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847|回复: 18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白驹组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1-6 2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4-11-6 21:42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09: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01一点春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一】七言绝句的特点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初冬所见
白驹01一点春
偶有客来茶当酒,围炉烤薯火初红。
立冬呵手新衣试,邻里谈闲暖意融。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1)用韵正确,押平水韵一东,格律平仄无误。
2)诗作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符合章法。
3)韵字红、融阴阳平衡。
4)无撞韵、挤韵、连韵。
所选物像符合主题。
1、采用诗家语:茶当酒,火初红。新衣试,暖意融。
2、用诗家语变形:客来茶当酒,烤薯火初红。呵手新衣试,谈闲暖意融。
3、运用形象思维:围炉烤薯,呵手试衣
4、诗中的空间设计,客来围炉。运用了白描技巧。
5、意脉顺畅,没有断裂。
6、自评超过了于100 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4-11-7 10: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化班白驹组13-江南渔夫第八讲作业:
一,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以下是一些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示例: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这句意为不因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悲伤。“悲”、“喜”互文,“物”与“己”也是互文。翻译这类互文,要注意调整语序,把一些字、词归到本来的位置上。
2.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当窗”、“对镜”互文,因为理云鬓、贴花黄都是木兰一人修饰头面的动作。当窗迎光,对镜照影,是理云鬓和贴花黄的共同需要,不能理解为理云鬓只需当窗而不要对镜,贴花黄只要对镜不需当窗。
3.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以上例子展示了互文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表达效果和意境。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那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创作题:

    初冬作
白驹组副组长江南渔夫

叶落枝疏映小楼,初冬已至意悠悠。
寒风忽起惊飞鸟,远望霜天月似钩。

自评:
《初冬作》一首,乃吾之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之劣笔。
首句“叶落枝疏映小楼”,以“叶落枝疏”四字,状初冬之木,具象稍显生动。而“映小楼”三字,则将此景与楼宇相融,空间之感油然而生,具象与抽象之结合,使若置身画中,流连忘返。
次句“初冬已至意悠悠”,“初冬已至”四字,点明时节之变迁,“意悠悠”三字,则抒发己者之情思,以时间之流转,带出情感之波动。虽空间设计不如前句之直观,然以时间之流逝,暗含空间之变迁,别有韵味。
三句“寒风忽起惊飞鸟”,以“寒风忽起”四字,写天气之变,“惊飞鸟”三字,则将此景之动态呈现,具象而动感十足。
末句“远望霜天月似钩”,“远望”二字,拉开空间之距离,“霜天月似钩”则以月之形态,喻初冬之夜色,抽象而可见,意境深远,能不令人陶醉?
然此诗虽有余韵,却显平淡,缺乏深刻之情感或哲理之表达,读后难以铭记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11: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白驹05-紫微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等几种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这是单句互文。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这是对句互文。
(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应解释为:“胜友、高朋,如云、满座。”这是隔句互文,
(4)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就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的特点有: (1)要通俗流畅。(2)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3)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4)内容上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初冬
文/紫微
轻烟霜落野人家,瘦柳寒枝笼薄纱。
风卷残荷香渐远,小炉温酒话桑麻。

自评:本绝句首字平仄比2:2,韵字阴阳比2:1,格律符合要求。前二句写屋外近景,第三句转远景,第四句回到屋里写人的活动。起承转合运用较自如。空间设计由近及远,由外到内变化明显。运用诗家语的地方,“轻烟霜落”运用了形象思维。“瘦柳寒枝”描写初中景物生动精练。“香渐远”以形象的香喻夏秋已经远去。“话桑麻”写农家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2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波散人 于 2024-11-10 21:01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11一烟波散人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要求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②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③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④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首诗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乡晨烟波散人
露浥山枫胜赤霞,初寒晓色笼农家。
无人野畈余秋韵,寥落疏梧掩菊花。
简评:小诗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比1:2符合要求,此诗主题鲜明,秋末初冬交叠之时

的景物描述到位,观察仔细,展现给读者的是一
幅初冬与秋末乡村早晨的自然景观。瘕疵是列景繁,
语言太直白,没有诗词的含蓄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发表于 2024-11-8 02: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讲作业
白驹22-闲坐听风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等几种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这是单句互文。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这是对句互文。
(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应解释为:“胜友、高朋,如云、满座。”这是隔句互文,
(4)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就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二、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暢,其次立意新颖,要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手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等;其三是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第四是讲究起承转合;第五是重文气重气格,异于民歌与竹枝词。
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七言绝句的逆折法,关键在于后句的转折与深化。通常前两句直叙其事,而第三句用“却”字等转折,使诗意陡转,第四句再深入一层,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或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增加诗的韵味与波折,例如,原句为“春风拂面柳丝长”,使用逆折法后可改为“柳丝长拂春风面”。在更具体的创作中,如描述月色,常规为“月色映窗明”,逆折后为“窗明映月色”,重点由月色转为窗的明亮,再由窗的明亮反衬月色的皎洁。这种技法能使诗句更加凝练、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有感
万木凋残又入冬,奈何岁月总匆匆。
人生在世应须记,无有花开百日红。

