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887|回复: 28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4190

帖子

45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6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3-9-24 2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长于记()。《公羊传》是专门解释()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体和()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时期到()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5 1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52-翰林瑞居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公羊传》)、(《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答:
1、一统天下
注解:出自《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近义:一齐天下
反义:四分五裂
例句:曹操自赤壁之战后想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了。
2、一元复始
注解:《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同义:万象更新
反义:桑榆末景
例句:一元复始新气象。
3、拨乱反正
注解:《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
同义:拨云见天
反义:离经叛道
例句:十一届三中会后,在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4、义形于色
注解:《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意思是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同义:义正词严
反义:理屈词穷
例句:他俨然一副义形于色的样子。
5、不一而足
注解:《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同义:层出不穷
反义:寥寥无几
例句:广场集体跳舞者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6、不毛之地
注解:《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
同义:不发之地
反义:天府之国
例句:过去的不毛之地,现在成了鱼米之乡。
7、千里一曲
注解:《公羊传 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同义:不修小节
反义:举止不凡
例句:他这个人一向是千里一曲。
8、传闻异辞
注解:《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指传说不一致。
同义:说法不一
反义:众口一词
例句:俗话说,十里不真信,同一件事,经很多传说就有可能传闻异辞。
9、善善从长
注解:《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同义:博采众长
反义:固执己见
例句:对社会美德必须善善从长,认真学习。
10、国色天姿
注解:《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同义:沉鱼落雁
反义:丑八怪
例句:杨贵妃确有国色天姿。
三、写作题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七绝•春早
052-翰林瑞居
东风吹柳绿渠塘,万象更新有暗香。
好似牧童吹短笛,黄鹂叫早把歌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5 2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山雨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出处:《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 也。       
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
近义:天下归一
反义:分崩离析
例句: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一统天下。
拨乱反正:出处:《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解释: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近义:旋转乾坤
反义:离经叛道
例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国家发展走向正规。
清君侧:出处:《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 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 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解释: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近义:清除异己
反义:任人唯贤
例句:为了维护君主的政权,实行了清君侧。
义形于色:《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解释:正义之气表现在脸上。形:表现。
近义:义正词严
反义:不露声色
例句:面对行贿者,他义形于色地加以抵制。
冬裘夏葛:《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解释: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近义:葛巾布袍
反义:破衣烂衫
例句:她一天三开箱,冬裘夏葛,很是时髦。       
不一而足: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解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近义:不胜枚举
反义:寥寥无几
例句:关于开展旅游业的好处多多,不一而足。
不绝如线:出处:《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解释: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近义:岌岌可危
反义:安如泰山
例句:战败国的局势不绝如线。
不毛之地:出处:《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解释: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近义:荒无人烟
反义:膏腴之地
例句:那片蛮荒的土地是一片不毛之地。
善善从长: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解释: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近义:行德积善
反义:臭名昭著
例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善从长,修德养身。
国色天姿:《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解释:形容女性的美丽。
近义:国色天香
反义:其貌不扬
例句:她天生丽质难自弃,国色天香可人爱。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答:一元复始春江暖,万象更新秋色浓。
    亚运精神传盛世,体坛健将似蛟龙。

点评

同学完成作业认真,又快又好。  发表于 2023-9-26 10:05
楼上作业完整,完成作业快捷,质量好。  发表于 2023-9-25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6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6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6 1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56*-高山峻岭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1.一统天下:
释义:意思是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
出处:出自《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近义:纵横天下
反义:政出多门
例句:当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中原逐鹿,战事频频,最后,刘邦扫灭群雄,终于一统天下。
2.清君侧:
释义:释义指清除皇帝身旁的亲信、坏人。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
近义:清除异己
反义:生死柬
例句:唐·李商隐《有感二首》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3.冬裘夏葛:
释义:裘:皮衣。葛:葛麻做的衣服。本指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后指因时制宜,顺势而变。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近义:锦罗之衣
反义:衣衫褴褛
例句:小明家的衣柜装滿了衣服,冬裘夏葛,各式各样。
4.千里一曲:
释义: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近义:千岩竞秀
反义:还在咫尺
例句: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5.鱼烂而亡:
释义:鱼烂自内而发。比喻因内部腐败而自取灭亡。亦作:[[鱼烂取亡]]
出处:《公羊传·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近义:鱼烂取亡
反义:无
例句:历史上由于昏君追求奢靡生活,身边权臣腐败,终究逃脱不了鱼烂而亡的下场。
6.不毛之地:
释义: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近义:荒无人烟
反义:沃野千里
例句: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匆匆繁华起来了。
7.传闻异词:
释义: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近义:说法不一
反义:众口一词
例句:对某些历史现象有争论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因为传闻异辞在所难免。
8.一元复始
释义: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近义:万象更新
反义:旧貌不然
例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9.善善从长:
释义: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例句:我们只好善善从长,不要说出那般诛心的话,叫人听着寒心。
10.国色天姿
释义: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出处:《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近义:国色天香
反义:其貌不扬
例句:杨贵妃真不愧是国色天姿。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答:
一元复始,神州处处呈如意
万象更新,盛世时时起惠风


