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807|回复: 18

小渔村44绝句班子衿组第二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19 2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4-3-20 08:43 编辑

小渔村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二、2023925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三、班级要求:
1、小组接龙作业四天时间,截止周六(323)晚8点,由组长上报班委。
2、班级作业一周时间,交论坛截止下周二(326)晚8点,由组长统计作业上报班委。
附搜韵网址:
https://sou-yun.cn/AnalyzePoem.aspx

0

主题

14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4-3-20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学诗感怀
子衿11-云儿
平仄推敲常入梦,鲜花紫气难融通。
渔村觅食已三载,唐韵卿诗致逸鸿。
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十一法,前三句皆是烘托铺垫,第四句归结到自身。
  小渔村学习三年多来,非常感谢满庭芳老师和众位评阅老师、诗友的无私奉献,在这个炎凉世态里,让我们在诗班学习中彼此温暖四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8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8
发表于 2024-3-23 10: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衿13-墨萌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第一法: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句转接,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第二法: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第四句紧抱第三句。
第三法:第三句故做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作答。
第四法:前两句说现在的事,第三句追忆过去,多用记、忆、年来等词。
第五法: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前两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好到、分明等词加以作者评论。
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换,结句则由实返虚。
第八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第三句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呼应。
第九法:第四句作诘问句,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前三句都写今事,第四句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
第十一法:前三句烘托,第四句归结到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第十二法:诗中必有对偶或对仗,也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一气奔腾直下。
二、2023年9月25日以来,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七绝·学诗感怀
离院桃株一处栽,枝条孱弱尚徘徊。
而今蓓蕾竞相放,为有东方淑气来。


采用渔洋绝句第五法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3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茗柳浪 于 2024-3-23 10:39 编辑

小渔村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衿18-清茗柳浪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赏桃
​文/清茗柳浪
桃花依旧笑春风,山下渔村下夕红。只忆渔舟双桨在,高光况味不相逢。
​       渔洋第四法,前一二句言今事,第三句追忆用年来、记、忆等词,第回句收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发表于 2024-3-23 16: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衿32-青衣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学诗感怀(渔阳第六法)
子衿32青衣
学诗三载亦非才,律韵声情总不谐。
好在恩师勤辅导,标新可待上新阶。
(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六法,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尽量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
   在小渔村学习已有三载,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班组长的无私奉献。毕业之际,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回望过去,真挚的祝福各位老师及同学们幸福快乐,万事顺心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3 1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雅如兰 于 2024-3-23 19:53 编辑

小渔村绝句班第二十讲子衿33-淡雅如兰作业: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第一法:前两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句转接,第四句紧接第三句,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
第二法: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第四句紧抱第三句。
第三法:第三句故做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作答。
第四法:前两句说现在的事,第三句追忆过去,多用记、忆、年来等词。
第五法:以前两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第六法:前两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好到、分明等词加以作者评论。
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换,结句则由实返虚。
第八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第三句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呼应。
第九法:第四句作诘问句,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第十法:前三句都写今事,第四句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
第十一法:前三句烘托,第四句归结到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第十二法:诗中必有对偶或对仗,也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一气奔腾直下。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我的学诗历程:很荣幸来到小渔村44期绝句班学习,感觉讲义总结的很到位让我学到很多诗词知识。在这里可以轻松学习有问题随时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解答,老师特别负责任不辞劳苦为学生无怨无悔。
在此感谢老师的付出,还有十分感谢各位组长同学们帮助,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有缘诗校来相会。


七绝·学诗感怀
文/子衿33-淡雅如兰
平仄难调怎奈何,曾研子夜用心磨。
而今来得渔村久,海水才沾一滴多。
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

帖子

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3-24 12: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矜06-闲庭信步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七绝·学诗感怀(渔洋绝句第一法)
子矜06-闲庭信步
学诗开始觉新鲜,仄仄平平遣燕闲。
寒夕不知敲句苦,镜中双鬓已霜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3-24 14:3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衿01-岱玉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学诗感怀
文/ 岱玉
诗坛老将气如虹,笔阵纵横势欲雄。
只忆师生耽此癖,终将得与古人同。


        渔洋第四法,前一二句言今事,第三句追忆用年来、记、忆等词,第回句收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3-24 2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44期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矜26-月冷千山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七绝·学诗感怀
文/子衿26-月冷千山
平生行事最疏狂,酷爱诗歌与远方。
喜入渔村开慧眼,频将律绝洗刚肠。
采用渔洋第十二法,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但不需要四句全部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3-25 1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绝句班第二十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   学诗感怀
                子衿12-水儿
半百学诗难仄平,秉灯酌句苦中耕。
渔村有意引心路,方得小诗兰韵生。

          七绝   学诗感怀
                    子衿12-水儿
欣住渔村别有天,畅游唐宋种诗田。
今书一二小诗令,致敬恩师三载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4 , Processed in 0.0844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