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242|回复: 19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9-18 2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4-9-18 21:27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意脉不可断裂。
三、附学习资料和图片
附资料:
洛浦秋风
景点介绍
洛浦秋风是洛阳八景之一。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沿河两岸筑砌堤防,遍栽花草树木。清风徐来,碧树婆娑,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洛水河畔,游人如织,流连忘返。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桃李夹岸,杨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帆樯林立,四季风景如画,尤其“金风消夏,半月横秋”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故有“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魏王堤、波月堤、窈娘堤、斗亭等是洛河两岸比较著名的景点。
洛浦秋风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便使许多诗人流连忘返。
中央领导人、外宾参观洛浦公园后感叹:“洛浦公园规模宏大,水域开阔,是融园林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园林文化于一炉的新型开放公园,再现‘天下名园重洛阳’的盛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0 11: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尤其是三、四句,诗人剪裁下临行送别中劝酒的一瞬给以动情的描写。老友即将远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是凝缩成一句话: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所有的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都融进了这“更尽一杯酒”之中,一个“更”字表现出诗人劝酒的殷勤。文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这是炼字造成的含蓄美。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意脉不可断裂。
洛浦秋风
子衿11-云儿
今古几多兴败事,洛河南北岸承明。
魏王七步燃烹豆,千载名骚颂女英。
商皓舍身祈雨霈,大卿回首治渠盈。
红林浸染秋风劲,育迎国花倾帝城。
自评:中间两联诗家语,挑选四个不同时代的洛阳风流韵事,述说帝都变迁、古今兴废之雅兴;
首字平仄4/4;
步局总分分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1 13: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24-9-21 17:09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 08- 浪淘沙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有“反常,精警,含蓄”三个方面。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例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主人公是被冷落的,被遗忘的,她住的深宫虽然华丽,但是她门前却有萤火虫,萤火虫一般都是夏夜在荒郊没有人烟的地方出现,可见主人公的住所该有多冷清!首句的“冷”和转句的一个“凉”字,更是委婉的道出了女主人公是被遗弃了!尤其承句“扑流萤”还是用的“轻罗小扇”!用了这个“秋扇”的典故,更加彰显出主人公的孤寂和怨恨。可是诗中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就是诗家语中所谓的“含蓄”。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洛浦秋风
文/浪淘沙
层林阔水卧波桥,洛浦秋风别样娇。
南岸花园连绿地,北堤太学与龙雕。
蹁跹神女生尘步,旖旎霞光入晚潮。
再现隋唐多丽景,清和气象在今朝。
1.诗家语:层林,阔水,卧波桥,符合反常,精警。南岸,北堤,蹁跹神女,旖旎霞光,隋唐丽景,清和气象,都是含蓄系列的。
自评:①用平水韵,格律无误。
②起承转合:第一句用了物像并列的素材句,衣带第二句的中心立意句,颔联围绕中心立意句展开描写,也是实写,颈联用了《洛神赋》的典故采用虚写。尾联点明这些美丽景物在隋唐时期就有了,洛浦秋风是厚重的,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 ,洛浦秋风的美丽,更体现了如今这盛世的升平繁荣富强气象。
③韵字阴阳2/3平衡。
④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⑤首句平仄符合4/4要求。
⑥意脉无断裂。


要求
1 、 必须采用诗家语 。
2 、 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 , 并说明 。
3 、 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
4 、 自评要求 :
1 ) 用韵 、 格律是否无误
2 )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
3 )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
4 ) 不可有撞韵 、 挤韵 、 连韵 。
5 ) 首句平仄要符合 4/4 或 5/3 要求 。 6 ) 意脉不可断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4-9-21 13: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強化班第二讲作业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具体特征暂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诗家话的含蓄我理解是用形象的思维,借助景或者理来传达言外之意,从而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例如:
(唐)金昌绪《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思亲的小诗,反映兵役和战争带给百姓尤其是女性的困苦,作者不从正面去描述战争的残酷和对亲人的思念。从侧面去写用树枝赶走啼叫的黄莺,为什么要赶走它,因为它打搅了我去辽西见亲人的美梦。从一个小细节描写了妇女讨厌战争渴求和平的心理,这种以小见大婉转曲折的抒发了情感也就是含蓄,比直白的写想丈夫想亲人更耐人寻味。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秋日洛浦
文/傲雪寒梅
金风送suang过瀛桥,洛浦园中客似潮。
远眺云山枫叶美,争观步道菊花娇。
陈王望水奇文赋,宰相沿堤秀笔描。
忘返留连无倦意,陶然丽景乐逍遥。
注:陈王指曹植;宰相指上官婉儿

