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3134|回复: 76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九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10-24 2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0-10-24 20:56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九课作业第九课作业: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  ),也可做(  )与(  )。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  )词以强调(   )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  )字。这个字数,即便于(  ),亦有一定的(  )。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  )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  )、(  )、(  )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  ),段落的(  )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   ),(  ),(   )。“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  )、(  )(  )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  )、(  )、(  )。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0

主题

120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4 2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8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4 2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瓯茶 于 2020-10-25 08:11 编辑

第九课作业:1413*一瓯茶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感情),也可做(叙述)与(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语气)词以强调(感情色彩)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4-8)字。这个字数,即便于(朗读),亦有一定的(容量性)。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此口诀下附带有批注:骈双句,14言上下宜。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
我们先来分析与领会下这段口诀的大意: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
“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考量平衡句子的长短是不是合适,要以一个段落为基数。就是写完一段再看。另外按披注“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来看,计数方式其实可分为粗细两种。粗的算法是按一段落计数。细些呢,可以按2骈4句就开始计算。平均算下来,单句字数在六七字就比较合适(其实可适当放宽在单句5,8字皆是合理的长短)。如果按一两句骈计算,则在12到16言都算合适的。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祥简),段落的(安排顺序)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起首段),(腹段),(尾结段)。“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分叙)(渡结)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破题法)。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
要注意的就是:
1.通常是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开篇常用散句不同。
2.不能拉扯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
3.虚法部分不宜太长,一般2骈或4骈之后,务必要拉回到题目上来。
说简单点就是——若题目为山川花木之类,在写之前,不直接契入,而是从大的方面或者细微的方面入笔。比如从天地乾坤铺垫引发,或者一思一见的细小处地方下手。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具体操作中,大家可以自行发挥。
虚法开篇,多合适于中长篇幅的赋。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重阳赋
一瓯茶
观夫村篱黄菊,云岭丹枫。一帘秋色,两队飞鸿。恰重阳之约友,便赏景于陌东。登崇岭之开怀,欢声笑语;望沧溟之遣兴,瑞气合融。移步云之牵袖,放歌山之声同。于是一把茱萸,寄驱害之意;几只红叶,仿题诗之风。景如胜事,心若孩童。开心重九,来岁再逢。

点评

谢谢老师认真点评,辛苦啦!  发表于 2020-10-28 21:42
问好同学!必做题与附加题都完成得很好!  发表于 2020-10-26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4 22: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课作业:
天香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 感情 ),也可做( 叙述)与(  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 语气 )词以强调(  感情 色彩 )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 4-8字 )字。这个字数,即便于( 朗读 ),亦有一定的( 容量性 )。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  )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

这段口诀的大意: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 叙事 )、( 抒情 )、( 议论 )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详简  ),段落的(安排顺序  )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 起首段  ),( 腹段 ),( 尾结段  )。“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 承叙 )、(分叙  )( 渡结 )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  )、(  破题法)。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三点:

1.通常是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开篇常用散句不同。
2.不能拉扯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
3.虚法部分不宜太长,一般2骈或4骈之后,务必要拉回到题目上来。

点评

谢谢玉手儿老师,附加题都来写的,忘了贴。  发表于 2020-10-28 21:42
问好天香姐,必做题完成很好!  发表于 2020-10-26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54

帖子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5 06: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野追芳 于 2020-10-25 06:55 编辑

