹未尽,唯斯人独自去来,太息一声,奈高节难存浊世;
逸响欲横行,教浩气奔流天地,风华绝代,有余情泽被苍生。
点评:手法娴熟,体现精神魂魄比较到位。前后七字分句均为赋体格式,节奏点与构造相同,个见可把末句34调换为43,这样音节有变化一些。表现力可以提升。80分。

22..题屈原  
罹忧怀乱世,最难得九歌天问,芳草美人,生面别开宗变雅;
挝壁悼忠魂,且莫说渔父湘灵,晴沙汨水,遗风振聩仰孤标。
点评:把屈原的作品按串烧形式连接了起来。当然这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作法。但是关键要有立意和看点。在这里,末分句的总结陈词显得稍许白了一些。72分。

23..题屈原
楚天惊恸,汨水悲鸣,浊世难容忠魄。
青粽分明,龙舟破浪,千秋铭记国殇。
点评:把相关的背景都罗列了一些。年画风,简单明了但是内涵稍稍浅显了。70分。

24...题屈原
平生独立,立孤怀傲骨,然主变法何如、主合纵何如,换得两遭流放,汨罗空葬拳拳志;
楚地悲歌,歌香草美人,或问苍天也罢、问渔翁也罢,渐开一体骚词,青史自留赫赫名。
点评:手法娴熟,赋兴得当,唯有末句总结或者可以再蕴藉一些。  83分。

25..题屈原
龙舟竞渡,魂归故里,汨罗涛涌朝天问
角黍飘香,情系苍生,荆楚含悲叹国殇
点评:把精典作品串入,组合稍许简单化,未能深挖精神实质。67分。

26..题屈原
上听如不达,自当宦海抽身,野水濯缨,何以投江全死节;
吾辈岂相忘,但只离骚浪漫,九歌奇绝,也应鼓楫悼斯人。
点评:上联颇有新意,不人云亦云,果然好品。85分。

27..题屈原
叹汨水流长,风云六国,窃喜先贤诠亮节;
想胸怀坦荡,一曲离骚,从容后世觅知音。
点评:窃喜不切,从容自可。个见或者一二分句,上下重新组合效果更好一些。比如风云六国,离骚一曲。75分。

28..屈原
谠言忠谏复如何,纵满腹雄才,浊世悠悠独醒;
天问离骚今又诵,吊千年湘水,冤魂渺渺难招。
点评:以历史的眼光观之,较切,少一些时人关注的优秀品质的刻画。76分。

29..成联~屈原
托幽愤与离骚,累孤忠而见逐,遂沉湘水来酬故国
慕大夫之高洁,为黎庶所感怀,乃置端阳以记先生
点评:立意尚好,来与以仅调节音节用,稍显拖沓。可以湘水自沉酬故国。如此可以更简洁一些。75分。

30..联题:屈原
披发行湘楚,笔憾青云,天问离骚何足寄
怀沙哭汨罗,波含碧血,美人香草久相传
点评:三闾大夫生平之作,一网打尽矣。赋之得体,比也有余,兴不足见个人旨意。72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31...题屈原
漫云怀石沉沙,经万里风颠浪簸,无秦无楚;
枉结兰裳芷佩,仰千年物换星移,谁醉谁醒?
点评:站在了历史的高点上,纵贯一视,此三闾大夫略小家子气了。不人云亦云,立意不错。未分句感觉还得稍加词串联,才更为一体。84分。

32..成联~题屈原
恨忠心君放逐,唯汨水可收清骨
哀社稷雨飘摇,纵离骚难载深悲
点评:首分句其实为三三,这个属于四六赋句之列,如此句读不甚佳。如果分成三三,则节奏又偏欢快,与主题有悖。其次,离骚的承载,何止于深悲,这里格局就放小了。其文,其辞,其志,其体,均为发凡之作。68分。

33...成联   题屈原
斯忧国大夫,忠君真气节,汨罗长泣沉冤骨
今先生遗墨,醒世并风骚,青史已然标姓名
点评:上联叙史,大体如此。下联论及影响力,中规中矩。总体较为厚重。81分。

秉节当何?应看取汨罗忠骨,湖湘共悼。
怀才若是,竞传吟国姓文章,骚雅同芳。
点评:上联叙其节,下联表其才,一个字:得体。若言不足,稍许不够新意。可谓较恰当地描述。78分。

