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672|回复: 99

小渔村元曲七期第5讲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23 19: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元曲七期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要求:
作业截止时间为次周二晚10点前!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1元曲七期第5课签到贴
1.绝谷画蝶
2.笑嫣
3.天香
4.春光
5.曲716秋枫
6.飞雪
7、白山黑水
8、曲758*蝴蝶翩翩
9.752*清姿
10.曲736杏雨雪花
11诗野
12.枫叶
13.红玫瑰
14·遗落尘间
15·曲761碧天如水
16.曲718一抹微云
17.曲779-小溪水
18.曲733一点春
19.雨魂
20.曲726凌虹御气
21.曲772安玲
22.曲703拂袖
23.曲717秋叶飘零

24.曲705定芬
25.寻觅
26.兰香
27.一醉千年
28.720纤云
29.739-杨眼镜
30.曲712戈平
31、孑孓
32.曲765.二顷田
33曲783冷玉寒冰
34、丝雨
35、春天无语
36,风飘
37有凤来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3

帖子

16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24 0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草公子 于 2019-10-24 05:32 编辑

小渔村元曲七期第5讲作业

曲708*花草公子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一、对仗的种类
1、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
2、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
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这种扇面对,就是我们在辞赋中学过的隔句。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
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这十四字内包容着千种愁情、万斛怨恨。
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有许多散曲在叠字使用上很为出色,
曲属韵文范畴,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好叠字这种修辞手法,有三点好处:
1、可以使对自然景物和客观事物的描摹更加生动、形象,写景状物,细致真切。
2、可以使作品(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绵密曲折,深切感人。
3、可以使作品的气势连贯,音节流美,增强了节奏感和修辞美。
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应当说明的是,如曲词本身对仗,则所加衬字一般也是对仗的。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对仗的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
〔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平×仄仄。

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注意:
1)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
仄——上去声通用;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
去——必须为去声:
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
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3)作业
〔正宫.塞鸿秋〕暮秋于中山国
现代:花草公子
几桥碧水舟无渡,千枝疏影湖帮助。
有人踏地如家兔,落辉隐色藏尘处。
偶然观鸟虫,仿佛生云雾,伤无帝国中山墓。

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仄平平去△,
×平×仄平平去△。

韵部:
五、鱼 摸:
平声 阴:居裾琚车驹俱 诸猪珠朱姝 株蛛诛侏苏 酥枢粗刍梳 蔬疏嘘墟虚
吁蛆趋疽雎 狙沮孤姑鸪 沽蛄辜觚枯 刳于迂纡呜 污乌书舒输 区躯驱岖须
胥需夫肤孚 莩麸趺桴敷 呼初都租
阳:
庐闾驴萎茹 如儒嚅濡无 芜巫诬摸谟 模谋徒图途 荼涂屠奴驽 卢芦颅鲈泸
炉鱼渔虞余 于竽与舆妤 欤誉盂愚禺 隅臾榆谀腴 愉俞逾渝瑜 吴吾蜈梧娱
雏锄殊茱洙 铢渠衢瞿除 滁蜍厨储蹰 扶夫芙凫蚨 符浮蒲脯湖 胡糊壶瑚鹕
弧乎徐
入声作平声:
读独渎牍毒 犊突复佛袱 伏服斛鹄鹘 属赎秫述术 俗续逐轴族 镞仆局淑蜀
孰熟塾
上 声:
语雨与圄御 愈羽宇禹庾 吕侣旅缕偻 主煮拄翥墅 汝乳鼠黍暑 阻处杵楮褚
杼数所组祖 舞武鹉侮土 吐鲁卤橹虏 睹堵赌古沽 诂牯股蛊贾 鼓估五伍忤
午邬坞虎浒 补圃浦普谱 溥甫斧抚脯 俯腑父否母 牡某亩姥楚 础举矩榉莒
努弩许诩取 苦咀女屿伛 去
入声作上声:
谷骨毂缩谡 速复福幅蝠 拂腹覆卜不 局菊忽筑烛 竹粥粟宿屈 曲哭酷窟出
黜畜叔菽督 暴扑触束簇 足促秃卒蹙 屋兀沃

