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26|回复: 15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19 2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3-19 21:32 编辑

第21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5-3-21 17: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讲作业
子衿15~傲雪寒梅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论诗词修改十进七:让诗情升华。
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首先看它有没有诗味。大致是指意味、韵味、品味、余味、能回味耐咀嚼。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这就如蜂蜜是甜食中的美味,它是多种香甜美味的复合体统一体,而蜂蜡就没有什么味道。诗中所含的可以引起读者美感享受的意蕴越丰富,那么诗味就越多。所以在修改诗歌时,要注意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从多方面酝酿创造诗味,诗有韵味了就会有人爱读。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尽义长
31、引画入诗
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
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杜牧的《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这句的意思不仅仅是烟笼水、月笼沙,而是烟笼罩着寒水也笼着沙,月笼着寒水笼着沙。将烟寒水月沙交融在一起,一个话中前后共同阐明一件事情。
王昌龄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说的秦朝时的明月、汉朝的关塞,而是说秦时的明月秦时的关,汉时的明月汉时的关。“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还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单纯说的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而是说接天的莲叶荷花无穷碧,映日的莲叶荷花别样的红。
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创作题
七绝·醉春
子衿15~傲雪寒梅
桃羞粉面海棠红,飞雪梨花韵不同。
燕子斜穿堤畔柳,满园春色醉诗翁。
自评:本诗经测韵字韵部都符合格律,韵字阴阳结合,首字比例合适。首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桃粉海棠妍,次句承接上句继续写梨花飞雪,通过这些春天的物像点明主题,转句燕穿嫩柳也是在描述春色,最后有景也要有人欣赏,合句来了个醉诗翁扣回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2 1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讲作业:
子衿05-白雪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之七:让诗情升华。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之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一个题材的表现,有时在初级阶段,没有认识到它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思考和写作的进行、认识的深化,我们的思想感情便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之中,作者应该努力抓住它,及时修改诗歌,使诗情升华。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29、巧用曲笔。30、言尽意长。31、引画入诗。32、开门见山。33、卒章显志。34、首尾呼应。35、不着一字。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2)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之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3) “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七律·下工返家途中见黄花风铃木开花有作
二月东风不可遮,山城伊蓓尽开花。
满条街道盈香气,一派金黄映彩霞。
顿觉物情侵到骨,弥思春意广无涯。
虽然夜降犹沉浸,由是迟归岂自嗟。
注:黄花风铃木别名伊蓓木。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阴阳比例3/2,首字平仄比例4/4,没有挤韵撞韵。首联赋起,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破题。颔联写景,视觉、嗅觉结合。颈联入情,转。尾联收结,点题。布局为起承转合,这是一首情感为暖色调的诗,与风铃花的颜色相契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5-3-23 17: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一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七、让诗情升华;
八、诗歌要有韵味。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尽义长
31)引画入诗
32)开门见山
33)卒意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
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春机
子衿11-云儿
剪刀催叶残,二月牧童欢。
早晚寒浓烈,阴晴簇锦团。
耕耘荒野闹,城郭笼烟峦。
老树发芽嫩,盼离重衣冠。
三、自评
经检测,本诗用韵格律无误,首字平仄3:5,合格;韵字阴阳平衡。
命题:春机,描写春天的勃勃生机。
首联,“剪刀催叶残,二月牧童欢”,化用“二月春风似剪刀,”,牧童吹着欢快的短笛,虽然二月的风凉凉的,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也掩盖不了孩子们的欢乐。
中二联进一步描写二月春天的情景。颔联“早晚寒浓烈,阴晴簇锦团”,春天温差大,早晚寒气浓烈,冷冽逼人,在阴晴交替中百花还是如约盛开,竞相开放。早晚对阴晴,寒对簇,浓烈对锦团,非常工稳。
颈联“耕耘荒野闹,城郭笼烟峦”,农家开始耕耘播种,荒野热闹起来,城里城外,柳树发芽,嫩叶如烟,非常宜人。耕耘对城郭,后三错综对,荒野对烟峦,闹对笼。
尾联“老树发芽嫩,盼离重衣冠”,语意双关,一方面是树上新芽催老叶,盼望老叶脱离,另外一个方面是说,人们盼望早点温热起来,可以脱掉厚厚的衣冠。
布局一二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5
发表于 2025-3-23 1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子衿16-青衣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修改的内容是: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七:让诗情升华。八:诗歌要有韵味。
对诗词修改十法之六“的看法:首先,我需要理解这个修改方法的核心是什么。删去多余的东西,去掉不必要的字词,让作品更凝练。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29、巧用曲笔。30、言尽意长。31、引画入诗。32、开门见山。33、卒章显志。34、首尾呼应。35、不着一字。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2)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之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3) “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二、创作题:
七绝·春华
子衿16青衣
东风拂蕾绽枝梢,杏李争妍笑破苞。
最是花中三稚子,蜂追踏乱绿丛茅。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阴阳1:2、首字平仄2:2。首句以“东风拂蕾”点明时间。次句“杏李争妍笑破苞”,用拟人手法展现杏李竞放之态,转合处聚焦“花中三稚子”,其偷采蜜致“蜂追踏乱绿丛茅”,动静结合,将春日美好与孩童天真相融,营造欢快的春日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4 13: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馨 于 2025-3-24 14:17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
一、《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二、《论诗词修改十讲》之七:让诗情升华。
三、《诗歌修改十讲》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诗词36技法之28-36有
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尽义长
31、引画入诗
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
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这里并不是说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归来了,而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共同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漫长,以及战士们的英勇和坚韧。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木兰并不是当窗只梳理头发,对着镜子只贴花黄,而是在窗户边的镜子前,既梳理头发又贴花黄。"当窗"和"对镜"、"理云鬓"和"帖花黄"互文见义,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木兰回家后恢复女儿身时的喜悦和细致梳妆的场景。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这里说的是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都经常见到李龟年,也多次听到他的歌声。"寻常见"和"几度闻"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这两个地方都同时发生,通过互文,表现出诗人与李龟年昔日在富贵人家频繁相见、聆听音乐的情景,暗示了当时的繁华和如今的衰落,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雨曦审题:以"春华"为背景,并非以"春华""春华"为题目。必须出现,但不是吟诵主体或主要吟诵对象。是吟诵主体或主要吟诵对象可以自选。但"春华"必须出现,作为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题目如果出现春华就是喧宾夺主。
《國語辭典》春華【chūn huā】
1.春日的花朵。比喻盛時。2.比喻綺麗的文辭。


