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坐看云起 于 2017-11-17 20:30 编辑
词三研修班D-12云起作业汇总 第1讲作业 《临江仙?立秋》(和凝体)
窗前竹影凉风起,一声梧叶知秋。泣蛩衰草意难休,噪蝉惊睡起搔头。
俗累不堪多病苦,此心何得闲悠。思量放棹五湖游,明朝霜鬓叹无由。 第2讲作业 《蝶恋花?秋夜杂思》
梧叶一声秋意早。乱草蛩鸣,惊起嘤嘤鸟。残影灯花情未了,伯牙远隔蓬山渺。
忆得当年初遇好。心底琴弦,却喜知音晓。但愿今宵云梦绕,烟波尽处相逢笑。 第3讲作业 《感皇恩?秋月渐微凉》
秋月渐微凉,梧桐夜语,庭院深深静如许。雕栏偎倚,无奈西风愁绪。鬓边添白发,谁能拒?
岁月无情,功名似土。拟把金樽对空举。小舟一叶,蓑笠五湖归去,白云头上走,携鸥鹭。 第4讲作业 江城子.秋思 秋风习习拂衣凉,转斜阳,入疏窗。空寂阶庭,梧叶落残黄。乱草蛩声频入耳,千万语,几回伤。 寻思往事恨难忘,逝爹娘,断肝肠。独上西楼,清夜忆高堂。慈爱祥容犹在目,惟梦里,鬓成霜。 第5讲作业: 一、审词牌《渔家傲》,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词牌名介绍。 渔家傲 明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 按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2、词牌格式(正格)。 上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备注:本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韵诗两绝合为一。其所不同者仅有第三句协韵,以及下添一个三字句而已,而且这个三个字也要协韵。
3、大部分作品都用的什么韵部 仄韵,第3,8部韵多,还有入声17部。
4、大部分作品填的什么内容 渔家傲词牌入般涉调,音节拗怒,情绪紧张迫促,适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 渔家乐,边镇伤,征夫苦等。写作多是用缜密,蕴藉,整洁,潇洒,飘逸,灵俏,超脱等手法。
5、属于什么调。 中吕宫,般涉调,双调等
6、该词牌中有没有用对偶句的地方。 有(上下片1和2句选择了对仗),可以不对。
7、该词牌中有无领字。 无。(三字句也可做领句。)
8、如何断句。 一般有韵脚的地方,读的地方,可断句。至于逗号或句号,看内容完整否。完整者,句号;非说完,逗号。一个句子,两个句子,三个句子,四个句子,唯说完意思,可句号。三字句,也可断句。三字句,如非领句为逗号,否则,按顿号处理。 9、注意上下阙的呼应。 起拍和尾句内容表达主题一致最好。
10、起句煞尾的仄声用的什么音。 调子高,适合用“去声部”的字; 如果调子低,适合用“上声部”的字。 词的调,决定了该仄的时候,用什么仄声。 11、界字。 上阙的分界字,和下阙的分界字,具体写的时候,还是不一样的。上阙的分界字,字前字后的内容,程度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不一样的时候,区别也不是很大。但下阙就不一样了,下阙分界字前,程度轻,界字后,程度重,就是合比转重。
二、用豪放派的风格试填一首《渔家傲》。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渔家傲·梦里家山多古木云起梦里家山多古木,老藤小道堪容足。最是野洼三两竹,风吹绿,心舟一放相追逐。回首红尘名利禄,问谁不把眉来蹙?
