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990|回复: 8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三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9-18 2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2-9-18 21:21 编辑

作业: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9-18 2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课作业:宋21-心雨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
北魏的分裂过程:
公元531年,高欢乘机攻占洛阳,控制了北魏朝政,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同年,高欢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这就是东魏政权。
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的孝武帝元修因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由,即魏文昭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扩展资料:
东魏、西魏对峙的格局并没维持多久,东魏高欢执政至公元547年死,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皆尖锐,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而亡,高洋再继任父兄之职。
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皇帝元善见,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齐”,建立了北齐政权,东魏灭亡。
公元551年,西魏皇帝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公元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公元557年宇文护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西魏正式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28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9-20 1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三十讲作业

一瓯茶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
北魏末年六镇的叛乱,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内部发生变乱。公元530年,魏孝庄帝元子攸诱杀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为报仇又杀死孝庄帝,同时立 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平阳王元恭为帝,政权仍掌握在尔朱氏家族手中。
此时,尔朱氏的部将高欢审时度势,凭借聪明才智,果断与尔朱氏决裂,用计谋战胜了尔朱氏,杀掉魏节闵帝元恭,另立元修为帝。
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为与高欢争夺政权,从洛阳出逃,投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那里。高欢为表明自己的合法性,又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这就是东魏政权。
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的孝武帝元修因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国号“大魏”,建都长安,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从此统一的北魏分裂为西魏与东魏的对峙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3

帖子

21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2-9-26 16: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三十讲作
07顿明作业: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立国,最有名的就是孝文帝变法。北魏另一件有名的事情就北魏皇族一条铁律:皇帝册封太子之日,必须处死太子生母,就是防止后宫干政是。但诡异的是北魏是兴一后(文明太后)亡一后(胡太后)。正式由于胡太后临朝听政,引发尔朱荣造反控制北魏。从而因出两大豪杰,权臣,大军事家高欢和宇文泰。彻底让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0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6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0-4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三十讲作
03-溪水
作业: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北魏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内部发生变乱。公元530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弟)又杀死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又为尔朱氏所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灭,高欢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高欢所控,从洛阳出逃,投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分裂为两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公元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邺。
西魏在汉化很深的鲜卑人宇文泰执政下,国势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日渐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3

帖子

3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0-10 00: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讲作业
宋组04~莫愁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元修不愿意做高欢的傀儡,所以与岳文泰联盟对抗高欢最终成分成东西魏。
。普泰元年(531年)至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利用尔朱世隆、尔朱兆不得人心和内斗的机会攻占了北魏都城洛阳,随后彻底消灭了尔朱氏集团消灭了尔朱氏之后,北魏的实权被高欢控制。太昌元年(532年),高欢做了一个终生后悔的决定——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将以关中地区为核心的北魏西部的大部分治权给了贺拔岳。而贺拔岳麾下的第一大将就是拿了曹操和半个刘备剧本的人——宇文泰。贺拔岳进入关中后很快成为高欢的重大威胁,而被高欢控制的北魏末代皇帝元修(孝武帝)也想利用贺拔岳打倒高欢。于是高欢在永熙三年(534年)利用贺拔岳与关中第二大势力侯莫陈悦的矛盾,挑拨侯莫陈悦伏杀了贺拔岳。高欢以为自己此后便天下无敌了。
可是让高欢没想到的是,宇文泰在贺拔岳死后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价接管贺拔岳的全部军队和权力,然后又用最短的时间消灭了侯莫陈悦。侯莫陈悦的消灭导致高欢彻底失去了对关陇地区的控制,宇文泰完全统治了关陇,可谓“今天下英雄,唯黑獭与欢耳”。
宇文泰的存在不仅让高欢难受,也让北魏皇帝元修觉得自己还有打败高欢的机会。就在宇文泰完全控制关陇的永熙三年(534年)七月,元修计划率军讨伐在晋阳设“霸府”的高欢,还要求宇文泰起兵响应。然而高欢提前发现元修的起兵,立刻率二十万大军直逼洛阳。

