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386|回复: 12

小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子虚组第五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43

主题

342

帖子

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11-16 0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讲作业:

继续《山西赋》的第二、三部分创作:

2该城市历史沿革等【字数:100---150字】(选取一个韵部,如果第一部分是选的平声韵,那么此部分选仄声韵,反之亦然)

3该城市主要的古今名人、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字数:300字左右】

(此部分可以选取2---3个韵部, 全文用韵基本遵守:平仄韵交替使用)

作业时间:2017.11.15--21017.11.23


11

主题

219

帖子

6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1-27 13: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远 于 2017-11-28 10:59 编辑

林远第五讲作业
山西赋
以【天泽山西,地惠太原】为韵
      九州大统,三晋香传。炎黄立西侯(1)之国,女娲(2)补丁村(3)之天。尧舜建都(4),领八荒而镇夷狄;禹王立业,控四合而聚良贤。群雄正位,夏启(5)福先。继而开王纪,御香烟。建王朝于获泽(6),驱民庶于井田(7)。军兵云集于太行,中原逐鹿;官吏治功于南北,华夏专权。惟悠悠之岁月,荡荡之流年。表里山河(8),晋文公(9)乃称霸;抚营三晋,秦嬴政则逢缘。
       尔乃天地无私,秦汉威赫。杨广(10)沉沦,李唐(11)发迹。继春秋之灿烂文明,承战国之伐攻剑戟。法依秦汉,扫两晋之盲风;龙兴太原,赐九州以恩泽。功业辉煌,荣光丹碧。任海内之贤人,用天涯之政客。威加大漠,平西域(12)而扫狼烟;惠冠江南,奖农耕而减赋役。武功合汾水共存,文治并太行一脉。贞观大治,史为镜而励精;武后临朝,民为先而决策。武功合汾水而共存,文治并太行乃一脉。华夏文明之摇篮,王朝兴盛之典册。
     夫其王朝更替,民庶易纶。及至满清失政,民国当班。国力衰而积贫,总统无道;民心散而积弱,执政偷闲。官场腐败,百姓维艰。军兵频伐而灾,人民苦难;日寇乘虚而入,犯我河山。斯则遇强敌而国共合作,上战场则八路坚顽。把握战机,陈锡联乃夜袭阳明堡(13);不畏强敌,八路军乃首胜平型关(14)。共产党抗日,老百姓欢颜。斯则七亘村乃两度设伏;刘伯承则二计连环(15)。举旗而征日寇,抡刀而除汉奸!三晋武威,承黄河之汹涌;山西勋烈,复华夏之人寰。尔乃党群齐心,改遍世界;雄鸡昂首(16),换了人间。
      遂使国号共和(17),晋称福地。纳九曲(18)而丰盈,倚太行乃祥瑞。林海涌浪,固大漠之风沙;黄河泽田,得率滨之恩赐。多盆地而滋荣,少荒灾而荟萃。冬寒夏暑,驭汾水而施仁;四季分明,惠中条(19)而获利。太岳(20)连绵,玄武(21)德施(22)。美哉!写三晋乃情痴,赞山西则心醉!允所谓山环水绕,川壑势交;雨顺风调,峰峦叠翠。

点评

4、历史沿革部分到位,人物部分似乎还可添加。  发表于 2017-11-29 14:59
3、文中有多处用到专有名词,节奏点平仄不够规范,适当调整会更好。  发表于 2017-11-29 14:58
2、武功合汾水共存,文治并太行一脉。 武功合汾水而共存,文治并太行乃一脉。这里重复,是不是笔误,没删除?  发表于 2017-11-29 14:55
1、做到段落之间用韵平仄相间,第二段首句用韵纶为第六部;其余为第七部。  发表于 2017-11-29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22

帖子

19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7-11-27 17: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川孤鹜 于 2018-1-1 09:25 编辑


