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27|回复: 11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管理组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1-6 21: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4-11-6 21:4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0

主题

128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4-11-7 10: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化班江南渔夫第八讲作业:
一,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以下是一些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示例: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这句意为不因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悲伤。“悲”、“喜”互文,“物”与“己”也是互文。翻译这类互文,要注意调整语序,把一些字、词归到本来的位置上。
2.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当窗”、“对镜”互文,因为理云鬓、贴花黄都是木兰一人修饰头面的动作。当窗迎光,对镜照影,是理云鬓和贴花黄的共同需要,不能理解为理云鬓只需当窗而不要对镜,贴花黄只要对镜不需当窗。
3.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以上例子展示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表达效果和意境。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那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创作题:

初冬作
江南渔夫
叶落枝疏映小楼,初冬已至意悠悠。
寒风忽起惊飞鸟,远望霜天月似钩。

自评:
《初冬作》一首,乃吾之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之劣笔。
首句“叶落枝疏映小楼”,以“叶落枝疏”四字,状初冬之木,具象稍显生动。而“映小楼”三字,则将此景与楼宇相融,空间之感油然而生,具象与抽象之结合,使若置身画中,流连忘返。
次句“初冬已至意悠悠”,“初冬已至”四字,点明时节之变迁,“意悠悠”三字,则抒发己者之情思,以时间之流转,带出情感之波动。虽空间设计不如前句之直观,然以时间之流逝,暗含空间之变迁,别有韵味。
三句“寒风忽起惊飞鸟”,以“寒风忽起”四字,写天气之变,“惊飞鸟”三字,则将此景之动态呈现,具象而动感十足。
末句“远望霜天月似钩”,“远望”二字,拉开空间之距离,“霜天月似钩”则以月之形态,喻初冬之夜色,抽象而可见,意境深远,能不令人陶醉?
然此诗虽有余韵,却显平淡,缺乏深刻之情感或哲理之表达,读后难以铭记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4

帖子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1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柔荑-高山峻岭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畅。
其次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其三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其四七绝的写作讲究起承转合。
最后,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诗前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后两句转向对“八阵图”的遗址的感慨,刘备吞吴失计,而成了千古遗恨。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七绝•立冬
文/高山峻岭
疏林故土覆霜浓,万里山川景不重。
路远风光虽各异,寒生节序进初冬。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
起句:身在北方,晨游看到故乡的平林枝头上覆着一层白茫茫的霜花,联想到长江以南还处在深秋,景色与北方不同。虽然有千山万水的相隔,但自然规律任何人不能改变,随着节序的到来,冷气会自北向南推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9 08: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柔荑组长-如水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有单句互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对句互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和隔句互文(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三种。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语言通俗流畅。二是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四是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诗:刘长卿《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的前两句七弦琴奏出清亮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后两句却说,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以不去弹奏了。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七绝•塞北初冬
文/柔荑组长-如水
秋老菊凋征雁尽,寒林枝瘦北风呼。
却惊青女偏行乐,漫撒琼花作画图。

自评:用韵和格律无误,这首诗用了逆折法,首句破题,秋老必然就是初冬喽,前两句对初冬的描写,菊凋雁尽、寒林枝瘦、北风呼、都是初冬的景象,给人以萧瑟的感觉是给后两句逆转做的铺垫,后两句突然转出相反的意思来,用青女行乐,漫散琼花作画图。
这首诗用新学的知识来炼笔,表现不错。
首字平仄比2:2合理,韵字阴阳比例1:1平衡,没有挤韵撞韵连韵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1-9 17: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古诗文中一般有四种用法或类型:一是单句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而不能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二是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应译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三是隔句互文。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四是排句互文。如: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而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通俗流畅;二是立意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深长;三是形象要鲜明,有诗情画意;四是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创作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杜牧的《七绝•赤壁》:前二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像是写一件已折断又沉没水底泥沙多年,但铁质尚未消蚀尽净的战戟,自己经过一番打磨、洗刷,磨去铁锈,洗清刷尽污垢,以图辨清是何代所留之物。这个开头,粗粗看去,简直无法看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诗所咏的中心,以为杜牧在鉴赏古物。但后二句以一种假设而突然拓开并逆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使东风不给周瑜提供方便,击败南下的曹军,历史上将会变成另一个样子。那么这样看来就很明显,作者是在咏史。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蒹葭
文/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惯看天边渐远舟,寒风未散一汀愁。
飘摇几个黄昏后,试问如何不白头。
【自评】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作业要求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创作七言绝句一首,本诗描绘的是冬日里的蒹葭,符合作业要求。起承二句交待时间、地点和事件,扣题准确,有感受,有情感表达。转结句紧扣初冬蒹葭,以蒹葭喻人,看惯别离而白头,寓意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9 22:2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威尼斯 于 2024-11-9 23:01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
(一)、单句互文,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应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而应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二)、对句互文,
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应译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三)、隔句互文,
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
(四)、排句互文,
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而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通俗流畅;
二是立意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深长;
三是形象要鲜明,有诗情画意;
四是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创作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归来,战士们都是衣锦还乡。
曾经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飞来飞去。
    这首怀古之作,写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摄取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和威风。结句突然急转一笔,描写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更觉凄凉之可叹,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显得感慨犹深。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
子衿副组长
冬来北域渐寒风,早秃枝头柿子空。
却讶邻园小苹果,累累满树愈通红。
自评:
格律正确,第三句用的本句自救的拗救方法。
一句破题,交待了时令和地点。二句写初冬,见到柿子树叶早已掉光,柿子摘完,光秃秃的一派萧条景象。而三四句却是惊讶的发现旁边的小苹果树,却是果实累累,正更加成熟通红,一派喜人景象。用的是逆折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0 1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松岩小渔村评阅班讲义 第8讲 七绝的写作特点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互文在古诗文中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
单句互文,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对句互文,如: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隔句互文,如: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排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就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的特点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最后,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怀古之作,写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摄取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和威风。
结句突然急转一笔,描写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就是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
王松岩
北国山川千里雪,南疆遍野百花香。
晚年候鸟乐无尽,清享天然奇景光。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自评:
全诗用韵、格律无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起承转合符合章法。幅员辽阔的祖国,南、北方温差很大。第一、二句,同是初冬,北方已是“千里雪”,南方却还“百花香”。三、四句作者马上联想到近年来一些老年人的时尚生活--候鸟,他们冬天在南方生活,夏天在北方生活。用“乐无尽,清享”来映射了我国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1

