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069|回复: 19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0-23 2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371

帖子

3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4 19:1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霖铃音画 于 2024-10-25 05:4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03-雨霖铃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游西藏阿里札达古格王国遗址
文/鹿鸣03-雨霖铃
天然秘境隐荒城,寺阁楼台异态生。
垒固森严沙漠立,桥残静默象泉横。
山头已换千年月,崖下犹闻百战声。
乱石尘封多少梦,英雄无处洗征程。
(象泉,指象泉河。)
【雨霖铃自评】
这首七律,初稿创作于2023年1月。当时,全家自驾游去珠穆朗玛峰和西藏阿里地区,路过札达土林和古格王国遗址时,了解了古格王朝的历史,有感于辉煌了七百多年辉煌的古格王国一夜间消失,写下了这首七律。现在经过修改作为本次作业。经过自检,这首诗格律、用韵无误。无撞韵、挤韵连韵现象。符合起承转合章法。中二联对仗工整,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首联景起,介绍了天然秘境阿里札达古格王国遗址残垣断壁的亭台楼阁。颔联景接,描写荒漠中的土城堡,象泉河上古老的残桥。颈联由景入情,改朝换代,历史的硝烟已远去,但仿佛当年那场战争双方厮杀的情景犹在。尾联概括总结,古格王国遗址的乱石堆中尘封了多少故事,这个朝代有多少英雄人物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9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5 13: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05~心中有爱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咏大同云冈石窟
文/心中有爱
遥观宝库憾苍穹,永庇黎民贯始终。
壁画逼真金阙妙,石雕鉴影魏都融。
禅心几度凭烟袅,佛骨曾经化类通。
记取武周千古事,云冈弘邃建奇功。

自评:这首七律是因为动画片《黑悟空》播出以后,山西的27处古建筑一夜火遍全国,山西文旅必须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山西诗词也为了这个泼天的富贵,让爱好诗词的文人墨客都写一首山西的古建筑,我及时创作了这首诗,第一句点明了是一座宝库,接着写了它的主要景点和朝代,第三句转到了佛教上,最后合,就是云冈石窟的神功。当然还有很多遣词造句不够好。以后会更加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5 2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25-心怡然第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创作题
西山访古
鹿鸣25-心怡然
风送疏钟远,寻声好问禅。
云深藏古刹,谷静引灵泉。
坐听松涛吼,行看菊色妍
吴王读书处,撷趣共陶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1

帖子

7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6 15: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鹿鸣15—易蕴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意象浮现,就是把心里的情绪或者想表达的内容实体化。因为心中的想法或者情绪是不可见的,需要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好的、生动的诗绝对不是平白直叙的说明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而是通过物象表现出来。例如:
失眠
文/易蕴(云南)
滴答伤神夜不宁,时间似水向三更。
几期窗外楼台静,仍是潇潇雨落声!
      失眠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把失眠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选取了雨夜这一特定的景象进行表现,把失眠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动静结合。在写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写抽象的东西,还有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者说画面,这个时候我们所选取的物象就有生动,要动静结合。例如:
登十万大山观景台
文/易蕴(云南)
百里观峰徒步来,登高八面豁然开。
万千兵马层层到,自坐中军点将台。
      十万大山本是静态的,但作者登上十万大山观景台后,面对万山来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幅大将军点兵的画面就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感官冲击。诗虽然不是画面,没有声音,但是诗的表现力强,通过文字可以让你仿佛看到画面,还可以触动你各个功能的感官,无论是嗅觉、听觉、触觉。例如:
庚子春吟
文/易蕴(云南)
长街寂寂店门关,人去何方久未还。
只有房前桃与李,春风不改旧时颜。
    庚子年的春天发生了什么?作者在诗中并没有只接点明,而是通过长街店门关闭,顾客不见这一冷寂的画面,一下子冲击了读者的情感,让人突然想起了庚子年春天的那场疫情把人们困在家里的场景,让人为之感伤。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

