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4470|回复: 62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长门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6 22: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0

主题

66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10-7 1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白云 发表于 2017-9-23 14:50
长门09-白云第一讲作业:(修改一下)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 ...

谢谢老师点评,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9-16 22: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雨飞扬 于 2017-9-17 10:57 编辑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长门组第一讲作业
长门01-庶陋斋主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1、伯夷﹑叔齐乃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均不想做太子,先后逃往周国。二人悉西伯厚道,一同去找西伯。等他们赶到时西伯已死。此时西伯之子武王开始伐纣。伯夷﹑叔齐冒死马前跪劝武王不要这样。武王部下欲杀二人。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二人送走。武王平殷乱后,天下皆归向周。伯夷﹑叔齐认为吃周国的粮食可耻,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藏在首阳山,采薇菜而食,直至饿死。
做骈句:夷齐流亡,耻食周粟;扣马规劝,饿死首阳。

单于想进一步招降汉朝使臣苏武。他把苏武囚禁在露天的大地穴中,断其饮食。天降雨雪,苏武卧于雪中,吃雪和旗柄上的毛维生。匈奴见其不死,把苏武囚禁到相当偏僻的无人处,让他放牧公羊,待公羊产崽才能放他回国。与苏武同时出使的常惠等人也囚禁到不同的地方。苏武至远离祖国的贝加尔湖,口粮却不送来,靠挖野鼠充饥。他高举节杖牧羊,不管醒睡从不离手。十九年过去,节杖上的毛全掉光了。
作骈句:出访匈奴,忍苍苍离乡之害;手持使节,怀耿耿报国之魂。

2、做骈句:
流亡夷齐,耻周而不屈;牧羊苏武,矢志则不移。

3、做骈句:
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啮嚼雪旃,终归西汉。夷齐让位而流亡于周国,苏武守节而困厄于北方。流亡夷齐,双双耻周而不屈;牧羊苏武,耿耿秉志则不移。


点评

3 第三个骈句段落,顺序混乱,建议重新组织。 4 10字长句还是建议少用,可以考虑改成隔句。  发表于 2017-9-17 11:07
2牧羊苏武 此倒置顺序总觉怪怪的,可斟。虚词用得很好  发表于 2017-9-17 11:05
1夷齐流亡,耻食周粟;扣马规劝,饿死首阳。遣词白话了。  发表于 2017-9-17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54

帖子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9-17 07: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长门组第一讲作业:长门10--诗野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答:叔齐抱节,出逃而修仁义。
伯夷守志,采薇而饿首阳。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答:苏武牧羊,雪毛并咽;叔伯采薇,周粟拒食。
苏武牧羊,雪与旃毛并咽;齐夷贞孝,不食周粟而饿。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答:父立叔齐,齐逃而让伯夷;夷为父命,不立而亦逃之。
闻西伯而善老,尽往归焉。 及至,值西伯卒,武王兵而伐纣
武王平乱,天下宗周。而夷齐耻之,义不食之周粟;隐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点评

建议重做!  发表于 2017-9-17 11:11
第二个小题的隔句也是存在马蹄的问题,遣词的白话。  发表于 2017-9-17 11:10
叔齐抱节,出逃而修仁义。 伯夷守志,采薇而饿首阳。 此为隔句吧?那么首先标点就错了,其次隔句的马蹄乱了。  发表于 2017-9-17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824

帖子

1597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59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7 1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9

帖子

18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9-17 16: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长门组第一讲作业
长门06 — 无知者无畏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1)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
(2)苏武异乡,十年汉节;牧羊边塞,半世忠诚。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苏武异乡,守十年之汉节;牧羊边塞,怀半世之忠诚。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让位厚禄高官彰显之仁德,忍饥弃粟餐薇怀揣之忠心。苏武异乡,守十年之汉节;牧羊边塞,怀半世之忠诚。匈奴漠北受尽饥寒之迫,长城塞外商怀黎民之忧。

点评

合段总的还是可以的,若能注意骈句遣词的雅正则更好。  发表于 2017-9-18 17:15
让位厚禄高官彰显之仁德,忍饥弃粟餐薇怀揣之忠心。骈句字数当以8字为止,最多9字,此类句子最好少出现。至于原因,基础班都详细讲过的。  发表于 2017-9-18 17:13
苏武异乡,十年汉节;牧羊边塞,半世忠诚。 2 4分句很出彩, 1 3 分句很可斟,以求雅正  发表于 2017-9-18 17:11
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 1 4分句巨虎白话了,可斟  发表于 2017-9-18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9

