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61|回复: 7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梁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4-7 2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对高纬的评价。
2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做一篇赏析。
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10 2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二十一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对高纬的评价。
答:高纬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信任小人、斩杀忠贞贤良、无原则宠溺爱妃、没有一点为人君王的领袖风范,他把治理国家当做玩游戏对待,整个国家被他牵引成无头苍蝇,在乱飞乱撞里没有了秩序与方向,让北周不费吹灰之力取而代之了,高欢九泉之下有知,可否会为有这样的儿孙而气炸连肝肺?究其原因,高纬的自我就一直处在孩童状态,没有正常发育长大,他的认知够不着治国安邦的级别,所以就只能是国破家亡的命运,像他这样的北齐继承人,就是他生在普通平民家庭里,他也担不起家长的责任的,何况他怀璧其罪的有了北齐这个大家当呢。


2、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做一篇赏析
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答:这两首诗写了高纬宠幸冯小怜而至灭国的历史故事,用以警示后人。
前一首写的是国事危亡之际,高纬与小怜及臣子在厮混,写出倾国的必然及现世报,不必等到兑现索靖铜驼落入荆棘丛。这里的“一笑”,是亡国之笑。
后一首是特写的小怜的风流,反话说出着戎衣的小怜如何兴致,国破了还要再围猎一圈,这其中伏线了高纬不知死不知生的糊涂样子,这里的“巧笑”,是愚笨之笑。
“亡国之笑”是结果,而“愚笨之笑”是原因。这样的顺序写诗是为了做强调,强调北齐灭国的可悲可恨可叹。让读者做深深的思考,能做改变吗?可惜得到的回答是,很难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11 1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梁组02一点春第二十一讲作业
1、对高纬的评价
答:北齐后主高纬(556年―577年),字仁纲,汉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父亲是北齐武成帝高湛,母为胡皇后。生于并州的王邸。少年时容仪美好,为父亲宠爱,拜为王世子。武成帝即位,562年,立为皇太子。565年,武成帝禅位于他。568年亲政。576年,禅位于长子高恒。高纬好文学,但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信巫觋,祈祷不加节制。宠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杀害宗室,大臣,如高长恭、斛律光等。好奢侈,大起宫殿。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北周军队攻至青州,高纬准备逃往陈国,中途被周将尉迟迥抓获,送往邺,被封为温国公,北齐灭亡。577年,被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数十人无论少长皆赐死,高欢的子孙十存一二。大象末,葬于长安北原洪渎川。
北齐后主高纬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身为皇帝,却荒淫无道,任用奸佞,宠幸冯小怜,杀害多位贤能的朝臣,导致北齐政治腐败,军力衰落,国势摇摇欲坠。他的行为无疑加速了北齐的灭亡,使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纬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和困境。他天生口吃,形成了自卑的性格,极度的内向使他不愿意接触他人,甚至连朝廷里的官员也不行。这种性格特质无疑影响了他作为皇帝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此外,高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也反映出他对于权力的过度追求和对于享乐的过度沉迷。他宠爱冯小怜,甚至在上朝时都要把她抱在怀里,这无疑是对政务的极大忽视。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得他无法专注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北齐的衰落。
总的来说,高纬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行为和性格既有其个人的缺陷和困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环境。虽然他的统治给北齐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做一篇赏析
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答:李商隐的《北齐二首》是一首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诗歌,通过描绘北齐后主高纬的荒yin无道,寄寓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4

帖子

5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11 1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梁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梁-孟庆瑞
作业

