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808|回复: 15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19 2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3-19 21:32 编辑

第21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7

主题

544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1 15: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寥词客 于 2025-3-21 22:03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
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
五律•春华
柔荑26-寥词客
景霁临郊野,春融暖日长。
夭桃开北郭,粉蝶舞东冈。
玉面今何在?幽思犹未央。
无言搔白发,芳草正茫茫。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用韵和格律没问题。韵字阴阳平衡(2/2),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诗中没有出现撞韵、挤韵、连韵和摞眼之病。首联揭题写时间地点—春日郊野;颌联采用互文手法写春景—到处都是桃花和舞蝶;颈联入情写睹物怀人;尾联以景结,表达相思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1 16: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敏 于 2025-3-21 16:49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我对诗词修改10法之六的看法是:要删繁就简,提炼核心意象,以最少文字传递最大诗意。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王昌龄《出塞》的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秦”与“汉”跨越时空交融,明月与关塞皆承秦汉气象,凝练勾勒出千年边塞的苍凉。若割裂理解为“秦时明月照汉时关”,便失却了历史纵深的雄浑。
例二:《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与壮士同经百战,生死命运交织。“百战死”与“十年归”互为补充,既见战争惨烈,又显归乡不易,短短十字浓缩十年征战的悲壮。
例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主客动作交叉互补:主人下马登船,客人亦下马登船。省略重复动作,以“下马”“在船”互文,简洁呈现江边饯别的场景,为后文“举酒欲饮无管弦”铺垫。
二、创作题
五律·油菜花开
柔荑17-铁马秋风

访胜人潮聚,红颜着靓衣。
风和吹郁茂,花放斗芳菲。
碧野金黄缀,游蜂相逐飞。
欢然频拍摄,众客不思归。

三、自评
1. 用韵与格律
本诗押平水韵上平五微部(衣、菲、飞、归),一韵贯通无出韵。平仄符合仄起仄收式五律规范,首联"访胜人潮聚"(仄仄平平仄)与"红颜着靓衣"(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对,中二联对仗工整,颈联"碧野金黄缀"(仄仄平平仄)与"游蜂相逐飞"(平平仄仄平)粘对无误,尾联收束稳健。
2. 章法结构
起句"访胜人潮聚"点明场景,承句"红颜着靓衣"以细节渲染氛围,转句"碧野金黄缀"聚焦花海主体,合句"众客不思归"升华情感。起承转合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3. 韵字阴阳平衡
韵字"衣(阴平)、菲(上平)、飞(阴平)、归(阴平)"声调组合为阴平+上平+阴平+阴平,虽稍显单调,但符合古诗用韵习惯,未影响整体流畅度。
4. 声病检查
全诗无撞韵(非韵脚字无同韵母)、挤韵(句中无密集同韵字)、连韵(韵脚字无重复)现象,声律和谐。
5. 首字平仄
首字平仄分布为仄(访)、平(红)、平(风)、平(花)、仄(碧)、平(游)、平(欢)、仄(众),形成5平3仄的平衡格局,符合五律首字平仄交替的审美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3-22 07: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时光已老 于 2025-3-22 07:48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07-时光已老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我对诗词修改10法之六的看法是:要删繁就简,提炼核心意象,以最少文字传递最大诗意。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王昌龄《出塞》的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秦”与“汉”跨越时空交融,明月与关塞皆承秦汉气象,凝练勾勒出千年边塞的苍凉。若割裂理解为“秦时明月照汉时关”,便失却了历史纵深的雄浑。
例二:《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与壮士同经百战,生死命运交织。“百战死”与“十年归”互为补充,既见战争惨烈,又显归乡不易,短短十字浓缩十年征战的悲壮。
例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主客动作交叉互补:主人下马登船,客人亦下马登船。省略重复动作,以“下马”“在船”互文,简洁呈现江边饯别的场景,为后文“举酒欲饮无管弦”铺垫。
二、创作题
七绝·春华
柔荑07-时光已老
昔日簪花在鬓边,今朝把酒醉花眠。
梦中蝴蝶枝头绕,度尽春光谁忆前。
三、自评
1.用韵
本诗押“ian”韵,韵脚为“边”“眠”“前”,韵母相同,读起来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使诗歌富有音乐美感,在韵律上较好地实现了诗歌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2.格律
从格律看,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整体平仄基本合规,但仍存在一些小问题。如“今朝把酒醉中眠”一句,按照七绝格律,第三字应平,“把”为仄声字,出现了拗救情况,虽不影响整体表意,但在格律严谨度上有所欠缺。
3.起承转合
起:首句“昔日簪花在鬓边”,回忆往昔簪花场景,点明时间是过去,奠定情感基调,引出下文对当下状态的描述。
承:“今朝把酒醉中眠”承接首句,从过去过渡到现在,通过“把酒”“醉眠”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转的感慨。
转:“梦中蝴蝶枝头绕”笔锋一转,描绘梦中的景象,蝴蝶在枝头环绕,增添了一丝虚幻、美好的色彩,与前两句的现实描写形成对比。
合:“度尽春光谁忆前”收束全诗,感慨春光流逝,没有人再忆起从前,回扣主题,深化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表达。
韵字阴阳平衡
韵字“边”(biān)、“眠”(mián)、“前”(qián)皆为阳平,在阴阳属性上缺乏变化,若能融入阴平韵字,能让诗歌音韵在阴阳上更协调。