五律•春归
子衿19-雨曦
绿肥红缀野,春意漾城郊。
烟柳垂芳岸,燕泥筑旧巢。
波摇丛色溢,影掠羽声交。
桃杏缤纷绽,盛筵谁代庖?


自评:格律无误,全诗押平水三肴韵。韵字阴阳2:2。无撞韵、挤韵、连韵。首字平仄符合4/4要求,完美。开篇 “绿肥红缀野,春意漾城郊” 起笔宏大,奠定春日城郊主调,如广角镜头拉开画面。颔联、颈联承接此景,聚焦烟柳、燕巢、波摇、影掠等细节,细腻描绘,宛如特写镜头。尾联 “桃杏缤纷绽,盛筵谁代庖”,由景及思,巧妙转合,拓展诗之深度,似镜头拉远,引人遐想。整体意脉连贯,从景的铺陈至对自然创造力的思考,一气呵成,空间设计丰富,从原野到河岸、水域,再到对自然筵席的想象空间,层层递进,尽显春日之美与诗思之妙 。桃杏缤纷绽  收不住中二联的 燕泥筑旧巢。影掠羽声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5
发表于 2025-3-24 14: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首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21讲作业
子衿03-紫色的云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论诗词修改十讲》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论诗词修改十讲》之七:让诗情升华。
《诗歌修改十讲》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谈一下对诗歌要有韵味的理解。诗歌的韵味是内容、形式、语言、技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它要求诗歌在传达深刻意义的同时,也要有美的感受和体验。诗人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思想以及对世界的感悟融入诗歌之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此外,韵味还可以理解为诗词中所蕴含的音韵、语言、情感、意境、文化等方面的美感和魅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诗词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综合来看,诗的韵味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体验,它不仅仅是诗歌形式上的美感,更是诗人情感、思想和生活情趣的深刻体现。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28、巧用互文29、巧用曲笔30、言尽义长31、引画入诗32、开门见山33、卒章显志34、首尾呼应35、不着一字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例如: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的仅仅是莲叶吗?映日的仅仅是荷花吗?这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白居易)
再如: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之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秦时明月汉时关”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小院杏花
追寻草色上高台,万朵娇红已盛开。
谁引春光飞满院,花香缕缕过墙来。
自评:本首诗押韵平水韵十灰,格律无误。本次的命题范围是春花,要写的内容太多了,我就想从新奇上下功夫,又想到了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小见大,富含哲理。因此写了本首小诗。
整首诗没有对杏花的花形色进行描写,只总万朵娇红一带而过。而是从春光满园,花香透墙来渲染杏花开的绚烂。
转结不满意,本来是想写花香与我撞满怀。可惜不一个韵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4 16: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绰约 于 2025-3-24 16:55 编辑

