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49|回复: 18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2132

帖子

250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5-7 2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8 10: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春 于 2025-5-9 20:4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01一点春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边塞诗的异峰突起,我个人理解,与诗人的个人地位有关。这些诗人报国无门,到边塞寻求发展,这一现状成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和一批伟大的边塞作品。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如认为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物质环境;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政策上的兼收并蓄,有利于人们思想的活跃;“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统治者的提倡,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中外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了异域的艺术风貌,等等。

五律  五一即事
白驹01一点春
名醅竹叶青,对饮续开瓶。
钙补蒸鸡蛋,虚除喝茯苓。
醇香三界悟,至味六根宁。
不放韶华去,温书读易经。
自评:本诗作,用韵正确,格律无误。起句点出环境,和主题特点,承句拓展起句的环境和原因。转合句写出了作者在景区,所见所闻,不同想法和看法。章法合理符合作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7

帖子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9 09: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顷田 于 2025-5-9 10:02 编辑

白驹17二顷田
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边塞诗的异峰突起,我个人理解,与诗人的个人地位有关。这些诗人报国无门,到边塞寻求发展,这一现状成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和一批伟大的边塞作品。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如认为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物质环境;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政策上的兼收并蓄,有利于人们思想的活跃;“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统治者的提倡,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中外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了异域的艺术风貌,等等。


七绝:五一观鹳雀楼景区
危楼千岁因诗盛,嘉世多情示后缘。
试问登高游兴客,几人是为敬儒贤。


自评:本诗作,用韵正确,格律无误。起句点出环境,和主题特点,承句拓展起句的环境和原因。转合句写出了作者在景区,所见所闻,不同想法和看法。章法合理符合作业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2025-5-9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10-江海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边塞诗本不始于唐代,但唐以前流传于世的甚少,且内容单一。到唐朝时边塞战争频繁,许多文人弃笔从戎,长途跋远赴边垂,报效国家。希望通过军功博取仕宦。另外唐代地域广阔,边塞的民俗风光,以及异域的歌舞传说,大漠的浩翰,边地战士的勇气等等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都,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边塞诗作为唐人漫游生活和功名的取得,使之异峰突起,是其他王朝所不曾有过的。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考试是进入仕途和博得功名最有效的途径。唐代科考要求考生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经术、时务、文章以至书判。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去广泛涉猎典籍,增加文化修养,正是这种修养给予文学创作以丰厚的知识基础,再加上技巧、声律、体制的讲求,促进了诗歌的兴盛。唐朝对举人资历的限别很宽,这就刺激了各类教育的空前发展,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得以提高,大大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二、创作题:
五一期间见闻
七绝·五一游园即景
白驹10-江海
熙阳暖透绿杨烟,稚子追花蝶翅偏。
笑指晴空纸鸢起,风牵长线入云边。

自评:

1. 用韵与格律:
诗作押平水韵下平一先,首句入韵,格律为仄起平收式七绝。逐句检核平仄,“暖透”“蝶翅”“纸鸢”等词组皆合规则,无失对、失粘问题,韵字“烟”“偏”“边”均属同一韵部,未犯撞韵、挤韵、连韵之弊。

2. 起承转合章法:

- 起句(熙阳暖透绿杨烟):以全景镜头切入,绘春日和暖、绿杨笼烟之景,奠定明快基调,空间上从“阳”至“杨”形成由上而下的视觉延伸。

- 承句(稚子追花蝶翅偏):聚焦特写,孩童追花、蝴蝶惊飞的动态画面,承接上句春意,以“偏”字显活泼之趣,空间由面及点,聚焦于人与蝶的互动。

- 转句(笑指晴空纸鸢起):视角随“笑指”上扬,转向天空中忽现的纸鸢,打破地面场景的局限,实现空间跳跃,“起”字暗藏由静转动的节奏变化。

- 合句(风牵长线入云边):以“风牵线”“入云边”收束,将纸鸢、长线、云天串联,空间纵向延伸至渺远之境,“牵”字赋予风以拟人化动作,使画面具动态张力,同时以景语收束情致,余韵悠长。

3. 形象思维与空间设计:
全诗以“暖阳—绿杨—稚子—蝴蝶—纸鸢—风—云”为意象链条,通过“透”“追”“指”“牵”等动词构建连续画面,避免抽象表达。空间上遵循“地面(近景)—天空(远景)”的层次递进,“绿杨烟”的朦胧与“晴空”的开阔形成虚实对比,“纸鸢入云”的纵深感拓展意境,符合“镜头聚焦”与“空间设计”之要求。

4. 意脉与炼句:
意脉以“游兴”贯穿,从开篇的环境渲染,到人物活动,再到景物升华,始终围绕“游园”主题展开,无断裂之弊。炼句注重动词精准性,如“偏”字写蝴蝶闪避之态,“牵”字化无形风为有形之力,均力求一字传神。韵字“烟”(阴平)、“偏”(阴平)、“边”(阴平)虽均属阴平,略欠阴阳平衡,但因现代汉语中“偏”“边”音调差异细微,且整体节奏流畅,尚可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352

