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369|回复: 46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子虚组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6 22: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11

主题

219

帖子

6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9-17 14: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远 于 2017-9-19 20:02 编辑

子虚17-林远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拒继父传,亡命荒山乃不孝;绝食周粟,采薇弃世乃朴愚。
苏武精忠, 餐毡饮雪而持节;可汗失德,辱使逼降而污名。
  白话严重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伯夷高义,却家传而让叔齐;苏武精忠,拼性命以酬家国。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今效德人,古摹仁者。伯夷高义,却公侯而让叔齐;苏武精忠,牧北海以酬家国。慕子卿之名节,叹孤竹之汗羞

                                                                                       白话到家了                             词性结构不一致
注:孤竹君伯夷叔齐的父亲。子卿是苏武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8

帖子

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9-17 15: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雨飞扬 于 2017-9-18 13:07 编辑

子虚02天青第一讲作业
1.
释意:伯夷、叔齐因让位而欲逃之周部,却因武王伐纣载木主(不孝不仁)而遁入首阳山,终至于饿死而不出。
骈句:
1).孝仁已失,周粟怎尝;夷叔齐亡,蕨薇不救。
2).伐纣出于正义,采薇本于孝仁
                    偏正                 并列
释意:苏武被俘,遭受磨难不变节。
骈句:
1)和雪啮旃,因有难更之节;牧羊北海,不离常伴之诚。骈偶欠工
2)羝乳难为,节持不变。
2.
堪守首阳之义,不更北海之诚。
3.
气当浩浩,心则汤汤。堪守首阳之义,不更北海之诚。望舒独对,姮娥乃是知音;端砚不携,岘泪已书蜺字。                                                                                                                                               何意?

点评

气当浩浩,心则汤汤。堪守首阳之义,不更北海之诚。望舒独对,长安当闻悲音;端砚不携,雁字已书相念。  发表于 2017-9-18 13:49
修改如下: 伐纣出于拯庶,采薇本于让贤。 和雪啮旃,因有难更之节;牧羊困海,不离常伴之忠。 岘山泪 简写成岘泪了,不妥已改,见谅。  发表于 2017-9-18 13:46
气当浩浩,心则汤汤。堪守首阳之义,不更北海之诚。望舒独对,长安当有知音;端砚不携,雁字已书深念。  发表于 2017-9-18 13:25
谢谢老师,您辛苦啦,敬茶!  发表于 2017-9-18 1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20

帖子

7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03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9-18 1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上花开随雨飞 于 2017-9-18 11:53 编辑

子虚30月倾城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1)释义:伯夷,叔齐因淡薄名利拒绝王权,避之周国,又因周公不义不仁而拒食周良。隐居首阳山采薇度日而死。
(2)释义:苏武被俘,吃毡饮雪不变节。可汗卑鄙劝降不成逐之北海放羊。
〈1〉伯叔拒政,淡朝权而逃避;周粟绝食,唾暴政而采薇
〈2〉苏武报国, 食毡饮雪而持汉节;可汗诱降,诡计多端而遣牧羊。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伯叔崇德,避之首阳而饿死;苏武精忠,拼之性命以为操。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苏武牧羊,食毡饮雪;伯叔弃位,逃周避山。节操岂可辱之方尊君子;
傲骨不能弯之才享盛名。今滔滔者,多浮夸之闲徒;现凿凿者,少贤忠之孝悌也。

点评

建议全部重做!  发表于 2017-9-18 17:01
苏武报国, 食毡饮雪而持汉节;可汗诱降,诡计多端而遣牧羊。 1遣词直白且白话。 2 食毡饮雪==诡计多端 你觉得这样糊弄能骈对么?  发表于 2017-9-18 17:00
1 伯夷﹑叔齐,合称“夷齐”,似乎未见合称“伯叔”的。 【淡朝权而逃避】过于白话。 2 “伯叔”==“周黍”词性结构不一致。  发表于 2017-9-18 1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2

帖子

19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9-18 14: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川孤鹜 于 2017-9-18 14:52 编辑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夷齐
怀义苏武输忠。
2.夷齐拒
粟归山乃怀义,苏武吞毡果腹而输忠。

3.尊卑早定,叔明分。社庙辞离,山野采薇而果腹;周粟拒食,首阳净魄且托坟。北海牧羊乃持节,长安复命以酬君。乃是怀义夷齐,输忠苏武。

点评

兄弟中长幼的称谓。《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毛 传:“叔伯,言群臣长幼也。” 郑玄 笺:“叔伯,兄弟之称。”  发表于 2017-9-18 17:43
若后者,似乎【夷齐】比较的不会引起读者误解。  发表于 2017-9-18 17:08
综合句子作得很好。不过“叔伯”是指:同祖父的、有时也指同曾祖父的[兄弟姐妹]。叔伯兄弟呢?还是“伯夷叔齐”的合称呢?  发表于 2017-9-18 17:07
1 2 是扩句联系啊。就算可以,那每个典各做一个骈句,你算是偷工减料了哦。  发表于 2017-9-18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81

帖子

11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9-18 20: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笑娟子 于 2017-9-19 06:01 编辑

