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003|回复: 24

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3-11-6 21: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三、班级作业要求及时间安排:
1、交作业时间为一周时间,作业交论坛截止时间为周一(2023.11.1318点前,超过时间补交作业必须截图给组长。不截图视作未完成作业,累计三次不写作业,不管是谁,一律单飞!组长上报统计表和未交作业名单在当天20点前。
2、写作绝句作业小组接龙,不接龙不点评。作业超过截止日期不点评。作业不交论坛不统计,作业在小组接龙截止时间为周五(2023.11.10)晚上八点截止,由组长上报班委,请按时在小组接龙不错过点评机会。
附搜韵网址:
https://sou-yun.cn/AnalyzePoem.aspx

1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7 07: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白驹35-旧言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1)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2)兴起兴结,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初冬》
            白驹35-旧言
时至初冬寒意烈,归来小屋有春风。
围炉不论温杯酒,却话孤舟钓雪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2023-11-7 0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白驹10-江海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1)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2)兴起兴结,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初冬
白驹10-江海

霜白露寒凋万木,黄花依旧绽从容。
却观堤上青青柏,叶茂籽繁迎笑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7 08: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白驹01一点春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1)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2)兴起兴结,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初冬
白驹01一点春
已是初冬寒未到,天晴相约赏黄花。
山村不觉新醅醉,却谢乡亲土蛋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2
发表于 2023-11-7 09: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好几处着意铺排渲染.这位古代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典型事迹。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说白了哈,就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看到什么了,然后想起什么。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 初冬
白驹22~莲曦郡主
一夜霜花妆碧树,初冬急雪胜春潮。
却因寒起西风烈,总是垂怜万木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7 1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 于 2023-11-12 09:46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白驹02-日出东南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1)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2)兴起兴结,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愿你快乐评:起句是过园那么衰就可以改无。这样和转的松才能形成强烈的对比。谢谢老师点评,现修改如下:
七绝·初冬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风劲过园无翠色,篱寒菊老日偏斜。
多情但有松间迹,不改清阴伴我他。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初冬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风劲过园衰翠色,篱寒菊老日偏斜。
多情但有松间迹,不改清阴伴我他。




愿你快乐评:起句是过园那么衰就可以改无。这样和转的松才能形成强烈的对比。
谢谢老师点评,现修改如下:
七绝·初冬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风劲过园无翠色,篱寒菊老日偏斜。
多情但有松间迹,不改清阴伴我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1
发表于 2023-11-7 16: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采香初九 于 2023-11-7 16:47 编辑

第六讲作业  
白驹29—初九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答 :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
答 :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答 : (1)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2)兴起兴结,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南国初冬
(一)
序至寒催风凛凛,他乡木落雁群惊。
岂知南国冬阳下,三角梅花照眼明。
(二)
芒果山头终日绿,角梅园里四时红。
若非江岸飞芦雪,怎晓流光已入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11-8 0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酒 于 2023-11-9 17:57 编辑

白驹21-老酒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答 :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
    答 :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答 : (1)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
       (2)兴起兴结,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初冬
文/老酒
北岭才怜枫叶寞,东篱又见菊花残。
只今唯有梅生发,别是穷冬景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发表于 2023-11-8 10: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作业
白驹-27闲坐听风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答: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景观物象的铺排。即通过多侧             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
(2)、事态现象的铺排。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好几处着意铺排渲染.这位古代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典型事迹。
(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答:(1) 兴中含比(2)兴起兴结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七绝   初冬
白驹27-闲坐听风
谁说冬来无丽色,河边芦荻雪飞飞。
适逢今个晴光好,扯片白云描夕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1
发表于 2023-11-8 2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小 于 2023-11-16 18:51 编辑

小渔村44绝句班第六讲作业
白驹25-孤鸿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赋比兴的概念?
答:
赋,就是赋陈,直接陈述;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2、赋在诗中的铺排有哪些运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景观物象的铺排。2、事态现象的铺排。3、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铺排。(1)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2)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二是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
3、兴的手法有哪两种使用形式?
答:
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
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二、创作题
以《初冬》为题,
用渔洋第二法作七言绝句一首。
用韵为平水韵。
作业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用韵正确。
2、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3、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4、意脉要流畅。
答:
初冬
节近初冬佳气尽,阳衰菊瘦雪芦残。
更兼雁阵无踪影,袖倚层楼衣正单。
末句改“无语凭栏衣正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0 , Processed in 0.0603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