第九课作业:1463-诗野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感情  ),也可做( 叙述 )与(议论  )。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语气词  )词以强调(感情色彩   )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 4-8 )字。这个字数,即便于( 朗读 ),亦有一定的(容量性  )。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  )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按一个段落的粗算:先数清楚有多少句(计算句数,以需要停顿为一句。即遇逗号算一句。隔句的分句也要单独算一句)。通过计数,我们知道这一段有28个短句。然后再看这段有多少个字。需要消掉标点符号统计。通过统计,这段的字数是168字。现在用168除以28==6  那就知道他的平均每一句的字数是6个字。这个数字正好符合要求。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叙事  )、( 抒情 )、(议论  )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 主次详简 ),段落的( 安排顺序 )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 起首段  ),(腹段  ),(尾结段   )。“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 )、(分叙  )(渡结  )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  )、(虚起法  )、(破题法  )。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虚起法开篇即是指在起笔之时,并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用一些与主题相关联的素材,做引发之笔。或者用大过文章主题的元素,从上向下延伸;或者也能用小过主题的元素,自下向上反推。无论如何,这些素材都应是在内涵方面,与文章主题是有必然联系的。虚法开篇不宜拉的太远,通常在2骈之内即应拉回主题,最长不宜超过4骈。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重阳赋
九月霜华,秋高气爽。观夫百草凋零,疏林遐旷。林叶落而铺红, 鸿雁归而翔上。秋风裁韵,漫山枫叶如霞;寒露沐菁,遍野菊花若放。
霜风拂之倩影,美人醉之时观;玉蕊绽之馨香,骚客邀之隽赏。
至其一度重阳,踏露舞之秋凉;千川景色,临风傲之秋光。盛开于闲庭,摇曳承其晞露;绚烂于野陌;旖旎何畏冷霜。把酒东篱,明月邀之对饮;题诗南浦,金风送之馨香。飒西风,落叶疏林抖瑟;皴寒露,金英遍野染黄。百花之凋落,倚东篱之独绽;万物之飘零,诵霜菊之流芳。寒风飒瑟,金蕊摇之秋香;冷露荣滋,碧叶衬之霞妆。东篱且邀陶翁,北苑犹斟菊醴;行野落红铺路,观汀芦絮飞扬。
若夫裁诗梦,赋闲品之东篱;慕陶公,寻静观之菊苑。歌吟淳寂,邀来骚客抒怀;笑傲花丛,不与百花争艳。霜颜摇曳秋风,菊节行吟秋甸。傲逸群花,誉扬诗苑。

点评

问好同学,必做题完成不错。附加题完成好,注意隔句超过五字以上用虚字,另外隔句占的比例稍微有点多。总的来说,附加题章法得当,文采斐然。  发表于 2020-10-26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5 1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9课作业:
1417一点春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感情),也可做(叙述)与(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语气)词以强调(感情色彩)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4-8)字。这个字数,即便于(朗读),亦有一定的(容量性)。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此口诀下附带有批注:骈双句,14言上下宜。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
我们先来分析与领会下这段口诀的大意: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
“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考量平衡句子的长短是不是合适,要以一个段落为基数。就是写完一段再看。另外按披注“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来看,计数方式其实可分为粗细两种。粗的算法是按一段落计数。细些呢,可以按2骈4句就开始计算。平均算下来,单句字数在六七字就比较合适(其实可适当放宽在单句5,8字皆是合理的长短)。如果按一两句骈计算,则在12到16言都算合适的。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祥简),段落的(安排顺序)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起首段),(腹段),(尾结段)。“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分叙)(渡结)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破题法)。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
要注意的就是:
1.通常是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开篇常用散句不同。
2.不能拉扯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
3.虚法部分不宜太长,一般2骈或4骈之后,务必要拉回到题目上来。
说简单点就是——若题目为山川花木之类,在写之前,不直接契入,而是从大的方面或者细微的方面入笔。比如从天地乾坤铺垫引发,或者一思一见的细小处地方下手。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具体操作中,大家可以自行发挥。
虚法开篇,多合适于中长篇幅的赋。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重阳赋
1417一点春
    中国传统节重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者。夫“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盖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嗟乎,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九九重阳是吉祥。故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乃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夫传承至今,拂又添加敬老等内涵。观夫: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祭天、祭祖。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故此,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点评