1对高纬的评价
答:北齐帝高纬率诸军自晋阳向晋州进发。宇文邕从汾曲到晋州城下督战,北齐行台左丞侯子钦出城降周。北齐晋州刺史崔景嵩防守北城,见无后援,请降于北周宇文邕令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王轨应之。王轨遣部将段文振率数十人为先遣,在崔景嵩接应下,首先登城。俘尉相贵及士卒8000人。北齐兵溃散,北周军占领平阳。
高纬等着北周军队自动撤走。高纬命人在城中建筑一座高耸入云的天桥,时常与冯小怜一道登桥遥望城外敌军的情况,不是分析敌情,一天,木架搭成的天桥忽然垮了下来,冯小怜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一再要求高纬放弃晋阳返回邺城。高纬就真的听了冯小怜的劝告,回到邺城,北周轻而易举地夺得北齐重镇晋阳。
后主高纬、太子高恒、冯小怜等人均被擒获,北齐灭亡,黄河流域再度统一。高纬成为俘虏后向周武帝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乞还冯小怜”。但是高纬既没有要回冯小怜,连自己也命丧黄泉。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商隐为冯小怜写了两首著名的诗如下: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2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做一篇赏析
答:君主一旦沉迷美色,这就是下亡国祸根,是悲伤开始。
婀娜多姿的小怜进御服侍后主,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谁知只贪美人一笑倾心之时,亡国已成定局,晋阳已被攻陷也不闻不问,求后主再重新围猎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21 0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黄兰 于 2024-4-21 09:50 编辑

第二十讲作业:
梁03-红黄兰
1.对高纬的评价。
答:北齐后主高纬(556年―577年),字仁纲,汉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父亲是北齐武成帝高湛,母为胡皇后。生于并州的王邸。少年时容仪美好,为父亲宠爱,拜为王世子。武成帝即位,562年,立为皇太子。565年,武成帝禅位于他。568年亲政。576年,禅位于长子高恒。高纬好文学,但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信巫觋,祈祷不加节制。宠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杀害宗室,大臣,如高长恭、斛律光等。好奢侈,大起宫殿。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北周军队攻至青州,高纬准备逃往陈国,中途被周将尉迟迥抓获,送往邺,被封为温国公,北齐灭亡。577年,被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数十人无论少长皆赐死,高欢的子孙十存一二。大象末,葬于长安北原洪渎川。

2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做一篇赏析。
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赏析】:
诗中前两句以议论开端,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褒姒一笑的典故讽刺北齐后主荒淫亡国的生活,次句“何劳荆棘始堪伤”依然用典,巧用晋代索靖预言洛阳宫殿将荆棘丛生的典故,依然讽刺其亡国“堪伤”!第三句则描绘妃子“小怜玉体横陈”的不可描述之景象,便如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一笑倾国”一般。然后褒姒一笑之后幽王亡国,“小怜”玉体横陈之夜,后主正荒淫取乐,北周的军队已经攻破了晋阳,向北齐国都进军了,北齐灭亡在即!
结尾两句以艳丽的形象讽喻北齐的灭亡,一句艳丽的艳亵之景,一句紧迫险恶的战争图,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又隐含着必然的因果联系。两个镜头的组合使得这首诗的讽刺意味更加强烈,君王后妃荒淫取乐,边关战事十万火急,两相对照可笑可悲,令人读来为之心寒。如此构思,可谓是巧妙至极。
李商隐的这首《北齐》虽以艳丽之景象写来,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讽刺性,相比唐代其他咏史诗,更加入木三分。从这首诗也可见李商隐能在唐代璀璨诗坛名列前茅,绝非浪得虚名!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赏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中形容美女妩媚表情。“巧笑”与“万机”,一女与天下,轻重关系本来一目了然。说“巧笑”堪敌“万机”,是运用反语来讽刺高纬的昏昧。“知”实为哪知,意味尤见辛辣。如说“一笑相倾国便亡”是热骂,此句便是冷嘲,不议论的议论。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所以说“倾城最在着戎衣”。这句仍是反语,有潜台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22 2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讲作业
梁组随心

