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118|回复: 19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鹿鸣组第九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4-24 2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三、交作业时间为一周时间,作业论坛截止时间为周日(2022.4.3018点,超过时间补交作业必须截图给组长。不截图视作未完成作业累计三次不写作业,不管是谁,一律单飞!组长上报统计表和未交作业名单在当天21点前。
四、写作五律作业小组接龙,不接龙不点评。作业超过截止日期不点评。作业不交论坛不统计,作业在小组接龙截止时间为周四(2022.4.28)晚上八点截止,请按时在小组接龙不错过点评机会。
五、要求学员交作业前自检作业检查格律,注意写作题分三步骤:
1)第一步写好五律作业检查格律编辑好写出来保存一下,然后准备在组里接龙。为毕业汇总做好准备。
2)第二步再回答标注自己作业的格律,在每行下边标注平仄。
3)第三步在诗作标注平仄题下边,找出诗中的入声字。
不符合班级要求者,尽快在论坛修改好。还要注意把作业编辑汇总在同一文档里,为毕业汇总做好准备工作。
附搜韵网址:
https://sou-yun.cn/AnalyzePoem.aspx


1

主题

365

帖子

5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2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4-25 06: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墨情缘 于 2022-4-25 06:26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鹿鸣22-水墨情缘第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总括起来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三、特拗

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一、句脚句型为“仄仄平”的句子,又叫“平脚句型”(只有这种句型才可能出现孤平)五言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用仄声字,必须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本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用平声字相救,又叫本句自救。如果不救,这两句除韵脚是平声字外,就只有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是平声字了(韵脚不算),又叫犯“孤平”,必须救。

如五言:
    平平仄仄平,这里第一字用仄声字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里全句只有第二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第三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就是本句自救,叫孤平拗救,又叫“一拗三救”。
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用仄声字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全句只有第四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
第五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也是本句自救,又叫孤平拗救。(例诗略)
二、韵脚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记住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全句是:
     五言
     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七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该句型有三种“拗救”形式,都是属于对句相救:  
     1、大拗必救:
     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的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句型成“平仄仄”,因为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改变了“平平仄”的句型,故为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还有一种特殊的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仄脚句型”,但不是对句相救,是句内自救。可以直接用这种句型写律诗,多用于第七句。不须要再救。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换成“平平仄平仄”。此种句型的第三字与第四字,可以互救,允许平仄互换,即末尾三字“平仄仄”可为“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一定要保留平声,不然要是变为仄声,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犯孤平的句子。
(仄平仄平仄)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在五言格律诗中,这叫做“三拗四救”。(三四互换一应平)
     这个也就是写诗的时候,为了表达意思的需求,第三字要使用仄声字,这样句子就成了三仄尾了,为了避免这样,就将第四字换位平声字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古人把这种句式作为特殊句式,规定为合律。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风筝
文/水墨情缘
竹骨纸花容,飞鸢但借风。
眼高生线轴,身稳上云空。
豁达神姿扮,逍遥面膜充。
儿曹图快乐,万里不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1

帖子

3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5 07:5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鹿鸣20—雨霖铃
一、问答题:
1、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出现拗句,采用补救的方式称为拗救。拗救有大拗、小拗和特拗三种。大拗必救,如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仄仄平平仄成为仄仄平仄仄。对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小拗可救可不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文/雨霖铃(一先韵)
心事寄云天,轻盈一线牵。
乘风晨雾里,送雁落霞边。
进退难如意,升沉自信缘。
终生无所恋,碎骨便成仙。

五律·风筝
文/雨霖铃(一先韵)
心事寄云天,轻盈一线牵。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乘风晨雾里,送雁落霞边。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进退难如意,升沉自信缘。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终生无所恋,碎骨便成仙。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3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2
发表于 2022-4-25 1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律诗班第九讲鹿鸣组作业:
鹿鸣-深山秋林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坳救的三种类型:
答:总括起来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五言: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七言:
基本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仄平平仄平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答: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全句是:
五言
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七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该句型有三种“拗救”形式,都是属于对句相救:

1、大拗必救:
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的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型成“平仄仄”,因为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改变了“平平仄”的句型,故为大拗,必救。
这种对句互救一般出现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组句式内(一联内部)。
例2、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叫做四拗三救。

