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4-11-7 13:38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子衿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古诗文中一般有四种用法或类型:一是单句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而不能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二是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应译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三是隔句互文。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四是排句互文。如: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而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通俗流畅;二是立意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深长;三是形象要鲜明,有诗情画意;四是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创作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杜牧的《七绝•赤壁》:前二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像是写一件已折断又沉没水底泥沙多年,但铁质尚未消蚀尽净的战戟,自己经过一番打磨、洗刷,磨去铁锈,洗清刷尽污垢,以图辨清是何代所留之物。这个开头,粗粗看去,简直无法看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诗所咏的中心,以为杜牧在鉴赏古物。但后二句以一种假设而突然拓开并逆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使东风不给周瑜提供方便,击败南下的曹军,历史上将会变成另一个样子。那么这样看来就很明显,作者是在咏史。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冬日杂兴 子衿09-翰林瑞居 雪覆枝头日影斜,寒风阵阵叩窗纱。 闲来几友敲冬语,酌酒围炉品岁华。 【自评】首句仄起入韵,押麻韵,用韵无误。格律正确。首字平仄比为2:2,完美。韵字二阴平一阳平。小诗写旁晚时分,寒风阵阵,几个老友围坐炉旁,以冬咏句,酌酒品评岁月年华,悠闲自得。脉络清晰,符合起承转合章法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