  【家山赋】
    文\\孤鹜
  盖夫汉建益州,世称天府。沃野环山,长江连楚。溪流灌溉而稼肥,田地精耕乃民富。森林茂密,悬泉飞漱其立崖;雪岭巍峨,翘首仰看乃腾雾。秦岭北依,彝乡南踞。【注1】竹村散落于绿间,文庙安居于静处。小桥横岸以渡民,古镇依波而听橹。都市园林之巧,紫燕春来;农家庭院之幽,红梅冬頋。衰翁钓于碧波,短棹追其白鹭。顽童戏于篱园,樵夫歌于霄路。昔者隆中论对,三分天下乃孔明;垓下悲歌,一统神州则高祖。【注2】至其人口众多,将兵无数。益州田地之清腴,蜀道山川之险固。
  是知眉山秀美,诗笔峻标。三苏墨笃,一代文豪。【注3】郭沫若素毫则劲,薛涛笺锦字乃娇。【注4】狂放谪仙,醉于松风明月;孤羁诗圣,歌因草屋寒宵。【注5】群星灿灿,孤月昭昭。文君沽酒其情眷眷,彩凤求凰其韵夭夭。【注6】花绽蓉城,聚贤才而增彩;涟盈泮水,彰靓赋于夐寥。(【注7】水流回望,亭立妖娆。乃是史载千秋,花繁四季。三江滚滚,破山来汇于佛前;孤鹜翩翩,乘风上啼于霞际。【注8】贡嘎峰静而端庄,报国寺灵而兼济。【注9】剑门关险而独尊,张飞柏延其千里。【注10】李冰开凿,宝瓶口之河槽;盆地润滋,都江堰之流水。【注11】岁月悠悠,珠星磊磊。梧桐郁郁,商之碧凤啼鸣;池苑盈盈,蜀之金沙养粹。【注12】
  何况先民城廓,孤鹜家乡。山环水抱,人文绵长。【注13】啜饮新茶,上高楼以揽明月;浅斟老酒,依小几而怀流觞。宽巷子人乃接踵,浣花溪水则溢芳。文殊院乃千年香盛,百花潭则四季木昌。【注14】逮于武侯呕心,蜡烛枯何报主;岳飞挥泪,墨花溅乃断肠。【注15】川军纠纠,号角昂昂。雕像凛然于广处,挺枪怒视其远方。壮士忠魂,十二桥乃萦绕;儒生后辈,万千冢焉敢忘。【注17】登高放眼,思贤著章。献花祭奠,拭泪愈滂。何以慰先烈,看坟前松柏苍苍。
  故土熙熙,家山佼佼。羁旅经年,修途求道。鸣滩踏浪乃高吟,秀岭访樵而受教。山川耿耿,紫云冉冉而升;松竹青青,曲径幽幽而绕。骨铮风雨所侵,心爽溪泉所泡。望雁行乎排阵;此去还回,思身旅其九州,归来独好。

【注1】四川南部,也就是川南的马边、雷波、峨边等县多居住彝族。  
【注2】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注3】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四川眉山县人。世人称之“三苏”,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  
【注4】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薛涛笺,唐代女诗人所做,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成都望江公园有“薛涛墓”“薛涛井”。  
【注5】诗仙,李白幼年随父迁居四川江油,江油现有李白纪念馆。诗圣,杜甫侨居成都六年,期间创作200多首诗,是他创作鼎盛之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里写成。  
【注6】司马相如,四川安县人,西汉文学家、辞赋家、诗人。卓文君,四川邛崃县人,中国四大才女之一。这里说的是:文君当垆和凤求凰的故事。沽酒”这里作卖酒。
【注7】蓉城,成都的别称。泮水,寥,读作,xiòngliáo,辽远。唐孟郊《晚雪吟》“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西汉四川出了,司马相如,杨雄两个大辞赋家。

【注8】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于乐山大佛脚下,经此到下游宜宾这段统称岷江。乐山大佛是世界最高的坐佛,利用山体临江而建。
【注9】贡嘎峰,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000米,被称为“蜀山之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报国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麓,这里山清水秀,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也是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
【注10】剑门关,地处川北剑阁县,地势险要七十二峰,峰峰相望,有剑门天下雄之美誉,是扼守川西北面天险雄关。现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
   