2、小拗可救可不救:
五言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仄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仄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们在实际的创作中,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互救相结合的。
下面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例1: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三、特拗
答:还有一种特殊的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仄脚句型”,但不是对句相救,是句内自救。可以直接用这种句型写律诗,多用于第七句。不须要再救。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在五言格律诗中,这叫做“三拗四救”。(三四互换一应平)
古人把这种句式作为特殊句式,规定为合律。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梦幻向天宫,力拼往碧空。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似龙攀玉殿,宛蝶鼓狂风。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频耀斑斓色,竞当仙界翁。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摇摇如意想,一线拽回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力碧玉蝶一拽


风筝
文/深山秋林
梦幻向天宫,力拼往碧空。
似龙攀玉殿,宛蝶鼓狂风。
频耀斑斓色,竞当仙界翁。
摇摇如意想,一线拽回笼。
入声字:力碧玉蝶一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4-26 07: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鸣鹿鸣28-海上飞燕第九讲作业: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有三种。
1、平脚句内自救
如“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故”拗“今”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2、仄脚对句相救
如“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抝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仄仄平平         
3、特拗
如:“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基本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四互换,一应平,特拗。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风筝
蝶舞借春风,翩翩向碧空。
时人频望眼,稚子乱摇翁。
忽上又忽下,正西复正东。
世间多少事,恰与此鸢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0

帖子

5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6 07: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讲作业鹿鸣23~紫荷心幽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往来成古今,原句平平仄仄平一傲三救仄平平仄平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小拗可救可不救: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平声字救。 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大傲必救: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3、特拗
凉风起天未,原句平平平仄仄特傲平平仄平仄,特拗句不需要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附搜韵网址:https://sou-yun.cn/
五律·风筝
文/紫荷心幽
一线两情牵,同心自在连。
宜风修远道,如计上遥天。
智斗西王楚,未成梁武权。
千秋铭记史,代代放春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5
发表于 2022-4-27 15: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鹿鸣听雨 于 2022-4-27 16:22 编辑

小渔村44期五律专修班第九讲作业鹿鸣19-听雨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1、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句平平仄仄平一傲三救仄平平仄平
2、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小拗可救可不救: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平声字救。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游》】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大傲必救: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李白《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原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傲救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3、特拗
高风汉阳渡,原句平平平仄仄特傲平平仄平仄,特拗句不需要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风筝
鹿鸣19-听雨
遥上入云西,乘天势与齐。
路人嗟特绝,执者恨还低。
上古知韬晦,今时喜傲倪。
一朝断其线,未晓那方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9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17: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爱 于 2022-4-27 17:02 编辑

小渔村44五律专修班鹿鸣05-心中有爱-九讲作业

一、问答题:
1、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总括起来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三、特拗

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一、句脚句型为“仄仄平”的句子,又叫“平脚句型”(只有这种句型才可能出现孤平)五言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用仄声字,必须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本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用平声字相救,又叫本句自救。如果不救,这两句除韵脚是平声字外,就只有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是平声字了(韵脚不算),又叫犯“孤平”,必须救。

如五言:
    平平仄仄平,这里第一字用仄声字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里全句只有第二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第三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就是本句自救,叫孤平拗救,又叫“一拗三救”。
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用仄声字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全句只有第四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
第五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也是本句自救,又叫孤平拗救。(例诗略)
二、韵脚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记住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全句是:
     五言
     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七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该句型有三种“拗救”形式,都是属于对句相救:  
     1、大拗必救:
     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的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句型成“平仄仄”,因为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改变了“平平仄”的句型,故为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还有一种特殊的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仄脚句型”,但不是对句相救,是句内自救。可以直接用这种句型写律诗,多用于第七句。不须要再救。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换成“平平仄平仄”。此种句型的第三字与第四字,可以互救,允许平仄互换,即末尾三字“平仄仄”可为“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一定要保留平声,不然要是变为仄声,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犯孤平的句子。
(仄平仄平仄)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在五言格律诗中,这叫做“三拗四救”。(三四互换一应平)
     这个也就是写诗的时候,为了表达意思的需求,第三字要使用仄声字,这样句子就成了三仄尾了,为了避免这样,就将第四字换位平声字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古人把这种句式作为特殊句式,规定为合律。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工整。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五律 风筝
文/心中有爱
杨柳醉春烟,儿童放纸鸢。
昂头飞浩宇,摆尾跃山巅
邂逅雄鹰舞,追随紫燕翩。
中华鸿鹄志,寻梦彩云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5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21:4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班第九讲作业:
一、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拗救只发生在两种句型中:     第一种,句脚句型为“仄仄平”的句子,又叫“平脚句型”(只有这种句型才可能出现孤平)五言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例如,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将第三字改为平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第二种韵脚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例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出句“不”字拗(实际是“意不”两字都拗了),对句“登”字救。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风筝
鹿鸣30~易蕴
玉宇踏风轻,飘飘一路行。
云中睽大野,胸内鄙黄莺。
残线危身系,孤心胆气生。
高天飞落雨,跌下始耽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4-27 2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松岩 于 2022-4-27 22:10 编辑