简评:首字平仄比例2:2比例完美,韵脚阴阳比例2:1比例合适。小诗格律无误,语言流畅,作者描绘了时光匆匆,秋去冬来,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告诫大家要珍惜当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7

帖子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8 07: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顷田 于 2024-11-10 19:03 编辑

白驹17二顷田
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中“将军角弓”和“都护铁衣”为互文,应理解为“将军和都护(这里代指全体人)的角弓都(僵硬)无法张开,铁甲冷得无法穿上。”才更合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句话实指“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己喜,不以己悲”,为互文的修辞手法。
隔句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排句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
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尤其要注意第三句的转。“文似看山不喜平”,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若想以小见大、尺幅千里、意味深长,就绝不能平铺直叙,或者四句都描写一个景物,表达一种意思,一定要写得有波澜,有起伏。其中,第三句的“转”是关键,一定要荡开,要别开生面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
【二】绝句作法:逆折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七绝~冬日游北京大观园
白驹17二顷田
奢阔红楼亭榭珂,回廊葩卉柳垂波。
冬来处处飘残叶,叹慨人生挥霍多。
自评:诗以景起,点出要表达的主题的思想。承句拓展了,起句的豪华景色。转句,转到了眼前景色衬托出合句,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看法,采用了逆折法的写作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2024-11-9 15: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10-江海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等几种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这是单句互文。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这是对句互文。
(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应解释为:“胜友、高朋,如云、满座。”这是隔句互文,
(4)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就是在东西南北市场买到了这些东西。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七言绝句的特点有: (1)要通俗流畅。(2)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3)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4)内容上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自评:本绝句首字平仄比,韵字阴阳比,格律符合要求。
七绝·入冬
白驹10-江海
昔日繁英千树耀,今朝残蕊数枝凋。
未惊岁月驰如电,且伴茶烟慢意消。
自评
开篇以“昔日繁英千树耀,今朝残蕊数枝凋”构建鲜明对比,借繁花与残蕊的景象变迁,直观呈现冬之更迭、时之流驶,以景语含情韵,有一定画面感染力,易引读者共鸣,于起承处为全诗奠基。
“未惊岁月驰如电”转入抒情,一个“未”字,刻意悖离常情之“惊”,试图彰显内心淡泊宁静。
末句“且伴茶烟慢意消”,以“茶烟”意象延展诗意,欲表于时光洪流中,安然于当下慢生活的态度。整体诗格律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11-9 15: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女其姝 于 2024-11-13 14:0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白驹23-静女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以下是一些互文在古诗词中的用法示例:
例如: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1)通俗流畅。
(2)立意新颖,以小见大,韵味深长。
(3)形象鲜明,诗情画意。
(4)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初冬闻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文/白驹23-静女
别去四年仇与恨,星条旗下再风流。
一朝入主白宫后,最美名词是税收。
自评:首句直接点出了川普过去四年官司缠身,为全诗奠定了讽刺的基调。承句则通过“再风流”一词,巧妙地表达了川普卷土重来的得意和张扬,同时含蓄表达对他的批判。
转句宕开一笔,用“入主白宫”形象地勾勒一幅总统气派,尾句充满讽刺意味,以“最美名词是税收”给读者留下川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伤害性。这种讽刺手法既直接又巧妙,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全诗立意鲜明紧扣主题,但表达流于直白,在深度方面有待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0 06: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 于 2024-11-11 21:0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互文在古诗文中的用法。
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例如: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2、七言绝句的特点有哪些?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畅。
    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3、试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前人总结为一般起、承、转、合,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的作法。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创作题
秋声已远,初冬已至,请以初冬所见所感为意,作七言绝句一首,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绝句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要指出在哪里运用了抽象可见是什么技巧。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七绝·初冬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风劲过园消艳色,篱荒菊老影犹怜。
多情唯有松间月,去去来来照大千


诗家语:多情唯有松间月。
自评:用韵格律正确。
本绝句用的是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用韵正确。起承转合都有。整体来说可以。

初冬的风,瑟瑟吹过,秋天的美丽景色已不存在了,连篱边的最后的花-菊花,也已老去了。。
多情的也只有园中的松树间透出的月亮,依然来来去去照耀世界
修改了一下

七绝·初冬
文/白驹02日出东南
雨冷霜浓秋意远,篱荒菊老影犹怜。
多情唯有松间月,去去来来照大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7 , Processed in 0.0640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