颈联用典间接含蓄的描写洛浦的景色美。
自评:经验本诗韵字格律无误。韵字3/2阴阳结合,首字平仄4/4,没发现挤韵连韵等现象。我们具体来看诗作
起句交代清时间地点:金风也就是西风代指秋天,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洛浦就是本诗要写的地点。承句向下辅展,远看和近观的景色,枫菊都是秋的物象。转句借典含蓄的述写洛浦的景色美,曹植看着洛水写下了《洛神赋》这一名著流传千古,大才女上官婉儿沿着洛堤同样也写下了《入朝洛堤步月》的好诗篇。合句用陶醉在丽景比兴扣回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4-9-21 2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03-紫色的云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诗家语有几个显著特性:反常,精警,含蓄。我对含蓄的理解就如
清.袁牧说:“诗文贵曲”。诗心亦贵曲也, 曲如流水。“诗家语”在表达上具有含蓄婉转之特点,常用比喻,影射,曲喻,反说,陪衬,讽刺,用典,比兴等手法。用意含蓄而曲折、蕴藉而委婉,说有限语留无限想象空间,这正如中国书画中“留白”一样。如: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古代在寒食节有禁火之习俗,韩诗中“轻烟散入五侯家”,以清明日皇帝赐火给亲近臣子来借喻皇帝宠幸太监,重权被太监等掌控,终至亡国;本诗采用《春秋》笔法,颇具讽刺意味,用意曲折含蓄。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        必须采用诗家语。
2、        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                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        自评要求:
1)        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        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句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七律·洛浦之秋
洛水清波醉眼眸,蒹葭摇曳韵悠悠。
长堤栏侧丹枫艳,古榭廊边野菊稠。
架上虹桥南贯北,铺开客路市连洲。
陈王若是歇鞍马,敢叫新篇万代留。
自评:
本诗用韵平水韵十一尤,格律无误。韵字两阴两阳,合乎韵律之美。首句平仄4/4。
起承描写秋景,抓住代表性的事物,蒹葭,丹枫,野菊,既有颜色给予的视觉之美,也有蒹葭在秋风的吹动下,摇曳生姿的韵味之美。转句写了洛浦新貌,合句用典,借曹植曾经在洛水之滨做《洛神赋》,抒发了自己对洛浦新貌的赞美。
转句的‘南贯北’就是指虹桥贯通南北,‘市连洲’指城市连着汀洲。算诗家语中的反常。合句用典,算诗家语中的含蓄。
不足之处是没有表达出想要表达的那种厚重的感觉。遣词用句方面感觉贫乏。练字练句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9-22 0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05-白雪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概括的讲,有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诗歌感情的抒发必须借助形象,通过形象的描写打动读者,传达言外之意,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
例如:
(唐)金昌绪《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思亲的小诗,反映兵役和战争带给百姓尤其是女性的困苦,作者不从正面去描述战争的残酷和对亲人的思念。从侧面去写用树枝赶走啼叫的黄莺,为什么要赶走它,因为它打搅了我去辽西见亲人的美梦。从一个小细节描写了妇女讨厌战争渴求和平的心理,这种以小见大婉转曲折的抒发了情感也就是含蓄,比直白的写想念亲人更耐人寻味。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        必须采用诗家语。
2、        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        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        自评要求:
1)        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        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        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        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七律·题洛浦秋风
神都城内满秋风,洛浦名园景不穷。
饱看魏堤明月起,更惊西苑大门雄。
隋唐胜地千年里,今古幽情一瞬中。
尽赏莫提兴废事,由来言论几人同?

自评:韵字格律无误。韵字2/3阴阳结合,首字平仄4/4,没有挤韵、撞韵、连韵。首联起句化用“洛阳城里见秋风”,点题,次句补充前句,写意总领。颔联承,就“景不穷”展开,用“魏堤明月”和“西苑大门”来体现“景无穷”。
前二联为实写。
颈联转,为时空语。
尾联宕开收结,意即与其游古都而纠结于兴废,因为兴废有赖天道,非仅凭人力即可为之,不如沉醉于眼前美景,乐以忘忧。
后二联虚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发表于 2024-9-22 0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风徐来 于 2024-9-22 08:29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16-青衣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1)反常、(2)精警、(3)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例如:
(唐)金昌绪《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所以,诗怎样写得含蓄,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写封建社会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对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可是它不从正面写,却从侧面一件小事讲起,把黄莺儿赶走,不让它在枝上啼叫,因为它的叫声一次又一次把梦惊醒,使她在梦里到不了辽西和亲人相会。这个细节生动地表达了她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这种婉转曲折、以小见大的写法,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比明白说出更有味,能给人更深的印象。 “诗家语”的组成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也是相当复杂的。从理性逻辑的角度分析,“诗家语”最鲜明的特点便是:既出于常理之外,又入于情理之中。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意脉不可断裂。

