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008|回复: 18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9 2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三、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7)不少于100字
四、班级安排作业时间一周时间,交作业截止下周三19点前。创作题作业时间四天时间(周四至周日20点前),写好作业自己检查格律,在小组接龙,不在小组接龙作业班级不安排点评。累计三讲作业不交者,班级清理。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0 16: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移花接木;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五律·悲枫
子衿11-云儿
寒露闻佳讯,黄金染故陂。
百年枫叶醉,几度菊花痴。
檐鸟传鱼素,归鸿慰客思。
子规频入梦,难述倚门期。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
韵字4:4阴阳平衡;
首字平仄4:4;
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寒露、归鸿、枫叶、菊花、子规等秋天物象入诗。家乡每到秋天,红叶满树、黄金遍地,美丽的风景更加勾起客居游子的思乡念亲之情。
诗家语:鱼传尺素、倚门期盼。现实让我们这一代老家归不去,新房难撑起,那频入梦中的子规鸣叫,更是让人肝肠寸断、悲伤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4-10-11 0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雪寒梅~ 于 2024-10-18 12:17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15~傲雪寒梅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托物言志或叫寓情于物
二、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
三、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且称之为“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七律.红叶
文/傲雪寒梅
萧萧落木又深秋,远眺山光醉丽眸。
露打枝头初献媚,霜侵陌上正含羞。
如霞烂漫层林染,似锦缤纷曲径稠。
最是西风善人意,多情寄语赋诗留。根据老师评语,修改如下
不闻落木萧萧下,唯赏枫林艳暮秋。
露浥枝头初献媚,霜侵陌上正含羞。
非花烂漫层林染,随日缤纷野岭稠。
欲托西风传呢语,多情仿古赋诗留。


自评:本诗运用下平十一尤韵部,韵字正确格律无误。整首诗读起来比较通顺。韵字阴平阳平结合,其比例为2/3可以,首字平仄4/4比例没有问题。具体看诗的起承转合。首句先交待时间是深秋,运用了倒装手法,深秋才能见到萧萧落叶,继而远眺看见醉人的秋色引出承句。接着用拟人手法写枫叶只有经过露打霜柒柒才能展现出迷人的色彩。含羞都会脸红不直接写枫红较含蓄。转句霞锦均在加深描绘枫叶的美。合句前分句用了个句内自救写出西风来的是时候,从而引出尾句将诗情寄语在红叶上,也点明了世人红叶题诗的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0-11 13: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3-紫色的云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①“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②触景生情或即景抒怀。③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的融合,即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 红叶
举目云霞覆满川,丹枫如火自悠然。
缤纷彩蝶当空舞,错落鱼书随雁传。
最是秋风多热烈,才能野陌少孤单。
拈来一片心思寄,不叫清愁两地牵。