张飞柏是一种古柏树,又叫“皇柏”,传说是张飞号召人民所植。张飞柏集中分布在剑门蜀道两旁。为保护柏树,国道正中也不得砍伐。汽车分两边而行。
【注11】都江堰,位于成都西面,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民破山,破山处叫宝瓶口,引岷江水入成都平原。两千多年来发挥防洪灌溉的作用,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灌区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和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国家AAAAA旅游景区。

【注12】金沙遗址博物馆,建立在金沙遗址的博物馆,展示了商周时期古蜀文化。出土文物繁多,其中金箔凤凰、金箔面具、象牙雕刻精美绝伦。是国家级AAAA旅游园林景点。
【注13】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
    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

【注14】成都文殊院,建于隋大业年间。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百花潭,成都最古老的公园之一,园中还有巴金的故居。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这里园林幽静,建筑典雅古朴,陈列的近千盆山水、树桩盆景中,以沙碛石和桩头最具特色。
【注15】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其中祠内成列有岳飞一边流泪一边草书誊写的前后【出师表】手迹。
【注16】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无名英雄雕塑)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 60多万川军而于1944年修建的。抗战牺牲的军人六分之一是川军。
【注17】成都临解放,有三十六名中共党员、进步人士被集体屠杀,1950年在十二桥文化公园建烈士陵园共后人缅怀祭奠。


点评

句式规范,遣词雅正,行文优美,用韵平仄相间。平中见奇,意境幽深。好一幅天府之国的画卷。历史沿革部分应加以注意时代的变迁。  发表于 2017-11-29 19:00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山西赋】我一直想歌颂一下家乡,故写了这篇【家山赋】对老师我很歉疚,于我了却了一个心愿。还请老师对拙作给予斧正!  发表于 2017-11-27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3

帖子

16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7-11-29 11:3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草公子 于 2017-11-29 11:36 编辑

  子虚19书童
至如山西南部,人类雏形。运城化石,世界有名。验石器时之烧骨,查汾河处而破冰。出猿前进一千之万载,河东残址;燧火前推一百之万秋,石器永恒。倏遇先尧之迹,犹连后舜之陵。待一皇之立夏,有三晋之分庭。遍观三四之邦,通围故里;鉴证五千之载,耽溺芮城。览千年之启始,知百帝而承争。烽火四方乃突见,宫楼几处而蓦惊。商代邦畿而千里,春秋霸主之一星。七雄割据,一国统平。千闼万屯之尽对,十宫百阙之相兴。嬴政集权其制度,咸阳设郡于晋庭。然秦汉乃开启满境,中原得霸;太原因舞起一龙,北国称威。一帝每劳于辅佐,数王必赖于跟随。初破敌于四方,臣多薛者;后安邦于一国,终少狄兮。腾蛟圣地,嵌帝贤词。唐帝忻之炳炳,元皇纳其菲菲。嗟君宇以建团,须眉革命;敢市区而筑梦,巾帼出帷。十五万名之共党,数千百个之身姿。荡子陟遐于八载,回头啴缓于亿眉。山泉常润草花之翠,疆域远离烽火之灰。齐把神州之拯救,同迎国港而荣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8

帖子

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7-12-3 10: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星赶月 于 2017-12-3 11:07 编辑

子虚02天青第四五讲作业
     山西赋
        彼时三晋,今日山西。倚太行以为障,凭河水以为栖。观今山河而表里,知昔陵谷而云泥?久之于百万年史往,成之于一眨眼鸡啼。斧立陡崖,迤逦而太行纳秀;滴穿峭壁,绵延而巨浪惊堤。无心于佳丽江南之润,有意于壮怀塞上之赍。翠色如云,层覆重峦之嶂;轻罗乃雾,刹收一日之睽。盆地串联以沃水,耰耕不辍于碧畦。
      至此知恩重后皇,福施黎庶。赐膏沃于山西,得年丰于河淤。众溪之源出,因势极高;一水之浪翻,漩涡难驭。激石而乱形,穿空而无据。凭一瞬之曦光,幻万方之霞曙。其清耿耿兮,鳞介相知;其意深深兮,虫沙得助。故而有浩淼之长河,无穷之美誉。

