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0-11 2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9课作业
一瓯茶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下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
1.虎穴:老虎洞,喻危险之。《三国志·吕蒙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探虎穴而挥戈,上 鱼门 而悬胄。”
2龙渊:古人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淮南子·地形》:“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一说剑名。 龙泉剑,又名龙渊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名剑,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3.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现以此作为古代典籍的泛称。孔子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4.鼠目:意思是谓眼小而突出。形容人的寒贱相。《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曰:獐头鼠目子乃求官耶! 宋·韩驹《湖南有大竹世号猫头取以作枕仍为赋诗》:“更长月黑试拊卧,鼠目尚尔惊睢盱。”
金·元好问《送奉先从军》诗:“潦倒书生百战场,功名都属绣衣郎,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
5.白羽: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吕氏春秋·不苟》:“武王 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书·牧誓》作“白旄”。《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武侯诸葛亮常摇白羽扇。
6.乌纱: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醉眠邻妇侧,乌纱帽半坠。
7.羊角:羊的角。借指弯曲向上的旋风。《庄子·逍遥游》:抟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回风也。
8.赵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秦赵会于渑池,秦王曰:闻赵王好音,请鼓瑟。赵王鼓瑟。蔺相如曰: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不许,相如迫之,乃亲击缶。 9.虞韶:谓虞舜时的《韶》乐。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护,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继尧也。
10.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表示激奋或发怒):~高呼。~瞋目(捋袖伸臂,瞪着眼睛,形容发怒)。《庄子·人世间》载,齐有征役,支离疏攘臂游其间。支离,肩高于背,言以疾免役,无所惧也。
11.折腰:意思是屈身事奉:摧眉折腰事权贵。《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羞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时县令每月的俸禄数。
12.辞金:谓为官廉洁自律,不受非义之赠。《韵府》载,杨震为太守,人奉以金,不受。人曰:无人知也。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元马臻《述怀五十韵》:“献璞悲和泣,辞金忆震贤”。
13.雷焕:雷焕在任期间,“施仁政,废霸道,谦和待百姓,廉洁抚民怨,宽厚感民心”,深受古代丰城百姓敬重。《晋书·张华传》:“雷焕掘丰城吴狱得二剑,一与张华,一自佩。华诛,剑遂失,焕卒,子华佩父剑过延平津,忽于腰间跃出堕水。入水求之,见两龙在水。” 14.吕虔:三国魏吕虔以王祥有三公之量,解佩刀相赠,后果为三公。
15. 引车:《列国传》载,蔺相如以完赵璧位列上卿,廉颇怀忌,宣言必欲辱之。相如每出,引车避颇,家人以为耻。相如曰:此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颇闻之,负荆造门请罪。
16. 楚狂:陆通,字接舆,春秋末楚国人,因为楚昭王政令无常,所以他披发佯狂不仕,曾唱着歌经过孔子身边。故人称之楚狂。
17.泛棹:《晋书·王徽之传》:“王子猷雪夜泛舟访戴安道,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18.登楼:东汉 王粲 在 荆州 依 刘表 ,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宋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故园山川,故国心眼,还似 王粲 登楼。” 明 陈所闻 《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套曲:“多应他 陈蕃 一榻,肯教你 王粲 登楼。”
19.王郎帽:形容受人喜爱。《晋书·王濛传》载,王蒙美丰姿,每出市,群姬爱之,见其帽破,皆欲遗以新帽。
20.苏子裘:形容人失意穷困。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