问好同学!必做题完成得好,只是“祥简”应为这个“详”。附加题写赋,建议初学者先学写骈赋开始,且要看讲义哦,加油!  发表于 2020-10-26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5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九讲
赋1443-风住尘香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感情),也可做(叙述)与(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语气)词以强调(感情色彩)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4-8)字。这个字数,即便于(朗读),亦有一定的(容量性)。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此口诀下附带有批注:骈双句,14言上下宜。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这段口诀的大意: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
“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考量平衡句子的长短是不是合适,要以一个段落为基数。就是写完一段再看。另外按披注“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来看,计数方式其实可分为粗细两种。粗的算法是按一段落计数。细些呢,可以按2骈4句就开始计算。平均算下来,单句字数在六七字就比较合适(其实可适当放宽在单句5,8字皆是合理的长短)。如果按一两句骈计算,则在12到16言都算合适的。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祥简),段落的(安排顺序)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起首段),(腹段),(尾结段)。“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分叙)(渡结)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破题法)。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的就是:
1.通常是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开篇常用散句不同。
2.不能拉扯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
3.虚法部分不宜太长,一般2骈或4骈之后,务必要拉回到题目上来。
说简单点就是——若题目为山川花木之类,在写之前,不直接契入,而是从大的方面或者细微的方面入笔。比如从天地乾坤铺垫引发,或者一思一见的细小处地方下手。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具体操作中,大家可以自行发挥。
虚法开篇,多合适于中长篇幅的赋。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重阳赋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叹自然之奇妙兮,菊绽篱墙;逢盛世之繁华兮,今又重阳。邀双亲以游乐,置酒席以添光。购新衣以保暖,问嘘寒以安康。愿松柏之高寿,伴岁月之流长。

点评

平韵隔句分句句角平仄~****平,****仄;****仄,****平。要走马蹄韵。  发表于 2020-10-29 10:15
所有的隔句句式都是这样:仄韵~****仄,****平;****平,****仄。  发表于 2020-10-29 10:07
问好风住尘香同学,作业完成非常好,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0-10-29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0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5 17: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牧马人 于 2020-11-2 07:55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第九课作业:
1411*牧马人

一,
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感情),也可做(叙述)(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语气)词以强调(感情色彩)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4-8)字。这个字数,即便于(朗读),亦有一定的(容量性)。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此口诀下附带有批注:骈双句,14言上下宜。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
我们先来分析与领会下这段口诀的大意: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
“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考量平衡句子的长短是不是合适,要以一个段落为基数。就是写完一段再看。
另外按披注“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来看,计数方式其实可分为粗细两种。粗的算法是按一段落计数。细些呢,可以按24句就开始计算。平均算下来,单句字数在六七字就比较合适(其实可适当放宽在单句5,8字皆是合理的长短)。如果按一两句骈计算,则在1216言都算合适的。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祥简),段落的(安排顺序)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起首段),(腹段),(尾结段)。“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分叙)(渡结)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虚起法)、(破题法)。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的就是:
1.通常是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开篇常用散句不同。
2.不能拉扯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
3.虚法部分不宜太长,一般2骈或4骈之后,务必要拉回到题目上来。
说简单点就是——若题目为山川花木之类,在写之前,不直接契入,而是从大的方面或者细微的方面入笔。比如从天地乾坤铺垫引发,或者一思一见的细小处地方下手。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具体操作中,大家可以自行发挥。
虚法开篇,多合适于中长篇幅的赋。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节分四季、时逢重九。对黄菊而登山,簪茱萸而病酒。江天牢落,谁悲失路之人;古木萧疏,尽是他乡之柳。尔其坠叶纷纷,秋风瑟瑟。满城尽带黄金之甲,遍野无非陶令之秫。于是

点评

问好牧马人同学,作业完成非常认真。  发表于 2020-10-29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7

帖子

24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5 18: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20-10-29 10:17 编辑

