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792|回复: 16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19 22: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5-2-20 09:42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5-2-20 17: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44期第十七讲作业
子衿15~傲雪寒梅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气象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就是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宋诗、宋诗)过渡的先兆。由此又可进一步论断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创作题
七律·访春
文/傲雪寒梅
蛇年伊始物华新,冰雪消融转暖辰。
岸柳风催舒媚眼,溪梅雨润献朱唇。
欣闻牧笛悠声远,喜见灵禽秀影真。
遣兴穿林寻意趣,俄惊已染满身春。
自评:本诗化蛇年伊始雪融冰化入手,通过中两联对柳眼梅腮牧笛珍禽这些物像的描写,侧面交代了春天已无声了来到人间。尾联抓住穿林遣兴身染春的气息扣回主题。
本诗符合格律,韵字阴平阳平结合,首诗平仄比例3/5亦可。缺点是颈联没有宕开一笔,动词没有炼好。多读古诗增加储备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2 14: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17讲作业
子衿-浪淘沙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便是唐诗的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正是由于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 、 含蓄 、 自然 、 清新的诗的语言 , 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 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 , 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浑厚的气象在盛唐诗中表现得特别充分,所以人们常用“盛唐气象”作为唐诗风貌的典型。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
七绝•吐鲁番杏花开
文/浪淘沙
林中景色逐时新,雪杏千枝别占春。
爱惜此间花正好,相携行处起芳尘。
        自评:采用了诗家语。用了广角到镜头聚焦。雪杏千枝运用形象思维。由远及近是诗中的空间设计。意脉没有断裂。情景的安排得当,合句要把境延伸到句号之外。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韵字阴阳2/1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首字平仄符合2/2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2 2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讲作业
子衿05-白雪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气象“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便叫作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由此又可以进一步论断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我国古典诗歌自《诗》、《sao》以来,一直是以“言志抒情”作为自己独特的传统的。《诗经》的白描、《楚辞》的写意、汉魏的“风骨”、齐梁的声律,都是这一传统的自然演进。
而唐诗的诸要素及其综合体盛唐气象,也正是对于历史传统的全面总结和发扬。可是宋代以后,我国诗歌走上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评宋诗语),总之是“以文为诗”的途径,诗歌抒情的本色起了质的变化。与此同时,“缘情绮靡”的风气却在曲子词的领域里得到了畸形发展,但又往往丢失了言志述怀的传统功能。
宋以后诗歌性能的变化与诗、词的分流,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大关节,而唐诗就处在其节骨眼上。它一手伸向过去,一手又指向未来。或者另打个比方,它是站在整个山群的制高点上,背后的千岩万壑向它攒集,而眼前的众支各派又由它分出。
唐诗不仅是唐人一代的诗,它是我们民族诗歌的一个缩影,于此可以窥见民族文学传统之一斑。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七律·所见
近日阴寒雾气扬,孟陬有别旧时光。
风前学子呼朋去,雨后农人种地忙。
初啭莺声穿嫩叶,低垂绿柳带轻黄。
早春景物盈眸耳,心绪犹如马脱缰。
自评:本诗以所见,社会中人的活动:学生上学、农民种地,以及自然景物莺、柳来两方面来表现初春的特点,表达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情思。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2/3,首字平仄比例4/4,没有挤韵、连韵、撞韵,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2-22 2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十七讲作业
子矜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便叫作唐诗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小草
子矜09-翰林瑞居
纤细柔身历雨风,乡郊野径自菁葱。
何须百卉争春色,照样清香满碧空。
【自评】:首字平仄比为3:1,押一东韵,无重韵、挤韵、连韵。全诗首眼于小草的朴质与精神,虽然纤细柔身不太起眼,但经历风雨洗涤依然葱绿,充满生机;虽然不与百花争春色,但照样以其清香在洋溢广袤的大地与天空,富有顽强精神。缺点是韵字均为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5-2-23 0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便叫作气象。
唐诗的气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以盛唐气象作为自己的典型形态,而在其他历史阶段又会有种种变形。单纯用盛唐气象来包括全部唐诗,无疑是片面的;而否认盛唐为唐诗总体风貌的代表,亦非持平之论。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由此又可以进一步论断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
五律·春寒
子衿11-云儿
巳年春到早,寒气捉迷藏。
穿袄心头急,收袍后脊凉。
花苞初吐绽,枝蔓始飞黄。