35..屈原
思楚子,死谏投江,汨罗有泪流日月;
过端午,飞舟击水,小粽无言诉恩仇。
点评:死谏之有无?没有吧。论恩仇,不甚切合实际。只是无奈和无力的悲愤。65分。

36.成联   端午感怀  
屈子楚词彰,惜天问九歌,甘随基石相殉国
汩罗江水浊,虽节存千古,遗恨沧浪不濯缨。
点评:楚辞,不是楚词。随基石,也不切。下联的隐含意走味了。沧浪也是飞来一语,于主题支撑不多。67分。

37,,成联二副.
一.咏屈原
生来不近尘嚣,饱读先贤真学问
逝去休嫌荒僻,倾听百姓自心声
点评:如果不看题目,看不出是谁,不过是儒家之君子之风耳。60分。
二.祭屈原
午日悬蒲,在百姓门前,万人心里
龙舟竞渡,看江天一色,锣鼓喧天
点评:此情此景,可得一画,裱在百姓堂前,年画风,韵味淡了。63分。

13:23:11
紫竹小学生;沉睡的冰 2017/5/31 13:23:11
38..题屈原
仰止名山,瞻呵壁襟怀,尤领风骚标巨著;
超然汨水,问怀沙气节,能堪伯仲复何人。
点评:好一瞻,好一问。有气度。然名山对汩水,稍许弱了。襟怀对气节略重一点点。82分。

39..成联,纪念屈原有感
居江湖之远,忧廊庙之高,冷思量求索生涯,怀佩怀沙深有意;
阻呵壁其声,扬夺标其俗,为叹息沧浪清浊,濯缨濯足两难全。
点评:好纠结的感觉。然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也是可以理解为两者各尽所用的。总体表达有方向,是有温度的思考。8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40..屈原
一片忠心爱国,遭流放,清浊难自辨
九章伟述辞楚,赋问天,毁誉任他说
点评:当明辨平仄及今韵。抛开这一些,这是糊涂的历史观。50分。
41
成联题 屈原:   
飘逸贯春秋,无限风流,李太白心跟一跳;
忠贞留荆楚,四周星动,文天祥气引群伦。
点评:屈原自是高才,自是正气。用李太白与文天祥比拟之,或者说合之,较为形象。85分。

42..成联  屈原
实行美政受排,离骚一部诗歌集
推广举贤遭妒,殉国千年屈子魂
点评:一分句合掌。抠出来的字眼,不流畅。内容枯槁。55分。

43..成联:屈原 
以江湖之远,庙堂之念,漫卷长吟明心迹;
以香草为魂,故国为忧,忍投碧水作楚雄。
点评:不规则重字当忌之,除此之外,表达尚有些许亮色。72分。


44..成联,屈原
楚辞鼻祖,坚贞自守示高情,魂归汨水;
文学起源,与世推移非我性,气壮山河。
点评:上联有表述,有思想,下联纯为与上联对而配字之举。立意浅了。67分。

45..题屈原
弄潮儿独有斯人,资始楚风另辟,骚体别裁,高雅须当催后起;
殉国者难如此例,未曾汨水濯缨,端阳酹酒,大名何以并先生。
点评:写得很用心。但是史实人物,不宜妄测。以弄潮儿以评屈原,出自何典?爱国者可,然殉国者如斯,并非开了一个好头。此处,可听鲁迅先生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譬如赵氏孤儿,就直接说明了一个千古不破的法则,敢死者尚易,忍活者何难!78分。

46..屈原
文章呵壁,气节沉沙,汨水茫茫屈子恨;
史记流芳,忠贞笃楚,声名赫赫大夫魂
点评:上联沉郁,悲怆。不错。下联以评作对。此中大夫若作士大夫解,则可联想到士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或者文人风骨。如果作三闾大夫解,则难免有合掌之嫌。取其善意。81分。