元修只得在宇文泰的援军尚未赶到的情况下与高欢开战,而且军事部署出现了错误,宇文泰得知元修的部署后就预言皇帝必败。而战局果然如宇文泰所料,高欢没费多大力气就彻底击败了元修。不过元修打仗不行,倒很善于逃跑,高欢没能抓住这位北魏的末代皇帝。
逃往关中的元修在长安东阳驿与宇文泰会和,高欢彻底失去了北魏皇帝。为了不让自己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高欢“缺席”废了元修,拥立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皇帝。因为高欢宣称元善见是北魏的合法皇帝,所以元善见登基后的国号还是“魏”,史称“东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78

帖子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0-16 2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三十讲水晶作业: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公元531年,高欢乘机攻占洛阳,控制了北魏朝政,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同年,高欢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这就是东魏政权。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的孝武帝元修因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由,即魏文昭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5

帖子

11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4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0-27 14: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想西泠学资治通鉴南北朝交三年级第三十讲作业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北魏帝国的崩溃,是从六镇叛乱开始的。随后,尔朱荣进入帝国都城洛阳,把帝国中央政府的官员集中在一起,来了一个集体性大屠杀,史称'河阴之变'。据《资治通鉴》记载,尔朱荣一共屠杀两千多名中央政府官员。
帝国中央政府两千多官员,上至丞相、司空,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包括孝庄帝的兄弟,不分良奸,集体被屠杀,意味着什么?显然意味着北魏中央政府,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孝庄帝为夺回大权,将尔朱荣刺杀,却也由此遭到尔朱荣部下的反扑,尔朱荣堂侄尔朱兆亲率大军攻破洛阳,俘虏孝庄帝北上,勒死于晋阳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岁。
孝庄帝死后,尔朱荣的部下高欢趁机占据河北,宇文泰则趁乱占据西北,高欢在消灭完尔朱氏残余势力后,立宗室元修为皇帝,即北魏孝武帝,他也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孝武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因争夺权力和高欢闹翻,于是他逃到宇文泰那里,高欢也一时陷入了被动之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宇文泰合法的、合理的,从高欢手中,接过了北魏帝国的大旗。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为表面自己的合法性,又拥立了一个北魏皇族成员当皇帝,这是一个标志的性的事件。在此之前,北魏帝国虽然已剩下了一个空壳子,但他依然保持着名义上的统一。但在此后,就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两部分。
当然,表面上看,东西魏并立的直接起因,是孝武帝逃到了宇文泰那里,而高欢又立了一个北魏皇帝造成的。但实际上,却是因为西北、河北两大战略地区,在北魏崩溃后重新整合完毕了。所以这两大地区并立,是自然而然的。
北魏帝国的崩溃,是从六镇叛乱开始的。随后,尔朱荣进入帝国都城洛阳,把帝国中央政府的官员集中在一起,来了一个集体性大屠杀,史称'河阴之变'。据《资治通鉴》记载,尔朱荣一共屠杀两千多名中央政府官员。
帝国中央政府两千多官员,上至丞相、司空,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包括孝庄帝的兄弟,不分良奸,集体被屠杀,意味着什么?显然意味着北魏中央政府,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孝庄帝为夺回大权,将尔朱荣刺杀,却也由此遭到尔朱荣部下的反扑,尔朱荣堂侄尔朱兆亲率大军攻破洛阳,俘虏孝庄帝北上,勒死于晋阳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岁。
孝庄帝死后,尔朱荣的部下高欢趁机占据河北,宇文泰则趁乱占据西北,高欢在消灭完尔朱氏残余势力后,立宗室元修为皇帝,即北魏孝武帝,他也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孝武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因争夺权力和高欢闹翻,于是他逃到宇文泰那里,高欢也一时陷入了被动之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宇文泰合法的、合理的,从高欢手中,接过了北魏帝国的大旗。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为表面自己的合法性,又拥立了一个北魏皇族成员当皇帝,这是一个标志的性的事件。在此之前,北魏帝国虽然已剩下了一个空壳子,但他依然保持着名义上的统一。但在此后,就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两部分。
当然,表面上看,东西魏并立的直接起因,是孝武帝逃到了宇文泰那里,而高欢又立了一个北魏皇帝造成的。但实际上,却是因为西北、河北两大战略地区,在北魏崩溃后重新整合完毕了。所以这两大地区并立,是自然而然的。
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有没有孝武帝出逃的事件,东西魏并立也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河北、西北两大战略地区都整合完毕了,所以这两大战略地区,自然会各自形成一个强大独立的军政集团。河北、西北两大战略要地并存,并长久的对抗不是偶然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赵、后赵,前秦、前燕,后秦、后燕(北魏)各自占据西北、河北并存对抗看出来。
同时,高欢、宇文泰当时都是与众多军政大佬联手维持当地统治的,所以他们自己都无力当皇帝。在这种背景下,自然都需要扛着北魏帝国的旗帜。
从这层意义上,即使没有孝武帝的出逃,宇文泰也会通过别的原因,拥立一个北魏的皇帝,最终北魏也会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孝武这不服宇文泰的控制,宇文泰就毒死他,再换一个皇帝看出来。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孝武帝逃到宇文泰那里后,高欢就再拥立一个北魏皇族成员当皇帝看出来。
北魏的分裂过程:
公元531年,高欢乘机攻占洛阳,控制了北魏朝政,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同年,高欢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这就是东魏政权。
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的孝武帝元修因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由,即魏文昭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扩展资料:
东魏、西魏对峙的格局并没维持多久,东魏高欢执政至公元547年死,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皆尖锐,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而亡,高洋再继任父兄之职。
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皇帝元善见,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齐”,建立了北齐政权,东魏灭亡。
公元551年,西魏皇帝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公元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公元557年宇文护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西魏正式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