1对高纬的评价
高纬,北齐的第五位君主,以其荒淫无度和政治腐败而臭名昭著。他的统治被视为南北朝乱世中的一个反面教材。以下是关于高纬的几个主要评价:
怯懦:高纬胆小怕事,不愿面对朝政的挑战。他害怕处理政务,甚至不敢直视大臣,对棘手问题手足无措,最终将朝政交给亲信,自己沉迷于享乐。
昏庸:高纬让奸佞小人如陆令萱、和士开、穆提婆等人处理朝政,导致朝廷乌烟瘴气,官员泛滥,政令不通,他却对此不闻不问。
荒淫:高纬在宫中与妻妾侍女恣意淫乐,特别喜欢侍女冯小怜,甚至让大臣们一起欣赏她的裸体。他还给宫中的动物授予官职,表现出极度的荒唐。
变态:高纬沉迷于稀奇古怪的游戏和音乐,要求大臣们在皇家园林里模拟平民生活,自己则混入其中体验。他的行为荒诞至极,甚至包括无故杀人,剥人脸皮等残忍行为。
政治腐败:高纬的统治下,奴仆、宦官、娼妓等都被赋予官职和爵位,服饰奢华,浪费严重。他为了宠爱的胡昭仪建造大慈寺,为穆皇后修建大宝林寺,显示了他的奢侈和政治腐败。
综上所述,高纬是一个典型的昏君,他的统治不仅导致国家的衰落,也使他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耻辱的一笔。他的行为荒唐、残忍,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2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做一篇赏析
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唐武宗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史载武宗王才人善歌舞,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佼服光侈”。与诗中“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武宗固非高纬一流的“无愁天子”,但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借北齐亡国事预作警戒,创造了这组诗。
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的。
既是咏史,便离不开议论。然而好的诗篇总是以具体形象感人,而不是用抽象的道理教训读者。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第一首前两句是以议论发端。“一笑”句暗用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国的故事,讽刺“无愁天子”高纬荒淫的生活。“荆棘”句引晋朝索靖预见西晋将亡的典故,照应国亡之意。这两句意思一气蝉联,谓荒淫即亡国取败的先兆。虽每句各用一典故,却不见用事痕迹,全在于意脉不断,可谓巧于用典。但如果只此而已,仍属老生常谈。后两句撇开议论而展示形象画面。第三句描绘冯淑妃进御之夕“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是一幅秽艳的春宫图,与“一笑相倾”句映带;第四句写北齐亡国情景。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破晋阳,向齐都邺城进军,高纬出逃被俘,北齐遂灭。此句又与“荆棘”映带。两句实际上具体形象地再现了前两句的内容。淑妃进御与周师攻陷晋阳,相隔尚有时日。“已报”两字把两件事扯到一时,是着眼于荒淫失政与亡国的必然联系,运用“超前夸张”的修辞格,更能发人深省。这便是议论附丽于形象,通过特殊表现一般,是符合形象思维的规律的。
如果说第一首是议论与形象互用,那么第二首的议论则完全融于形象,或者说议论见之于形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中形容美女妩媚表情。“巧笑”与“万机”,一女与天下,轻重关系本来一目了然。说“巧笑”堪敌“万机”,是运用反语来讽刺高纬的昏昧。“知”实为哪知,意味尤见辛辣。如说“一笑相倾国便亡”是热骂,此句便是冷嘲,不议论的议论。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所以说“倾城最在著戎衣”。这句仍是反语,有潜台词在。古来许多巾帼英雄,其飒爽英姿,确乎给人很美的感觉。但淑妃身著戎衣的举动,不是为天下,而是轻天下。高纬迷恋的不是英武之姿而是忸怩之态。他们逢场作戏,穿著戎衣而把强大的敌国忘记在九霄云外。据《北齐书》载,高纬听信淑妃之言,在自身即将成为敌军猎获物的情况下,仍不忘追欢逐乐,还要再猎一围。三、四句就这样以模拟口气,将帝、妃死不觉悟的昏庸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尽管不著议论,但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及反语的运用,即将议论融入形象之中。批判意味仍十分强烈。在形象画面之间运用强烈对比色彩,使作者有意指出的对象的特点更强调突出,引人注目,从而获得含蓄有力的表现效果,是这两首诗的又一显著特点。
第一首三、四两句把一个极艳极亵的镜头和一个极危急险恶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对比色彩强烈,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单从“小怜玉体横陈”的画面,也可见高纬生活之荒淫,然而,如果它不和那个关系危急存亡的“周归入晋阳”的画面组接,就难以产生那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惊险效果,就会显得十分平庸,艺术说服力将大为削弱。第二首三、四句则把“晋阳已陷”的时局,与“更请君王猎一围”的荒唐行径作对比。一面是十万火急,形势严峻;一面却是视若无睹,围猎兴浓。两种画面对照出现,令旁观者为之心寒,从而有力地表明当事者处境的可笑可悲,不着一字而含蓄有力。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是诗人巧于构思的具体表现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0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4-24 22: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二十一讲作业