若值雍熙治世,鼓忭苍生。遥想杏蕊廉纤而润,春暮踵武而行。远目则欣怡,蔼遮青碧;沾巾于酝酿,诗落角觥。忆昔虞唐之际,有晋乃盟。兄埋轮而信执,弟守死而藿倾。故而肺石难惊,甘棠见美;鸰原相念,郢路和声。麟经泱漭之事,末流孔瘁之婴。于前则有三家分晋,于后而闻一国吞鲸。中兴东汉,北族南横。帝尧旧地,戎部新兵。至于北魏孝文,迁都之意在于汉化;李唐高祖,振槁之心在于隋更。故而有浩浩大唐,谁堪匹敌;泱泱中国,介立峥嵘。此往矣,今何呈?汾水沄沄兮如练,太行迤迤兮飞缨。西望长安,宜溯河而上;东驱渤海,岂借檝堪成。
(第一二段是第五次作业,第三段是四次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81

帖子

11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0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8-5-26 19: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中华赋一研修班子虚组10*爱笑娟子第五讲作业
  汾酒赋
[作者:爱笑娟子]
    千秋美醁,三晋琼浆。集一河之灵气,撷五谷之奇香。冠中华白酒始祖之荣,昔封宫廷其玉液(1);誉酒界舞台之新秀,今获世界之金章(2)。于是闻名以遐迩,旷世乃流芳。
    闻夫汾酒之原址,杏花之村庄。东临汾水,西踞吕梁。枕太行其山脉,处宝地之汾阳。浩浩兮九曲黄河,物华天宝;汤汤兮一弯汾水,人杰地昌。
    然溯曩昔 ,盖夫汾酒肇始,缘于远古史料之敷扬。启于仰韶(3),延至今邦。北齐武成帝鸾诰之汾清,廿四史上以载(4);晚唐杜樊川借问其酒肆,三百诗中乃藏(5)。杜甫执杯以酒饮,李白挥笔而诗狂(6)。闻夫四远驰名,乾隆而朱批奏折(7);国宾盛宴,总理乃亲点尊享。(8)。年年其杏花秾艳,岁岁其竹叶郁苍。故而醍醐灌顶,佳酿润肠。
   至若酿造之工艺精湛,水质优良。革故鼎新,二次蒸溜之改革,经营诚信,三次历史其辉煌。马跑古井之甘醴,晋中平原之高粱。是故得天而独厚,择地而千祥。
   盖夫汾酒之功能,既血脉通畅,亦筋骨舒张。况其清香醇厚,绵润悠长。故而敢冠酒林始祖,华夏一强。
   懿其汾酒之盛事,乃国人之荣光。举世震惊,醇香而醉倒巴拿马;亿人瞩目,美誉乃飘出杏花乡。于是骚人墨客,武士儒商。畅饮乾坤一壶酒,笑谈岁月两鬓霜。噫唏!惟我汾酒乃王者风范,国之弘彰。其历史而悠久,德馨乃四方也!
(赋依词林正韵)
注释:
(1)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是清香型白酒鼻祖。从杏花村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证实,当地酿酒史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所以称白酒始祖。
(2)1915年,汾酒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唯一荣获当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大奖章”的中国白酒品牌。《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醒目标题,向国人欢呼:“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会一鸣惊人。”时任山西督军阎锡山特书“味重西凉”以示祝贺。
(3)从杏花村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证实,当地酿酒史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4)据《二十四史·钦定北齐·文襄王六传》记载:“河南康舒王孝瑜,字币德,文襄长子也……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将诛杨谙等,孝瑜予其谋。乃武成即位。礼遇特隆。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汾清即汾酒前身。武成帝千里荐饮汾酒的故事,遂成为佳话。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5)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天途经汾阳寻踪唐代功臣郭子仪故居的那首“春天的歌”《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杏花村已成为美酒产地的代名词。诗以酒传名,人们以杏花村汾酒之名记住了《清明》诗,酒以诗飘香,人们以《清明》诗闻到了汾酒飘香。杜牧对杏花村汾酒的赞歌成了汾酒魂,更是杏花村汾酒在中外历史上家喻户晓“
