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44|回复: 14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三十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08

主题

4091

帖子

41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4 2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6-4 22:11 编辑

第32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二、创作题:
明天是芒种,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234

帖子

2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6 0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馨 于 2025-6-11 14:3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子衿组第32讲作业:、
子衿19-雨曦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如下几个过程:
1初学阶段2入门阶段3稳定阶段4觉悟阶段5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三种境界。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
【一】观主题
【二】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
【三】平仄合理 ,尽量用正格 ,尽量不要拗救;注意:失替、失对、失粘;孤平、三仄尾、三平尾;
【四】注意用韵;1.一韵到底,(即同一 平水韵 韵部);2.韵字不入诗;3.忌窄韵:一首中几个韵字不可都是名词,韵字 词性要有变化;4.韵字阴平、阳平要有变化;
【五】各句首字 平仄比例 4/4 或者3/5;
【六】关于入声字;
五律  入声字可以 4个 ,最多五个 ;七律 入声字可以 5个 ,最多六个;七绝  入声字可 3个, 最多 四个。 入声字尽量避免在音节处 最多一两个在音节处。
【七】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
就是说 一句诗 最后的三个字最好不用词组,和填词不同哈 !填词时候可以用词组的,
【八】起承转合是否清清楚楚;脉络是否清晰。
【九】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全是情。 景+情有三种情况:1.先景后情2.先情后景 3.情景交融
【十】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
【十一】、注意开头;
【十二】 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
【十三】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十四】合句前分句(就是第七句)是否收住前6个句子,并给合句做一个相当好的铺垫;合句后分句(就是第八句)一定要笔尽。
【十五】承句、转句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合掌有三种情况:
1一联内用同义字、同一字相对。
2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也是合掌。
3"事异意同"即对偶句中的出句与对句所用辞藻典故虽不同,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
【十六】诗句中要有"动词"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都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
【十七】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
【十八】恰当用典故
【十九】观技法
诗歌中的“技法”有很多,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表达方式:即描写、议论、抒情。尤其要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不同特点。
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夸张、对偶、借代等。

表现手法:范围极为广泛,如烘托、反衬、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象征、抑扬、虚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一首诗的艺术技巧,可见创作者的功底。
【二十】注意诗的类别
【二十一】 不求句句好 , 但求一句精!
二、创作题:
明天是芒种,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五律•收麦
子衿19-雨曦
麦临收获日,如浪涌金黄。
镰落寒锋闪,穗搓焦粒香。
直腰凝远垄,挥汗觅荫凉。
千亩皆成熟,几时俱入仓。