自评:本首七律押一先韵,格律无误。首字平仄4/4,韵字阴阳搭配合理。符合声律之美。
本首诗是作者远眺满山红叶的所见所感。首联“举目”点明了观赏的角度,然后运用比喻,把满山的红叶比作云霞,比作火。符合红叶的特点。“自悠然”赋予了红叶人格化,比较形象,可以想象到红叶悠然飘落的神态。
颔联继续运用比喻,把红叶比作彩蝶和鱼书,符合物象特征,也暗示了红叶寄相思的内涵。
颈联展开想象,继续把红叶人格化,该是秋天的热烈,才使红叶这样烂漫,荒凉的野陌才不孤单。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喻的运用,大胆的想象,都是诗家语的体现。
尾联直抒胸臆,想借一片红叶来传书,以免相思而生的清愁。
不足之处诗家语运用不够精彩,表达不出那种韵味无穷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2 1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4-10-12 13:02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托物言志或叫寓情于物;2、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3、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且称之为“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红叶满山的金秋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红叶
子衿09-翰林瑞居
霜染层林透碧空,遍山丹枫韵无穷。
曾经也舞婆娑绿,现在还燃绚烂红。
石径停车怀杜牧,城西望岭念康公。
逢秋莫道悲凄寂,胜景方游已醉翁。
【自评】本诗运用上平一东的韵部,韵字准确无误,格律正确。首字平仄4/4比例。整篇意脉顺畅连贯,起承转合符合章法。此诗从观察到的层林尽染到突出遍山枫叶之胜景,并即景生情、抒发感叹。春夏季节嫩绿的叶子在风吹之下翩翩起舞,到了深秋时节却如燃起的火焰,十分绚烂。此时不禁让人想起写“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和写“遥望城西岭”“晓霜枫叶丹”句的谢灵运,也称谢康公。尾句由景感发:逢秋非悲寂,而是景色如画,刚游即陶醉。此诗无撞韵、挤韵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0-13 1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第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移花接木。
第二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红叶诗行
山中默默度光阴,任受风霜日夜侵。
换得红装劳想象,招来骚客费沉吟。
火烧赤壁流传久,叶泛宫沟感慨深。
千载诗情无以谢,一杯菊酒且同斟。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1:4,比例合适。首字平仄4:4,比例完美。题目《红叶诗行》主要写红叶与诗,首联渐引式起,从红叶身处环境下笔,赞美他犹如山居隐者,耐得住寂寞、忍得了风霜。颔联扣题,写红叶给予诗人无尽想象,前分句承上,后分句开启下联诗人名篇。颈联前分句化用唐朝王翰《红叶》诗中“炬火乘风焚赤壁”句,后分句用“红叶题诗”典故抒发感慨。尾联宕开一笔收结,感谢红叶千百年来带给人们无限美好。布局起承转合,符合作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0-13 19: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16-青衣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
1)“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
2)触景生情或即景抒怀。
3)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的融合,即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红叶诗行
金黄油彩满秋倾,任此画风描楚城。
霞岭不输春本色,白云岂是浪浮名。
身融郊野心犹静,芦结清霜水愈明。
拾起思乡愁一叶,留存肺腑也轻盈。

首句“满秋倾”的“倾”字,表现出秋天的色彩如倾倒而出般浓烈;“描楚城”的“描”字,形象地表达秋景如画之美。颔联和颈联在结构和词性上相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金黄油彩”将秋天的色彩比喻成油彩画,“白云岂是浪浮名”将白云拟人化,赋予其人格特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热爱。
同时,尾联的乡愁之情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份思念和牵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3 2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第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移花接木。
第二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对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七律•红叶诗行
山中默默度光阴,任受风霜日夜侵。
换得红装劳想象,招来骚客费沉吟。
火烧赤壁流传久,叶泛宫沟感慨深。
千载诗情无以谢,一杯菊酒且同斟。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1:4,比例合适。首字平仄4:4,比例完美。题目《红叶诗行》主要写红叶与诗,首联渐引式起,从红叶身处环境下笔,赞美他犹如山居隐者,耐得住寂寞、忍得了风霜。颔联扣题,写红叶给予诗人无尽想象,前分句承上,后分句开启下联诗人名篇。颈联前分句化用唐朝王翰《红叶》诗中“炬火乘风焚赤壁”句,后分句用“红叶题诗”典故抒发感慨。尾联宕开一笔收结,感谢红叶千百年来带给人们无限美好。布局起承转合,符合作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3 22: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4-10-13 22:4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天香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
1、托物言志或叫寓情于物。
2、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
3、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融合。即“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在这个金秋送爽、红叶满山的季节,以红叶诗行为主题,秋季,是收获的喜悦,是活力的绽放,是踏秋的精彩。我们可以邀丹桂、金菊、鸿雁、秋水长天、落叶、蒹葭等秋日意象入诗,以红叶为笺,以真情为墨,合理展开想象,创作格律诗一首,五律、七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并加以自评。
三、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6) 意脉不可断裂。   
7)不少于100字
天香
菊花
园金色铺长亭,瑞气随风香满城。
不畏霜天寒夜冷,甘为秋景画廊明。

自评:
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1/2,没有撞韵、挤韵、连韵。首字平仄1/3
暂时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08

帖子

88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14 1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四讲作业
子衿12–水儿

一、问答题: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哪三种情况?
答: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托物言志或叫寓情于物
二、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
三、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且称之为“虚实相融”。

二、创作题
七绝  红叶
迟暮犹逢二度春,婆娑更胜杏花新。
西风最解红尘事,写尽相思不问人。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比例合适, 此诗用拟人的手法写红叶历经沧桑之后,姿色更嘉,犹如二度逢春,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态。写诗亦是写人。起句中“迟暮”点名红叶已是枫叶的迟暮之年,迟暮之年就像二度逢春,婆娑的姿态比二月的杏花还美。转结句表达相思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9 , Processed in 0.0627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