点评

楼上同学作业认真,交的也早,向您学习!  发表于 2023-9-26 1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970

帖子

19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6 11: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口心雨 于 2023-9-26 20:24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3*荷塘月色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答:
1、一统天下:意思是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出自《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近义词:独立王国
反义词: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示例: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2、拨乱反正: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扭转乱象,归于正道。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近义词:拨云见天、旋转乾坤
反义词:离经背道、每况愈下
示例: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zhenren当初,拨乱反正。
3、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成语出处
《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 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 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近义词:清除异己、日新月异、风生水起、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如火如荼、风起云涌”
反义词:生死柬
示例:奸臣大都采取清君侧的手段清除自己的敌人。

4、义形于色:义愤之气显露在脸上。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义正词严 勃然变色 义无反顾 义愤填膺
反义词:心怀叵测 无理取闹 喜形于色 不露声色 理屈词穷示例
示例:茅盾《子夜》五:“吴荪甫‘义形于色’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5、正色立朝: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出处:《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近义词:无
反义词:无
示例:正色立朝,敕子弟废田业,绝治产,仰官廪禄,不与百姓争利。

6、冬裘夏葛:顺势而变。
出 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近义词:光鲜亮丽、衣冠楚楚、 锦罗玉衣、 衣着华丽
反义词:衣衫褴褛、破衣烂裳、鹑衣百结、衣不蔽体、破烂不堪
例句:举得起,放得下,以便~的同它换衣服。

7、反经行权: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出处:《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近义词:反经从权
反义词:深情厚谊
例句:而今客居数千里之外,只得反经行权,目下图个伴寂寥之计,他日娶了正妻,遣还了他亦无不可。(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8、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句到初夏时分,小道消息已经此起彼伏,不一而足。
近义词:恒河沙数 不胜枚举 数不胜数 不计其数 层出不穷
反义词:寥寥无几 屈指可数
例句:在这个小巷子里面商品都是~的,应有尽有。

9、千里一曲;古传黄河源出昆仑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见《初学记》卷六引《河图》。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近义词:无
反义词:无
例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10、不绝如线: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近义: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不绝如发 不绝如带
反义:安如泰山 牢不可破
例句:再听声音由甜美变为悲痛,不绝如线,如泣如诉,似是两只鸳鸯被生生拆散。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正宫•醉太平〕一元复始
荷塘月色
冰颜已解,红杏初开。柳芽吐翠上春台,入诗中出彩。雀鸣乐调枝头赛,雨滋沃土蓝图摆,风传旨意木神差,生机复来。





点评

问好诗友!作业正确!卷面清晰!向诗友学习啦!  发表于 2023-9-26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9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6 17: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10-天津清风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公羊传》)、(《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答:
1、一统天下
注解:出自《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近义:纵横天下
反义:豆剖瓜分
例句:秦始皇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2、清君侧
注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原义是指逐君侧之恶人,后来一般用于贬义,指一切野心家、阴谋家为了谋取国家最高权力,反对朝廷,而打出的旗号。
近义:晋阳之师
例句: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起“诛齐黄,清君侧”事件,史称靖难之变。
3、义形于色
注解:《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形容义愤之气显露在脸上。
近义:勃然变色
反义:喜形于色
例句:当听到歹徒如此作恶多端时,人人都义形于色。
4、一元复始
注解:《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同义:万象更新
反义:桑榆末景
例句:元旦象征着一元复始。
5、拨乱反正
注解:《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
同义:拨云见天
反义:离经叛道
例句:儒学精神的真正意义在于拨乱反正。
6、不一而足
注解:《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同义:层出不穷
反义:寥寥无几
例句:小道消息此起彼伏,不一而足。
7、不毛之地
注解:《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
同义:不发之地
反义:天府之国
例句:解放前这里是不毛之地,现在成了旅游胜地。
8、千里一曲
注解:《公羊传 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同义:不修小节
反义:举止不凡
例句:《世说新语》云:“吾若万里长江,何能千里一曲。”
9、传闻异辞
注解:《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指传说不一致。
同义:说法不一
反义:众口一词
例句:对某些历史现象有争论很正常,因为传闻异辞在所难免。
10、善善从长
注解:《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同义:博采众长
反义:固执己见
例句:一个人如果能善善从长,进步一定会很快。
11、国色天姿
注解:《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同义:沉鱼落雁
反义:丑八怪
例句:古代四大美女个个都是国色天姿。
三、写作题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五绝•沉思
文/天津清风
慎始方为正,和人义礼行。
常思分与享,不息自强生。