帖子

18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9-17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长门组第一讲作业
长门06 — 无知者无畏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1)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
(2)苏武异乡,十年汉节;牧羊边塞,半世忠诚。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苏武异乡,守十年之汉节;牧羊边塞,怀半世之忠诚。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兄弟俱逃,抱仁守义;周粟含耻,饿死不食。让位厚禄高官彰显之仁德,忍饥弃粟餐薇怀揣之忠心。苏武异乡,守十年之汉节;牧羊边塞,怀半世之忠诚。匈奴漠北受尽饥寒之迫,长城塞外商怀黎民之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9-17 21: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庶陋斋主 于 2017-9-18 13:08 编辑

飞扬老师点评后修改为:
1、据典分别作骈句:


1)流浪而不愧祖宗,采薇而不食周粟。
2)出访匈奴,忍苍苍离乡之苦;手持汉节,怀耿耿报国之魂。

2、根据两典做骈句:
流亡他乡,耻周誓死而不屈;牧羊异域,矢志终生则不移。

3、最后做骈句:
若夫不食周粟,薇采首阳。既而啮嚼雪旃,魂牵西汉。是则手足让谦,流亡于周国;异邦守节,困厄于北方。于是流亡之弟兄,双双耻周而不屈;牧羊之苏氏,耿耿秉志则不移。所谓夷齐之风名播海外,苏武之义誉满神州。



点评

修改后要好很多了,斋主辛苦了,点赞。  发表于 2017-9-18 1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29

帖子

10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8 0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情系茶酒 于 2017-9-18 22:27 编辑

长门11情系茶酒作业:
1,概括意:
典一:伯夷、叔齐
夷、齐者,孤竹之子,因义不肯为帝,先让而后逃,寻孝投西伯,及至,卒,逢其子武,武东伐,夷齐叩马访谏:"父未葬,即干戈,孝否?臣弑君,仁否?"左右欲兵之,太公识义而得活。武后建周,二贤耻之而不食周粒,隐首阳,薇为食,因志无依而作歌,后饿死。
典二.单将武置窖,绝饮食,武啃雪与旃毛咽。不死,以为神,徏武僻海牧,羝乳得归,武至海而食不至,掘鼠为食,牧羊仗节,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分别做珠:
允叔叩访,太公识义。
苏武牧羊,子卿持节。
2,两典合珠:
叩访晓义兮允叔,持节牧羊兮子卿。
3,两典合珠前后各加一骈组成完整一段。
此乃词文无俗,德性有倾。
叩访晓义兮允叔,持节牧羊兮子卿。
入龙文鞭影之中,千秋尤叹;列国际周刊之首,四海皆惊。
子卿:苏武
允叔:对伯夷即墨胞允的尊称。

点评

第三小题,组句成段脉络清晰,句式有致,【国际周刊】白话,可斟。点赞,加油哦。  发表于 2017-9-24 00:28
允叔叩访,太公识义。句式没问题,很规范。但是【叩访】可斟。意思为登门拜访。原典中重点在于【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   发表于 2017-9-24 0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7

帖子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62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9-18 2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雁山依云 于 2017-9-19 07:44 编辑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长门组第一讲作业
长门15雁山依云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伯夷让国:圣人之贤,儒家之道德。耻食周粟,饿死首山,求仁得仁也。
苏武操守:卧雪吞毡威武不屈,不辱使命。乃民族之气节。
紧句:仁德伯夷,名芳今古。
长句: 叹胡天之皓雪,颂汉使之节操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志士可歌乃是仁人,贞风可颂为其拔俗。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让国伯夷,名芳今古。气节坚高,汉臣苏武。胡天皓雪,可鉴忠臣之节操;周野空山,可明伯叔之行志 。志士可歌乃是仁人,贞风可颂为其拔俗。



点评

鸡蛋里挑骨头了。整体不错,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7-9-27 15:35
3、胡天皓雪,可鉴忠臣之节操;周野空山,可明伯叔之行志。节操,行志,一个字,就不会拖泥带水了。  发表于 2017-9-27 15:34
1、骈句做的不错,点赞! 2、两个虚词连用,例如:志士可歌乃仁人,贞风可颂为拔俗。自行修改一下!  发表于 2017-9-27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9-19 0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庶陋斋主 发表于 2017-9-17 21:17
飞扬老师点评后修改为:
1、据典分别作骈句:

谢谢老师鼓励。还是没有把握好三个小题的脉络,就凑合上来了。文不厌改,必须学会锤炼的功夫,反复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37 , Processed in 0.1484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