帖子

7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1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管理组第八讲作业
鹿鸣组长-乡音未改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回答: 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大致上是说,对几个物体的一些共性进行描述时,可以将物体拆解,将共性的几个点或几个方面也分开,分别对应到几个物体(或其他事物)之上,一个物体对应一个性能的描述。而实际上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知道的。称为互文互意。
王昌龄《出塞》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第一句就是将秦汉两个朝代及对应的明月和关隘分开写,而无论是哪个朝代,写关隘与其上照耀的明月,都是不能分开的。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回答:主要特点分别是,通俗流畅,立意鲜明,以小见大,表达寓意,耐人寻味,要诗情画意,最后也要四句有起承转合的关系。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回答:绝句的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两句讲越王勾践破吴获胜之后,将士们获得嘉奖,衣锦还乡。但到了第三句,转到了深宫的场景和无宫女的状态。看上去与前两句关系不大。实际上,深层意思还是相关的。获胜的结果,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以及将士们的刻苦练武练功都是分不开的,那么宫殿的荒芜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逆折法的必要性和奥妙之处。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绝·初冬即景
鹿鸣组长-乡音未改
残香浮菊径,落叶乱柴门。
犹见霜红柿,两三寒鹊吞。
乡音未改自评:该五绝起、承句对仗工整;残菊和落叶基本代表了初冬的物象;浮、乱,用词精确;转、合句由流水句组成,作者看见被霜打过的柿子越发的鲜红,正在被喜鹊吞食,画面极其生动。首字平仄比例2:2,完美;韵字阴阳平衡1:1,完美;结构也有所变化;全诗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虚实结合,不错的一首五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4: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44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管理组老师点评作业汇总

@全体成员 请芭可儿老师点评第八讲作业管理组第1---5份作业,辛苦了!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管理组接龙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接龙作业截止周日20点前
1、初冬作
白驹组副组长江南渔夫
叶落枝疏映小楼,初冬已至意悠悠。
寒风忽起惊飞鸟,远望霜天月似钩。
芭可儿简评:先不说前三句,就第四句来说,月如钩说明是晚上,在昏暗的晚上你能看多远?转句风能惊飞吗?那得多大的风啊,第一句就不是很吸引人哦,说疏枝映小楼还可以通过,那么落叶咋映啊,整首脉络不清晰,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不够,自然景象还需细致观察哦!希望下次能看到你优秀作品。

2、七绝•立冬
文/高山峻岭
疏林故土覆霜浓,万里山川景不重。
路远风光虽各异,寒生节序进初冬。
芭可儿简评:起句疏林故土,地点留一个就好,句子不流畅有待斟酌,承句与起句关联不够,转句句意没能理解哦!结句做了总结还不错哦!整首看有练意方面还需斟酌哦,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七绝•立冬日早行所见所感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簌簌衣巾落叶飘,大江南北起寒潮。
天涯雁影他乡远,淡淡阳光照旧巢。
芭可儿简评第一句衣巾跟落叶没有关联,放一起不是很合适哦!瑟瑟西风黄叶飘,这样跟承句也衔接上了,仅供参考哦,转句天涯雁影的组合也不是很好,天涯指级远的地方,天涯二字好好斟酌一下哦!结句弱了,没有为上文最好总结,旧巢指谁的巢,并为交代清楚,整首凑字痕迹较重,多注意练意哦!感觉就像把不相关的两个人硬拉到一起哦!以后多注意哦,加油!