帖子

3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9 18: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南 于 2025-5-10 15:13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02-日出东南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唐人置身于门阀统治和专制统治前后两重压制的间隙时期,能以上升、变革的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凭借,可谓得天独厚。
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政治活动领域得以高度发扬,当非出于偶然。从政的追求,促成了唐代文人以功业自许的怀抱。
这样一种普遍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而为歌吟,就产生了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理想精神、英雄性格与浪漫气息,形成那种明朗、高亢、奔放、激越的时代之音。
边塞诗作为一个独特的流派,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对诗歌创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漫游和从政都和科举有关。
漫游之风的盛行,是唐代文人身份、地位的转变和整个社会生活变革的产物,而它反过来又成了唐代文人沟通多方面的社会领域和生活现象的聚合器。唐代社会生活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比较广泛而深刻的反映,这是大有关系的一点。
其次,正如我们说过的,唐代科举考试不全取决于一张试卷,相当程度上要靠考生平时的声望,由此衍生出一种行卷的风习,即应试者将平生精心撰作的诗、文、杂著各类文章汇编成卷,投献于达官名流,请他们为自己延誉。
唐人看重行卷,决不亚于科场文字,而行卷的方面又很广,也决不是程式化了的一诗一赋所能包容得了的。
再者,唐制进士及第,并不能马上释褐授官,还须经过吏部博学宏词或书判拔萃考试及格,方予铨选,亦有人另参加制科选拔。
就其对诗歌的影响而言,漫游为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原料,从政给予诗人以思想动力,科举则又促进了多方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三方面的结合,恰恰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合适的条件,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比较特殊。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律·五一农忙寄怀
白驹02-日出东南
孟夏非关节序常,韶光凝彩入诗行。
千畴麦浪翻金浪,万亩秧针绣碧裳。
挥汗频催丰稔梦,躬耕尽付炽情长。
风摇绿野皆成律,且待秋来满廪香。
自评:1、采用了诗家语。
2、用韵、格律无误。
3、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4、韵字阴阳平衡。
5、首字平仄符合3/5要求。
总结:
五月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首流淌的诗,以汗水为韵脚,以耕耘为节奏,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着充满希望的新篇章。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正是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岁月的汗水化作墨,以土地为笺,一笔一划地书写属于自己的诗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5

帖子

4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5
发表于 2025-5-9 2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22-闲坐听风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边塞诗本不始于唐代,但唐以前流传于世的甚少,且内容单一。到唐朝时边塞战争频繁,许多文人弃笔从戎,长途跋远赴边垂,报效国家。希望通过军功博取仕宦。另外唐代地域广阔,边塞的民俗风光,以及异域的歌舞传说,大漠的浩翰,边地战士的勇气等等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都,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边塞诗作为唐人漫游生活和功名的取得,使之异峰突起,是其他王朝所不曾有过的。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科举考试是进入仕途和博得功名最有效的途径。唐代科考要求考生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经术、时务、文章以至书判。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去广泛涉猎典籍,增加文化修养,正是这种修养给予文学创作以丰厚的知识基础,再加上技巧、声律、体制的讲求,促进了诗歌的兴盛。唐朝对举人资历的限别很宽,这就刺激了各类教育的空前发展,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得以提高,大大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  五一劳动节
打药施肥汗一身,田畴半世写艰辛。
喧喧车马胜游地,几个山村乡里人。

自评:
五一劳动节本是快乐的事。
可在旅游时看到劳作的农人辛苦的样子,不禁有些感慨才写这首七绝。
起承先入眼帘的是农人耕作,承句生发感叹。
本身是游客,不免作转,继而感叹农人的艰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0 15: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16一旧言
一、问答题
1、唐代边塞诗为什么能够异峰突起?
唐代边塞战争的频繁有关,而文人不辞跋涉,远历边陲,乃至投笔从戎,报效边镇幕府,企求由军功以博取仕宦。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唐代科举考试要求于考生的,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包括经术、时务、文章以至书判,可用诗赋取士来概括,科举制度推动了文人去广泛涉猎典籍,增强文化修养。促进了多方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
二、创作题: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要求:1、必须采用诗家语。2、注意镜头的聚焦。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5、意脉不可断裂。6、自评不少于 100 字。7、注意不要犯摞眼。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9、注意炼句。10、自评要求: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五一游园
胜日游园意趣同,暮春花谢柳和风。
寻堤曲岸斜栏倚,携侣高亭举目穷。
水荡涟漪飞白鹭,湖含青翠锁晴空。
不知何处传欢语,还是海棠舞袖红。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韵字阴阳平衡。无撞韵、挤韵、连韵。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简析诗作:首联兴起,破题游园,点明时间地点。美好的日子里大家去游园活动,愉快的兴致都一样。虽春天快结束了,春花也谢了,此时杨柳和风还是使人惬意。颔联承接首联展开,寻湖堤而行,稍歇倚岸边护栏。和友人继续登高亭远观。继续随游走观赏园中景物。颈联继承继续景物描述,看到水面涟漪动荡飞过白鹭,湖水泛青映照蓝天。尾联7转8合结构,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欢声笑语,是不是那未凋谢的红色海棠花随风起舞,引来游人欣赏赞叹呢?情结合游园之意。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6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5-10 2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慢飞 于 2025-5-10 22:2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09—云飞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边塞诗的异峰突起,我个人理解,与诗人的个人地位有关。这些诗人报国无门,到边塞寻求发展,这一现状成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和一批伟大的边塞作品。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如认为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物质环境;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政策上的兼收并蓄,有利于人们思想的活跃;“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统治者的提倡,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中外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了异域的艺术风貌,等等。