洛浦秋风
子衿16-青衣
洛水悠悠映碧天,神怡凫影意绵绵。
参差粉黛添柔媚,幻彩云霞映画船。
炀帝龙舟成旧忆,魏王堤岸诉当年。
今来忘返情何限,尽赋秋光对古贤。
首句平仄符合4/4
本诗诗家语的标注说明:
首句中“悠悠”以叠词形式展现洛水缓缓流淌的状态,具有凝练形象之特点;“映碧天”将洛水与天空相连,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二句中“神怡”表达一种安适的状态,“意绵绵”则将情感具象化。三句中“粉黛”借代女子,增添了柔媚之感。四句中“幻彩”修饰云霞,为想象力,“映画船”为形象性。“炀帝龙舟”此联用典引发对历史的回忆,具有跳跃性和多义性。“诉当年”赋予堤岸以诉说的能力,为形象表达。“今来忘返情何限”,“情何限”将情感的程度模糊化但又强烈地表达出来,体现诗家语言的多义性。“盛景重光”富有历史感和画面感,“对古贤”则在时间上有跳跃,为诗家语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4-9-22 1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強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具体特征暂概括为三点:反常、精警、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依旧盛开,而人面不知去向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秋过洛浦公园
文/梦寒秋
秋过瀛桥河水清,潺潺流响带蛙声。
一行雁字云边送,两岸枫霞眸底迎。
粉黛草迷蝴蝶梦,蒹葭浦结鹭鸥盟。
持竿闲倚斜阳外,不钓花鲢不钓名。

【自评】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完美。题目是秋过洛浦公园,首联赋笔扣题,从洛河入笔,视听结合。颔联着重写河两岸,从上到下、从远及近视角转换。颈联聚焦到两个特色植物,着重描写“粉黛草”如梦如幻、“蒹葭浦”宁静美好,采用虚实结合手法。尾联扣回收结全篇,既是表达悠然闲适之情,又是对洛浦公园的欣赏和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7
发表于 2024-9-22 16: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中的驻迹 于 2024-9-22 16:06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強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25-风中

一、        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诗家语的具体特征暂概括为三点: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是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答:诗家话的含蓄我理解是用形象的思维,借助景或者理来传达言外之意,从而取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例如:
遥怜小儿女,闺中只独看
从侧面描写手法把思念妻子表达出来。

二、        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洛浦秋
子衿25-风中
风景四时好,最尤秋霁时。
霞披神女处,碧洇远山眉。
波阔青帆小,日悬云鸟嬉。
何须刀笔动,清气自成诗。

自评,首联开门见山,也叫破题,这样对初学者很好,不容易偏题,二联细致化,霞浦,碧山,山水色彩交辉,相得益彰,三联青帆与云鸟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和谐与美好,把情感带出,洛浦独特的美,我们无须动笔,清眸都是诗情画意
在细节处理上不够,句子不新腻。有四平头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9-22 17: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讲作业
子衿01-岱玉

一、问答题
1、诗家语的特征有哪几个方面?
答:(1)反常、(2)精警、(3)含蓄。
2、举例说说你对诗家语中“含蓄”的理解。
  例如:
(宋)谢枋得《蚕妇吟 》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谢枋得的《蚕妇吟》是一首精炼而富有深意的七言绝句。诗人以“诗家语”的独特表达方式,巧妙地展现了蚕妇与富贵人家生活的鲜明对比。首句“子规啼彻四更时”,以子规的啼鸣开篇,既点明了深夜的时间背景,又寓含了哀愁与忧虑的情感基调。子规在诗家语中常象征悲苦,其啼声穿透夜空,为全诗铺垫了一层淡淡的哀伤。次句“起视蚕稠怕叶稀”,通过描绘蚕妇深夜起身查看蚕儿与桑叶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她的辛劳与对生计的担忧。这一场景真实而感人,使蚕妇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暗示了她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转句“不信楼头杨柳月”,诗人将视线转向高楼之上的杨柳与明月,以这一美好景象象征富贵人家的闲适与奢华。在诗家语中,杨柳与月常被赋予美好的寓意,与蚕妇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阶级的差异。结句“玉人歌舞未曾归”,以“玉人”代指富贵人家的女子,她们在楼头月下歌舞升平,享受着无尽的欢乐。这句诗与蚕妇的辛劳形成强烈反差,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悬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总的来说,《蚕妇吟》以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通过“诗家语”的运用,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底层人民深切同情。

二、创作题
请参照以下资料,以洛浦秋风为意,展开想象,创作律诗一首,五律七律不限,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标注出来,并说明。
3、参考图片加以发挥。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意脉不可断裂。

秋风
子衿01-岱玉
一溪秋色漾林桥,十里长堤落叶飘。
洛浦风光何所似,万山萧瑟映秋霄。
寒风拂面心凄冷,落叶纷飞意寂寥。
此景此情何处解,唯将秋色入诗谣。
首句平仄符合4/4
本诗诗家语的标注说明:
在这首以“洛浦秋风”为主题的诗中,我尝试运用了“诗家语”的特点来进行创作。
首联“一溪秋色漾林桥,十里长堤落叶飘”中,我使用了数字对仗“一溪”与“十里”,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空间感,这是诗家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同时,动词“漾”与“飘”的选择也富有画面感,“漾”字描绘了秋色在水中的波动,而“飘”字则生动地刻画了落叶在风中的轻盈,这体现了诗家语对动词精炼与传神的要求。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我也继续运用了这些诗家语元素,力求使整首诗更加精炼、传神,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我对秋日景象的感受与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7 , Processed in 0.1087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