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82|回复: 2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班委第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3-20 21: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2-3-20 21:23 编辑

作业:1.评价丘迟写信送给陈伯之。
2.你怎么看邢峦。
3.临川王萧宏为什么带着几个人骑马逃跑?


0

主题

75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3-21 1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优美的骈体书信,丘迟奉命写给投降北魏的陈伯之的劝降信,陈伯之收信后,权衡利害,果然率兵归梁,这封信起到了很大的政治感召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0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班主任-路漫漫三年级第五讲作业
作业:1.评价丘迟写信送给陈伯之。
答:这是一封劝降书,一封收到了实际效果的劝降书。
梁天监四年(505),梁朝北伐,当时北魏前线与梁对抗的主将是天监元年自梁降魏的陈伯之。
陈伯之本来是南齐将领,在梁武帝萧衍起兵伐齐自立的过程中,几经犹豫,最终拥戴萧衍,所以萧衍即位建立梁朝后,论功行赏,任命陈伯之为江州刺史,并封为丰城县公。
但陈伯之对梁武帝心怀疑虑,在南朝不自安,投降北魏,北魏任命他为平南将军,都督淮南诸军事,实际上是将他置于与梁朝冲突的战场前沿。
梁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命记室丘迟写信给陈伯之劝降。
劝人投降,必须要有充足而且强大的理由。
要知道,此时梁与北魏相比,在军事实力上并不占优,而且自东晋以来,南朝政权在与北方的战争中,也是败多胜少。
更何况陈伯之本是叛变梁朝投敌的将领,对于梁朝必然顾虑重重。
丘迟此信,确实给出了强大的理由,但角度却出人意料。
两军对垒,丘迟在信中并未写得剑拔弩张,以势压人;也没有空口许诺,诱之以利。而是设身处地,处处从陈伯之的处境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丘迟的说理有三层。
第一层直接从陈伯之变节的历史落笔,对比陈伯之投敌前后、在梁朝与居北魏的处境,在南时“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降北后“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虽稍嫌夸张,却也是有事实基础的。
而一壮一劣的鲜明对比,又让陈伯之不得不反思自己此前的投降行为是否明智。
第二层善意地推测陈伯之当初之所以投降是由于受了他人蛊惑,并非出于本意。
梁朝的政策是既往不咎、宽大为怀,并以光武帝刘秀劝降曾杀害其兄长的主谋朱鲔以及曹操接纳曾杀害其长子的张绣的历史典故,以及陈伯之奔北后其在南方的祖坟和家人都安然无恙的事实为证据,来打消陈伯之对梁朝态度的顾虑。
第三层从反面分析,指出梁朝必能灭亡北魏,如果陈伯之执迷不悟,那将把自己置于危险处境。
在说理完毕后,丘迟又动之以情,这是全文最有感染力的部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仅仅一句话,却形神兼备地写出江南春天的图景,由此再追问一句:你不想念家乡吗?