点评

问好诗友!作业完成认真,创作题也很棒  发表于 2023-9-26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8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8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26 23: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铭 于 2023-9-26 23:24 编辑

019-吴铭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记事),长于记(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①一统天下
统一全国。《尚书大传》卷四:“当其效功也,于卜 洛邑 ,营 成周 ,改正朔,立宗庙,序祭祀,易牺牲,制礼乐,一统天下。”《三国演义》第一回:“ 汉 朝自 高祖 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例句“自然,车夫做的文章可以说是不通,是胡说,但这不通或胡说,就打破了遗少们的一统天下。”
近义词:金瓯无缺,一齐天下
反义词:半壁江山、残山剩水
②拔乱反正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近义词:拔云见天、拔乱反治
反义词:离经背道、每况愈下
例句:这周,国会议员们将有机会拨乱反正。
③清君侧
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例句: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④义形于色
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出自《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义无反顾,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居心叵测
例句:“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
⑤正色立朝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在朝廷上态度严肃。比喻不阿谀逢迎。
成语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光明正大,正大堂皇
反义词:阿谀逢迎
例句:户部尚书杜受田,品端学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简为朕师傅。
⑥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做的衣服。本指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后指因时制宜,顺势而变。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例句:举得起,放得下,以便~的同它换衣服。
近义词:锦衣玉裳
反义词:破衣烂衫
⑦千里一曲
古传黄河源出昆仑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见《初学记》卷六引《河图》。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例句: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后用以比喻人直率而不拘小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有人讥周仆射: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节。周曰: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⑧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一根细线那样,似断非断。也作“不绝若线”。一是比喻情势危急。二是形容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
出处:唐·柳宗元《寄许享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例句:1. 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代代有传人,~。
近义词:岌岌可危,不断如带。
反义词:安如泰山,牢不可破。
⑨鱼烂而亡
指鱼烂自内而发。比喻因内部腐败而自取灭亡。
出处:《公羊传·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近义词:鱼烂取亡
⑩善善从长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例句:莽莽中华,渺渺烟海,文明盛昌。淳淳大爱,善善从长,德馨溢香。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一元復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近义词:万象更新


一元复始,冰雪盈盈辞旧岁;
万象更新,梅花朵朵入新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
发表于 2023-9-27 1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船老大
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氏转)、(春秋公羊转)、(春秋谷梁转),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九世之仇
释义;指久远的深仇,一般指国仇等意义重大的仇恨,不适用于一般的私人恩怨。
同义词;不共戴天
反义词;握手言和

千里一曲
释义;古传黄河源出昆仑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见《初学记》卷六引《河图》。
同义词;无
反义词;无

国色天姿
释义;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同义词;仪态万方
反义词;其貌不扬

不一而足
释义;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同义词;数不胜数
反义词;寥寥无几

母以子贵
释义;意思是指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同义词;子贵母尊
反义词;

一元复始
释义;新的一年开始
同义词;万象更新。
反义词;年综余末

不毛之地
释义;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同义词;荒山野岭
反义词;沃野千里

清君侧
释义;旧指清除君主身边的亲信奸臣。
同义词;清除异己
反义词;生死柬

拨乱反正
释义;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近]兴利除弊
同义词;旋转乾坤
反义词;离经背道

一统天下,
释义
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国家。后多指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
同义词;金瓯无缺
反义词;半壁江山

三、写作题〔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水调歌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文/船老大

春到梅初绽,腊尽雪盈天。更新除旧,添岁弹指又韶年。四海升平齐颂,万里风光共暖,喜讯捷频传。彩绣绘新岁,紫气贯江山。

百姓愿,千秋志,顺心颜。一元复始,来聚万象创家园。又借东风顺路,漫道年华幸得,提笔赋新篇。莫道路长远,浩浩施波澜。

点评

问好友友,作业完成很棒,点赞学习!  发表于 2023-9-29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3-9-29 1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池_清凉 于 2023-9-29 19:27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027-一池清凉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记事),长于记(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 《春秋榖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1)一统天下:
答:不是出自《公羊传》