去 声:
御芋驭妪谕 遇裕誉预豫 虑滤屡句锯 惧踞讵炬苣 据巨屦拒具 树恕庶戍竖
暑曙趣觑娶 注住著柱铸 炷驻贮数疏 絮序叙绪茹 孺杜蠹肚度 渡赴父釜辅
付仆富傅赋 讣妇附阜负 户岵怙扈获 戽务雾戊鹜 素诉塑暮慕 墓募路鹭露
潞赂故固顾 锢雇误悟恶 污寤布怖部 哺簿捕步醋 错措做诅兔 吐怒铺互去 聚助
入声作去声:
禄鹿漉麓 木沐穆睦没目 录绿陆戮律 物勿辱入褥 玉狱欲浴 育郁鹆

要求:
作业截止时间为次周二晚10点前

点评

尚好!加油。  发表于 2019-11-1 09:58
曲写成后,自己要翻译一下看看能否和自己创作的原义相同。  发表于 2019-11-1 09:57
对仗不很工正。注意,不但词性相对,节奏也得对上。如三四分句,如/家兔,藏尘/处。节奏不对!  发表于 2019-11-1 09:55
此曲色调正确!亦有曲味。  发表于 2019-11-1 09:52
你好!  发表于 2019-11-1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0-24 1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七期733一点春第5讲作业


1
)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一、对仗的种类
1
、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
2
、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
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
、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这种扇面对,就是我们在辞赋中学过的隔句。
4
、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
、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
、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
、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
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
、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
、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
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
、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这十四字内包容着千种愁情、万斛怨恨。
元曲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在格律上又比较宽的缘故。有许多散曲在叠字使用上很为出色,
曲属韵文范畴,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好叠字这种修辞手法,有三点好处:
1
、可以使对自然景物和客观事物的描摹更加生动、形象,写景状物,细致真切。
2
、可以使作品(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绵密曲折,深切感人。
3
、可以使作品的气势连贯,音节流美,增强了节奏感和修辞美。
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应当说明的是,如曲词本身对仗,则所加衬字一般也是对仗的。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对仗的特点
1
、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2
、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
3
、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

2
)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例曲:
〔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代:张可久?
?  
断桥流水西泠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

〔正宫?塞鸿秋〕小令兼用。与叨叨令相同,唯五、六两句此作五字句。第五句可为×仄仄平平或××仄仄。

曲谱:
×
×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仄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

注意:
1
)此曲前四句须相对,五六句须相对,属于连璧对范畴。
2
)韵字的正常运用,此调共七句,除第五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使用《中原音韵》:分辨平、上、去!
3
)〔塞鸿秋〕入正宫,适合填写惆怅雄壮的作品,具体多读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声;
——上去声通用;
?×——
声调通用,如词谱之
——必须为去声:
——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
——押韵句;
——可押可不押韵句;
?
——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
(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
(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3
)作业  〔正宫.塞鸿秋〕关陵

麦城长坂沮河渡,护圣周仓离荆路。
绊马索陨云长命,当阳古寺魂归处。
柏树全无头,陵园飞白鹭,
伤心神勇关陵墓。

点评

谢谢北药王老师辛苦点评!望多多赐教!  发表于 2019-11-1 15:58
意思明确,脉络尚可。加油!  发表于 2019-11-1 10:32
第五分句的“全无头”三平尾!无字应当为仄声字。  发表于 2019-11-1 10:31
麦城、当阳是特有名词。地名!绊马、护圣是动名结合。动宾词组。  发表于 2019-11-1 10:29
此曲近似于张可久的“湖上即事”。唯有“命”字不符,而恰恰这个字未对上。渡、路(有动词属性)、去、处皆为动词。“云长命”的命是名词。  发表于 2019-11-1 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