(6)唐代与清代更是“杏花村”汾酒酿酒史上两个鼎盛时期,到唐朝杏花村酿酒作坊达70多家,出现了“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的盛况。杜甫也到此畅饮,李白前来“醉校古碑”写下:“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诗句。
(7)乾隆皇帝即位后“禁踩曲烧酒”,名臣孙嘉淦上奏折反对。乾隆遂把这个问题交给全国各地的督抚共同讨论。于是,各地督抚写了大量的奏折,其中以甘肃巡抚和山西巡抚的奏折最为有趣。乾隆二年甘肃巡抚奏折:“至通行市卖之酒,俱来自山西,名曰汾酒。……是甘省非产酒之区,向鲜私烧之弊,似可毋庸置疑。”乾隆七年山西巡抚奏折:“第查晋省烧锅,惟汾州府属为最,四远驰名,所谓汾酒是也。且该属秋收丰捻,粮食充裕,民间烧造,视同世业。若未奉禁止以前所烧之酒,一概禁其售卖,民情恐有未便”。五年前甘肃巡抚就汇报说当地市场上销售的都是山西汾酒,要禁酒,是山西人的事情;五年后山西巡抚汇报时却说还在卖“以前所烧之酒”,分明是给“四远驰名”的汾酒酿造找借口。这两份奏折乾隆都看过了,并作了朱批。对于山西汾酒的问题,他始终没有追究,以后也没有把汾酒列入查禁之列。乾隆禁烧酒不禁汾酒,反而使汾酒发展更快了。因此,在乾隆禁酒的年代,山西汾酒的垄断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发展反而更快了。在乾隆后期,袁枚的《随园食单》、李汝珍的《镜花缘》都把汾酒列为天下第一烧酒,乾隆皇帝是帮了忙的。
(8)1949年,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批示:“要将国内外享有盛誉之汾酒运到北京,摆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宴会上”;周恩来总理也在《关于国宴用酒》批示:“国宴要从简,不能浪费,如果用烈性白酒则用汾酒”。1949年9 月初,汾酒厂工人在警卫班的保护下,经过五天四夜的艰苦努力,分四批把五百余斤汾酒运到了北平。1949年“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之日、闭幕之日和“开国大典”之日,都举行了隆重的国宴,汾酒全程参与并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3

帖子

59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6-16 1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赋(1-2)
东郭书生

黄河以北,太行之西,名曰三晋,史称山西。黄河流域之明珠,华夏文明之源起。至其北临大漠,筑长城以御北羌;西接陕甘,据黄河以为天堑。东依太行天然屏障,南有黄河以阻外侵。更有沃野万顷,兼之千年福祉,遂使物富年丰,人杰地灵。


至于三晋文明之开创,黄河文化之发祥,彰显辉煌;华夏朝制之建立;春秋晋国之雄威,震慑乾坤。 虞唐盟晋,隋唐统制,康乾盛世,慈禧临宠,亦是福祚乾行,天恩坤作。尧舜之礼始传于此,酒肴之俗滥觞于斯。至于女娲后羿,精卫仓颉,传之于经书,人人乐而闻之。大禹管仲之雄韬武略,愚公宝钏之坚韧不折,见之于史书,世世喜而传之。关羽李牧之豪情悲壮,历传万古;赵氏成婴之舍己救人,脍炙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22:37 , Processed in 0.1584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