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一点春
成语典故班第39课作业 请根据成语的修辞手法,对下列成语进行归类(夸张、譬喻、借代)。
爱财如命(夸张) 挥金如土(比喻) 青黄不接(比喻) 度日如年(夸张) 小家碧玉(比喻) 胆大包天(夸张)
如花似锦(比喻) 天衣无缝(夸张) 一见如故(比喻) 惊天动地(夸张) 震耳欲聋(夸张)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夸张) 无孔不入(夸张) 一步登天(夸张) 一手遮天(夸张) 口似悬河(借代) 万古长青(借代)
八斗之才(借代) 气吞山河(夸张) 名落孙山(比喻) 固若金汤(比喻) 观者如云(夸张) 二八佳人(借代)
冷若冰霜(借代) 心如刀割(借代) 扭转乾坤(夸张) 迫在眉睫(夸张) 梁上君子(借代) 吴下阿蒙(比喻)
初出茅庐(比喻) 两袖清风(借代) 大海捞针(借代) 羞花闭月(夸张) 道貌岸然(比喻) 书香门第(借代)
二、请从今晚所学的成语里,找出你喜欢的成语5条,说明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选择其中一条成语,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
1)气吞山河
【解释】: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近义词】: 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反义词】: 气息奄奄
2)惊天动地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近义词】: 震天动地、震天撼地
【反义词】: 万籁俱寂
3)观者如云
【解释】: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 唐·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近义词】: 观者如堵、观者云集
4)天衣无缝
【解释】: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 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近义词】: 完美无缺、浑然一体
【反义词】: 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5)梁上君子
【解释】: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出处】: 《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近义词】:
【反义词】: 正人君子
七律 郑州洪(根据成语惊天动地作)
一点春 暴雨洪灾倍怆然,当时险恶尚流传。 军民血铸寻常地,文武舟同尺五天。 大爱千钧留夕照,高怀万仞锁寒烟。 凭谁得问河南痛,城市投资责海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