47..笔尖腾飞群比赛成联
其一
上联:举世咸浑,唯我孤清,道德情怀悬日月。
下联:众生皆醉,斯人独醒,风流文采照千秋。
点评:上下联的前二分句都与上联三分句相照应。风流文采则无表现,立意欠妥前后不呼应。70分。
其二
上联:愁叙离骚,哀唱九歌,屈子无门报国,郢楚悲沦丧。
下联:弘扬气节,传承瑰宝,吾侪协力兴邦,中华望腾飞。
点评:上联表扬了屈原同志的惊世才华和高贵情操,下联倡导了要学习老干部屈原同志的忠贞节气。老干风味浓烈。但是从兴邦来说,老屈同志一向有志实现地方脱离中央单干,阻碍帝国的统一步骤。所以我觉得一统精神不足,地方保护主义思潮不止。这一点就不学了,其他的可以学。否则想看他老人家的著作,得先学鸟早虫书。67分。

48..屈原

斯若昆仑,忠心报国,汨罗万古空余恨
气如日月,赤胆怜民,华夏千秋犹作歌
点评:如昆仑之比,叫得太响,如忠心之言,述得太直。尽是总结陈词。声为厉呼,性情稍缺。70分。

49..成联:屈原
太史直言,出入皆能主事,凛凛胸襟争日月;
大夫何在?行吟独爱离骚,滔滔汩水诉情怀。
点评:上比较为得体。下比则浅了。离骚乃发愤之举,独爱则失语了。78分。

50...成联:屈原
丹心天可鉴,报国无门,纵有江山堪佩剑
绮梦志难酬,投江留恨,未逢伯乐怎修书
点评:上联二分句与三分句之间的逻辑需要好好捋一下吧。似乎不够统一。下联三分句用伯乐则失当。屈原的愤懑不是千里马无人识,是世人皆识其为千里马而故不用之。69分。

51..题屈原
一曲离骚颂
千年屈子歌
点评:不按题写,短一点得精干,这么短也失语就不是个事了。离骚非颂。屈子之歌安在?网络上倒是可探索得一刘子歌的,但是似乎关系不大吧。

52..题屈原
香草有心,美人无意,空将大志消湘楚;
离歌易哭,世路难行,终把洁身赴汨罗。
此处湘楚与汩罗当是合掌。对联之忌。其他的虽也可以,但是毕竟大家这么描述得太多了。都把美女比作花,就容易审美疲劳,何况是到最后一个。7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1..题屈原  
恶雨涨江潮,百二河山,怨愤无为空扣壁。
寒霜欺鬓发,三千烦恼,唯身一去哭沧浪。

此联扣题,上下两条立意线的角度切入层次分明,整体脉络清晰。上联取呵壁典,百二山河形容楚之强盛时期毫不为过,为结句呵壁典做好了铺垫。下联结句也能读出屈子投江的气节与无奈。不足之处,上下联两个起句作用不大,这两个起句去掉,对这个联的联意没有影响。下联起句和二分句内容比较空泛,就主题而言切得不够紧。用语方面,上联结句,扣壁虽能看懂是取呵壁典,却也牵强。两结句对仗嫌不稳。66分



2..屈原   
有十六城离民在望,问三闾大夫,焉敢赴死?
传千百年端午于今,凡沅湘子弟,当哭先生。
此联扣题,上下两条立意线着眼颇为独特,两个起句都是侧面切入,用一国民望和千年节日来托起屈原,立意颇高。上联尤为出色,结句反问痛失、惋惜之情,有共鸣之效。相比下联起句不错,后面的立意有点熟泛,气势和余味均略逊上联。两起句有、传二字拖沓,可有可无。下联二分对仗上有瑕疵。欣赏此联立意。75分



3..楹联 屈原  
呼唤诗心,汩罗江动容,端阳那日龙舟动。
起伏月影,楚国人悲痛,山水当年泪眼生。
此联应新手所作,从内容看,打擦边球,对主题正面切入不够。脉络比较乱,联意不够通透,行文用语尚缺火候,句子的衔接不紧凑,拼对痕迹较重,对仗也不稳。54分            

4..题屈原  
呜呼!铁血丹心,屡进诤言而不用
悲也!吟诗作赋,心中苦楚有谁知
此联比较笼统,上下联两个角度对主题的切入都不够深入,合围之后主题特征不明显。整体立意不高,下联弱于上联,行文用语较随意潦草,结句口语疲软。对仗不工稳,上下句首两个助语不起作用,读来反令句子阻滞。56分


