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439|回复: 20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9-11 22: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3、班级作业时间一周,交作业截止下周二(9月17日)21点前。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2 08: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一讲作业白驹01一点春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说,诗歌语言有了不同于,散文语言的充分理由;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则诗歌在整体表达的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独特性与独创性。 什么是“诗家语”?或者说“诗家语”具有什么特征呢?
这个问题大得很,恐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根据周振甫先生的说法,我们现在暂且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
七律 中秋
一点春
冰轮夜魄影泓明,满堰菱红晚镜清。
桂动奇香绕萤火,柑盈艳果躺鵁鶄。
摸秋稚子冬瓜抱,对酒邻翁土语诚。
减少贪婪除执念,安康和睦度余生。
本诗的平仄情况标示如下。未发现任何格律上的问题。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冰轮夜魄影泓明,满堰菱红晚镜清。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桂动奇香绕萤火,柑盈艳果躺鵁鶄。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本联上句为本句自救的拗救方式。)

摸秋稚子冬瓜抱,对酒邻翁土语诚。
中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减少贪婪除执念,安康和睦度余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平仄无误 ,用韵准确,明,清,鶄,诚,生韵字阴阳和谐,白脚四声递进。中二联对仗工稳。
意脉顺畅,画面灵动,所选物像符合主题。由景入情,远近交错,移步换景,清新润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4-9-12 0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组13-江南渔夫第一讲作业:
1、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
诗家语,指的是诗歌中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它不同于日常口语或散文语言,具有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意象构建方式。以下是对诗家语及其特点的理解:

首先,诗家语注重音韵和谐。诗歌常常通过押韵、平仄、对仗等手法,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这种音韵的和谐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其次,诗家语强调意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达。诗歌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诗人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此外,诗家语还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由于诗歌篇幅有限,诗人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情感,因此诗歌语言必须高度凝练和概括。这种凝练和概括不仅要求诗人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求诗人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综上所述,诗家语是诗歌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它注重音韵和谐、强调意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达、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2、        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

附诗一首并评析如下:
退休法官闲吟
    江南渔夫

风雨沉浮忆旧年,劳心案牍寝难眠。
退居方觉闲云好,伴月泠泠瘦竹前。

评析:
这首诗小绝抒发了退休法官的心境变化。全诗脉络流畅,从“风雨沉浮忆旧年”起笔,自然过渡到法官生涯的辛劳与不易,以“劳心案牍寝难眠”点出往昔的忙碌与压力,情感深沉而真实。随后笔锋一转,“退居方觉闲云好”,通过“退居”与“闲云”的对比,展现了退休后心境的轻松与自在,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在表达手法上,诗人巧妙运用了对比与借景抒情的手法。对比前后生活的不同,凸显了退休后的惬意与满足;借“伴月泠泠瘦竹前”之景,寓情于景,既描绘了退休生活的清幽与雅致,又寄托了诗人高洁自守、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1
发表于 2024-9-12 1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采香初九 于 2024-9-12 18:54 编辑





白驹29-初九作业
1、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
诗家语,指的是诗歌中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它不同于日常口语或散文语言,具有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意象构建方式。以下是对诗家语及其特点的理解:

首先,诗家语注重音韵和谐。诗歌常常通过押韵、平仄、对仗等手法,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这种音韵的和谐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其次,诗家语强调意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达。诗歌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诗人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此外,诗家语还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由于诗歌篇幅有限,诗人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情感,因此诗歌语言必须高度凝练和概括。这种凝练和概括不仅要求诗人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求诗人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综上所述,诗家语是诗歌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它注重音韵和谐、强调意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达、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2、        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


七绝,秋水
白驹29-初九
涧出深山入合流,霜林倒映一江秋。
不因岁序逾千载,兀自滔滔去未休。




评析:
这首诗首先描写了源泉活水,从深山幽谷之中汩汩流出,历经万般曲折,终于与众流汇合流入了大江,。


接着写秋天的霜林倒映在澄澈的江水中幻化成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以其壮丽的景象和深邃的意境,深刻描绘了秋水的清澈与宁静。秋水把一切都温柔地揽入怀抱,让人陶醉在这宁静与和谐之中。秋水之静美,仿佛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和繁杂,心灵得到了净化。秋水之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和斑斓的山色,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增添着无尽的诗意。