帖子

3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24 11:4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说一句曲783 冷玉寒冰 5期作业  [正宫· 塞鸿秋  ]冬日闲情  雪山梅岭花好处,竹篱寒舍香风路。且如仙境瑶池度,醉翁提笔梅三弄。画中仙气足,墨将乾坤渡。新词旧曲篇篇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218

帖子

1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1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0-24 1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嫣 于 2019-10-24 19:3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9

帖子

1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0-25 0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曲761碧天如水
一、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
2、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词中是不用的,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两韵对。
9、衬字对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
二、〔正宫?塞鸿秋〕伤逝
红枫飘落谁家院?黄菊摇曳如丝绢。疏星淡月覆愁面。闹人笛鸣和声咽。相依时贪恋,别离唱痴缠。到最后一声声怨。

点评

[正宫· 塞鸿秋]伤逝 修改稿 红枫飘落竹篱院,公孙摇曳如丝绢,疏星淡月披愁面,闹人笛鸣和声咽。相依时眷恋,别离常痴缠,到终了一声声...  发表于 2019-10-28 10:31
谢谢老师的点评,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9-10-28 09:57
总体不错!加油!  发表于 2019-10-25 19:19
对仗问题:本曲为连珠对。四句对!谁家/院,如/丝绢。淡月和前面的飘落、摇曳失对。  发表于 2019-10-25 19:19
平仄问题:菊是上声,不是平声。覆是仄声应平。贪为平声应仄。唱为仄应平。缠应为去声。最应为平声。  发表于 2019-10-25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1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0-25 11: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溪水 于 2019-10-26 19:00 编辑

小渔村元曲七期第5讲作业:曲779-小溪水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1)、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2)、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少见也即是有。
(3)、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6)、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8)、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9)、衬字对
王力《汉语诗律学》:“曲和词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有无衬字。”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在宋代词作叠字运用中,最为赞赏的是李清照名作《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对叠字,超然笔墨恒蹊之外,确实是大胆的创新。这十四字内包容着千种愁情、万斛怨恨。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老骥伏枥
东君多少春光秀,西风几度桑榆 陋。大鹏展翅难如旧,老骁伏枥皆因瘦。尚余月一窗,亦有香双袖,赏梅踏雪诗情厚。
曲谱:×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847

帖子

18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9-10-25 11: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718一抹微云作业
小渔村元曲七期第5讲作业:
1.简要回答元曲的对仗种类及对仗特点?
答、元曲的对仗种类有以下几种:
①、合璧对
合璧对:两句相对,称合璧对。与诗词中的对仗无异。这种对仗形式在曲词中普遍采用。
②、鼎足对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
③、扇面对(隔句对)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
④、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
⑤、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
⑥、连璧对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
⑦、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都是常见的。
⑧、两韵对
    前面我们交流了,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⑨、衬字对
所谓衬字,指某一曲牌在曲谱规定的字数而外,为更加口语化、唱起来更动听而增加的字。对于衬字,我们将会在以后的交流中进行。由于衬字的出现,使得曲词中本来是对仗的句子,看起来不对仗了。
10、叠字对
文中使用重叠字进行对偶的叫叠字对。
2.参照张可久的〔正宫?塞鸿秋〕,试作〔正宫?塞鸿秋〕小令一首。 (宫调、曲牌、题目),韵书参照《中原音韵》,题目不限、韵部自选。
〔正宫?塞鸿秋〕思乡(侵寻韵)
云翻雁去蛩声细,菊残叶落秋风戏。荷枯水冷游鱼悸,酒凉霜重思乡意。池边老柳寒,枝上金眉悴。知心一点空垂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8

帖子

4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25 13: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元曲七期第5讲作业:天南星
【正宫·塞鸿秋】
喜春风柳条新绿,恋炎雨雁儿清浴。笑秋霜菊丝正吐,赏冬雪岭峰如玉。一喜一岁来,一赏今年去。时光如水休空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12:26 , Processed in 0.0921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