4.撞韵、挤韵、连韵
  撞韵:诗中白脚字未出现与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不存在撞韵现象,保证了诗歌韵律的纯净。
挤韵:诗中其他非韵脚字未出现与韵脚同韵母字密集使用的情况,未干扰韵脚的美感。
连韵:相邻韵脚字声调有变化,无连韵问题,使诗歌韵律富有变化。
5.首字平仄
首字“昔”(仄)、“今”(平)、“梦”(仄)、“度”(仄),平仄分布有一定变化,但从“四至四五三”要求看,还可在平仄比例上进一步优化,使声调更错落有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若在格律和音韵细节上完善,会更具艺术魅力。首字平仄分布为仄(访)、平(红)、平(风)、平(花)、仄(碧)、平(游)、平(欢)、仄(众),形成5平3仄的平衡格局,符合五律首字平仄交替的审美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9

帖子

7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39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2 1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
七绝•山乡春竞
杏花半谢李花香,更有桃花待上妆。                  
弱小公英不甘寂,村头野陌尽张扬。
(转句自救)


自评:格律正确,转句为句内自救。首字平仄1/3,韵字阴阳2/1,合格。起句写杏花没落尽李花又开了,承句进一步描写桃花也快要开了,围绕主题百花竞春。转句与结句,就连小小的蒲公英也不甘寂寞在春天里怒放,扣主题竞春。不足之处请老师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4
发表于 2025-3-23 06: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15—秋枫舞剑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
春华
文/秋枫舞剑
惊雷醒枯木,桃李竟春华。
蜂蝶飞千户,香饴落万家。

自评:
自检格律正确无误。
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的枯木,桃李纷纷争奇斗艳的展示美好的青春。
勤劳的蜂蝶飞进千户采蜜,清香的饴糖落在了万家。
起承转合比较自然,但仍感觉词不达意,敬请老师们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5-3-23 08: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形无相 于 2025-3-23 08:54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05-无形无相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
七绝•春华
柔荑05-无形无相
芳菲遍野香风起,黄雀轻盈婉转歌。
何以春华能醉客,怡心最是笑声多。
自评:小诗的起承转合章法没问题,用韵正确格律都没有问题,韵字阴阳灵活还可以,不存在连韵挤韵撞韵的问题。

