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024|回复: 17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白驹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4-24 21: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三、交作业时间为一周时间,作业论坛截止时间为周日(2022.4.3018点,超过时间补交作业必须截图给组长。不截图视作未完成作业累计三次不写作业,不管是谁,一律单飞!组长上报统计表和未交作业名单在当天21点前。
四、写作五律作业小组接龙,不接龙不点评。作业超过截止日期不点评。作业不交论坛不统计,作业在小组接龙截止时间为周四(2022.4.28)晚上八点截止,请按时在小组接龙不错过点评机会。
五、要求学员交作业前自检作业检查格律,注意写作题分三步骤:
1)第一步写好五律作业检查格律编辑好写出来保存一下,然后准备在组里接龙。为毕业汇总做好准备。
2)第二步再回答标注自己作业的格律,在每行下边标注平仄。
3)第三步在诗作标注平仄题下边,找出诗中的入声字。
不符合班级要求者,尽快在论坛修改好。还要注意把作业编辑汇总在同一文档里,为毕业汇总做好准备工作。
附搜韵网址:
https://sou-yun.cn/AnalyzePoem.aspx


0

主题

19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9
发表于 2022-4-25 1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30-远山如梦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坳救有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三、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答:五律*风筝
文/远山如梦
竹骨竞妖娆,纸鸢飞九霄。
蟠龙云上舞,彩凤日边飘。
凭借东风力,闲临春色邀。
真心追我梦,无线更逍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1

帖子

4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5 1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课后作业:


白驹12-莲花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坳救有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三、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 • 风筝
白驹12-莲花
巧力借风高,翩飞上碧霄。
追云争望远,唤鸟比腾超。
欲览三江水,寻搜四海礁。
奈何牵一线,不得任逍遥。


格式:
五律 • 风筝
白驹12-莲花
巧力借风高,翩飞上碧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追云争望远,唤鸟比腾超。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览三江水,寻搜四海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奈何牵一线,不得任逍遥。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 力   借  碧  一  不  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6 0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五律专修班第9讲作业
白驹31-过客
一、问答题:
1、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总括起来有三种:
①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②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③特拗

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一、句脚句型为“仄仄平”的句子,又叫“平脚句型”(只有这种句型才可能出现孤平)五言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用仄声字,必须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本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用平声字相救,又叫本句自救。如果不救,这两句除韵脚是平声字外,就只有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是平声字了(韵脚不算),又叫犯“孤平”,必须救。

如五言:
    平平仄仄平,这里第一字用仄声字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里全句只有第二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第三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就是本句自救,叫孤平拗救,又叫“一拗三救”。
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二、韵脚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记住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全句是:
     五言
     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七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该句型有三种“拗救”形式,都是属于对句相救:  
     1、大拗必救:
     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的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句型成“平仄仄”,因为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改变了“平平仄”的句型,故为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还有一种特殊的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仄脚句型”,但不是对句相救,是句内自救。可以直接用这种句型写律诗,多用于第七句。不须要再救。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换成“平平仄平仄”。此种句型的第三字与第四字,可以互救,允许平仄互换,即末尾三字“平仄仄”可为“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一定要保留平声,不然要是变为仄声,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犯孤平的句子。
(仄平仄平仄)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在五言格律诗中,这叫做“三拗四救”。(三四互换一应平)
     这个也就是写诗的时候,为了表达意思的需求,第三字要使用仄声字,这样句子就成了三仄尾了,为了避免这样,就将第四字换位平声字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古人把这种句式作为特殊句式,规定为合律。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文/过客
一纸半文钱,乘风亦上天。
山高须仰首,海阔应飞船。
无羽浮云后,多情落日边。
时逢三月暮,遁世作神仙。
入声字:一、亦、落、日、月、作。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纸半文钱,乘风亦上天。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山高须仰首,海阔应飞船。
平平平中仄,仄仄中平平。

无羽浮云后,多情落日边。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时逢三月暮,遁世作神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2-4-26 08: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骊山石 于 2022-4-26 08:29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21-骊山石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有三种: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把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1)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2)小拗可救可不救
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3)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一)
五律•风筝
文/白驹21-骊山石
身著五颜衣,借风振翅飞。
儿童长线曳 ,翠袖陌头围。
佳节迎祥气,新春送紫辉 。
诗词皆畅咏,自古不相违。
(二)标格律五律•风筝
文/白驹21-骊山石
身著五颜衣,借风振翅飞。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儿童长线曳 ,翠袖陌头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佳节迎祥气,新春送紫辉 。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词皆畅咏,自古不相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入声字:著借陌节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7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6 2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丝竹岁月 于 2022-5-12 16:38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22—丝竹岁月
一、问答题: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答: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答:小拗可救可不救:
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
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大拗必救: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3、特拗
答:凉风起天未,原句 平平平仄仄  特坳平平仄平仄,特拗句不需要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篾骨纸皮穿,乘风亦上天。
身随鸿雁舞,影动白云牵。
俯瞰群峰小,遥看四野鲜。
平生愁与苦,悉数逐飞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4

