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387|回复: 17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陈05寻梅灵山龙作业本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8-5 2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梅灵山龙作业本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1-8-17 21:23 编辑

陈05-寻梅灵山龙第二讲作业
作业:以刘裕的权势想直接代晋易如反掌,为什么他还要导演这样的受禅剧呢?
答:刘裕用这样的方式是为了看一看大家是否真的忠于自己,如果真的忠于自己,那么篡晋就是大势所趋。其实这么做是极其冒险的,如果司马德文有宋文帝刘义隆和唐宣宗李忱的本事,依刘裕杀司马德宗这一宗罪,司马德文把刘裕杀头也不过分。可悲的是,司马德文太过软弱,导致最后自己被杀。哀哉,司马德文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1-8-17 21:22 编辑

陈05-寻梅灵山龙第三讲作业
作业:评价一下谢瞻的为官之道。
答:谢瞻为官谨慎,谦退知足,小心谨慎,洞悉情势,先知先觉,德要配位,享福太过,灾难必生。为此,劝告弟弟行事勤勉,为国为家,最终保全一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四讲作业
历史上很多皇帝驾崩前,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国政,所以会留下顾命大臣。但是顾命大臣不好当,因为他是代行皇权,权力太大,很容易引起继任皇帝的不满,最后落个灭门的下场。
不过历史上曾有有过这样四位顾命大臣,他们非常另类,互相结盟,文武分工,既不争权夺利,也不内讧自相残杀,反而齐心协力,一起把他们应该辅佐的皇帝杀掉了——还不是出于私心,而是为了江山社稷!
这四个人,就是南朝刘宋武帝刘裕留下的顾命大臣徐羨之、傅亮、谢晦、檀道济。这四个人都是刘宋的开国元勋,为了刘裕的开国立下赫赫功勋。刘裕死后,太子刘义符继位,也就是刘宋少帝。刘裕对顾命大臣的选择是很有针对性的,可以说几乎完满。
徐羡之是寒门,与刘裕有两对儿女亲家,是同样寒门出身的刘裕的绝对亲信;傅亮,二流士族出身,主要负责情报以及机要工作,他和徐羡之一起控制朝政;谢晖,高门士族谢氏的后人,谢安的孙子,门阀代表,负责禁卫军权;檀道济,刘裕北府军起兵时的老战友,一起打天下的军功实权派,负责军权。从刘裕的角度看,门阀寒门亲信军权,面面俱到,互相制衡,一起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哪怕有问题,也是谢晦这个门阀代表搞事,但其他三个人还是可以搞定他的。
可刘裕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顾命大臣们是很负责,可他的儿子实在是太不争气了。他的儿子刘义符继位的时候刚刚十六岁,正是最好玩的年龄,每天就是游猎和沉湎于酒色。每天玩耍嬉戏,什么父丧,什么军国大事,都不放在心上,连敌国北魏率军来讨伐,他也不关心。
本来按理说,权臣们是喜欢这种年龄小好控制的皇帝的,他们可以大权独揽。然而,刘裕留下的这四个辅政大臣却负责过头了,他们不但违背了辅政大臣互相制衡争权的潜规则,还一起商量,觉得刘义符这样玩乐,实在是太对不起他英明神武父亲宋武帝刘裕了,刘宋的江山不能交到这种人手里!
于是,这四个人一合计,直接发动政变,废掉了刘义符的皇位,不久又杀死了少帝。但他们是为了报答先帝刘裕的托孤之恩才杀掉皇帝的。所以他们也没有自己当皇帝的想法,继续立了刘裕的另一个儿子当皇帝,也就是宋文帝。宋文帝统治时期,是刘宋乃至南朝国力最强的时期,可以说这四个顾命大臣没有选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五讲作业
作业:试分析到彦之北伐的意义。
答:此次北伐的意义在于文帝刘义隆想通过攻城掠地,扩张刘宋王朝的疆土,巩固君权,建功立业、掌的大权。但事与愿违,还给刘宋王朝带来了重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六讲作业
用不同的方式评价檩道济以沙代粮惑敌军,萧思刘振之望风而逃。可以两件事一起评,也可以只评一件事,可以是现代文,也可以诗词赋。
答:在宋朝的众多将领中,檀道济是最出色的一个。晋安帝末年,檀道济跟随刘裕加入了北府兵名将刘牢之的军队,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作战勇敢。以沙代粮惑敌军,只是体现出他的机智灵活,智勇双全。在平定桓玄叛乱等一系列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是东晋后期的重要将领。
仁义并行:公元416年,刘裕出师北伐、攻打后秦的时候,命檀道济率军沿淮河向洛阳进发.檀道济率军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攻克新蔡(今河南新蔡)、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荥阳(今河南郑州西),一直打到成皋(今河南荥阳一带),并在成皋击败秦军主力,迫使洛阳守将投降,军威大振.当时由于俘虏太多,有的将领怕他们闹事,主张杀掉,檀道济却不同意.他说:“我们晋军北伐是为了讨伐罪逆,保护百姓,怎么可以乱杀人?”