5..题屈原  

满腹诗书,多藏济世之谋,更有那离骚天问,美人香草熏华赋;
一腔肝胆,却无报国之路,终落得抱石沉沙,楚水湘云忆屈魂。
此联扣题,上下两个角度的选择得当,上联才华下联情操,立意从大众,无出彩处。行文用语尚缺火候,平滑不精炼,后二句三字领统得不干脆,把四字自对句直接弄成七字结句,一来冲淡了联味,二来结句后三字托不起领字后的内容。结句可以那样,只是让三分句离骚问天和抱石沉沙很尴尬,基本没有它们什么事。虽无要求马蹄,但楹联以上联单仄收,下联单平收为好,这个句脚的平仄安排也有瑕疵。对仗上在后二分松散了些。65分



6,,【成联?端午屈原祭】

五月端阳,粽酒醇香,汨罗江畔屈翁祭,
千年习俗,龙舟古韵,华夏情怀诗祖魂。
此联以祭祀为题,扣题尚稳,立意简单,内容单调,用语不练达,行文比较平实,对仗略嫌松散,下联结句拼对痕迹重。56分


8“屈原”
抱石沉江,以身殉国,一代忠魂彰节气
割蒲裹粽,擂鼓竞舟,千年端午祭斯人
此联扣题,立意尚可,上下两个切入角度选择得当,整体脉络清晰,联意通透。上联44自对句嫌潦草,结句用语尚有瑕疵,比如忠魂一词,前面用一代非常别扭,不如忠臣自然。但忠臣还是单调了,不如用文宗,丰富一下联的内涵。中规中矩的一联,缺少自己的东西,44自对做了个拼盘,结句有些格式化。句脚的平仄安排亦有瑕疵。64分

9..题屈原
屈子投江,呜呼!举贤何用精明主;
离骚成赋,然也!爱国独称闾大夫。
新手作品,扣题尚可,立意简单,但脉络不够清晰,行文表述较弱,致使联意费猜,下联结句拼凑较明显,尤其闾大夫这个压缩生硬歧义,三闾大夫和闾大夫不可同日而言。55分



10,,题屈原
君负臣臣可负君?教,太史者嘘嘘,呵壁之声犹在耳
死如生生不如死,笑,孤忠路漫漫,沉江之处剧悲情
此联扣题,着眼不从流,上下以屈原之忠贞为面,上下各取一点为立意线。两起句均得楹联手法,立意所在。下联尤其出色,对生死状态中的两个屈原高度概括,浓缩得非常漂亮,这一句就展开就是诸多典故。整体看来,有个明显的败笔,教、笑二字不宜从句中分割出来,读来反而阻滞,这一分割并没有起到特别的意义。下联结句弱了,结得不痛不痒,力度余味均不如上联,笔力不继之感。74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11..题屈原  B

强虏安为慑,弱君未以羞,纵汨水茫茫,碧浪犹翻哀故郢
记史彰其韵,歌风并所名,洵楚辞赫赫,高吟不绝酹先王
此联扣题,上下联取主题两个面为立意线,上联表其襟怀气节,下联表其文学成就,布局得体,用语火候掌握较好,联语顿挫,得楹联手法。上联一二分与三四分之间有些跳脱,衔接不紧。整体来看,立体化表现主题,人物襟怀才华的铺叙比较饱满,唯两结句立意嫌单调。77分

12...楹联:屈原 C
古国伟魂,热血中华,今朝鸿梦续千载~
三闾遗楚,粽香五月,一代离骚著万年
此联从行文手法上看,应该是新手作品。整体比较拼凑,东一点西一点,取材行文层次不明,整体脉络比较乱,表意不通。对仗极其不稳,体现不出楹联对称之特性。54分

13..

龙舟竞技,有谁争分夺秒===
端午对联,看我一展雄风
此联无题,但按照出题要求,这个联基本不搭。立意简单,对仗不稳,用语浅白,适合当某个活动的口号。这个联字数不够,主办方说不给你分数,我自掏腰包,45分以资鼓励



14..题屈原

赤子其悲,概怀玉蒙尘,一襟忧愤指天问;

汨罗何忍,且濯缨看我,万里沧浪悼楚魂。
此联扣题,立意尚可,上下两条立意线角度选择前后分明,颇得章法。行文用语尚缺点火候,两二分句句首虚词运用稍差。整体看来,上联从立意和脉络上看,都比下联强些。下联二分表意不明,有拼凑嫌疑,结句不够精炼。68分