1、对高纬的评价
答:
北齐后主高纬(556年―577年),字仁纲,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高纬好文学,但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信巫觋,祈祷不加节制。宠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杀害主要大臣高长恭、斛律光等。好奢侈,大起宫殿。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北周军队攻至青州,高纬准备逃往陈国,中途被周将尉迟迥抓获,送往邺,被封为温国公,北齐灭亡。
他身为皇帝,却荒淫无道,任用奸佞,宠幸冯小怜,杀害多位贤能的朝臣,导致北齐政治腐败,军力衰落,国势摇摇欲坠。他的行为无疑加速了北齐的灭亡,使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纬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和困境。他天生口吃,形成了自卑的性格,极度的内向使他不愿意接触他人,甚至连朝廷里的官员也不行。这种性格特质无疑影响了他作为皇帝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高纬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行为和性格既有其个人的缺陷和困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环境。虽然他的统治给北齐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解析:
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的。
北齐后主高纬是著名的荒淫之君。他宠冯淑妃。曾作《无愁曲》,自弹琵琶而唱,民间称其为“无愁天子”。这两首联章咏史七绝,即以严冷辛辣的笔调讽刺后主与淑妃的荒淫废政,导致覆亡,以寓鉴戒之意。两章均有较重的议论成分,但由于诗人善于提炼、剪裁典型的场景、情节,与议论相互映照,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5 1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四年级第二十一讲作业
1、对高纬的评价
答:
北齐后主高纬(556年―577年),字仁纲,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高纬好文学,但言语涩讷,无志度,不喜见朝士。信巫觋,祈祷不加节制。宠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杀害主要大臣高长恭、斛律光等。好奢侈,大起宫殿。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北周军队攻至青州,高纬准备逃往陈国,中途被周将尉迟迥抓获,送往邺,被封为温国公,北齐灭亡。
他身为皇帝,却荒淫无道,任用奸佞,宠幸冯小怜,杀害多位贤能的朝臣,导致北齐政治腐败,军力衰落,国势摇摇欲坠。他的行为无疑加速了北齐的灭亡,使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高纬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和困境。他天生口吃,形成了自卑的性格,极度的内向使他不愿意接触他人,甚至连朝廷里的官员也不行。这种性格特质无疑影响了他作为皇帝的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高纬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行为和性格既有其个人的缺陷和困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环境。虽然他的统治给北齐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北齐二首
唐·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解析:
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的。
北齐后主高纬是著名的荒淫之君。他宠冯淑妃。曾作《无愁曲》,自弹琵琶而唱,民间称其为“无愁天子”。这两首联章咏史七绝,即以严冷辛辣的笔调讽刺后主与淑妃的荒淫废政,导致覆亡,以寓鉴戒之意。两章均有较重的议论成分,但由于诗人善于提炼、剪裁典型的场景、情节,与议论相互映照,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09:39 , Processed in 0.0617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