第一讲c-10爱笑娟子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答:
(1)伯夷﹑叔齐隐居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忠贞而不食周粟,
高洁乃采薇西山。

(2)苏武作为汉使无理被扣匈奴后,十九年之间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艰苦卓绝,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
餐毡雪于北海,
持忠贞之汉臣。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坚贞守志,餐毡雪而难移汉心;抱节尽忠,采野薇而不食周粟。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答:汤汤傲骨,落落素怀。处安邦而廉洁,迨板荡乃效忠。坚贞守志,餐毡雪而难移汉心;抱节尽忠,采野薇而不食周粟。离慜不太息,陷滞而纡轸。于是懿德昭昭,仁声璨璨。

点评

且意思不够凝炼。第三题之“迨板荡乃效忠”虚词生硬;串联的可以,但隔句的语气未顺。  发表于 2017-9-22 16:52
(2)上下两个分句互换,则意思更通顺,不然就前或后各加一分句,使其连贯也可以。第二题之“毡雪”并列,“野薇”是偏正,改“蕨薇”  发表于 2017-9-22 16:38
第一题(1)“不食”是述补,“采薇”是动宾,且“忠贞、高洁”的分述略显意思重复,即使去掉后分句前三字,亦能传达此意,是否?重配  发表于 2017-9-22 1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10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9-19 10: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虚,宁静致远作业

本帖最后由 盛夏宁静 于 2017-9-20 08:15 编辑

1仔细阅读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无争权贵,魂断阳山而不食周米;囚窖无炊,漂流北海而掘鼠充饥。

·舍朝让位,魂断阳山而不食周米;囚窖无炊,漂流北海而掘鼠充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父命相违,盍往归昌,劝王弃战,归周为耻,不食周黍,采蕨充饥,依暴抗暴,阳山归西。囚禁窖中,断绝饮食,雨雪交加,蜷缩如尸。冰融当饮,旃毛充饥。公羊生仔,方能有依。北海粮断,野鼠充饥。牧羊节杖,毛已尽弃。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登首阳山,采薇就餐。牧羊北海,挖鼠充饥。天山当居,宁死而难食周米;雨雪为邻,求生而屈饮北霜。

点评

好的,明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2 22:04
好的,明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2 22:04
第二题不是让你写成故事哈,是让你根据两个典故意思,做成一个有关联性的骈句。第三题不符合作业要求,且语近白。建议重做哈  发表于 2017-9-22 20:36
第一题之“无争权贵--囚窖无炊”“魂断--漂流”“不食周米--掘鼠充饥”结构不对,语句不够凝练,是每个典故各做一个骈句哈,建议重做  发表于 2017-9-22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10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9-19 1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仔细阅读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无争权贵,魂断阳山而不食周米;囚窖无炊,漂流北海而掘鼠充饥。

·舍朝让位,魂断阳山而不食周米;囚窖无炊,漂流北海而掘鼠充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父命相违,盍往归昌,劝王弃战,归周为耻,不食周黍,采蕨充饥,依暴抗暴,阳山归西。囚禁窖中,断绝饮食,雨雪交加,蜷缩如尸。冰融当饮,旃毛充饥。公羊生仔,方能有依。北海粮断,野鼠充饥。牧羊节杖,毛已尽弃。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登首阳山,采薇就餐。牧羊北海,挖鼠充饥。天山当居,宁死而难食周米;雨雪为邻,求生而屈饮北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06

帖子

5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7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9-19 1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a.重孝悌,弃位而持;尚节操,采薇不辱。
b.意至坚,凭胡虏流放;节无辱,任北海苍凉。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君子夷齐,孝义止于身死;贤臣苏武,忠良熠乎途穷。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夕之德懿,今于汗青。君子夷齐,孝义止于身死;贤臣苏武,忠良熠乎途穷。今人或鄙其愚顽,浮世当彰之风骨。

点评

第一题之“操”作动词用时,属豪韵;作名词用时,属号韵,去声。第三题之“浮世当”改成“或”,语意则更连贯通畅。  发表于 2017-9-22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34

帖子

4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9 13: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虚25-飘逸红尘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子虚组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玉雪襟怀,互让孤竹君之高位;清风节操,甘当首阳客而盛名。
雪窖囚拘,单于胁迫以招降;冰天困辱,牧羝持节而功成。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首山采蕨,甘饿殍而不苟生;北海牧羝,任囚拘而能忍耻。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乃知苏武名高,夷齐德美。 孤身出使于朝纲,让位推贤于孝理。首山采蕨,甘饿殍而不苟同;北海牧羝,任囚拘而能忍耻。贵舍生以徇义,仁化千年;持旄节以忠肝,光昭百世。

点评

不是“首山”,后2个七字句语近白,“能忍耻”很绕口。第三题串联可以,但“孤身出使--让位推贤”“贵舍生--持旄节”不对哈。  发表于 2017-9-22 21:11
第一题第一骈句2个8字句读之不顺,第二个骈句尾字未交替,“降”这里是二声,且后2个七字句词性、结构不对。第二题是“首阳或西山”,  发表于 2017-9-22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37 , Processed in 0.1545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