15..题屈原
   
醉醒人间,玉质谁怜,一朝江畔终身恨:
贤愚宦海,苍天莫问,千载祠中几缕烟。
此联扣题不紧,主题特性不明显,上联的立意线对主题正面切不够深,下联的侧切角度尚可,但立意拿捏不准。行文用语尚欠火候,句意衔接不紧凑,联语不畅。上下两个结句都嫌生硬无味。58分


16,,题屈原
耿虽招患,犹清水濯缨,楚材楚用忠家国;
逐亦步徊,随兰旌唤魄,日曜日昭冀死言。
此联扣题,立意尚可,以屈子气节为平面所选的两个切入点,上下联的前二分显凝练,两结句稍弱了。上联结句比较拖沓,前四后三意义区别不大。下联结句歧义,前四字有拼对上联的迹象,后三字一来对仗不稳,二来表意不透。65分



17..成联:题屈原

叹秀气灵均,一卷离骚成绝唱, 尚得芳名千古颂;
惜明纲正则,满怀壮志总难酬,徒怜端午万江哀。
此联扣题,上下两个切入点选择有层次,用语尚可,行文拖沓,两个结句很尴尬,画蛇添足之感。上下联的一二分其实已经把话说完了,两个结句属于另起炉灶,出现得很突兀。两结句要留,二分就得修改一下,做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不能把话说死。不然无法理清脉络。句脚安排上有瑕疵,用语尚可锤炼。62分。


18..题屈原
虽举贤任能,外抗内强,枉有奇才挽不住,终落个汨罗饮恨;

然九歌浪漫,离骚奇绝,直教锦句万年传,早已经青史留名。
此联扣题,角度是两面切入,立意一般,联意尚算通透。用语表述能力较差,流水账般的叙述,无波无澜,一平到底,不得楹联味。下联三分句承启不力,让结句疲软无力,像硬接上去的一条小尾巴。句脚安排和对仗亦有瑕疵。64分。

19..题屈原联
忠魂不改苍黄,词赋长悬日月,请听那汤汤江水唱千古。
路漫兮而修远,言警之乃志诚,更有这代代后人继圣贤。
此联扣题,立意颇高,联语气势颇有。上联正面描述主题,下联转情怀抒发,拓展思路不错,咏叹之手法。用语尚欠火候,上下联前二分具有高古意味,结句前三字偏口语,下联结句直白,整体匹配不和谐。上联一二分,省去两字,能懂但显晦涩。忠魂似不改苍黄,辞赋如长悬日月。一个并列铺叙,高度总结了屈原,在压缩这个句子的时候,建议重新修整一下,比如“忠魂未许苍黄,辞赋等同日月。”结句虽提升立意,但行文不够炼,煞尾较急促,余味不足。下联结句亦是,气势在此不升反降了,整体稍弱于上联。75分。
   

20.. 题屈原
含悲赋就离骚,忠心未得君王识
泣血投于汨水,正气招来百姓怜
此联扣题,立意简单,上下两个角度的选择恰当,行文简洁,脉络清晰,联意通透,初得楹联章法。对仗格律均中规中矩,用语稍显稚嫩。目测新手作品,先从简单做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小清新联一个,65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21..成联*题屈原
离骚犹未尽,唯斯人独自去来,太息一声,奈高节难存浊世;
逸响欲横行,教浩气奔流天地,风华绝代,有余情泽被苍生。
此联扣题,咏叹布局,上联直面主题,下联襟怀抒发,立意颇高,行文用语败笔。整体脉络虽有迹可循,但表述晦涩,拖沓不精,意不通透。上下联三分句赘肉也,下联结句立意拔高生硬。这个架构类似4747句式,此联不得手法,中间平实铺叙,联味缺缺。62分


22..题屈原  

罹忧怀乱世,最难得九歌天问,芳草美人,生面别开宗变雅;
挝壁悼忠魂,且莫说渔父湘灵,晴沙汨水,遗风振聩仰孤标。
此联扣题,上下两个角度的选择尚可,上联写文学成就,下联写气节。行文脉络有些含糊,中间二三分句,人物著作信息拼盘的节奏,下联自对有拼对迹象,煞尾稍嫌突兀,但结句立意颇高,上联宗变雅,宗为钟爱之意。71分