丘迟就像一位至交老友一样,为陈伯之分析形势,陈述利害,娓娓道来,情理兼备,使这一封信具有了让人难以拒绝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史载,翌年三月,陈伯之在寿阳(今安徽寿县附近)率本部八千士兵降梁。
2.你怎么看邢峦。
答:《魏书·邢峦传》记载:邢峦出生于官宦世家,少时勤奋好学,常自带书籍到处寻师求教,博览群书,有文才干略,州郡相继上表向朝廷推荐,后被选拔入朝,初任中书博士,后擢升员外散骑侍郎。孝文帝(元宏)对他非常赏识,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正月派他出使南齐。一年后回朝,任通直郎,后改中书侍郎,经常参与机要朝政。不久兼任黄门郎,负责掌管朝廷机要,重要文件均由他起草。后因随驾征汉北有功,官拜正黄门兼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不久升任散骑常侍兼尚书。宣武帝(元恪)即位之初(公元500年),邢峦实授尚书职务。当时的北魏王朝,随着各地陆续朝贡,外蕃商人也相继而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与之俱来的是社会上乃至朝廷中出现了重商轻农,尚奢华弃节俭的倾向。于是,邢峦向皇帝上书劝谏“重粟帛轻金宝”,因为“粟帛乃安国育民之方,金宝是虚华损德之物”,宣武帝接受了他的进谏。
北魏正始元年(公元504年)闰十二月,南梁的秦、梁二州行事夏侯道迁带着汉中土地归顺了北魏。宣武帝诏加邢峦“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兼理镇西将军”,并授权“进退征摄得以便宜行事”前去安抚,到汉中后,先后平定了秦、梁二州,又新立巴州。邢峦实授秦梁二州刺使,安西将军。平定巴西,攻取十四郡县,扩地“东西七百,南北千里”,回朝后被任命为度支尚书。
正始三年(公元506年),南梁萧衍派兵侵扰徐、兖二州,东南边境相继陷落。朝廷派邢峦为使持节、加安东将军,都督东讨军事,尚书职不变。临行前,皇帝召见他说:“绥靖东南边疆非将军莫可,望将军能建立殊勋,以慰朕心怀。”邢峦回答:“敌人虽连占数城,人数众多,都是送死的犬羊之辈,灭敌之期不远,愿陛下不要以东南为虑。”皇帝高兴地说:“有将军督理军务,朕还忧虑什么呢?”邢峦到前敌后,兵分三路,分头抵御进犯孤山、固城、龟蒙之敌。只经一战,收复了三城,兖州平定。乘胜攻取宿豫,获军粮40余万石。宣武帝赐金书表彰邢峦,赞他“殊勋茂捷,自古莫二”,封为平舒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十月,豫州彭城人白早生杀死刺使叛变,据城归顺南梁。肖衍派冠军将军齐苟仁带兵驻悬瓠。宣武帝命邢峦持节,加镇南将军,都督南讨诸军事,带领羽林军精锐出师讨伐。邢峦率轻骑八百,日夜兼程,五日到达鲍口,一战将敌击败,平定豫州,斩首白早生。班师回朝以后,宣武帝勉励邢峦说:“卿役不逾时,鸿勋硕美,可谓无愧古人。”
从宿豫大捷以后,邢峦立志修德,不以金钱声色为重。虽屡屡执掌兵权,对军费及物资一点也不多占。平定悬瓠以后,升任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小。
3.        临川王萧宏为什么带着几个人骑马逃跑?
答:当年淝水之战,苻坚率领前秦大军以绝对性的优势南下,结果却落得个战败的下场,不但一统天下成为迷梦,就连前秦政权也分崩离析。事后诸葛亮称,前秦此战人心不齐,又有内奸作乱,最终一蹶不振,是必然。
这一仗对于前秦来说,简直输得无地自容。大好形势,就那么莫名其妙的,连主帅都因此遭殃,实在是太丢人了。
不过,他们并不孤单。公元506年,萧宏把梁朝的“百万大军”带去和他们谈经验去了。
六世纪初,北方是北魏最强大,其他都小打小闹,而南方,最强大的就是梁了。这两政权都叫嚣自己才是正统。梁朝自认是汉民族建立起来的,当然就是华夏衣冠。北魏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华夏人的祖坟都在他地盘上呢。实际上聪明人都知道,当时管什么正统不正统,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两国常常交战。很不幸的是,梁常常被打得满地找牙,败多胜少。到了天监五年,形势已经很不乐观了。本年九月初,大将蓝怀恭被杀,宿预被占,淮阳被夺,梁军损失数万将士。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梁武帝萧衍以前所未有的强势,打造了一支实力最强悍的军队。为了壮我军心,梁武帝任命他的亲弟临川王萧宏担任北伐军统帅,希望一雪前耻。
