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929|回复: 17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十六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1-15 2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5-1-15 21:15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二、创作题
乙巳渐近,年味渐浓,做腊八蒜、扫房子,剪窗花、贴对联、放烟花、扭秧歌、舞狮舞龙、打铁花……
龙驭祥云传喜报,蛇衔瑞草送佳音。请以贺年为主题,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6 17: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作业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 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一是起句:注意“紧”和“险”。二是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三是转句:平稳、合律、细腻。四是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二、创作题
五律•贺新春
柔荑26-寥词客
朱户争披彩,蓬门也对联。
屠苏人欲醉,春晚夜无眠。
钟鼓敲零点,笙歌彻九天。
东风吹大地,柳绿百花鲜。
三、自评
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比例平衡(2/2),首字平仄比例不合理(7/1),第五句的点撞韵,但不好改动。第二联与第三联的结构不同,没有摞眼之病。首联点题写户外新年景象,颌联写除夜特有的人事活动,颈联接上句续写春晚节目,尾联扣题虚写春景,隐喻蛇年迎来一片生机勃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5-1-17 14: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形无相 于 2025-1-17 18:15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05-无形无相
作业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就是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1)起句:注意“紧”和“险”。
2)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
3)转句:平稳、合律、细腻。
4)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第一要素:须紧。“紧”的意思指的是:不要有多余的字,也不要有多余的其他物像,陪衬的东西不可以喧宾夺主。围绕选定的物像,选择合适的动词,使其生动;选择合适的形容词,使其丰富;选择正确的陪衬,使其昭显。 所有这些选择,目的就是一个——为了主要的物像服务。 这就是起句所需要的“紧”。第二个要素:叫做“险” 。险与紧的区别就是:险与主题物像的关联,不如紧的关联密切。 险与主题物像的距离,相对于紧来说,更远一点。“险”之后。
第三就是“方向”,引导整体格调的方向。句意须“寥”,“寥”就是开阔;须“淡”,“淡”就是清楚明白;须“通”,通贯全篇。 承句的字,就必须注意剪裁替换。
第四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炼”。第五要素是情:1)这个情它是平稳的,这个叫“平”, 这个平,也有真的意思,真实的情感。    2)这个情,必须符合“律”。3)写作的时候,情要求“细腻”。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 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 1、转句,按我们以前要求的手法,以情语来表达。 这个情,也有要素需要把握:
1)这个情它是平稳的,这个叫“平”, 这个平,也有真的意思,真实的情感。
2)这个情,必须符合“律”。
3)写作的时候,情要求“细腻”,
二、创作题
七言绝句•庆春节
节到冬春分界日,梅开雪舞贺家期。
琼浆入口又增寿,美味飘香岁首时。

自评:这首小诗格律正确 用韵正确 平仄正确,总体布局差不多 用韵阴阳不平衡单调,首字评测运用灵活,不存在摞眼,不存在撞韵、挤韵、连韵的现象,起承转合符合章法。这首诗 首句说的是春节到了,次句用的是拟人的写法,春节的这个时间大雪和梅花都在庆祝春节 转句与结句一气呵成说的是春节的时候 人们为了吉庆的春节开启了好酒吃饭的时候吃的是美味的饭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9

帖子

7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8 12: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作业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就是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1)起句:注意“紧”和“险”。
2)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
3)转句:平稳、合律、细腻。
4)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第一要素:须紧。“紧”的意思指的是:不要有多余的字,也不要有多余的其他物像,陪衬的东西不可以喧宾夺主。围绕选定的物像,选择合适的动词,使其生动;选择合适的形容词,使其丰富;选择正确的陪衬,使其昭显。 所有这些选择,目的就是一个——为了主要的物像服务。 这就是起句所需要的“紧”。第二个要素:叫做“险” 。险与紧的区别就是:险与主题物像的关联,不如紧的关联密切。 险与主题物像的距离,相对于紧来说,更远一点。“险”之后。
第三就是“方向”,引导整体格调的方向。句意须“寥”,“寥”就是开阔;须“淡”,“淡”就是清楚明白;须“通”,通贯全篇。 承句的字,就必须注意剪裁替换。
第四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炼”。第五要素是情:(1)这个情它是平稳的,这个叫“平”, 这个平,也有真的意思,真实的情感。   ( 2)这个情,必须符合“律”。(3)写作的时候,情要求“细腻”。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 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一是起句:注意“紧”和“险”。二是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三是转句:平稳、合律、细腻。四是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二、创作题