23..题屈原

楚天惊恸,汨水悲鸣,浊世难容忠魄。
青粽分明,龙舟破浪,千秋铭记国殇。
此联立意简单,下联结句有失偏颇,国殇用大了。上联相对比较表意较通透,用语尚可,下联拼凑比较明显,自对句不稳。整体内容比较单薄空泛。55分
24...题屈原
平生独立,立孤怀傲骨,然主变法何如、主合纵何如,换得两遭流放,汨罗空葬拳拳志;
楚地悲歌,歌香草美人,或问苍天也罢、问渔翁也罢,渐开一体骚词,青史自留赫赫名。

此联立意尚可,铺排手法娓娓道来,上下两条立意线层次分明,上联切屈子生平下联切成就。上联联语运用火候拿捏不错,读来没有拖沓之感,联意通透,下联不如上联通透,行文不如上联干脆,被对仗所限之感,二三四分句屈子著作串烧,五分句用语较涩。75分

25..题屈原


龙舟竞渡,魂归故里,汨罗涛涌朝天问
角黍飘香,情系苍生,荆楚含悲叹国殇
此联在扣题上打擦边,两二分勉强兜住,没完全变成写端午。两起句明显是端午的两点,二分强拉回主人物,中间没有迂回,衔接不上。上联结句立意不明,又打一个擦边为扣题,舍本逐末之感。整体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内容松散。句脚安排不对。53分

26..题屈原

上听如不达,自当宦海抽身,野水濯缨,何以投江全死节;
吾辈岂相忘,但只离骚浪漫,九歌奇绝,也应鼓楫悼斯人。
此联立意不错,不随大众,上联反着眼叙述有意思,对屈子之死无歌颂,反以一种劝责的口吻进行铺叙,爱之深责之切,惋惜之意尽在其中。下联从追悼这个角度切入,同时肯定了屈子的文学造诣。整体行文用语掌握不错,下联立意稍弱上联。76分


27..题屈原
叹汨水流长,风云六国,窃喜先贤诠亮节;
想胸怀坦荡,一曲离骚,从容后世觅知音。
此联拼凑的痕迹较重,立意一般。从切入点看,上联气节下联成就的节奏。但行文表述太乱,两起句平平无奇,对仗不起,两二分都与起句脱节,同时对仗也不稳,别说交股,两后分用语皆不当。窃喜是什么节奏。54分


28..屈原
谠言忠谏复如何,纵满腹雄才,浊世悠悠独醒;
天问离骚今又诵,吊千年湘水,冤魂渺渺难招。
此联立意一般,行文用语尚缺点火候,两个切入点选择尚可,上联结句与二分句脉通气阻,下联比上联稍好,结句潦草。62分

29..成联~屈原

托幽愤与离骚,累孤忠而见逐,遂沉湘水来酬故国
慕大夫之高洁,为黎庶所感怀,乃置端阳以记先生
此联立意尚可,两条立意线尚算清晰,上联写生平,下联追悼,用语尚需锤炼。下联一二分自对不稳,且有别上联自对的并列,下联的一二分有明显从属关系。关键是两结句都较急,用两个虚词准备衔接过去,显生涩。按理,二三句间需有个承转,也可调整一下句脚平仄,同时能让结句精简,增加结句散语顿挫感。68分
30..联题:屈原

披发行湘楚,笔憾青云,天问离骚何足寄
怀沙哭汨罗,波含碧血,美人香草久相传
此联单调,上下联两个起句角度几乎一致,两条立意线层次不够分明,用语不炼,两结句是串烧的节奏,尤其下联结得草率。6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31...题屈原

漫云怀石沉沙,经万里风颠浪簸,无秦无楚;
枉结兰裳芷佩,仰千年物换星移,谁醉谁醒?
此联大好,立意出新,观点颇为鲜明深远,上下联起句以屈原生平的两个点切入,引发后续立意。上联意:别再说屈子以身许国之事,其尸骨随汨水风颠浪簸,在历史的洪流中,早就没有什么秦国楚国。下联意:也别再说什么高风亮节,几千年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各有所为,说什么醒醉是非。并不是在贬低屈子,而是体现一种处世的豁达淡然情怀。行文层层递进,从小到大循序拓展,眼界开阔。 82分。