而滚滚不息的江水并未停留,不因岁序更替,依然滔滔不绝向着浩瀚的大海奔流而去。庄子的诗中,秋水是秋天里最宏大的景象,展现了河流水量的高峰和秋汛的壮阔。


这首诗通过对秋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还诠释了水因包容、谦逊而伟大,人也应如此。寓意着谦逊品质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2024-9-13 08: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一讲作业白驹10-江海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说,诗歌语言有了不同于,散文语言的充分理由;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则诗歌在整体表达的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独特性与独创性。 我们现在暂且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反常是指“诗家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如诗句的倒装,时序的错序,逻辑的无理等。所谓精警,即词语的练字,语法省略以及剪裁等。所谓含蓄是一个主题不直接说,而是含蓄表达,如用典,以景喻情等。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
七绝·长城
蜿蜒万里自秦皇,烽火连烟固四疆。
峻岭奇峰千载立,素人魂铸一碑长。

这首《七绝·长城》有以下特点:

一、意境宏大
- 首句“蜿蜒万里自秦皇”,开篇即点明长城的绵长和历史悠久,追溯至秦始皇时期,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 “烽火连烟固四疆”,描绘了长城在古代的军事作用,烽火连天的景象仿佛浮现在眼前,展现了长城对保卫边疆的重要意义。
- “峻岭奇峰千载立”,将长城置于峻岭奇峰之间,凸显其雄伟壮观,历经千载依然屹立不倒,更增添了其历史的沧桑感。
- 尾句“素人魂铸一碑长”,赋予长城一种精神内涵,它是无数普通人用灵魂铸就的丰碑,体现了长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

二、用词精准
- “蜿蜒”形象地描绘出长城的形态,“万里”突出其长度,“烽火连烟”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 “峻岭奇峰”描绘了长城所处的自然环境,“千载立”强调了其历史的长久。
- “素人魂铸”中的“素人”指普通人,强调了长城是人民的劳动成果,“魂铸”则体现了其精神价值。

三、结构严谨
- 整首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首句起笔引出长城的历史渊源,次句承接首句,进一步阐述长城的军事作用,第三句转折,描写长城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地位,尾句总结升华,赋予长城精神内涵。

总体而言,这首七绝通过对长城的描写,展现了其历史价值、军事意义、自然景观和精神内涵,意境深远、用词精准、结构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3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就是用不同于散文表达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倒插等手法,把精彩的画面、充沛的情感,浓缩在约定俗成的几十个字内,给人以震撼、愉悦、美妙、惊讶等等的启迪,从而达到文字传承千古的效果。这也是唐诗宋词历经沧桑、传唱千年,仍能被人津津乐道的魅力所在。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五律·樱桃红
绣菊25-梅岭
二郎临蟠节,五月满沟翻。
随夏暖薰树,渐红甜凝魂。
人潮乡路塞,车横议哗喧。
老妪躯虽佝,坐看前屋墩。

评析:漂泊羁旅南方,最让我想念、最能勾起我浓浓乡愁的便是我家乡的特产、也是十里八乡众位父老乡亲赖以生存的美味果蔬—洛阳大樱桃!
    洛阳樱桃沟,位于洛阳市的西北角,横跨新安、孟津两个县区十几个自然村落。现在已经开发为“洛阳市樱桃沟游览区”,游览区高高的牌坊就矗立在洛阳西郊通往樱桃沟的柏油马路上。
每年五月份、在乍暖还寒、莺飞草长的立夏时节,红绿黄紫等樱桃果实挂满枝头,家家户户的果农忙得团团转。因为樱桃沟的农民早已不再种植麦子、玉米等农作物,一年到头就靠那几十棵多则上百棵樱桃树的收入来支撑全家的开销、饭食。如果老天赏脸、风调雨顺,樱桃丰收了,农民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开花时节遇到寒流、或者病虫害等灾荒年景,生活费都可想而知。
特别是周末,洛阳市区的工人、大学生大批涌入樱桃沟,欣赏、品味、采买,使得樱桃沟的柏油马路车满为患,堵塞十几公里也有可能。
  我最惦记的是那些坐在房前屋后的婶子大娘、老嫂子们,一个个年老体迈,最终还是要去寻找她那个几十年相濡以沫的老伴!
  当然最值得歌颂的是樱桃开花时节,但由于律诗篇幅有限,不能描绘入内,甚是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发表于 2024-9-13 13: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坐听风 于 2024-9-15 15:40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一讲作业
白驹22-听风闲坐
1、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 诗家语就是诗歌用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不同于白话文散文那么直白,语句含蓄凝炼,俱有韵律的美,读起来郎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进行传唱等等。

