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3-7-18 00:00 编辑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三期52-翰林瑞居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通俗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②成语里的语序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③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把成语里的语序更改后,其整体的意义不变。如:“桃花流水”、“流水桃花”都是形容春日美景。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与谚语的不同: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简短精辟易用。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老百姓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因为谚语是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所以谚语的教育意义比较深。例如:“危难时刻见人心”、“家和万事兴”等。当然,也有一些谚语归为成语了。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 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些都是“歇后语”,它们与成语作为固定短语的特征有明显不同。近些年,部分歇后语归入了成语范畴,例如:“狗拿耗子”也是成语了。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答:3字成语:绵里针、迷魂阵、莫须有、马后炮、马前卒、清君侧。 4字成语:出奇制胜、川流不息、发愤图强、飞扬跋扈、纷至沓来、各行其是。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