32..成联~题屈原
  
恨忠心君放逐,唯汨水可收清骨
哀社稷雨飘摇,纵离骚难载深悲
此联立意尚可,两个角度的选择也合适,整体看来联意尚清晰。起句弊病较大,能懂但句意、语感不顺,按理应该有个分隔,特别是上联的君放逐,容易歧义。63分
33...成联   题屈原
斯忧国大夫,忠君真气节,汨罗长泣沉冤骨
今先生遗墨,醒世并风骚,青史已然标姓名
此联扣题,立意从流,两条立意线,上写气节下写成就,层次分明,联意通透,上联立论手法的起句,嫌过于平实。整体看来对仗有瑕疵,下联立意用语均强于上联。68分

34,,端午联赛
秉节当何?应看取汨罗忠骨,湖湘共悼。
怀才若是,竞传吟国姓文章,骚雅同芳。
此联立意尚可,上下两个切入角度有层次,布局脉络比较清晰,但虚词运用尚欠火候,表述晦涩,下联二分国姓文章是指楚辞吧,有生造嫌疑,句脚平仄还需调整,64分
35..屈原
思楚子,死谏投江,汨罗有泪流日月;
过端午,飞舟击水,小粽无言诉恩仇。
此联拼凑,布局手法,架构用语都显稚嫩,立意有失偏颇,尤其下联结句不知所云。两起句子午借对有想法,可惜没考虑平仄失对的问题。50分以资鼓励


36.成联   端午感怀  
屈子楚词彰,惜天问九歌,甘随基石相殉国
汩罗江水浊,虽节存千古,遗恨沧浪不濯缨。
此联立意一般,两个角度的切入尚可,但两个起句不凝练,尤其上联,硬句。下联一二分用语比上联好,二分也采用借对手法,字面可以,但是借太多了,与上联二分结构也不一致,反而冲淡联味,结句有些不明所以,后三字有拼对嫌疑。62分。


37,,成联二副.
一.咏屈原
生来不近尘嚣,饱读先贤真学问
逝去休嫌荒僻,倾听百姓自心声
此联扣题不紧,主题特征不明显,立意也简单,两条立意线还是有层次的,可惜合围之后依然不专属屈原。用语尚显稚嫩。56分。

38..题屈原
仰止名山,瞻呵壁襟怀,尤领风骚标巨著;
超然汨水,问怀沙气节,能堪伯仲复何人。
此联点赞,立意颇高,成就气节两面切入的布局,层次分明,联意通透,用语火候拿捏到位,气脉双佳。两起句出彩,尤其上联起句,压顶手法,振聋发聩,名山汨水借对运用巧妙,名山喻文学著作,典出司马迁《史记》。两二分典切主题,承转自然,上结得力,下结有余味。整体对仗精工。80分

39..成联,纪念屈原有感

居江湖之远,忧廊庙之高,冷思量求索生涯,怀佩怀沙深有意;
阻呵壁其声,扬夺标其俗,为叹息沧浪清浊,濯缨濯足两难全。
此联点赞,立意深沉,上联白描铺叙,逐层递进描写屈子生平,结句浚深立意,十分得体,下联稍逊,起句阻字可凿,行文不如上联衔接紧凑,自对句不如上联精彩,二分夺标句无甚意义,置于联中不谐之感,后面内容引发跳脱,联意衔接稍逊。结句并三分看来,浊清欲取两为难,煞尾有余味。这个联用语甚是考究,除夺标句,语出皆典,凿词可见用心。80分

40..屈原

一片忠心爱国,遭流放,清浊难自辨
九章伟述辞楚,赋问天,毁誉任他说
此联虽扣题但立意有失偏颇,两结句上联无痛痒,下联不明就里。架构、平仄、用语、对仗均有失误。拼凑联一个。5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41..成联题 屈原:   

飘逸贯春秋,无限风流,李太白心跟一跳;
忠贞留荆楚,四周星动,文天祥气引群伦。
此联初衷应是要拉人垫背做双衬,在人物选择上针对性还是比较好的,一个是才华,一个是气节。问题是这个联的表述一塌糊涂,上下两个二分都无甚意义,承转不过,结句突兀,李太白有心跟着一跳,用心跟一跳形容,也是创新了。两结句用词都有创新,心跟一跳,气引群伦,这两个词让我看完也心跟一跳,估计气引就难了,气死群伦倒是有机会。60分给立意。

