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607|回复: 133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0-9-5 20:27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 )或者(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或者(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连读“。诗句是”尾(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 ),骈( )。之 后( ),不妨事。之后(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 )或者(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连读或(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作业要求:
1.理论答题,请复习讲义答题!
2.作业截止时间为次周五晚十点前。
3.迟交的作业不予点评。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0-9-6 18:04 编辑

第四课作业天香: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面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两字 )连读“。诗句是”尾(三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二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两字)连读或(四字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遥望红枫绘景且比春,低吟月色临窗且思故。
轻隔:秋山转角,寻月色之光;西风环绕,敲梦影之窗。
重隔:夜望秋山之上,暮色之归;日思月色之下,客舟而回。
疏隔:秋山上,看袅袅秋风归。银光下,赏清清桂米香。

点评

感谢老师还来复评,一直迷糊这个问题,明白了,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20-9-7 11:01
四小分句句角字是这样的: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0-9-7 10:10
美班隔句马蹄平仄不对呢  发表于 2020-9-7 10:03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遥望红枫绘景且比春,低吟月色临窗且思故。 轻隔:秋山转角,寻月色之光;西风环绕,敲梦影之窗。 重隔:夜望秋山之上,暮色之归;日思月色之下,客舟   发表于 2020-9-6 18:04
期待美班的附加题。  发表于 2020-9-5 2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4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20-9-5 23:48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赋1498-独舞者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4)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前)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 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二字 )连读“。诗句是”尾(三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连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2字 )连读或(4字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霜枫罢舞红铺于群岭,大雁南飞字写于碧穹。
轻隔:风吹野菊,金黄缀于群山;鹤渡寒塘,仙羽留于秋水。
重隔:枯草随风而舞,寂静山岗;雁群掠岭而飞,苍茫寰宇。
疏隔:野菊初黄,骏马穿行于山径;棠梨凋落,秋声藏匿于草丛。

点评

问好独舞者同学,作业完成不错!期待你的附加题。  发表于 2020-9-5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常认真的云 于 2020-9-12 16:55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1406非常认真的云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 后)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向前)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两字)连读“。诗句是”尾( 三字)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二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 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 中间)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两字)连读或( 四字)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挥五彩之神笔,话千锋之劫灰。
轻隔:夜雨潦水,高枕香醪笑单衣;
            更寒凉风,贫厨淡菜偿薄饭。
重隔:蜓戏池荷之尖,霞染赤气;
            蝶栖岸柳之上,花发金光。
疏隔:迎中秋,郁葱多枝生烟而至;
            恋好月,清丽有影在水之央。


点评

问好非常认真的云,作业完成非常好,期待你的附加题。  发表于 2020-9-5 22: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8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瓯茶 于 2020-9-5 22:02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讲作业
1413*一瓯茶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中间)或者(后)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中间)或者(前)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二)连读“。诗句是”尾(三)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骈(尾二)。之 后(双),不妨事。之后(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或者(后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两字)连读或(四字)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长句:见西山之一脉,有红叶之千重。
轻隔:秋风萧瑟,吹落叶于关山;
            晚照凄清,见飞鸿于古道。
重隔:枫叶漫山之灿,举火通天;
            桂花夹路之风,溢香各处。
疏隔:遇重阳,结伴登山之望远;
            见夕照,相携留影之归迟


点评

谢谢沙沙老师辛苦点评!向沙沙老师学习!  发表于 2020-9-6 09:40
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0-9-5 22:43
问好快手茶茶!作业完成既快又好!而且是本次作业第一个完成附加题  发表于 2020-9-5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
赋1443-风住尘香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 后面)或者(在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 )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两字)连读“。诗句是”尾( 三字)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 尾二)。之 后( 双),不妨事。之后( 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 前面)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二)连读或( 四)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轻隔:万山红遍,兴浓不觉风凉
重隔:落叶纷飞沾雨,去路成伤
疏隔:秋来早,东坡一路菊芳菲
长句:冷霜以侵佳木,细雨犹携清寒