王松岩第九课作业:

拗救有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首先要记住两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拗救只发生在两种句型中:
     1、句脚句型为“仄仄平”的句子,又叫“平脚句型”(只有这种句型才可能出现孤平)五言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七言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用仄声字,必须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本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用平声字相救,又叫本句自救。如果不救,这两句除韵脚是平声字外,就只有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是平声字了(韵脚不算),又叫犯“孤平”,必须救。
如五言:
    平平仄仄平,这里第一字用仄声字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里全句只有第二字是平声字(韵脚不算)为孤平。可在第三字仄声处用一平声字相救,就是本句自救,叫孤平拗救,又叫“一拗三救”。
     例1、李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恐惊天上人
     本来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一字应为平声而用了仄声字“恐”,这就是拗字,后面讲第三字改为平声字“天”进行补救。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这种自救也叫“孤平自救”。
2、韵脚句型为“平平仄”的句子,又叫“仄脚句型”。记住这个句型的对句句脚只能是“仄仄平”,全句是:
     五言
     出句: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
     七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该句型有三种“拗救”形式,都是属于对句相救:  
     1)、大拗必救:
     五言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的六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句型成“平仄仄”,因为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改变了“平平仄”的句型,故为大拗,必救。
     例1、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小拗可救可不救:
     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平声字救。但属小拗亦可不救。但是谙熟此技法的人,大都会救。
     五言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出句:仄仄平平仄——成“仄仄仄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成“平平平仄平”
     七言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成“平平仄仄仄平仄”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成“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三字用了仄声。这是小拗,这种小拗,其实就是没有违反“对、粘、替”,可救可不救,这点和本句自救稍有不同。
     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  
     拗句:仄仄仄平仄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们在实际的创作中,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互救相结合的。
     下面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例1:《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舂,念chōng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既有句内一拗三救,又有联内出句三拗,对句三救)
     基本: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双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对句三拗三救、本句一拗三救)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月”该平用仄,“明”字平声救,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一拗三救)
    基本句:平平仄仄平
    拗句: 仄平仄仄平
    拗救句:仄平平仄平
3)、还有一种特殊的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仄脚句型”,但不是对句相救,是句内自救。可以直接用这种句型写律诗,多用于第七句。不须要再救。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换成“平平仄平仄”。此种句型的第三字与第四字,可以互救,允许平仄互换,即末尾三字“平仄仄”可为“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一定要保留平声,不然要是变为仄声,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犯孤平的句子。
(仄平仄平仄)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在五言格律诗中,这叫做“三拗四救”。(三四互换一应平)
     这个也就是写诗的时候,为了表达意思的需求,第三字要使用仄声字,这样句子就成了三仄尾了,为了避免这样,就将第四字换位平声字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古人把这种句式作为特殊句式,规定为合律。
    例1:王勃:“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拗句:平平仄仄仄  
    拗救句: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
    “在”和“岐”平仄交换了位置;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总括起来有三种:
    一、平脚句型的本句自救(一拗三救)。
    二、仄脚句型的对句相救(小拗、大拗)。
    三、特拗

二、请以《风筝》为题,创作五言律诗一首,注意起承转合的安排。
(1)限平水韵。
(2)首句仄起入韵。
(3)中二联对仗要严谨。
(4)注意四声要协调。
(5)意脉要顺畅。

第九课作业
五律·风筝
鹿鸣10-王松岩
最爱美风鸢,身由一线牵。
飘飘飞浩宇,荡荡扮神仙。
妙体江河望,高吟山岭传。
心中存大志,必定进云天。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最爱美风鸢,身由一线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飘飘飞浩宇,荡荡扮神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妙体江河望,高吟山岭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心中存大志,必定进云天。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  一  必
望:可平可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4 , Processed in 0.1517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