42..成联  屈原
实行美政受排,离骚一部诗歌集
推广举贤遭妒,殉国千年屈子魂
此联拼凑,上下四个分句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用语不文不白,十分别扭。新手作品,50分以资鼓励。

43..成联:屈原 
以江湖之远,庙堂之念,漫卷长吟明心迹;
以香草为魂,故国为忧,忍投碧水作楚雄。
此联也嫌拼凑,江湖之远,庙堂之高这样的铺叙手法,请借鉴39号选手,铺叙开手法联要饱满,你这个铺叙后面太单薄,而且衔接不上,用语不当,立意不明,让铺叙部分像唠叨两句,然后不起作用。两结句对仗不稳。52分。

44..成联,屈原
楚辞鼻祖,坚贞自守示高情,魂归汨水;
文学起源,与世推移非我性,气壮山河。
此联亦新手作品,两起句的角度几乎一致。有压顶的想法,可惜不够气势,请参照38号选手的压顶起句。整体脉络一塌糊涂,用语多不当,表意不明。结句不知道气壮在哪。50分以资鼓励

45..题屈原
弄潮儿独有斯人,资始楚风另辟,骚体别裁,高雅须当催后起;
殉国者难如此例,未曾汨水濯缨,端阳酹酒,大名何以并先生。
此联大好,拉垫背做陪衬,立意颇高,不是拉一人,是拉了两个群体。两起句别出心裁,上联起句故弄玄虚,弄潮儿这里指引领文坛潮流的人物,先用这样一群人物把屈原托起,后面内容进行补述其作为,提升立意,高度肯定了屈原的文学成就。下联起句是一个假命题起法,就说殉国那些人都比不上屈原,为什么呢?后面内容自圆其说,煞有其事的对屈子气节予以高度肯定。同样是两面切入的布局,两个起句另辟蹊径,读来不流俗。行文用语掌握不错,上联结句有拼对嫌疑。82分

46..屈原

文章呵壁,气节沉沙,汨水茫茫屈子恨;
史记流芳,忠贞笃楚,声名赫赫大夫魂
此联立意较简单,生平和后评的两个切入点,下联自对不如上联,下联二分忠贞句拼对,这一句本应是上联立意线中的点,下联是要对屈原做全面的盖棺定论了,忠贞句格局太小,还不如风骚并世呢,上下两结句都比较潦草。65分


47..笔尖腾飞群比赛成联

其一
上联:举世咸浑,唯我孤清,道德情怀悬日月。
下联:众生皆醉,斯人独醒,风流文采照千秋。
此联字数不少,内容单一,上下联44自对意义基本一样,浪费笔墨。两结句大呼口号,老干味,对仗尚不稳,结句与前面内容的衔接不紧。57分

48..屈原

斯若昆仑,忠心报国,汨罗万古空余恨
气如日月,赤胆怜民,华夏千秋犹作歌
此联老干,上下联的切入角度选择有点窄,集中在忧国忧民,两起句有压顶气势,可惜高开低走,后面内容匹配不起。结句也是格式化口号。62分

49..成联:屈原
太史直言,出入皆能主事,凛凛胸襟争日月;
大夫何在?行吟独爱离骚,滔滔汩水诉情怀。
此联上联一二分可有出处?哪个太史如此评价过屈原,恕才疏。姑且当做有出处处理,但用生僻典,联亦不取。下联起句设问,后面是想说在离骚里,在汨罗中吗?表述过于晦涩。两结句都太急,于前面内容没有很好的衔接。下联结句气势明显无法与上联匹配。62分。
50...成联:屈原
丹心天可鉴,报国无门,纵有江山堪佩剑
绮梦志难酬,投江留恨,未逢伯乐怎修书
此联拼凑,用语表述极不妥当,句意不通,立意不明。50分以示鼓励。

51..题屈原
一曲离骚颂
千年屈子歌
此联比单调还单调,短联是高度浓缩的精华,这个像广告,话说也没按要求,主办方不给分,我继续自掏腰包~~~~呃,不好意思,腰包掏完了,下次补哈。先送个鸭蛋以示安慰。

52..题屈原
香草有心,美人无意,空将大志消湘楚;
离歌易哭,世路难行,终把洁身赴汨罗。
此联立意简单,两条立意线层次不明,两结句内容单调,44自对部分无甚意义,拼凑而已。54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11:56 , Processed in 0.0634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