檀道济下令把俘虏都放了。这些俘虏回去后,到处宣传晋军的宽大,起到了瓦解后秦军心的作用.接着晋军乘胜前进,攻克长安,灭掉了后秦.檀道济威名远扬.
得罪宠臣,不畏权奸谋害。檀道济是宋武帝、宋文帝两朝的名将,战功赫赫,威望越来越高,引起了朝廷的猜疑.当时,宋文帝生了一场大病,掌管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及将军刘湛担心文帝死后,难以控制檀道济,便在文帝面前说了很多坏话,劝他尽早除掉檀道济,以免留下后患.
公元436年,檀道济奉诏回京.刘湛与刘义康认为时机来了,便用宋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以收买人心、图谋不轨的罪名将檀道济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他的十一个儿子及薛彤、高进之等大将.临刑前,檀道济愤怒地将头巾扔在地上,喊道:“你们这是在自己毁坏长城啊!”
公元450年,刘宋王朝再次北伐,连吃了好几个败仗,结果魏军一路南下,攻到了长江边上的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宋文帝登上建康的石头城,望着远处的敌军,长叹一声:“檀道济如果还活着,怎么会让魏军攻到这里!”可这时檀道济屈死已有十四年了
吹角峰头晓魏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七讲作业
作业:谈谈檀道济、刘义康两人获罪原因的异同。
答:相同之处:功高震主,遭人嫉妒。
不同之处:刘义康主相生嫌,涉反罹祸。
刘义康本人读书少,对君臣之间应有的界限缺乏应有的认识,不拘小节获罪身死。他的为政才能很大程度在他的识人和用人。可是成也用人,败也用人。刘义康用的人对他的为政起了很大的帮助,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用的人又想借用他而取代宋文帝,借刘义康实现自己的野心。可以想象,如果刘湛等人真拥立刘义康取代了刘义隆,他本人就可能成为权臣,缺少文化的刘义康很容易被他们控制。从这点来说刘义康的死,死得冤枉。

檀道济得罪宠臣,不畏权奸谋害。檀道济是宋武帝、宋文帝两朝的名将,战功赫赫,威望越来越高,引起了朝廷的猜疑。当时,宋文帝生了一场大病,掌管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及将军刘湛担心文帝死后,难以控制檀道济,便在文帝面前说了很多坏话,劝他尽早除掉檀道济,以免留下后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八讲作业
简述范晔在刘义康谋反案中的作用。

答:范晔是东晋和刘宋时期著名文人,为人放纵不羁,藐视礼仪,做事情也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范晔在刘义康谋反案中,先由被动后到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但在关键时刻,做贼心虚,没能发出信号,结果功亏一篑。
在主观上,有操守不检、薄情浅行、谋反思想基础、对谋反默认并参与某些活动。在客观上,与文帝矛盾已显现,有其时代背景。最初,范晔不同意参与,但对方派人先是用故意输钱的方式,博得范晔好感,又用皇帝拒绝与范晔联姻一事相激,“丈人奕叶清通,而不得连姻帝室,人以犬豕相遇,而丈人曾不耻之,欲为之死不亦惑乎?”说老人家您代代清白,却不能和皇室联姻,人家把您当作猪狗来对待,而您却不曾认为这是一种耻辱,还想要为皇帝献身,这不也是很糊涂的事吗?!范晔默然不语,但“反意乃决”,最终,站到了刘义康的阵营,相关的方案、讨伐檄文及信件等等均出自范晔之手。
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十一月,宋文帝到武帐冈赴宴,准备行刺的侍卫许曜,把佩刀拔出一截,向范晔使眼色,就等范晔点头了,但范晔做贼心虚,没能发出信号,结果功亏一篑。范晔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最终落得这个下场,时年四十八岁。范晔的教训:文人谋反,从来难以成事,赌桌上的朋友是靠不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九讲作业
作业:简论刘宋此次北伐的失败原因。
答:主要原因在于不占有天时地利人和!