七绝•除夕弟兄网络拜年
君在西疆我在东,时逢佳节念无穷。
幸于盛世高科技,万里音容两老翁。


自评:格律韵字无误,首句平仄2/2,韵字阴阳2/1,都合乎要求。首联交代与君相距两地,颔联进一步说明春节二人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相距甚远。转句幸好生活在新时代,由于高科技的产生把距离拉近了。结句扣题,兄弟之间在网络里见面了,相互诉说着思念与新年祝福。不足之处是转句有些老干了,诗味差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1-19 13: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5-1-24 19:32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1)起句注意“紧”和“险”
2)承句注意动词形容词的使用
3)转句注意平稳、合律、细腻
4)合句注意速和意味无穷。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承句的景色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扩展需注意两点:不扩展一定不行;扩展的无边无际亦不可取。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一是情要平稳,这个平是真的意思,即真实的情感。二是这个临要符合律,所谓律是要符合道德规范、法律、符合正常的情感,符合大众接受认可的情感。第三是写作时情要细腻。以上三点所表现的意也要求:不疏远,不脱离。

二、创作题
五律•贺新春
柔荑12-起风了
祝语贺新年,长歌不夜天。
星桥环曲幛,火树敞高筵。
胜处鱼龙舞,尘中万福全。
阳和回地轴,梅蕊报春先。

三、自评。
简评:首联直接破题,总括过年景象。颔联细写过年之景。颈联借景抒情,由衷的发出感叹,盛世不易。尾联则回扣主题,以景作结,收束全篇,与细节处见性情。
另:全诗用韵、格律准确无误。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意脉没有断裂,韵字阴阳3/2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19 23: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1)起句注意“紧”和“险”
2)承句注意动词形容词的使用
3)转句注意平稳、合律、细腻
4)合句注意速和意味无穷。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承句的景色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扩展需注意两点:不扩展一定不行;扩展的无边无际亦不可取。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一是情要平稳,这个平是真的意思,即真实的情感。二是这个临要符合律,所谓律是要符合道德规范、法律、符合正常的情感,符合大众接受认可的情感。第三是写作时情要细腻。以上三点所表现的意也要求:不疏远,不脱离。
二、创作题
五律·贺新春
柔荑17-铁马秋风

飘然轻蔼散,淑气满乾坤。
岁序催人老,江山失旧痕。
梅开红萼艳,草发碧芽繁。
愿吉祥长在,福盈黎庶门。

自评如下:
用韵、格律:无误。
起承转合:首联“飘然轻蔼散,淑气满乾坤”起,描绘出春日轻霭飘散、祥和之气满乾坤的宏大场景,奠定全诗春日氛围。颔联“岁序催人老,江山失旧痕”承,由景及人,感慨时光流逝,同时写江山旧貌换新颜,与首联的春日新生相呼应。颈联“梅开红萼艳,草发碧芽繁”转,从感慨回归到春景描写,聚焦梅花、碧草,展现春日生机。尾联“愿吉祥长在,福盈黎庶门”合,表达对百姓的美好祝愿,升华主题。整体起承转合基本符合章法,意脉较为连贯。
韵字阴阳平衡:符合要求
撞韵、挤韵、连韵:全诗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的情况,韵律较为自然流畅。
首字平仄:首字平仄为5/3,符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0
发表于 2025-1-20 09: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01--小松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 一 景+情中的景,就是景起。景起,顾名思义就是起句采用景物描写的一种写作手法。通俗点讲,就是先景后情。
首先在谋篇布局的时候,我么需要准备大量可能用得到的物像,以供挑选。比如想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词,就需要准备大量的物像:桃花,春风,蝴蝶,蜜蜂,发芽的柳树,细雨,冰雪融化的小溪,布谷鸟,穿梭的紫燕,发芽的小草,梅花,石榴花,风筝……
这些物像不管有没有用,都要准备好。当然光有这些物像并不行,还需要根据题目进一步的挑选。这里要求你所挑选的物像,必须和题目息息相关。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你挑选的物像,必须能够组成唯美的画面,这很重要。所选择的物像是否符合主题,是否能够准确表达你的情感,都是用来衡量和决定,是否采这个物像入诗的标准。

二,景+情中的情
就是转句的抒情。我们说写景就是为了抒情。起承所有的物像铺垫和渲染,都是为了抒情做准备的,这里的转就是抒情部分。律诗也是从转开始,步入了抒情的环节。我们继续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学习转的部分。

1、转句,按我们以前要求的手法,以情语来表达。 这个情,也有要素需要把握:
1、转句,按我们以前要求的手法,以情语来表达。 这个情,也有要素需要把握:

1)这个情它是平稳的,这个叫“平”, 这个平,也有真的意思,真实的情感。
    2)这个情,必须符合“律”。所表现的“意”,也有要求:
1),不疏远,
2),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不脱离主题。

三、最后我们看合句的注意点 :

第一点:要把握的是“速”。不能拖泥带水,必须紧接转句干净利落的合。这就要求合句,不能继续停留在转句的意境上扭扭捏捏。以一字或两字接转句,使其连接不断,但不可过多用字连接转句,否则就显得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因此要迅速,尽快进入合。