有感战友分享老照片
作者/易蕴(云南)
微信叮咚三两声,点开一看泪盈盈。
几张青涩戎装照,直忆当年战友情。

评析:本诗用韵阴阳平衡符合要求,格律无误,无撞韵、挤韵、连韵的情况。起承转合符合章法,以听到微信响声为起,然后再以开启手机为承,进而以看到战友发来的年轻时候的警装照片来转,再用看到照片后回忆当年与战友在一起的深厚友情来结,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错的一首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7
发表于 2024-10-26 17: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鹿鸣26-庄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三十年高中同学会
文/庄楚
簧门一别事如烟,卅载归来不少年。
灯火三更同作忆,风霜千日惹谁怜。
南楼苔瓦犹斑驳,墙角甘棠仍缠绵。
白发觥筹话难尽,直教人暖霅溪前。
自评:
首联总起,说明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颔联写聚会场景,回忆高中时的人事。
颈联反手写景,眼前的景观一如当年。尾联回扣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2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6 2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焱 于 2024-10-26 22:36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六讲作业:

鹿鸣16~王焱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夏日雨过池塘
鹿鸣16~王焱
风满楼兼雷电来,霎儿急雨水塘开。
宜人最是清凉夜,明月偷窥西子腮。

自评:自我感觉起承转合还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3
发表于 2024-10-27 04: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就是将自己心里的情绪,思路,或想表达的内容,通过对物象的观查,再经过思维用形象的语言将画面,甚致景头,能以形象的体现出来,使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画面,通过文字体现出来。变成现实而生动的画面。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使用技巧,分哪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
①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成画面。
例:
禅心以拟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其中的动词,沾泥,形容词以拟。不逐,上下狂。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
其中的响,舞,轻。.
②动静结合。
例: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洒尝。
其中的白面郎、坐人床、粗豪甚、索酒尝。
③感管冲激
例:
唐,刘禹锡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份情。
中的见学、见艺、追想、伤情。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一处风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偶,请以为创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绝·难忘师恩
文/鹿鸣17-笔严
喜进渔村学古诗,虚心苦读若书痴。
倾情醉恋勤耕笔,又忆高台授课师。
自评:自从进入小渔村学习古诗以来,非常感谢小渔村的各位老师无私奉献精。特写小诗一首抒发心怀。
首句,以喜进渔村学古诗开篇,交代地点,事件,引起下文。虚心苦读若如痴。承接首句,表达自己虚心学习的心态好似一个书痴一般展开辅阵。倾情醉恋勤耕笔为转句,阵抒自己如何来诚心实意的学习精神,只有通过练笔才能提高自己的诗质水平。结句,又忆高台授课师,空间转移到老师。以此来总结全篇,符合主题要求。结句没明说,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让读者去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2024-10-27 05: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简简 于 2024-10-27 05:38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
鹿鸣20乘风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七绝 赞荷花
文/乘风
不与群芳争寸土,清幽自在水中开。
沉鱼落雁犹粉黛,一棹秋波羞染腮。自评;起承自然,转有些费解。合指的美人羞愧不及花美。感觉这首七绝不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1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7 13: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山易改 于 2024-10-27 13:5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六讲作业:鹿鸣19-江山易改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诗词的抽象可见化?
答:诗词的抽象可见化就是通过物象的表达,让它犹如画面甚至镜头一般可见甚至可闻。
2、关于意象在诗词的抽象可见化时的使用技巧分为几个方面?试举例。
答:(1)将理论通过文字转换。如:禅心以似粘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动静结合。如:苏轼的江城子中“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为静态描写,后一句“何处飞来白鹭,如有意,慕聘婷”为动态描写。(3)感官冲击。如“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用得是感官冲击。
二、创作题
一段往事,一个人或一群人,一处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难忘的一隅,请以此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七律、五律、绝句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化,使用的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100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 首字平仄要符合4/4或5/3要求。七律,老屋
老屋
老屋从来地甚宽,近山残碧落云端。
重苔阶石无人迹,疏叶梧桐复旧观。
奉客犹思新酿少,别时应是月光寒。
桃源自在迷歧路,白发萧条已觉酸。
自评:本诗格律符合要求,用韵两个名词、两个形容词、一个动词。动词观在此组词旧观用作名词。白脚入声去声有变化,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的问题。
首字符合5/3要求。诗家语:白发萧条体现了与环境心境的和谐共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3 , Processed in 0.0974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