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894|回复: 13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班委第一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6 2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11

主题

1726

帖子

3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7 22: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色石桥月 于 2017-9-26 10:32 编辑

冷色石桥月  第一讲作业

1、孤竹守义,扣商臣;首阳采薇,抱周粟。
         仄  仄           仄   仄        
   冰天牧羝,孤忠以惊沈潜;寒地饮雪,赤胆而悬昊苍。此句甚好
2、胡地牧羊,守落旌以归汉;首阳撷果,绝粟而孝商。此句甚好
   饮雪吞毡,留胡而不辱汉;采薇撷果,隐周而不亏殷。遣词过于白话,可斟
3、昔首阳撷果,胡地牧羊。孤竹扣马以谏姬发,代郡持旌而望刘彻。绝周粟,守忠以孝殷商;食雪毡,抱节而归汉土。

此小段表达的意思连续重复了,三个骈句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可以考虑起承、因果、递进等关系组织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修改:
1、孤竹扣马兮哀商臣,首阳采薇兮耻周粟。

2、冰天牧羝,孤忠以惊沈潜;寒地饮雪,赤胆而悬昊苍。
   胡地牧羊,守落旌以归汉;首阳撷果,绝粟而孝商。
3、昔击钟鼎食,谁见其大志?菜根粗布,犹闻其初心。孤竹扣马兮哀商臣,首阳采薇兮耻周粟。地饮雪,赤胆而悬昊苍;冰天牧羝,孤忠以惊沈潜。故云临渊履薄,守志修心。其义天地乃存,其忠日月可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146

帖子

31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8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17 23: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梦缥缈 于 2017-9-18 00:34 编辑

小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子虚评阅-云梦缥缈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2、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提示: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hé]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yuán]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cú]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jiào]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niè]雪与旃[zhān]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羝[dī]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lǐn]食不至,掘野鼠去屮[chè]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máo]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jiào]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zhān]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答:

1、违父命而入周,避孤竹之立主;耻武王兮伐纣,隐首阳而采薇。
  匈奴欲降,置冷窖以绝食;苏武未屈,囚北海以牧羊。

2、隐首阳而采薇,岂关周粟;
  囚北海以放牧,何失汉风。

3、修心修竹,锄草锄蓬。隐首阳而采薇,岂关周粟;囚北海以放牧,何失汉风。知我者堪怜故土,弗知者只道南翁。

点评

言辞意工,大赞!  发表于 2017-9-18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847

帖子

18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9-19 14: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首阳采薇,
北海食鼠。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首阳采薇,耻不仁而绝周粟;
北海食鼠,存高节以吞旃毛。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人生一世,操守至尊。虽知跪生则易,持节乃难。尤慕先贤之英骨,但追范世之懿行。首阳采薇,耻不仁而绝周粟;
北海食鼠,存高节以吞旃毛。较之谄上蔑贫者,天上人间尔。

【提示:  第一个句式或交代起因、或铺叙; 第二个句式交代主要典故事件的含义和观点; 第三个句式或补充或递进】
1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心想)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2 《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单于想更进一步的招降苏武,于是把苏武囚禁在寒冷的大窖中,断绝了他的饮食。天上雨雪交加。苏武蜷缩躺着,只能饿了啃咬旃毛就着冰雪一起咽下去,数日都没有饿死。匈奴人都觉得他非常神奇,于是有把他囚禁到无人的北海上放牧,要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回来。其他不同官职的人也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去。苏武来到北海上,供给的粮食却不送来,只能挖野鼠充饥。高举着节杖牧羊,不管睡觉还是醒着都不离手,节杖上的毛掉落殆尽。

点评

第三小题尤其漂亮!不仅言辞意工,而且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了很好的衔接。点赞!  发表于 2017-9-23 16:43
跪生则易,持节乃难。【乃难】读起来拗口了,持节【而、尤】难。四字句,没有强制一定要虚字,供参考。  发表于 2017-9-23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2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在水一方 于 2017-9-24 06:55 编辑

在水一方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采薇山野,觑权利于榛荒;绝粟宗周,怀瑾瑜之懿德。
身囚冰窖,饮雪吞毡而命全;心系家邦,持节守志而汉返。

2 将两个典事用相关联的脉联系起来,合成一个骈句。可以做成紧句、长句或隔句。

宗周绝粟,采薇山野以修身;北海牧羊,忍辱凶奴而守节。
3在第二个骈句的基础上,前后再各加一个骈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段,小段必须由:紧句、长句和隔句,三种句式组成。三种句式安排顺序可随意。

其志敷芳,其心怀玉。宗周绝粟,采薇山野以修身;北海牧羊,忍辱凶奴而守节。秉瑾瑜之德,持忠义之贤。


点评

第三小题承接上没有问题,由于前面的骈句存在小瑕疵,所以仍然存在。  发表于 2017-9-23 19:03
宗周绝粟,采薇山野以修身;北海牧羊,忍辱凶奴而守节。 稍稍浅白了点,可斟。  发表于 2017-9-23 19:02
身囚冰窖,饮雪吞毡而命续;心系家邦,持节守志而汉归。 马蹄乱了;冰窖=家邦 偏正=并列  发表于 2017-9-23 17:06
采薇山野,觑权利于榛荒;绝粟宗周,怀瑾瑜之懿德。觑似乎可斟,【弃】如何?  发表于 2017-9-23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06: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17-9-21 20:30
在水一方第一讲作业

1仔细阅读以下两则典事,分别用最简洁的字数概括其完整的意思,并各做一个骈句。可以 ...

谢谢飞扬老师精彩点评,马蹄出错真不应该,该罚,以后再不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527

帖子

198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8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贵宾会员

发表于 2017-9-24 17: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文君第一讲作业
1、做骈句:
虽宗周而不食,甘远暴而长居。
坚持杖节,严待玺书。
2、合成骈句:
夷叔大贤,隐西山而采蕨;
苏公旧节,居北海者餐毡。
3、续成骈文
闻夫于今圣者,溯古千年。
夷叔大贤,隐西山而采蕨;
苏公旧节,居北海者餐毡。
明大义当安于塞外,识贫民可耻与樽前。

好久没动笔了,请老师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37 , Processed in 0.0642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