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44绝句班白驹组第二十讲作业: 白驹01一点春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1、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2、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 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创作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3、渔阳绝句第三法 1) 要点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这种写法 我看大家已经用,简单。 2 )关键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 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4、渔洋绝句12法之四 1)要点 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2)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字 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5、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 1 要点 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2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6、渔洋绝句第六法 1)要点 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2)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也就是我以前讲的,要让这句出彩。 7、法七:前二句直切主题,或写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第四句则必由写实返虚,渔洋绝句法的“神韵”所在,以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8、渔阳绝句十二法之第八法 1 )要点 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2 )要点解读 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3 创作步骤 (1)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空间透视原理。 (2)第四句提升主题 从另个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 (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9、渔洋绝句第九法 1) 方法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2 )要点解读 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3)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10、渔洋绝句第十法 1)【要点】 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2)【要点解读】 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3)【创作】 一是一、二、三句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这话已经成老套,因为,前三句如写今事,第三句,往往容易平顺无跌宕。因此我们在第三句一定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 二是第四句,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 点到就行。 11、 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 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 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3 )【创作过程】 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12、第十二法 1)【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2)【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2023年9月25日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学诗(渔洋第九法) 七绝 学诗感怀 白驹01一点春 网校渔村上学堂,诗词一句一含香。 老师讲课声声好,岁月无尘有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