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蝴蝶 于 2025-4-29 23:13 编辑
请芭可儿老师点评管理组第26讲作业第1---3三份作业,请在周三上课前完成点评,您辛苦了!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管理组第二十六讲作业创作题接龙点评 一、问答题: 1、关于格律,在创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请举例谈谈你对诗的比和兴的看法。 3、关于用典的运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4、词的活用有哪几个方面? 二、创作题: 以槐花或油菜花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创作题接龙,截止周日晚八点,大家不要错过点评机会,加油!
1、七律•咏槐花 文/高山峻岭 一树仙葩掩草堂,千枝瑞雪溢清香。 清风拂面随心舞,皓月盈眸任意扬。 烧药灵汤清血堵,烹蔬美食慰饥肠。 谁知旅客思归梦,远渡重洋别故乡。 注:槐花是从国外引进栽种的 芭可儿简评首联直接点题,交代地点,一分句已经一树了,二句千枝就有些多余啦!千般雪色溢馨香,清重复字了,颔联拟人化了,首联并没有用拟人写法,也没为其做好铺垫,颔联突然用拟人,就显得关联不够啦,颈联又进入了另一个想法,槐花的用途,这跟上面也不搭调啊,又一个清字,结句又是一个意,四联四个意,太散了,咏物题,则咏该物其一个特点即可,多了就散了,就像你想写一个人,直接描写这个人就好了,能把他全家人都带上吗,是不是,整首作品凑字痕迹较重,而且没有认真检查,清字重复三次,没有写出你的真实水平,给我的感觉就是应付作业呢是不是?被我拆穿了别不高兴哦!哈哈,下次作业要认真完成!加油!
2、五律·油菜花 文/子衿组组长-边缘人类 明艳惊三月,田畴一片金。 枝头娇欲滴,叶底绿初沉。 和雨调春色,扬风动子衿。 当年黄蝶入,今望尚寻寻。 芭可儿简评:首联交代时间地点,起的不错,能够引起读者兴趣,颔联顺势而承,对油菜花的描写,对仗很工整,但读着不是很流畅,有点生涩,颈联句子也不是很理想,扬风动子衿,子衿一词特指周朝学子统一穿着的青黑色衣领,后来成了文人雅士的代称,所以你这句我没太理解哦!还有结尾,跟上文关联不够啊!整首构思上还需斟酌哦,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情感,立意不是很清晰,以上都是个见哦,说错误怪!
3、题油菜花 文/白驹副组长-江南渔夫 金涛翻涌接云楼,未借春光半点柔。 莫道田家无国色,苍生饱腹自风流。 芭可儿简评:起句平铺直叙并交代地点,云楼指耸立云霄的高楼,这油菜花得多大一片啊,云楼二字可斟酌哦,承句句意不是很好哦!油菜花是春天开的吧,不借着春天来了,油菜花也开不了吧,所以承句有修改空间,转句的无国色借用了古句,宋朝周紫芝的“固知桃李无国色,犹恐兰荪是俗香”,还有刘禹锡的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你这首转句用的很好很自然,但这最后一句,苍生饱腹这几个字就不是很好了,本来把油菜花写的挺美的,咋就整个饱腹出来了呢?这结尾着实不给力哦,感觉你写到这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就胡诌一句的感觉哦!个见哦!说错误怪!
请孤鹜老师点评管理组第26讲作业第4---6三份作业,请在周三上课前完成点评,您辛苦了!
4、七绝•槐花 学委-王松岩 雪白琼花整树开,招蜂引蝶绕芳槐。 滿园春色千般好,缕缕香风天上来。 孤鹜(叶传凯)简评:此诗以明快笔调勾画春景,语言通俗而意象鲜活,但章法稍显平直,情感深度可再开掘。首句琼花与题目槐花意象叠用稍显赘余,转句宕开视角,但"千般好"泛泛而论,未能聚焦槐花特质。结句以夸张手法写香气缥缈,但"天上来"略失根基,整体停留在物象表层,若能将花香与观花者融为一体,可赋予槐花更深的生命共情。
5、七绝•槐花 白驹组长-蓝色星空 串串花开黄白分,随风摇曳散清芬。 清肝止血多功效,糕点香茶远近闻。 孤鹜(叶传凯)简评:小诗动态描写传神,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槐花形貌与功用,兼具写景与实用价值。但表述偏说明性,诗味稍弱。若化用典故如“曾入药王青囊里”意,既能保留原意,又能增添文化厚度。咏物诗需兼顾“物性”与“诗性”。若能在“实用”与“诗境”间找到更平衡的表达,并注入更深切的生命感悟,实可为佳作。
6、七绝·槐花 子衿副组长-威尼斯 簇簇齐开白雪香,桃花落尽续春光。 娇妍不止空颜色,止血清肝入药房。 孤鹜(叶传凯)简评:作品以槐花的形貌、时序与功用,语言平实,转句由形貌转向内在价值。但“不止空颜色”稍显直露,诗味不足。若化用“岂独风姿欺玉雪”意,既能承接前文,又能以反问引发思考。结句“入药房”过于直白。咏物诗需在写实中见巧思。后两句若能与前两句的意境更紧密融合,如一身皆宝谁堪比,散作人间愈疾方之意,可避免功能性的平铺直叙。并融入更独特的情感或思考,则可成为一首耐人寻味的咏物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