帖子

2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6 21: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雨花汀 于 2022-4-26 21:31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03-紫雨花汀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有三种: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把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1)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2)小拗可救可不救
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3)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文/白驹03-紫雨花汀
竹纸是其身,姿容几乱真。
挟风鸣似笛,振翅炫如春。
翠岭等闲看,高天任意巡。
可怜绳线断,无力唱悲呻。
   
竹纸是其身,姿容几乱真。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挟风鸣似笛,振翅炫如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翠岭等闲看,高天任意巡。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怜绳线断,无力唱悲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竹  挟  笛  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0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04: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风居士 于 2022-5-14 12:42 编辑

第九讲作业
白驹05-清风居士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例: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
例: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特拗:句内自救。
例: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文/白驹05-清风居士
展翼向春晖,凌空赏翠微。
帛轻云雾近,竹固影踪稀。
引线神犹远,驰风意不违。
心随天广阔,欲伴纸鸢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1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 于 2022-4-28 11:26 编辑

小渔村五律专修班第9讲作业
白驹02-日出东南
一、问答题:
1、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总括起来有三种:
①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②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③特拗

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一、句脚句型为“仄仄平”的句子,又叫“平脚句型”(只有这种句型才可能出现孤平)五言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用仄声字,必须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本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用平声字相救,又叫本句自救。如果不救,这两句除韵脚是平声字外,就只有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是平声字了(韵脚不算),又叫犯“孤平”,必须救。

如五言:
    平平仄仄平,这里第一字用仄声字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里全句只有第二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第三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就是本句自救,叫孤平拗救,又叫“一拗三救”。
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二、韵脚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记住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全句是:
     五言
     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七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该句型有三种“拗救”形式,都是属于对句相救:  
     1、大拗必救:
     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的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句型成“平仄仄”,因为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改变了“平平仄”的句型,故为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还有一种特殊的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仄脚句型”,但不是对句相救,是句内自救。可以直接用这种句型写律诗,多用于第七句。不须要再救。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换成“平平仄平仄”。此种句型的第三字与第四字,可以互救,允许平仄互换,即末尾三字“平仄仄”可为“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一定要保留平声,不然要是变为仄声,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犯孤平的句子。
(仄平仄平仄)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在五言格律诗中,这叫做“三拗四救”。(三四互换一应平)
     这个也就是写诗的时候,为了表达意思的需求,第三字要使用仄声字,这样句子就成了三仄尾了,为了避免这样,就将第四字换位平声字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古人把这种句式作为特殊句式,规定为合律。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文/日出东南
忽忽向高天,逍遥胜似仙。
乘风红日下,伴鸟白云前。
吾志应鸿逐,人生岂线牵。
愿离尘世累,只影对山川。
入声字有:忽、忽、日、白、逐、只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忽忽向高天,逍遥胜似仙。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乘风红日下,伴鸟白云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吾志应鸿逐,人生岂线牵。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愿离尘世累,只影对山川。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7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16:4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苇航 于 2022-5-4 16:54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白驹15一苇航
一、问答题: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坳救有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联诗的出句“野火烧不尽”的本来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结果在第四个位置上用了仄声字“不”成了拗句,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严重的平仄音失调,(四个仄音,一个平音),因此就必须在对句中适当位置增加一个平声字,已达到平仄音平衡(全联诗中平仄音尽量对等)。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叫做四拗三救。(出句四拗,对句三救,因为没有符合“对、粘、替”,就叫“大拗”,大拗必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三、特拗:句内自救。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待跃蔚蓝天,飘蓬放纸鸢。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流星如远落,戈鸟似高悬。
平平中仄仄,平仄仄平平。
飞荡炊烟起,招摇夕照还。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线长牵快乐,闲适话当年。
仄中中仄仄,平仄仄平平。

入声字:跃、蔚、落、夕、乐、适

修改:
三月蔚蓝天,飘蓬放纸鸢。
流星如远落,戈鸟似高悬。
飞荡炊烟起,招摇夕照前。
线长牵快乐,闲适话当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9 , Processed in 0.0765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