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可思议1 于 2024-11-5 08:41 编辑
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七讲作业 一、 问答题 1.写诗评有哪两种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 2.点评诗词有几种思路? 二、 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1、写诗评有分步简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分步简析法,就是按照诗词的创作步骤,来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多读几遍,然后从立意,谋篇,炼字,押韵,对仗,引典,造句,修辞,平仄四声……等方面来看,按照平时写诗词的过程审视。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看主题。
2,然后看用韵。
3,格律。
4,章法。
5,句意。
6,炼字。
7,整体意境。
8,相关诗法,用典。 综合分析法:是依据物像和意像进行考量,并按照技术条件作分析,写出诗评文章。 二、创作题: 一)试从所给的文档中选一首做点评(具体参照文档)。 (起风了)河南 七律•红叶 露染霜摧不自轻,寒山十月更烘明。 如花何必春风至,似灼无须烟火生。 曾借樊川成绝唱,还携希冀出皇城。 丹霞一片甘为衬,且缀江天万里晴。 点评 1、格律无误,首字及韵字搭配比例合适。 2、整首诗扣题比较准确,文字围绕题目展开,脉络清楚。 起句描写红叶的特点,寒山十月及露染霜催的环境下,愈发的绚丽鲜明。第二联进一步描写红叶的特质,如春花一样美丽,似火焰一般炫目。第三联用典,霜叶红于二月花和红叶寄相思都是耳熟能详的典故,进一步突出了红叶的特点和内涵。尾联呼应第一联,从宏观上描写红叶在万里江天之下光彩夺目的景象。 3、整首诗感情统一,用典自然 脉络清楚。中二联错落有致,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二)以陪伴为意,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
父母爱情
每念双亲暖意萦,人间最美晚来情。
盛年共历诸多事,苍鬓同携更几程。
不必华裳心自诩,凭将淡饭爱相倾。
斜阳漫道晖方好,宜可趋之缓缓行。三)自评自己的本次格律诗作业。
3、自评:
1,本次作业主题陪伴,作品题目为父母爱情,抒发了父母相依相伴的感情,题目内容相符,符合作业主题要求,题目能够涵盖作品内容。
2,格律正确,标点符号使用无误。无挤韵,撞韵连韵等问题。
3、首字平仄比例5:3,韵字阴阳平衡为,无韵字入诗。
4、开篇点题,父母晚年感情美好温暖,第二联承接上联,描写父母相濡以沫,共经沧桑,老年后相依相伴,更加亲密,第三联进一步描写平凡简单的生活诠释着深厚的感情,尾联用夕阳余晖,相携缓行,勾勒出一副温馨美好的画面,读之有余味。
5、整首诗脉络清楚,物象运用自然,感情色调统一。
6、不足之处,第三联未能更好的拓开深度,二三联描写比较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