二 创作题
五一节见汉服女赏牡丹 白驹组09一云飞  霓裳轻曳入芳丛,彩蝶纷纷逐影红。  
此景依稀何所似,汉宫仙子赏春风。 自评:本诗格律韵字无误。起承转合合理。首句明点题写女子入花丛赏花,承句紧承写蝴蝶误以为人是花纷纷追逐,从侧面反映出女子的容颜与花一样美。转句转写人的心理活动,觉得此时此景就像汉宫中的美女在赏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5-5-11 15: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19-山茶花哈  第28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唐代边塞诗为什么能够异峰突起?
答:由于战争的酷烈、将士的英勇、统帅的骄奢、戍卒的苦痛,以及边地的民俗、异域的歌舞、塞野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一些唐代文人不辞跋涉,远历边陲,乃至投笔从戎,报效边镇幕府,企求由军功以博取仕宦,这些漫游生活也成为诗词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概融入篇翰,形成瑰丽而新奇的诗的国土,故唐代边塞诗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堪称独步,异峰突起。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唐代的从政入仕不仅要经过科举考试、还要直有朝中大臣推荐相结合的道路。一些寒门学子为入仕途,不惜千里游历,寻觅拜谒朝中有权威有名气的大臣为其举荐,再加上一路游历所闻所见所感,由于地位低下和生活的困顿,一路上真切也体会内俗民情,加之他们正处在封建制度自我更新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寒门学子科举考试写文章、题诗用赋的原材料,普遍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而为歌吟,就产生了唐诗特有的理想精神、英雄性格与浪漫气息,形成那种明朗、高亢、奔放、激越的时代之音。从而对诗歌 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作题:
以五一期间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创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题目自拟,格式不限。
七绝·五一节见插秧
白驹19-山茶花哈
左手拿秧右插田,纵横交错紧相连。
莫嫌黎庶身卑弱,撑起人间一片天。
自评:
首字平仄3/1,韵定阴阳2/1。用韵、格律无误。起句写插秧的动作。承句写秧苗插入田里整齐的排列的场景。转句由景转入人,不要小瞧农民地位身份低下,他们可是辛勤劳动诚实人。结句写虽然他们是最底层的人,但能种出粮食解决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农村安定,国家就安定),安居乐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5-11 17: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二十八讲作业
白驹23-静女
一、问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你对唐代边塞诗异峰突起的理解。
答:源于多元因素共振。当时边境战事频仍、民族交流密切,统治者重军事、推文人入幕制度,为诗人提供丰富素材与入边契机;加之诗歌艺术发展成熟、思想文化开放包容,文人既怀抱建功立业的豪情,又对边塞风光充满好奇,多重因素交织,催生出大量描绘边塞生活、抒发家国情怀的经典诗作。
2、科举对诗歌创作发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如认为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物质环境;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政策上的兼收并蓄,有利于人们思想的活跃;“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统治者的提倡,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中外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了异域的艺术风貌,等等。
二、创作题
七绝•五一过九竹巷有怀
文/白驹23-静女
不见九门千竹影,幽窗蜗室冷光怜。
四围大厦凌云起,小巷空留等拆迁。
自评:首句“不见”二字如一声喟叹,直接点明九竹巷往昔风貌不再,奠定了全诗怀旧的基调。次句聚焦于巷内狭小居所,“幽窗”“蜗室”“冷光”等意象叠加,既展现出居住者生存空间的逼仄,又暗含对其命运的深切悲悯。第三句笔锋陡转,以周边现代建筑的蓬勃崛起,与前两句的衰败形成强烈视觉与情感冲击;一个“空”字道尽无奈与荒凉,将九竹巷置于时代洪流中被边缘化的困境,深刻反映城市化进程中旧区域的命运,引发读者对发展与存续、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深沉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20 , Processed in 0.0701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