若得草庐林下宿,悦凝目,任风自在翻书读。第6讲作业: 1、从宋词中找出十首运用叠字的词。 1)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朝代:宋代 作者:王雱 原文: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2)●眼儿媚 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3)《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唐代】无名氏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5)《天净沙·即事》(四首其四) 【元代】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6)《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7)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宋代: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8)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北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鹧鸪天其一 怨别(宋?严仁) 押侵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一径萧条落叶深。离肠凄断月明砧。征鸿送恨连云起,促织惊秋傍砌吟。 风悄悄,夜沈沈。鸳机坐冷晓霜侵。挑成锦字心相向,未必君心似妾心。 2、填词眼儿媚一首或者渔家傲一首。要求词中必须两处用叠字。
《眼儿媚?凝伫小楼冒风寒》
凝伫小楼冒风寒,为把锦书看。鸿飞杳杳,蛩哀阵阵,鸟语关关。
庭梧叶落青苔覆,门掩夕阳残。鸳鸯枕上,两行清泪,一夜嗟叹。 第7讲作业 《卜算子?临到中秋月不圆》 暮雨滴无休,枕畔蛩声泣。临到中秋月不圆,身倦衣襟湿。 小女性虚柔,违逆因生急。转眼之间娇影离,一夜寒相袭。 第8讲作业: 《一剪梅?枯荷》 荷叶曾经分外娇,日映红腮,露滴青袍。 随风香绕碧池塘,香引蜻蜓,香送舟桥。 罗袜凌波身细腰,一夜风霜,处处枯凋。 委生藕节淤泥中,寂寞今时,旖旎明朝。 第9讲作业: 《踏莎行?思儿夜半惊风扰》 霜叶萧萧,月光皎皎。梧桐寂寞风中老。窗前白发泪蒙蒙,思儿夜半惊风扰。 有约茫茫,离情绕绕。闺房尘螨殷勤扫。倚楼无语黯伤魂,横空一雁哀声杳。 第10讲作业: 《唐多令?秋思》
玉露到杭州,风霜上白头。冷飕飕,叶落渠沟。自古天寒悲寂寞。韶华去,暗生愁。
往事若云浮,青春似水流。镜中眸,昼夜含幽。翻阅当初同学照,寻旧梦,忆温柔。 第11讲作业
《阮郎归?重阳》 西风瑟瑟露霜寒,黄花一地残,梧桐落叶满衣冠。重阳又待看。 凭去雁,诉衷言。登高见亦难,拟将寂寞鬓边攒。故园游子牵。 第12讲作业: 《醉春风?秋雨夜有怀》
雨打黄花瘦。风摇梧叶皱。何来横笛弄凄凉,咎。咎。咎。案冷窗虚,影单笺湿,坐听更漏。
万里家山酒,经年慈母手。思乡游子不胜愁,走。走。走。那计晨昏,更轻霜露,晚歌溪口。 第13讲作业: 一、 分析以下诗句词句倒装类型:
举例分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正常语序为“峨眉山半轮秋月,影入平羌江水流。”是倒词。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正常语序为“处处闻鸟啼”是倒词。
2、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答:正常语序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倒句。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答:正常语序为“旧时淮水东边月”是倒词。
4、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洒朋诗侣 答:正常语序为“谢他洒朋诗侣,来相招,香车宝马”是倒句。
二、填词《昭君怨》一首。
要求:
1、临摹杨万里的《昭君怨》,以听风或听雨为题填一首昭君怨。
2、时间、地点、故事要交代明确,像杨万里的词一样描写细腻,在某个情景(你自己设计一个情景),被风或被雨惊醒,起来听雨或听风。韵部不限。
词牌格律: 《昭君怨》 文/云起 风瑟庭梧落叶。夜半轻衾未热。急雨一声声,枕边惊。
却若巴山夜雨。涨了秋江断渡。烟水隔吾乡,望茫茫。 小渔村词3期研修班D-12云起第14讲作业: 一、回答问题
衬托有哪两种修辞手法?各有几种? 衬托是指用一个或多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一个主要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起衬托作用的事物居于次要地位。其主要作用就是突出主要事物或某个方面。
衬托又分为反衬和陪衬两种类型。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的就是反衬。用相似的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的就是陪衬。
反衬和陪衬都属于衬托的诗词修辞手法。
反衬的分类 (1) 动与静之间的反衬 (2)虚与实之间的反衬 (3)今昔盛衰之间的反衬 (4)哀与乐之间的反衬
(二)陪衬
1.用衰败之景衬托愁苦之情 2.用美好之景衬托欣喜之情 3.用景色衬托人物 4. 景物衬托景物
5.以人物衬人物
二、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依正格填一首《虞美人》。题目韵部不限。 《虞美人?野菊花》
文/云起
西风野岭迎昏晓,叶绿花黄小。
不随流俗作重阳,玉骨清姿独战夜来霜。
秋山一见枝多瘦,有暗香盈袖。
思来心绪自应平,怎与东篱五柳弄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