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74|回复: 13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二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4-16 22: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五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371

帖子

3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7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17 10:2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鹿鸣03-雨霖铃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深藏不漏的思想情感、与具体形象密切相连、蕴含深邃的思想、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达高远、含蓄委婉、理正情敦。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物境、情境和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即物寓意、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五律·春风
文/鹿鸣03-雨霖铃
君来冰雪化,万物发新芽。
唤醒堤边柳,催开岭上花。
携云过田野,牵雨润桑麻。
往去无踪迹,情融百姓家。
【雨霖铃自评】
这首五律立意不错,通过自检,格律用韵无误,符合起承转合章法。韵字阴阳协调,无撞韵、挤韵、连韵现象,首字平仄5/3,符合作业要求。中二联对仗工整,全诗虚实收放自如,一气哈成。对春风的描写到位,整首不见一个风字 ,却句句不离风。语句流畅朴素,充满了田园气息。合句委婉,意义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5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5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0 07:4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易蕴 于 2025-4-20 07:52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班鹿鸣15-易蕴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王昌龄在《诗格》把诗分成三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五律】椿芽
鹿鸣15-易蕴
新枝抽嫩色,暖日唤春华。
绛叶含朝露,琼芽沐早霞。
风来香细细,雨过影斜斜。
待得繁阴满,浓荫护万家。
自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4:4完美,韵字阴阳比例3:1不够完美。小诗开篇“新枝抽嫩色,暖日唤春华”点明春芽萌发的时节与景象,“暖日”赋予春天温暖生机之感。颔联“绛叶含朝露,琼芽沐早霞”,细腻刻画春芽形态,“绛叶”“琼芽”绘其色泽之美,“含朝露”“沐早霞”营造出清新明丽意境。颈联“风来香细细,雨过影斜斜”从嗅觉、视觉角度,展现春芽在风雨中的韵致,使画面更具动态感与层次感。尾联“待得繁阴满,浓荫护万家”从春芽生发拓展,展望其成荫后庇佑万家的功用,升华主题,赋予春芽奉献精神。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不错的一首小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9

帖子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0 14: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王昌龄在《诗格》把诗分成三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25讲作业
鹿鸣组-山西老董
七律•春声
惊雷破蛰启春韶,杨柳东风舞细腰。
燕子呢喃寻老屋,桃花洒落过溪桥。
声声布谷催耕急,处处分秧唤雨浇。
最喜田园生綠色,农家谁不爱青苗。

作业自评:用韵正确,格律无误。首字平仄5/3,韵字阴阳3/2符合要求。起承转合符合章法。首联从“惊雷破蛰启春韶,杨柳东风舞细腰。”颔联紧接着拓开了“燕子呢喃寻老屋,桃花流水过溪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转向田野,“布谷催耕急,分秧唤雨浇”。尾联:“最喜田园生绿色,农家谁不愛青苗”。本作业按时间的顺序顺流而下,一气呵成。中二联对仗工整。自我感觉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9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0 16: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心中有爱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王昌龄在《诗格》把诗分成三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春晓即目
蛰醒苔阶淑气新,雉穿陇雾破寒频。
柳梢乍点鹅黄嫩,偷逗墙头几缕春。

自评:这首七绝格律无误,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意象鲜活,如蛰虫、野鸡、嫩柳等勾勒出早春生机;“乍点”“偷逗”炼字巧妙,灵动有趣;结构从远到近,层次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7
发表于 2025-4-20 1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心中有爱第25讲作业
鹿鸣26-庄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王昌龄在《诗格》把诗分成三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七绝·春日
文/庄楚
望中野陌渐芳菲,忽有莺声出翠微。
三十六陂春水绿,故人不见也当归。
自评:
诗题春日,布局三一结构,前三句写春景,四句转合起兴。首句写野陌花开,二句春声,三句春水,四句起兴,春日思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7

帖子

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1 1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律何福春 于 2025-4-21 16:59 编辑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鹿鸣组第25讲作业
鹿鸣08~泰山一松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间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答:王昌龄在《诗格》把诗分成三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二,创作题
    七绝.春兴
泰山一松
春来莫道日融融,秀水名山苦瞈蒙。
老眼幸而能近视,读书习字乐其中。

三、自评如下:
1、格律正确,无挤韵、连韵、撞韵;
2、韵字阴阳比为1:2;首字平仄为1:3;
3、起句虚起,不要说春天的太阳温暖柔和,承句前四字铺垫名山秀水,后三字说明莫道之原因,是因为为眼睛模糊不清,不能出去春游。
转句所幸还能近视,还能读书习字,前面的苦恼也就烟消云散,变成为以此为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5-4-23 18: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鹿鸣11-路漫漫第二十五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深藏不漏的思想情感、与具体形象密切相连、蕴含深邃的思想、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达高远、含蓄委婉、理正情敦。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物境、情境和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即物寓意、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蛰龙惊梦,野雉呼暄。柳梢弄色嗤白首,梅萼含香度红垣。天地为琴,奏八音于九陌;河山作谱,涵万象于一笺。以春之声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春日
文/鹿鸣11-路漫漫
枝头晓燕叫频频,柳叶轻摇花草新。
短笛耳旁重响起,歌里轻音又唱春。
自评:在枝头的燕子,不断地鸣唱,向远方望去,翠绿的柳叶轻轻地摇动,花草换发了新的光彩。在不知不觉之间,耳畔阵阵的牧笛声轻声响起,歌曲悠扬的小调唱着美好的春天。全诗从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写出了春天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4-24 17: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鹿鸣25-心怡然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深藏不漏的思想情感、与具体形象密切相连、蕴含深邃的思想、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达高远、含蓄委婉、理正情敦。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 物境、情境和意境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即物寓意、虚实相生。
二、创作题:
五律•春草
作者:心怡然
东风吹拂处,苍芷发葳蕤。
着绿蓬山外,铺茵枕水湄。
纤纤含淑气,寸寸贮相思。
纵是天涯远,绵延赴约期。
浅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4/4完美!首联切题,颔联跟进,由远及近,描述了春草处处如茵。颈联入情,引发感慨!对仗工整,结构合理!尾联统揽全篇,回扣主题,化用了古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天涯芳草,别情依依!春风一度,牵手同行,表达了良好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4
发表于 2025-4-24 1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班鹿鸣20-乘风第25讲作业
一、问答题:
1、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2、王昌龄把诗的意境分成哪三格?
答:王昌龄在《诗格》把诗分成三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2)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3)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3、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创作题;
七绝 春晓即景
文/乘风
行车但爱柳婆娑,缕缕垂丝缕缕波。
翠透鹅黄迎旭日,迎来暖意向山河。
自评;格律平仄无误,转句平常,没有接出精彩的结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07 , Processed in 0.0659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