4、七绝•初冬
文/学委-王松岩
北国山川千里雪,南疆遍野百花香。
晚年候鸟乐无尽,清享天然奇景光。
芭可儿简评:先弱弱的问一下,你到底想写啥?想表达啥?一二句一个北国一个南疆,对仗再好没给整一起去,一首诗四句话就是像四个人,还是一家人,应该有着相关的关系,不能给写散了是不是,而且你题目初冬,跟候鸟啥关系,整首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并不明确哦!写诗一定有注意立意哦!继续加油!

5、七绝•塞北初冬
文/柔荑组长-如水
秋老菊凋征雁尽,寒林枝瘦北风呼。
却惊青女偏行乐,漫撒琼花作画图。
(用的逆折法)
芭可儿简评:起句生涩不是很流畅哦,菊是地上的,雁是天上的,秋是天上地上都相关了,你这是想一句话把所有都表达出来吗?建议或是天上或是地上哦,起句很重要哦!要给人读下去的欲望,承句北风呼有凑韵之嫌,转句行乐之时何来惊啊,所以惊字不是很贴切,却是二字即可,结句还不错哦!进入主题做了总结。整首看感觉是先写的后两句,再写前两句,前两句看着有些凑字哦!个见,仅供参考!

请阳光老师点评第八讲作业  管理组第6--9份作业,辛苦了!
6、七绝·初冬蒹葭
文/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惯看天边渐远舟,寒风未散一汀愁。
飘摇几个黄昏后,试问如何不白头。
顺眼阳光浅评:题目是初冬蒹葭,审题包含两部分:冬天和芦苇。
起句破题不准,应该今早切入正题。天边是口语,非诗家语。飘摇对应蒹葭,关联准确。后,仄韵,应该避免。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

7、七绝·初冬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冬来北域渐寒风,早秃枝头柿子空。
却讶邻园小苹果,累累满树愈通红。
(用的逆折法)

顺眼阳光浅评:题目为初冬,起句破题准确。寒风说明天冷了,所以冬来可以省略,渐可以改为起。承句物像过于单调,有废字,秃和空都是没有的意思,重复雷同了,建议删除一个。转句小苹果和邻园在起承铺垫不足,显得突兀。却惊讶不能简称为却讶。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但是果实丰收通常出现在秋季,不宜牵强附会到冬季。
整体看:语言表达欠佳,章法掌握不娴熟。脉络紊乱缺乏条理性。继续修改会更好看,加油!

8、七绝·初冬菜园
文/白驹组副组长-紫雨花汀
焜黄辞树怨风摧,腐草连川举目哀。
莫道冬来无好景,唐园青绿是新裁。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初冬菜园,审题包含菜园和冬这两部分。起句描写的景色是符合初冬的。全诗物像描写,是反衬写法,建议在诗中点明园内园外,这样才更准确。
转句用冬来对应起承的景色,关联准确,凡衬鲜明。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韵字裁是不是换成栽更合适?章法构思上巧妙,对比鲜明。词语布局还可以优化一下,让对比更加鲜明合理,加油!

9、五绝·初冬即景
鹿鸣组长-乡音未改
残香浮菊径,落叶乱柴门。
犹见霜红柿,两三寒鹊吞。

顺眼阳光浅评
题目是初冬即景,起句用枯萎的菊花来说明冬天到了,合理。承句进一步铺设冬景,作为一个补充说明,大量的落叶出现在初冬季节,是合理的。
动词形容词:浮,乱,用得非常不错!
转句霜红柿用得生硬,鉴于深秋和初冬界限并不明确,谈不上突兀。转合衔接合理,结尾含蓄蕴藉,符合绝句要求。寒鸦吞这里用倒装句效果并不好。建议修改一下,继续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04

帖子

2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3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3 16: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色星空 于 2024-11-13 16:5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参互成文,合而见意”。通过上下文意的交错、渗透和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互文在古诗文中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
单句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就是烟雾和月光同时笼罩着寒水和沙。
对句互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就是打开东阁门的同时坐在西阁床。
隔句互文:就是隔句对,如,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排句互文:多句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通俗流畅;立意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深长;形象要鲜明,有诗情画意;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先对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后两句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的矛盾心里,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七绝•立冬日早行所见所感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簌簌衣巾落叶飘,大江南北涌寒潮。
天涯雁影他乡远,淡淡阳光照旧巢。

自评:
       西风簌簌、落叶飘在衣巾上,感觉到大江南北都起了寒潮,远去天涯的雁影已经到了他乡了吧,只见到淡淡的阳光照在它们原来居住的鸟巢上。
   从凋零的落叶到大江南北的寒潮,都告诉我们冬天真的来了。远处以不见了大雁的影子,淡淡阳光照在旧巢,无非是表达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离朋友的怀念,借物思情而已。
     
七绝•立冬日早行所见所感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簌簌衣巾落叶飘,大江南北涌寒潮。
天涯雁影他乡远,唯见阳光照旧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6 , Processed in 0.0651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