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6 0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的旋律 于 2025-3-26 08:32 编辑
第21讲作业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论诗词修改十进七:让诗情升华。
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首先看它有没有诗味。大致是指意味、韵味、品味、余味、能回味耐咀嚼。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这就如蜂蜜是甜食中的美味,它是多种香甜美味的复合体统一体,而蜂蜡就没有什么味道。诗中所含的可以引起读者美感享受的意蕴越丰富,那么诗味就越多。所以在修改诗歌时,要注意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从多方面酝酿创造诗味,诗有韵味了就会有人爱读。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尽义长
31、引画入诗
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
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杜牧的《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这句的意思不仅仅是烟笼水、月笼沙,而是烟笼罩着寒水也笼着沙,月笼着寒水笼着沙。将烟寒水月沙交融在一起,一个话中前后共同阐明一件事情。
王昌龄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说的秦朝时的明月、汉朝的关塞,而是说秦时的明月秦时的关,汉时的明月汉时的关。“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还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单纯说的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而是说接天的莲叶荷花无穷碧,映日的莲叶荷花别样的红。
也是同样的道理。
创作题 春华
9、春华
柔荑11-雨的旋律
白白红红次弟开,闻香蝶蜜久徘徊。
娇容宛若沉鱼艳,探过墙头我家来。
自评:白白红红次弟开描述了花朵的颜色和开放的状态。白色和红色的花朵依次开放,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里的“次弟开”可以理解为花朵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节奏逐一绽放。
闻香蝶蜜久徘徊
描述了花朵的香气吸引了蝴蝶和蜜蜂。它们因为花香而久久徘徊,不愿离去。这里的“蝶蜜”可能是指蝴蝶和蜜蜂,它们都是花朵的常客,喜欢在花间飞舞、采蜜。
娇容宛若沉鱼艳
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朵的娇艳比作古代美女“沉鱼”的容貌。沉鱼通常指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动人。
探过墙头我家来
描述了花朵的生机勃勃和生命力的旺盛。它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地上盛开,还探出了墙头,进入了诗人的家中。这里的“探过墙头”赋予了花朵以生命力和主动性,使它们显得更加生动可爱。
整首诗以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