2、        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

七绝·端午
文/白驹22-闲坐听风
每到端阳忆屈原,铮铮铁骨为谁言。
堪怜澄澈楚江水,不洗直臣千载冤。

简评:小诗脉络清晰,语言流畅,作者高度赞扬了屈原忧国忧民,行廉志洁;不畏权势的高贵品质。
首先看第一句,每到端阳忆屈原,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身汨罗江而死,人们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纪念他,第二句铮铮铁骨不畏权贵敢为人民直言,最后得罪佞臣含冤而死,第三句第四句写就算澄澈的楚江水也不能洗英雄之冤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
发表于 2024-9-13 1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4-9-13 14:03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一讲作业白驹03-不可思议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说,诗歌语言有了不同于,散文语言的充分理由;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则诗歌在整体表达的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独特性与独创性。 我们现在暂且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反常是指“诗家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如诗句的倒装,时序的错序,逻辑的无理等。所谓精警,即词语的练字,语法省略以及剪裁等。所谓含蓄是一个主题不直接说,而是含蓄表达,如用典,以景喻情等。2、对自己作品进行点评

秋日见母校照片有感
谁将故址拍新照,桐树苍苍秋色催。
斑驳木楼扉掩半,参差往事忆成堆。
绿操场绕诗书气,大课堂多经纬才。
任是流光鬓丝染,经年仍向此间徊。
这首律诗是我看到老同学发的母校照片有感而发。整首诗脉络比较清楚,情感真挚。
首联点题,老同学将母校旧址的图片发到同学群,照片上的母校古树苍然,带着时间的印记。颔联承接上一联来写,图片上木楼斑驳,一下子将人带会到学生时代。颈联承接上一联,具体描述了少年的记忆,操场上,课堂里,都留下少年学习生活的身影,其中诗书气、经纬才用词比较新,有时代的气息,但同样不失诗家语的韵味。中二联多维联想,各有侧重,对仗比较工稳,为最后的结尾做好了铺垫。
尾联发出感慨,对全篇进行总结,纵是时光荏苒,对母校的怀念历久弥新。读起来比较有余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13 2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一讲作业
白驹35-旧言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诗家语不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规常理。把词语错位,或是思维跳跃的,或是跨越时空的。压缩夸张的描述创造一种以小见大的诗意的氛围,产生新奇的效果。注重一字一词的精炼,活用巧用,语留余味,意境深远,与读者共鸣。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
                  遇秋登山·七绝
                     文/旧言
今时暑去落金风,欲见山前遍叶红。
取道当年凌绝顶,碧天一杖步闲翁。
评析
现在己是暑热消去秋风送凉,
脑际里浮现出山间那丹枫美景。
沿着故道登上曾经游赏的山顶,
苍穹之下,孤峰、单杖、独翁,好生惬意!
韵律无误,一东部。平起平收。无拗句。
起句交代了炎热的暑气已过,来到了秋天时节,承句依起句交代的时节顺接,面对秋凉伊始,想起了那山林尽染的丹叶流红,向往的感觉油然而生。转句由承句的对枫丹美景感想而登山重游。合句顺势将一天一杖一行翁的悠闲心态展现出来。合秋风送凉意,扣登山游览题。转句里用当年与合句里的闲翁两词相联系,道出了前后登山的时间距离,今日凌绝顶,已是白头人。但气势未减,一杖天下行!一个闲字,说出现在生活的自由与安逸,这份安逸才能唤起记忆的美好而去享受那份质朴的快乐。此七绝无亮点,平常的一次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1
发表于 2024-9-13 21: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一讲作业

白驹25-孤鸿

1、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诗家语的理解。
答:“诗家语”广义上来说,是诗歌在整体表达的形式上,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独特性与独创性。诗家语的三点特征: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为含蓄。

2、找出过去最得意的一首诗加以评析。不少于300字
答:七律·秋深
萧萧暮雨满窗呼,想必君前风景殊。
花谢花开知冷暖,叶生叶落见荣枯。
人从别后相思甚,秋至深时促织无。
幸得殷勤传雁信,围炉小憩戏狸奴。
评析:此作主题为深秋怀人,首联以事起,萧瑟的暮雨拍打窗户发生呼呼的响声,想来离我远去的你那里风景必然是不一样的吧。前半联景起,后半联直入主题。颔联与颈联两个对仗,力争工稳。颔联,以花开花谢,叶生叶落,描述时事荣枯代谢。铺垫了秋夜怀人的愁怀情绪;颈联,以“秋至深”衬托“人之别”,“相思甚”直写作者思人之切,“促织无”是用反笔将作者怀人之情移之于物,一正一反极尽笔墨突出相思之重。尾联以雁信、狸奴结尾,虽然思念之情随着深秋的到来越发深重,不过无可奈何的诗人意识到,日子还是要过的,那就暂凭雁信解相思,暂凭狸奴宽胸臆。全诗通俗易懂,开篇单刀直入,中间两联重笔描摹,结尾轻轻收束。章法老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8 , Processed in 0.0628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