小渔村14赋第九课作业:
浪淘沙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 感情 ),也可做(叙述  )与(议论  )。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语气  )词以强调(   感情色彩)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 4-8 )字。这个字数,即便于(朗读  ),亦有一定的(容量性  )。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4、6、7 )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句式平衡算法口诀:“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查。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此口决下附带有批注:骈双句,14言上下宜。细为两骈,粗为落段皆可。
试分析此口诀:“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7、8言的句子。“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祥查。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考量句子的长短是不是合适,要以一个段落为基数。就是写完一段再看。另外按批注“细为两骈粗为段落皆可”来看,计数方式其实可分为粗细两种。粗的算法是按一段落计数。细些可以按2骈4句就开始计算。平均算下来,单句字数在六、七字就比较合适(其实可适当放宽在单句5,8字皆是合理的长短)。如果按一两句骈计算,则在12-16言都算合适的。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抒情  )、( 议论 )、( 叙事 )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 主次详简 ),段落的(安排顺序  )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 起首段  ),( 腹段 ),(尾结段   )。“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承叙  )、( 分叙 )( 渡结 )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  实起法)、(虚起法  )、(破题法  )。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虚法开篇不宜拉的过远,通常在2骈之内即应拉回主题,最长不宜超过4骈。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点评

我自己的,努力学习中……  发表于 2020-10-29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1

帖子

4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10-25 19: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浅淡淡 于 2020-10-25 19:28 编辑

小渔村赋十四期第九课作业:
赋1433~浅浅淡淡


一,1、“兮”字用于句子中间,其使用功能便有大的拓展,不仅仅是表达( 感情),也可做(  叙事)与(  议论)。但是用在句子尾,则功能就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做( 语气 )词以强调(  感情色彩 )而已。


2、最合适汉文字组合为句的长度在(  4-8)字。这个字数,即便于( 朗读 ),亦有一定的( 容量性 )。而流传最广的诗是5,7言诗,骈句是( 4、6、7 )言。这些都在4-8字之中。
3、“句式平衡算法”有一个口诀是什么?并试分析?


答:口诀是:“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


分析口诀:
     “三后需四五,四五后七八”——3字句式之后,就应该用4,5字的句式。4,5字的句式之后就应该7,8言的句子. “六言居中立,九字回头滑”——6个字的句子是属于字数在适中的句子。如果用了九字句,那接下来就应该用字数少的句式了,这叫“回头滑”。“一段一相拈,不可不详察。均分六七合,多去少则拔”——考量平衡句子的长短是不是合适,要以一个段落为基数。






二,
1、 总体来说,赋是集(  叙事)、(抒情  )、(  议论)于一体的文学体裁。段意的(主次详简  ),段落的(  安排顺序)等等因素,都决定着一篇赋的成败。
2、 一篇赋文通常是三个大段落,即(  起首段 ),(腹段  ),(  结尾段 )。“腹段”之中,又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细分为(  承叙)、(  分叙)(  渡结)等等。
3、 “起首”在技巧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实起法  )、(  虚起法)、( 破题法 )。
4、 虚起法开篇要注意什么?
答:虚法开篇不宜拉的太远,通常在2骈之内即应拉回主题,最长不宜超过4骈。




附加题:以“重阳”为主题,写一段赋。


重阳赋
文/浅浅淡淡
寒风扫叶,白露为霜。对荻花之萧瑟,望渔火之微茫。节近重阳,满径茱萸自有乃馨香。眺远登高,难越关山而叹;牵情触景,久离故土而伤。唐有王维之别绪,宋如清照之愁肠。几多寂寞,无尽思量。谁知逆旅千里以外,今吾于他乡。眼含泪,手举觞。尚怀壮志于胸,军中报国;犹记青春之梦,笔下成章。嗟乎!芳心一寸,明月半窗。征衫未解,客路长行。作赋中宵惟所愿,传音两地又何妨。


点评

再挑点毛病,虚词使用不准确,紧句一定要加提引词。其他都好。  发表于 2020-10-29 10:22
问好浅浅淡淡同学,作业完成不错!附加题《重阳赋》朗朗上口。  发表于 2020-10-29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6:28 , Processed in 0.08266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