点评

附加题的隔句都只完成一半,还需要补充另外一半。  发表于 2020-9-5 22:47
问好风住尘香同学,作业完成很认真,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0-9-5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2
发表于 2020-9-5 2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课作业
赋1486-随风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四)言的基础上加字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面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前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两字 )连读“。诗句是”尾(三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虚字(后 )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二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两字)连读或(四字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轻隔:满山红叶,不觉染尽秋凉。
重隔:几重山水望断,雁送离愁。
疏隔:东篱菊,闲来把盏吟诗赋。
长句:岭外浮云渺渺,山中古木苍苍。

点评

问好随风同学,作业完成不错,只是附加题的所有隔句都只完成一半,还得补充完成啊  发表于 2020-9-5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5 22: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20-9-6 06:34 编辑

小渔村赋14第四课作业:
浪淘沙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4 )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 )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前)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2 )连读“。诗句是”尾(3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 尾)。之 后(双),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前 )或者(中间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2 )连读或(4 )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答:望秋山之积翠,赏露叶之凝丹。
翠柏红枫,斑斑凝之紫翠;
秋山落照,袅袅聚之烟岚。
惊寒雁阵南飞,岭云淡淡;
如洗枫林雨过,涧水潺潺。
白露寒,露珠凝之霜叶;
西风烈,秋色染之层峦。





点评

好点赞,高兴哈哈,老师风趣!  发表于 2020-9-6 16:19
我自己的,非常认真,努力学习!坚持不懈!  发表于 2020-9-5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9
发表于 2020-9-5 2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约晴岚 于 2020-9-6 16:25 编辑

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1471  
浅约晴岚


1
、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四)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
   
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 后)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 向前)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 两字)连读。诗句是尾( 三字)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前 )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三连 ),骈(尾二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 单),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 中间)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两字)连读或( 四字)连读。

附加题:
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秋风满岭而叶渐黄,凉月一天而露微冷。

轻隔:枫红径深,秋色一山谁赏?
        竹茂雨急,寒声半夜自怜。

重隔:野菊遍开山麓,金风送爽。
          霜林独染水滨,玉兔递凉。

疏隔:雁影过,一轮明月映秋山。
          笛声起,半支清韵飞云树。


点评

再次感谢老师指教。之前交作业时以为只写一句就行。后来看到老师点评其他同学的说还有一半要写。我又写了,却是忘记了分句的平仄。  发表于 2020-9-7 12:57
四小分句句角平仄应该这样: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0-9-7 10:13
隔句的马蹄不对,四小分句句角平仄应该是这样: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0-9-7 10:13
辛苦老师点评。谢谢老师指点。  发表于 2020-9-6 21:01
“又”笔误,修改一下:隔句上下句之间要用分号。  发表于 2020-9-6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9

帖子

7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6 00:2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四课作业
赋1407*紫璇
1、五言的诗句或者骈句节奏,都是( 4)言的基础上加字    而成的。不同的是,五言诗是向(后 )或者( 中间)加字,并且不用虚词。而骈句是向(向前 )或者(中间 )加字,并且中间加的字是(虚 )词。
2、无论五言七言,骈句是“尾(两字 )连读“。诗句是”尾(三字 )连读”。这是区分骈句节奏与诗句节奏最简单直接的法子。
    3、关于虚词的节奏划分上是“逢虚字后尚有两字的,在    虚字( 后)暂顿。若在虚字后只有一字的,则在虚字( 前)暂顿。
   4、旧时私塾中有这样一个口诀:“诗( 三连),骈(尾二 )。之 后(双 ),不妨事。之后(单 ),并成字”。
    5、 8言或者9言的骈句,通常是在7言8言骈句的基础上加字而得。基本要求是,在(中间 )或者(前面 )加字。务必保持尾节奏是( 两字)连读或( 四字)连读。
附加题:
以“秋山”为主题,写长句、轻隔、重隔、疏隔各一个。
长句:山风习之空林,崖石悬之无路。
轻隔:
层林尽染,漫山锦绣之枫红;
遍地秋霜,野陌荒芜而松翠。
重隔:
惜林光之渐浅,万籁秋悲;
怜草色之已陈,千山霜萎。
疏隔:
残荷傲,凛然优雅于姿;
野菊香,清艳斯文于粹。

点评

问好紫璇同学,作业完成非常好!附加题也非常好,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0-9-6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6:30 , Processed in 0.0902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