【拼音】:yī tǒng tiān xià
【释义】: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国家。后多指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例句】:赤壁一战,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成了梦幻泡影。
【近义词】一齐天下、金瓯无缺、纵横天下
【反义词】:政出多门、四分五裂、豆剖瓜分、半壁江

(2)拨乱反正
答:是。

【拼音】:bō luàn fǎn zhèng
【释义】: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近]兴利除弊。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例句】:这周,国会议员们将有机会拨乱反正。
【近义词】:拨乱反治、旋转乾坤、一反既往、救亡图存、补偏救弊、正本清源
【反义词】:积重难返、离经背道、每况愈下、积非成是

(3)清君侧:
答:是。

【拼音】:qīng jūn cè
【释义】“清君侧”谓清除君主身旁的坏人,也指王国或藩镇起兵反对朝廷的一种政治斗争手段。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例句】:唐·李商隐《有感二首》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佞臣
【近义词】:清除异己、日新月异、风生水起、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如火如荼、风起云涌
【反义词】:生死柬

(4)义形于色:
答:是。

【拼音】yì xíng yú sè
【释义】:义愤之气显露在脸上。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义正词严、勃然变色、义无反顾、义愤填膺
【反义词】心怀叵测、无理取闹、喜形于色、不露声色【例句】听道这小子如此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当真是个个义形于色,人人大义凛然。

(5)正色立朝:
答:不是。

【拼音】zhèng sè lì cháo
【释义】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出处】《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例句】于是允恭恃势专恣,丁谓权倾中外,众莫敢抗,独王曾正色立朝,时倚为重。
【近义词】无
【反义词】无

(6)冬裘夏葛:
答:是。

【拼音】dōng qiú xià gě
【释义】裘:皮衣。葛:葛麻做的衣服。本指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后指因时制宜,顺势而变。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泛指美服
【示例】举得起,放得下,以便冬裘夏葛的同它换衣服。 ★清·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近义词】:光鲜亮丽、衣冠楚楚、 锦罗玉衣、 衣着华丽
【反义词】:衣衫褴褛、破衣烂裳、鹑衣百结、衣不蔽体、破烂不堪

(7)反经行权:
答:是。

【拼音】fǎn jīng xíng quán
【释义】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出处】《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近义词】反经从权、反经合权
【反义词】深情厚谊。
【示例】而今客居数千里之外,只得~,目下图个伴寂寥之计,他日娶了正妻,遣还了他亦无不可。(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8)不一而足:
答:是。

【拼音】bù yī ér zú
【释义】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句】到初夏时分,小道消息已经此起彼伏,不一而足。
【近义词】恒河沙数、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层出不穷、不壹而足、不可胜数、所在多有、举不胜举、擢发难数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9)千里一曲:
答:是。

【拼音】qiān lǐ yī qǔ
【释义】古传黄河源出昆仑山,河水九曲,一曲千里,流入渤海。见《初学记》卷六引《河图》。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示例】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不绝如线:
答:是。

【拼音】bù jué rú xiàn
【释义】亦作“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近义词】危如累卵、岌岌可危、不绝如发、不绝如带
【反义词】安如泰山、牢不可破

(11)不绝如缕:
答:不是。

【拼音】bù jué rú lǚ
【释义】
1.绝:断。缕:细线。像一根细线那样,似断非断。也作“不绝若线”。比喻情势危急。2.形容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
【出处】唐·柳宗元《寄许享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例句】不绝如缕的音乐从窗外传进来,倾耳细听,原来是月光曲。
【近义词】岌岌可危、危如累卵
【反义词】安如泰山、牢不可破、龙吟虎啸

(12)尊王攘夷:
答:是。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释义】尊敬王室,排除夷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篇: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出处】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
【例句】幕府不顾朝廷的强烈反对,与美国等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通商条约,从而激起尊王攘夷
【反义词】卖国求荣

(13)鱼烂而亡:
答:是。

【拼音】yú làn ér wáng,
【释义】是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解释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
【出处】《公羊传·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近义词】鱼烂取亡

(14)不毛之地:
答:是。
【拼音】bù máo zhī dì
【释义】不长庄稼、草木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例句】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匆匆繁华起来了。
【近义词】人烟稀少、荒山野岭、不牧之地、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赤地千里、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纵横交叉
【反义词】通都大邑、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三山五岳、膏腴之地、极乐世界、绿水青山、鱼米之乡、绿树成荫、杂草丛生、千山一碧、碧草如茵、风光绮丽、一碧千里