第二点,合以意为上。可以明示也可暗示,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写尽,要有足够的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留白,十分话只说三分,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刚才跟大家交流了“景+情”手法里,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大家可以简单记成:
1,起句:注意“紧”和“险”。
2,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
3,转句:平稳、合律、细腻。
4,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第一要素:须紧。“紧”的意思指的是:不要有多余的字,也不要有多余的其他物像,陪衬的东西不可以喧宾夺主。围绕选定的物像,选择合适的动词,使其生动;选择合适的形容词,使其丰富;选择正确的陪衬,使其昭显。 所有这些选择,目的就是一个——为了主要的物像服务。 这就是起句所需要的“紧”。

第二个要素:叫做“险” 。险与紧的区别就是:险与主题物像的关联,不如紧的关联密切。 险与主题物像的距离,相对于紧来说,更远一点。
我们以前讲过,承句是承起句之景。承句的景与起句的景是不同的。承句的景色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承接起句,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铺垫;又要启下,为转句的转折蓄势。它的重要性在于,为起和转起到搭桥过度的作用,需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题外话:所谓“兴起”,是指先言他物,由他物引出主题。
这个扩展,要注意把握“度”, 需要注意的是:
     1)、不扩展是肯定不可以的。
2)、扩展的无边无际,同样是不可取的。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 1、转句,按我们以前要求的手法,以情语来表达。 这个情,也有要素需要把握:

1)这个情它是平稳的,这个叫“平”, 这个平,也有真的意思,真实的情感。
    2)这个情,必须符合“律”。
所谓律指的是,符合我们所遵守的道德规范、符合我们所遵守的法律、符合正常的情感。不是神经质的、不是莫名其妙的、不是精神错乱的情,总之,要符合大众接受的、大众认可的情感。

3)写作的时候,情要求“细腻”, 哪怕是写某人粗旷,表现的时候,也要细腻的表现。不能够因为他性格粗旷,写作的时候,就连下笔也粗旷。

以上这三点,具体写作的时候,可以轻轻的抛出,也可以着力掷出,豪放的时候,就着力,婉约的时候,就轻轻。以便配合全诗的情绪。

二、创作题
乙巳渐近,年味渐浓,做腊八蒜、扫房子,剪窗花、贴对联、放烟花、扭秧歌、舞狮舞龙、打铁花……
龙驭祥云传喜报,蛇衔瑞草送佳音。请以贺年为主题,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贺年
柔荑01-小松
新岁初临瑞气添,张灯结彩乐声甜。
烟花璀璨长空耀,笑语欢歌满院潜。
美酒佳肴邀贵客,红联福字映珠帘。
东风送暖春将近,共祝明朝好运黏。

这首《贺年》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在立意上,紧扣贺年的主题,营造出了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能够很好地传递新年的喜悦之情。

从意象选取来看,“新岁”“瑞气”“灯”“彩”“烟花”“笑语”“美酒佳肴”“红联福字”等,都是典型的新年元素,丰富且贴切,使读者能够迅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在韵律方面,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格律诗的韵律要求。

结构上,层次较为清晰,先描绘整体的新年景象,再具体到食物、装饰等细节,最后展望未来,表达对新年好运的祝愿。

不过,或许在个别词句的创新和表现力上还有提升的余地,部分表述稍显常见,但总体来说,不失为一首贺年格律诗,能够有效地烘托新年的欢乐气氛,给人以温馨和美好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4
发表于 2025-1-20 1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15-秋枫舞剑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
1)起句注意“紧”和“险”
2)承句注意动词形容词的使用
3)转句注意平稳、合律、细腻
4)合句注意速和意味无穷。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承句的景色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扩展需注意两点:不扩展一定不行;扩展的无边无际亦不可取。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一是情要平稳,这个平是真的意思,即真实的情感。二是这个临要符合律,所谓律是要符合道德规范、法律、符合正常的情感,符合大众接受认可的情感。第三是写作时情要细腻。以上三点所表现的意也要求:不疏远,不脱离。

二、创作题
五绝•贺岁
柔荑15-秋枫舞剑
次第雷鸣炮,孩童捂耳麻。
当窗无所事,煮酒赏梅花,

三、自评。
简评:
起句交代了过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云空,这是听到的情景。
承句紧接着,小孩子怕把耳朵震麻了,用手捂起了耳朵,这是看到的情景。转句有“我”,笔锋一转,“我”坐在窗边闲来无事。合句,交代一边在火炉上温着酒喝,一边隔窗赏着梅花。这种悠闲自得的闲适生活,只有在春节慢慢享受。
本诗主要想表达春节放假期间,远离尘嚣俗事,尽情享受闲适宁静的生活。因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发挥,希望老师们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4