盼望桃红尽,着吾轻便装。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押阳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2:2平衡。无撞韵、挤韵、连韵。首字平仄4:4符合要求。首联扣题,拟人化寒气“捉迷藏”,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不见。
颔联顺承展开,从人的穿衣感受谈起,穿上厚棉袄,有点热、心脏发急、脱了外套又感觉脊梁发冷。
颈联放眼花草树木,花蕾初绽、枝条刚刚泛黄。一派早春大地萌动、刚刚睡醒之景相。
尾联宕开,感叹语转,盼望桃花早点开尽、落英满地之时,就没有那么寒冷,人们可以穿上轻便的春装,尽情享受春暖花开的美好生活。
总分分总,符合章法。缺点没有诗家语,太朴素平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发表于 2025-2-23 1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44期第十七讲作业
子衿16-青衣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唐诗的气象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就是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宋诗、宋诗)过渡的先兆。由此又可进一步论断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创作题
七绝·春雨
梅瓣飘零落浅汀,春音初至画光泠。
云垂一夜知时雨,染透眸中数点青。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阴阳2:1、首字平仄1:3 首句:“梅瓣飘零落浅汀”,梅瓣飘落于浅汀,写早春既优美又略带凄清。“春音初至画光泠”,以“春音”“画光泠”展现初春的宁静与清寒。“云垂一夜知时雨”,写出春雨应时而至。尾句“染透眸中数点青”,春雨染青了目光所及之处。借春雨润青,以景衬情,表达对春雨唤醒生机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5-2-23 1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色的云 于 2025-2-23 20:00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子衿03-紫色的云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便叫作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由此又可以进一步论断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创作题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迎春花
鹅黄岭上开,嫩蕊任风裁。
玉叶经甘露,柔枝绕土台。
香非争艳李,花自映琼腮。
节序为春早,先行报信来。
自评:本首诗押韵十灰,格律无误。迎春花开始说是最早开放的花,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花。荒山野岭,地头沟边随处开放。本诗首联写的是迎春花开放的地点和姿态,如果首联是远观的话,颔联就是近观,继续写迎春花的姿态,颈联由实到虚,拟人化的写法,突出迎春花的朴实无华。尾联照应开头,写迎春花早春开花的特点。
整首诗首字平仄3/5,韵字阴阳协调,读来通顺。
不足之处,颈联对仗不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2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十七讲作业
子衿26-依依绰约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答: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含蓄、自然、清新的诗的语言,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盛唐气象之足以代表唐诗,是因为它实现了唐诗各个要素的比较圆满的结合,是唐诗自身风格发展成熟的标志;而中晚唐诗风的转变,则反映着唐诗内在结构的调整与重建,预示了唐诗向其他品类诗歌(如宋诗、宋词)过渡的先兆。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    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情景的安排要得当,合句要把意境延伸到句号之外。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绝·寻春
月照庭前梅影红,风回溪畔小桥东。
寻来几度春何处,已在天涯一梦中。


自评:
这首七绝寻春格律无误,韵律也无误,此诗诗家语写法。起承转合章法符合。
通过月照庭前梅影红,风回溪畔小桥东的景象描绘,营造出了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寻来几度春何处表达了寻春的急切与迷茫,而已在天涯一梦中则有一种恍然若梦、春在远方的感慨。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在表达上还可以更加精炼,个别字词的运用还能再雕琢,以使诗意更加精准深刻。还望点评老师加以精准点评为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5-2-25 1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17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唐诗的气象?
答:“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这就是构成唐诗内在质素的几个基本的方面。这些要素汇集、组合在一起,呈现为唐诗的整体风貌,便是唐诗的气象。
2.、为什么说盛唐气象足以代表唐诗?
答:正是由于唐代诗人创造出了一种精炼 、 含蓄 、 自然 、 清新的诗的语言 , 用以概括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 构成外形鲜明而又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 , 雄厚才能返归于浑成 。浑厚的气象在盛唐诗中表现得特别充分,所以人们常用“盛唐气象”作为唐诗风貌的典型。
二、创作题
大主题《诗语探春》,小标题可自拟,可写杨柳的轻盈、写梅花的孤傲、写小草的顽强、写春风的轻柔、写儿童的童真……题材不限,以蛇年以来作品为主,所见所闻所感皆可。
七绝•早春
雨霁风回碧宇澄,柳条新绿草芽增。
赏心更有山阳处,红杏梢头甘露凝。
【自评】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比例合适。首二句扣题通过春雨-春风-碧宇-新柳-草芽等一系列物象描写雨后初春景色,镜头由低到高、由近及远逐步突出细节,使画面更加生动,增加了层次感。三句镜头一转,四句特写梢头红杏。景结含蓄蕴藉。“赏心”二字为全诗诗眼,表达与大自然交融的愉悦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3 , Processed in 0.0864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