(15)传闻异词:
答:是。
【拼音】chuán wén yì cí
【释义】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为听到的传说。异辞:言辞不同。原指记录年代远近不同的事情,措辞各有所不同。后指辗转相传的事说法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传说不一致
【示例】台事~,我们如堕五里雾中。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近义词】说法不一
【反义词】众口一词


(16)母以子贵:
答:是。

【拼音】mǔ yǐ zǐ guì
【释义】以:依靠,凭借。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没有社会地位,特别是婢妾,只能凭借儿子的显贵而显贵。后泛指母亲因儿子荣贵而荣贵。
【例句】后来何贵人又母以子贵,得以继宋氏为后。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示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虢石父奏曰:‘臣闻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今太子避罪居申,温清之礼久废。况既废其母,焉用其子?臣等愿扶伯服为东宫。社稷有幸!’”
【近义词】母凭子贵
【反义词】无

(17)一元复始:
答:是。
【拼音】yī yuán fù shǐ
【释义】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例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近义词】万象更新
【反义词】旧貌不然

(18)善善从长:
答:是。

【拼音】shàn shàn cóng cháng
【释义】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褒扬美德。
【示例】我们只好善善从长,不要说出那般诛心的话,叫人听着寒心。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1回
【近义词】源远流长
【反义词】戛然而止、石破惊天

(19)国色天姿:
答:是。

【拼音】guó sè tiān zī
【释义】形容女子容貌绝美。
【出处】《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女性的美丽。
【示例】《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近义词】国色天香、天姿国色
【反义词】其貌不扬

(20)九世之仇:
答:【拼音】jiǔ shì zhī chóu
【释义】指久远的深仇,一般指国仇等意义重大的仇恨,不适用于一般的私人恩怨。
【出处】《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示例】九世之仇,百年之德,至于今而始报之子孙,即报者亦不知其所以。
【近义词】不共戴天
【反义词】百年之德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七绝•迎春
027-一池清凉
锦江城外觅花晨。漠漠轻寒濯景滨。
柳眼微眯梅萼小,一枝先占锦头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30 14: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3-9-30 15:20 编辑

天香
成语典故班第11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记事),长于记(记人)。《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2.《春秋》经最著名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请查阅以下成语是否出自《公羊传》,并为其查注解、近义、反义、例句。(不得少于十条)
一统天下、拨乱反正、清君侧、义形于色、正色立朝、冬裘夏葛、反经行权、
不一而足、千里一曲、不绝如线、不绝如缕、尊王攘夷、鱼烂而亡、不毛之地、
传闻异词、传闻异辞、母以子贵、一元复始、善善从长、国色天姿、九世之仇。

①一统天下
意思是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
出处: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近义词:金瓯无缺,一齐天下
反义词:半壁江山、残山剩水
例句: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②拔乱反正
比喻治平乱世,回复正常,将国家政事导入正轨。
出处:此典出自《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近义词:拔云见天、拔乱反治
反义词:离经背道、每况愈下
例句:汉朝建立以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就派人重修礼仪,以正君臣之位,《汉书》将其作为拨乱反正的措施之一。

③清君侧
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指王国或藩镇起兵反对朝廷的一种政治斗争手段。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例句:《新唐书·苏安恒传》:“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陛卫左右,从中以应。”

④义形于色
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义无反顾,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居心叵测
例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交与,二位义形于色去了。”

⑤正色立朝
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成语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近义词:光明正大,正大堂皇
反义词:阿谀逢迎
例句:秀夫正色立朝,尚日书大学章句,训导嗣君。

⑥冬裘夏葛
意思是冬天穿裘,夏天穿葛,以应冬寒夏暑之气。比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出处:出自《公羊传·桓公八年》。
近义词:锦衣玉裳
反义词:破衣烂衫
例句:举得起,放得下,以便冬裘夏葛的同它换衣服。

⑦千里一曲
古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例句: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⑧不绝如缕
意思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近义词:岌岌可危,不断如带。
反义词:安如泰山,牢不可破。
例句:苏轼的《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⑨不毛之地
原意是贫脊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毛:庄稼、草木。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近义词: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反义词:鱼水之乡,绿树成荫。

例句:凉山以前称为不毛之地、田野荒芜

国色天姿
意思是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近义词:仙姿玉色,仪态万方。
反义词:荒烟蔓草,草创未就。
例句: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


三、写作题
〔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请根据〔一元复始〕的注解进行创作。韵字不限,体裁不限。 要求:楼下评阅楼上的作业!
一元复始,小径深藏红点点;
万象更新,林间遍野绿重重。

点评

老师好:作业完成非常认真。点赞了! 对联 意境很美。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0-2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0:43 , Processed in 0.46046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