帖子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1 0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三十讲作业
宋06-春风桃李
作业: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西魏的?
答:
孝文帝改革,摈弃鲜卑旧制力行汉化,将鲜卑皇权同汉人的门阀与贵族主义相结合,使北魏政权由鲜卑入汉化。不过,孝文帝改革并非全面性的汉化与贵族化,只是汉化部份鲜卑族上流阶级,多数鲜卑下层民众与旧军功阶级并未享受汉化的益处。致使这些北方旧勋贵,在政治改革冲击下,一跃由帝国股肱,沦落为洛阳新贵眼中的贱民。
正由于这种不满心理与现实压迫,加之孝文帝后北魏诸帝的无能,北方旧勋贵与汉人及汉化鲜卑贵族间的矛盾被迅速激起,六镇之乱、河阴之变等一场场大变乱随之而来。北魏政治、社会在这些变乱裹挟下,迅速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文化上,变乱者高举鲜卑化、胡化大旗,同中央政权的汉化、门阀化相抗衡。政治上,随着葛荣、尔朱氏、高欢等势力的崛起,中国北方于首都洛阳之外,相继成立诸多军事、政治中心,与洛阳相互并立、互相竞争。
在历经十余年的群雄逐鹿后,随着葛荣、尔朱氏等势力的败落,最终北魏末期的乱局,由出六镇的高欢与宇文泰二人终结。高欢扫平尔朱氏,控制华北及北魏首都洛阳,帝位废立悉听高欢,北魏皇帝名为帝王,实则傀儡。宇文泰则挟六镇余部,控制关中与高欢相持,虽奉北魏正朔,却与拥兵割据无异。二者分立东、西,而北魏政权在二人控制下已是名存实亡。
可以说北魏王朝自孝文帝改革后,随着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的逐渐突显,又历经多次战乱,至孝武帝时政局早已是权臣把持,积重难返。因此,无论孝武帝出奔事件是否会在历史上发生,北魏的灭亡与分裂都是在所难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35 , Processed in 0.0896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