       首句写的是春天花开飘香的美妙环境 ,次句写的是与此时节黄鸟飞舞动听鸣叫的场景,转句写的是美好的春景足以让人陶醉,结句是写的是在使人身心舒适 的美妙环境当中,容易使人心驰神往开口欢笑。总体来说 虽然写的有点老套 但是 还算差不多 已经很用心了继续努力会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3-23 1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5-3-23 12:1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五律•春华
柔荑12-起风了
和风吹薄云,草木自熏熏。
兰蕙悄然醉,樱桃格外欣。
折花香满把,看柳绿三分。
情韵难描画,归欤寄尺文。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自评:首联点题,点明时间、气候和环境,突出花香。颈联则从花香发散思维,具体描写了几种春华盛放之景,由小极大,从弱到强。进一步烘托初春时节百花齐放的盛世美景。颈联则从游人的行动、陶醉自我的感觉、写出了春天来了,它能唤醒勃勃生机,带给人希望、憧憬、新生和美好!它能扫除一切烦恼和萎靡。带给我们向上的力量和信心,抒发了游人的逸兴情怀。尾联则从如此美景,该当入画永久保持,奈何画不出它们的神韵,只好回家把它们写入诗中。
用韵、格律无误。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意脉没有断裂。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1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1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3 12: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5-3-23 12:34 编辑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10法之六讲了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具体的说就是要就是要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抓得住关键点,让诗词简洁表现出来。诗词修改10法之七讲的是让诗情升华,意思是诗词要有深度和广度,让主题深化。诗词修改10法之八讲的是诗歌要有韵味,意思是诗词要有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有巧用互文、巧用曲笔、言尽义长、引画入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不着一字等、平中见奇等。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为莲叶与荷花接天映日。例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例三:“烟笼寒水月笼”,意思为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二、创作题

五律•春华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东风吹绿野,  晓露润新花。  
燕舞云间影,  莺歌柳外霞。  
山川添秀色,  草木竞芳华。  
莫负春光好,  诗心寄远涯。  


自评:
习作押平水韵,首字平仄4/4符合要求,无摞眼等大忌。


首联以“东风”“晓露”点明时节;
颔联通过“燕舞”“莺歌”赋予画面动感与声音,承接首联;
颈联进一步渲染山川草木的秀美;
尾联则抒发了珍惜春光、寄情诗意的情怀。
习作力求语言清新,意象明丽,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6 0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的旋律 于 2025-3-26 08:32 编辑

第21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论诗词修改十进七:让诗情升华。
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首先看它有没有诗味。大致是指意味、韵味、品味、余味、能回味耐咀嚼。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这就如蜂蜜是甜食中的美味,它是多种香甜美味的复合体统一体,而蜂蜡就没有什么味道。诗中所含的可以引起读者美感享受的意蕴越丰富,那么诗味就越多。所以在修改诗歌时,要注意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从多方面酝酿创造诗味,诗有韵味了就会有人爱读。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尽义长
31、引画入诗
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
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杜牧的《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这句的意思不仅仅是烟笼水、月笼沙,而是烟笼罩着寒水也笼着沙,月笼着寒水笼着沙。将烟寒水月沙交融在一起,一个话中前后共同阐明一件事情。
王昌龄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说的秦朝时的明月、汉朝的关塞,而是说秦时的明月秦时的关,汉时的明月汉时的关。“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还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单纯说的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而是说接天的莲叶荷花无穷碧,映日的莲叶荷花别样的红。
也是同样的道理。

创作题  春华
9、春华
柔荑11-雨的旋律
白白红红次弟开,闻香蝶蜜久徘徊。
娇容宛若沉鱼艳,探过墙头我家来。
自评:白白红红次弟开描述了花朵的颜色和开放的状态。白色和红色的花朵依次开放,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里的“次弟开”可以理解为花朵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节奏逐一绽放。
闻香蝶蜜久徘徊
描述了花朵的香气吸引了蝴蝶和蜜蜂。它们因为花香而久久徘徊,不愿离去。这里的“蝶蜜”可能是指蝴蝶和蜜蜂,它们都是花朵的常客,喜欢在花间飞舞、采蜜。
娇容宛若沉鱼艳
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朵的娇艳比作古代美女“沉鱼”的容貌。沉鱼通常指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动人。
探过墙头我家来
描述了花朵的生机勃勃和生命力的旺盛。它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地上盛开,还探出了墙头,进入了诗人的家中。这里的“探过墙头”赋予了花朵以生命力和主动性,使它们显得更加生动可爱。
整首诗以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8 , Processed in 0.0635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