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集结重兵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分三路大举北上,初期攻势顺利,但是因为先锋军的战败,直接引起了刘宋全局战败,北魏军一度兵临长江,魏军所过之处,更是遭到洗劫焚毁。
刘宋无论是从战前准备还是说战术抉择,都完全处于下风,加上北魏雄主拓跋焘,利用了骑兵机动穿插的优势,快速突进到长江沿线,直接打破了刘宋所有的军事部署,赢得战局主动。
首先要说的是天时地利,当时已到年底,天寒地冬,对宋军极为不利。
其次要说的是人和。由于宋文帝太过着急,刘宋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国力支持一场对北魏大规模且持久的战争。
宋文帝为了这次北伐,在人力和财力上,都有强行征集的意味。宋文帝下令从全国征兵,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凡所发民丁,缘江五郡集广陵,缘淮三郡集盱眙。同时为了供给军需,刘宋国力不足,所以只能向民间借贷,下令扬、南徐、兖、江4州富民家资满50万,僧尼满20万者,“并四分还一,过此率计,事息即还”。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刘宋兵力不足,三路宋军,东路和中路军合计兵力号称20万,东路军是主力的精锐部队,大约6万余人,两路军兵锋直指洛阳,西路军攻取关中,三路大军其上,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刘宋兵力的确不足。
但是新征集的民丁不是真实的士兵了,缺乏战争经验,尤其是攻城战,所以说宋文帝只是临时征集了表面上足够的兵力,但是并没有形成足够的战力。
二是刘宋国力不足,所以为了支持这一场大战,需要向民间借贷,打完仗是要换的,打赢了还好,打不赢必然加重刘宋的财政负担。
总之可以看出,刘宋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财力打这一仗,而且宋文帝过于干涉前线将领作战,这些都是刘宋不利北伐的因素。但是好大喜功,不顾众人的反对意见,痴迷于封狼居胥的宋文帝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相反北魏则是在拓跋焘的治理下,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北方一统,兵势正盛,而且拥有机动的野战骑兵力量,是刘宋所不及的。
三是刘宋缺少能征善战之将,使得宋军在战场上屡屡失去战机。
宋文帝曾经在病重之际,害怕檀道济无人可以压制,所以授意他人除掉了檀道济,以及军中檀道济一派的武将,这等于是替北魏消灭了宋军一批能打仗的武将。
所以在这次北伐最为关键的东路军,作为主力东路军的先锋军先锋军主将是一个刚愎自用、贪婪好战王玄谟。趁北魏于南方的兵力部署不足,一路北上,打过来黄河,围困滑台拿下滑台重镇,就可以为宋军北伐打下基础,可是王玄谟当初在宋文帝面前吹嘘的劲头没了。时王玄谟率领主力先锋军围攻滑台,打了3个月没打下来,对于下属的建议也一概不准,使得宋军在坚城之下待了3个月,面对拓跋焘率魏军援军来袭,王玄谟弃军而逃,致使宋军大乱,被魏军追杀,东路军的攻势也就此停止。
因为王玄谟的私自逃亡,使得东路军遭遇重创,面对魏军大举来袭,也无法做到稳住阵线这一点。
从客观上说,北魏决策得当,抓住了刘宋的要害,没有和刘宋陷入大范围的战争中,选择了集中兵力,专攻东路的打法,实现了饮马长江,胁迫宋文帝和议,削弱刘宋的国力。
在击败刘宋东路军后,北魏军并未去攻击西路军和中路军,而是集中主力部队,分道并进,所过之处,宋军大多请降,没有抵抗的能力,这也是主力宋军在前线的结果,后方没有足够兵力驻防。
宋文帝没想到,战事会从黄河一线快速推进到长江一下,北魏各路大军大致于同一时期兵临长江。
虽然魏军最后因为缺乏船只渡江,加上后方仍有部分坚城未被攻下,粮草补给也不够了,只能撤军了,但是魏军所过之处,江北诸州残破,民众伤亡、被掠走者不可胜数。
总的来说,宋文帝时期的第二次元嘉北伐,是在刘宋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的,而北魏并未陷入到刘宋的攻击节奏中,选择了重点攻击东路军,在击溃东路军的基础上,快速南下,饮马长江,迫使宋文帝臣服,以达到预想的战略目标,随着刘宋建康一线遭遇北魏军事威胁,其他两路宋军也只能选择撤退,已获得的战果大多付之东流了,这又是一次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更为严重的是,刘宋自此国力日衰,无力和北魏争夺天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7 21: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05-寻梅灵山龙第十讲作业
作业:试述当北魏世祖去世时,刘宋乘机北伐的利弊。
答:当北魏世祖去世时,刘宋乘机北伐的有利条件在于天时,弊端在于不占有地利与人和,故想趁着拓跋焘意外去世的投机之举进行第三次北伐,最终落得一个进攻不利再度无功而返的下场,从一开始,刘义隆的北伐战略就是错的!当北魏世祖去世时,刘宋乘机北伐的有利条件:在听说拓跋焘去世的消息后,刘义隆非常兴奋,想趁北魏政局不稳之机,打算再次北伐,报仇心切可以理解。不利条件:刘义隆没有集思广益,在征求百官意见时没有采纳中肯意见建议,如太子中庶子何偃认为:“淮河、泗水几个州郡疮痍未复,不应轻举妄动。”沈庆之竭力也反对!刘兴祖的进攻战术建议:从青州直插北魏腹心,不要从南到北的平推。还是按老办法:兵分三路进攻。此时,刘义隆又仓促下诏曰:“胡虏穷凶极恶,古今罕见。如今,不用我们武力征讨,他已遭天诛。拯救快要淹死的百姓,荡涤世间污泥浊水,正在其时。即令骠骑、司空二府各率所部北伐,东西呼应。对于起义立功、回归本土的人,按照功劳大小奖酬。”在进攻过程中,三路军主将怯懦无能,没有相互协同配合,且后勤保障工作做的不好,于是,第三次北伐除了鲁shuang略有斩获,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戛然而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35 , Processed in 0.0638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