小渔村44首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21讲作业
子衿26-依依绰约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七、让诗情升华;
八、诗歌要有韵味。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尽义长
31)引画入诗
32)开门见山
33)卒意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
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七绝,叹落花
子衿26-依依绰约
暮雨摧红落满津,香魂渐逝了无痕。
怜春最怕花犹尽,空余别恨忆离人。
自评:
这首诗格律无误,韵律无误,是诗家语写法。
开篇“暮雨摧红落满津”,“暮雨”点明时间与环境氛围,“摧红”形象地写出雨对花朵的无情摧残,“落满津”描绘出落花铺满渡口的景象。
“香魂渐逝了无痕”,把落花比作“香魂”,赋予其灵动的生命与美好的特质,“渐逝”和“了无痕”细腻地表现出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怜春最怕花犹尽”,直接抒情,一个“怜”字尽显对春天的怜惜,而“最怕花犹尽”直白地表达出对落花的担忧与害怕,因为花的凋零意味着春天的逝去,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终结,这份情感真挚而浓烈。
“空余别恨忆离人”则是诗意的升华,由落花联想到离别之人,借落花的消逝抒发与离人分别的愁绪,“空余”强调了这种别恨的孤独与无尽。
整首诗结构紧凑,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从落花之景自然引出别恨之情.还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指导为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4 2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二十一讲作业
子矜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诗词修改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之七,让诗情升华;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下面重点就之六谈点认识,以唐代诗人祖咏应试诗为例。主考官出了《终南山望余雪》为题,让考生按规定写成五言六韵十二句。而祖咏写了一首诗:
终南阴冷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虽交卷时仅四句,但要义已明: 首句写“秀”,远远望去终南山透出的一种阴冷之“秀”;第二句写“高“终南积雪高浮云端;第三句写“余”,天气放晴,积雪融化。结句写到了晚上城中寒气逼人。祖咏用非常简洁的文字把构思中的三层意思说尽以后搁笔交卷,而没有罗罗嗦嗦地说一堆废话,以满足主考官的要求。应该说是深得诗歌简洁之真谛。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29、巧用曲笔,30、言尽义长,31、引画入诗,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36、平中见奇。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 在古诗文中互文有单句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意思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还有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这两句亦为互文,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另外还朋隔句互文,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春燕
子矜09-翰林瑞居
风催翅底捎春信,剪影衔枝穿柳忙。
最是多情双燕子,呢喃总念旧巢旁。
【自评】首字平仄比为2:2,韵字阴平与阳平之比0:1。小诗上联对春燕衔枝报春的忙碌的描写,转句抒怀,春燕总是富有情感、富有恋旧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3-25 1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21讲作业:
子衿08-浪淘沙
一、问答题:
1、诗词修改10法之六、七、八都讲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内容?试择其一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之六: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之七:让诗情升华。
之八:诗歌要有韵味。
之八看法: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首先看它有没有“诗味”。所谓“诗味”,大致是指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
2、诗词36技法之28-36有哪些?
答:28.巧用互文。29.巧用曲笔。30.言尽义长。31.引画入诗。32.开门见山。33.卒章显志。34.首尾呼应。35.不着一字。36.平中见能。
3、至少举3例说明互文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答: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②唐杜牧《泊秦淮》之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③ “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通过将不同时空的意象交织融合,使诗句呈现出宏大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厚重感。


二、创作题:
以春华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春华
文/浪淘沙
最爱春华颜色娇,黄蓝粉紫各妖娆。
游蜂彩蝶闻香至,皆与东君赴我邀。
自评:采用了诗家语。格律无误。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9 , Processed in 0.0646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