誓师大会开的特别成功,军号嘹亮,军容雄壮,军备精良,军心向上。那些当年从北方来的老兵都认为这是百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精锐之师,这样的部队不要说打仗,就是往战场上一一摆开,那也是要把北方佬吓跑的啊。
果然战况空前的好。大军前锋部队在有了强力保障的条件下,攻克梁城,喜报迅速传到京城,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啊,京城上下都觉得这一次,肯定能打北魏军队打回北方去。
只是,屯兵洛口的大军里面却生出了变化。原来将军们全都想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可主师萧宏不乐意了。他也就是窝里横,真打仗,可不敢。再加上前方的军报说北魏已派了大将邢峦会同元英,要合力攻打梁城,他心里生出了撤退的想法。
听得主帅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愣了。这次大军出征,军士号称百万,是倾全国之力打造的精锐,这会儿还只有先锋部队随便打了打,主要大军都还没动一兵一卒。怎么能就撤退?这位养尊处优的临川王脑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尴尬之时,吕僧珍说:“知难而退,不亦善乎?”萧宏顿时说很好很好——有这么个知心知意的将军附议,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吕将军这么看,其他人可不同意。柳却认为攻无不克,无处说难;裴邃说本来就是找敌人来打的,无难可避;,马仙从国家大义入手;昌义之气得胡子头发都竖起来,要杀吕僧珍;朱僧勇,胡辛生甚至都准备砍了吕僧珍,可惜谁都没有说动萧宏——当然,萧宏这会也没敢下达撤军的命令。
随后,北魏人送来了妇女头巾和发饰,连带一首歌“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萧娘和吕姥,都可以对号入座,至于韦虎,那就是韦睿,虽然身体弱得很,连马都不能骑,但不影响他的战线。萧宏原本就是个花花公子,长得很美,在南朝是风靡一时的抢手货。在上战场之前,他过的就是沉湎声色的生活。身边侍女千人,个个争芳斗艳,这样的人,哪会有什么英武之气?可不就是个娘们差不多嘛。他早就没了血性了,骂就骂吧,可是,将士们听不下去,用北魏军士的话来讲,他们就是个娘们领的兵,这简直无法忍受!吕僧珍一反之前的态度,他想提一小支部队,去给北魏一点教训,但是萧宏不同意,还下了死命令:“凡是人马有前行者,一律斩首。”
他们忍受不了是他们的事,萧宏可不管,凡是请战的命令,他一概不听。
北魏人也做得谨慎,他们也没有动手。
几天后,洛口下了一场暴风雨,军中惊慌。暴风雨中,人们都以为是北魏人趁着夜色来攻打了。梦中被惊醒的萧宏吓破了胆,他仓促中带着几个心腹骑马跑了,将士们四处寻找,发现找不着主将后,也都跑散了,丢盔弃甲,老的弱的生病的都不管了,争相渡河,自己人踩自己人,死亡近五万人。
萧宏坐小船过长江,到达白石垒,请求入城。临汝侯萧渊猷登上城楼,对他说:“百万之师,一朝鸟散,国之存亡,未可知也。恐奸人乘间为变,城不可夜开。”然后派人从城上吊了食物下来,萧宏就这样过了一夜。
之后,梁城失守,钟离失守,再之后北魏所向披靡,哪怕是梁朝原先已占领下来的城池,也再次失陷,梁军一塌糊涂。
这一场战争,没有一声号角,没有一轮交战,号称百万的精锐,在一场暴风雨中被自己给打败了。兵精,将勇,却终因主帅的无能,导致史上少有的大败。
萧宏在是无能,其实他的无能早有预见,无能不是一天形成的!萧衍要负主要责任。
萧宏只是个高级纨绔子弟,他是个无能的草包。实在不是领兵的料,也实在没有资格作主帅。他只会敛财,只会享乐。
但是哪怕就是这样的战败,他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处罚。他照样逍遥,过了几年,他又被任命为太尉、扬州刺史,侍中。直到死,他都过得幸福快乐,曾经有人告密,说他家中暗藏兵器铠甲,梁武帝亲自前往探视,发现是30多间库房的铜钱,至于其他库房中存的布绢丝帛,数不胜数,梁武帝竟然还盛赞他是理财能手,从来没有想过,他这钱从何来。
梁朝最终灭亡,从来都没有什么万世基业,但历朝历代,将军战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这一仗,败得实在是耻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38 , Processed in 0.0565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