帖子

5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2 1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十六讲作业点评汇总
二、创作题
乙巳渐近,年味渐浓,做腊八蒜、扫房子,剪窗花、贴对联、放烟花、扭秧歌、舞狮舞龙、打铁花……
龙驭祥云传喜报,蛇衔瑞草送佳音。请以贺年为主题,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2、注意镜头的聚焦。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5、意脉不可断裂。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1、五律•贺新春
柔荑26-寥词客
朱户争披彩,蓬门也对联。
屠苏人欲醉,春晚夜无眠。
钟鼓敲零点,笙歌彻九天。
东风吹大地,柳绿百花鲜。
紫荷心幽简评:这首诗诗语流畅,意脉顺承,结尾意寓值得点赞。
2、柔荑05-无形无相
七言绝句•贺新春
节到冬春分界日,梅开雪舞贺佳期。
琼浆入口又增寿,美味飘香欢聚时。
紫荷心幽简评:转句容易让人误会酒可以让人长寿,结句直白了点。
3、七律•过年
柔荑-高山峻岭
爆竹声传又报春,阳台腊蕊绾黄巾。
灯笼喜庆悬空挂,彩錦寻常过眼珍。
把酒欢心言盛世,题诗乐岁论贤臣。
千门一派风光丽,万里山河气象新。
紫荷心幽简评:珍有点凑了,这首诗一气呵成的喜气洋洋,值得点赞。
4贺新岁
柔荑21我在路上
蛇迎新春玉龙归,联赋初岁紫燕回。
桃枝艳影书丹墨,柳线柔姿映碧晖。
畅意舒怀嘉瑞颂,欢颜悦色福祥追。
惊天锣鼓同欢庆,震地炮鸣送佳音。
紫荷心幽简评:首句出律,第二句出律,第三句这时候桃花应该没有那么艳,三月才桃花开,第四句柳条也还没那么柔,颈联直白且转的急,第八句出律。这首诗可以腰斩两个部分。
5、除夕弟兄网络拜年
柔荑18—爱国者
君在西疆我在东,时逢佳节念无穷。
幸于盛世高科技,万里音容两老翁。
愿你快乐评:合句升华不够,建议斟酌一下,如:祝福视频双眼朦。容是二冬挤韵。
6、五律•贺新春
柔荑12-起风了
祝语贺新年,长歌不夜天。
星桥环曲浦,火树敞高筵。
烟际鱼龙舞,人间万福全。
阳和回地轴,梅蕊报春先。
愿你快乐评:烟韵字入诗,间挤韵。转句对仗呢!首字平仄2/5,擦边球。
7、五律 • 乙巳迎新寄语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隆冬未觉寒,暖意抚眉端。
逐梦关山远,思乡驿路宽。
雪梅春正发,凇柳鹊尤欢。
沽酒迎新岁,吟情云外看。
愿你快乐评:起句未觉寒就点出了暖。暖色调就是喜。暖意和眉尖的关系就不如喜意。取喜上眉梢之意。承句的远不如近。意境上此处用近向暖色调靠拢。山韵字入诗。雪此处有争议,虽然说下雪不冷,消雪冷。起句未觉寒主观叙述。争议就在这儿。后分句的凇柳怎么欢?沽也不符合暖色调。写作要色调统一。主题寄语不明,感情色调乱。斟酌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1-23 0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的旋律 于 2025-1-23 06:22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十六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作业
一、问答题
1、请简单说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需要注意的特点和要求。
答:
2、写承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答:
3、转句以情语来表达时, 这个情,需要把握的要素有几点?
答:一是起句:注意“紧”和“险”。二是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三是转句:平稳、合律、细腻。四是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二、创作题
七绝 踏雪寻梅
余本乡间一俗夫,孤身踏雪走江湖。
寻梅不惧冰霜冷,只为暗香入画图。
自评:这首诗《踏雪寻梅》描绘了一幅孤高清绝的冬日寻梅图景,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追求高洁情操的精神追求。
余本乡间一俗夫:此句以自嘲的口吻开篇,将自己定位为“乡间一俗夫”,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巧妙地预设了后文脱俗行为的对比,为全诗奠定了谦逊而又不失高雅的基调。
孤身踏雪走江湖:孤身与踏雪走江湖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旅程,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以及不畏艰难、勇于前行的勇气。
寻梅不惧冰霜冷: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不畏严寒、执着寻找梅花的高洁之志。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格,诗人通过“不惧冰霜冷”的描写,展现了自己追求高尚情操的决心。
只为暗香入画图:暗香指的是梅花淡淡的香气,它不仅代表了梅花的内在美,也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此句以入画图 作结,既是对前面寻觅过程的诗意总结,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以及最终达成心愿的满足与喜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4 , Processed in 0.0652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