自评:格律无误,全诗押平水十二侵韵。韵字阴阳 2:2,音韵和谐。无撞韵、挤韵、连韵等问题,首字平仄符合 4/4要求。首联破题造势,奠定基调。颔联延展细节,聚焦劳作。颈联由事及人,深化意境。尾联收束全诗,引发思考。
起承转合逻辑链:
景(麦浪金黄)→ 事(收割搓穗)→ 人(农人辛劳)→ 思(丰收期盼),四层递进,从物象到人事,再到情感与思考,符合五律 “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的章法规范。
颈联“挥汗觅荫凉”稍显直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6-6 13: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32讲作业
子衿15~傲雪寒梅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初学阶段、入门阶段、稳定阶段、觉悟阶段、成熟阶段五个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即诗词的初级摸拟阶段。(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一阶段对于诗词的章法、布局、构思、意境均已达一定水平。(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一阶段几乎无人可及。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1)观主题:评审时看作品的题目跟内容是否一致。注意诗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尤其是结尾,诗意整体要扣题,景情都要围洗这个题目展开,否则就是跑题。
(2)格式、标点规范齐全。
(3)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尽旦里不要拗救:注意失替、失对、失粘、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等问题。
(4)注意用韵:一韵到底;韵字不入诗;忌窄韵;诗中韵字词性要有变化,不可全是名词或动词;韵字阴平阳平要结合。
(5)各句首字平仄比例4/4或3/5。
(6)关于入声字:五律不得多于5个,七律不得多于6个,七绝最多4个,入声字尽量避免在音节处。
(7)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别有词组出现,词例外。
(8)起承转合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注意句与句,联与联之间是否衔接关联,不可断脉。
(9)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景或全情。
(10)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合。
(Ⅱ)注意开头:诗开头往往要点题,交代什么或创造氛围或奠定基调。
(12)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写景要突出主要能展示主题的景色即可,不要堆积。
(13)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转句一定不要和承句断裂,要用情语螺旋上升,八句要达到高潮。注意中两联写法上要有变化,体现在高与低、动与静、远与近、形与声、虚与实、正面与侧面等。
(14)合句前分句(第7句)是否收住前6个分句,并给合句做好铺垫,合句后分句一定要笔尽。
(15)承句、转句对仗否工稳(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16)诗句中要有动词,动词能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读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
(17)景色跟感情是否配合好。
(18)恰当用典故: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恰当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会增加作品内涵和文采。典一般用于转句。
19)观技法:即观察诗中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一首诗的艺术技巧,能见创作者的功底。
(20)注意诗的类别:我们评审时一定要分清诗的类别,每一类诗歌各有其特点,需把握好这些特点,更好地鉴赏。
(21)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
拿到一首诗要读一遍,凭感觉好的地方是否是诗眼,起句是否先声夺人,承转是否出彩,合句是否笔尽意不尽。看看有没有摞眼,四平头三平尾三仄尾等问题,如果有问题出在哪?好处在哪应指出,给出一个合理的评语。
二、创作题:
七律·芒种闲吟
文/傲雪寒梅
榴花怒放艾馀香,五月田家播种忙。
应节新蝉鸣岸柳,经冬宿麦上农场。
遥看橙杏枝头挂,醉觅甜瓜叶底藏。
雨润丰年耕叟乐,畅情圆梦步康庄。
自评:经测本诗符合格律,韵字阴阳结合,首字平仄比例适中。这是一首田园小诗,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五月农家的繁忙,从而道出了夏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具体看诗:首联从榴花和艾草的馀香,到后分句的五月播种忙交代清时间。颔联继续拓展到新蝉鸣和经冬小麦入场,侧面描述丰收的景像,颈联的杏瓜无一不透露农民的喜悦,也为尾联做好铺垫,合句扣回主题。不足之处感觉尾句在喊口号,有点老干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5-6-7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32讲作业:
子衿11-云儿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大致可分为五个过程:
1)初学阶段;
2)入门阶段;
3)稳定阶段;
4)觉悟阶段;
5)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一)观主题;
二)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
三)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四)注意用韵;
五)各句首字平仄比例4/4或者3/5;
六)入声字;
七)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
八)起承转合是否清清楚楚,脉络是否清晰;
九)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者全是情;
十)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
十一)注意开头;
十二)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
十三)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十四)
十五)承句、转句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十六)
十七)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
十八)恰当用典故;
十九)观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二十)注意诗的类别;
二十一)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
二、创作题:
明天是芒种,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七绝·芒种
子衿11-云儿
布谷声声促脚飞,黄鹂念念唤侬归。
不知稼穑多艰涩,桃炽时分又采薇。
三、自评
格律正确,首字平仄2:2,完美;韵脚阴阳平衡。
起句,布谷声声促脚飞,芒种时节,布谷声声叫唤,催得人,特别是农民,脚步就要飞起来;
承句,黄鹂念念唤侬归,家乡的黄鹂,啾啾鸣叫,呼唤着游子快点回来吧。前两句格调是欢快的。
转句,不知稼穑多艰涩,那些所谓的工薪阶层,不知道农村生活有多么艰难,仍然逍遥自在。
合句,桃炽时分又采薇。在杏黄桃熟时节,过上了山村挖野菜(吃新鲜)的浪漫生活。
布局起承转合,欢快中些许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8

帖子

2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5-6-7 23: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32讲作业:
子衿06-梦寒秋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大致可分为五个过程:
1)初学阶段;
2)入门阶段;
3)稳定阶段;
4)觉悟阶段;
5)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一)观主题;
二)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
三)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
四)注意用韵;
五)各句首字平仄比例4/4或者3/5;
六)入声字;
七)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
八)起承转合是否清清楚楚,脉络是否清晰;
九)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者全是情;
十)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
十一)注意开头;
十二)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
十三)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
十四)
十五)承句、转句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十六)
十七)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
十八)恰当用典故;
十九)观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二十)注意诗的类别;
二十一)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
二、创作题:
明天是芒种,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七绝·芒种
连日暴晴鸠乱啼,寻凉步屟石桥西。
槐香几缕穿长夏,一树樱桃酿火齐。
【自评】这首诗用韵格律无误,题目芒种,首句紧扣这个时节气温骤然升高,鸟类开始交配繁殖,不住啼鸣的特点下笔,并为二句寻凉埋下伏笔。三四句是寻凉所见,洋槐花从初夏开到现在已经到晚期了,几缕穿长夏有淡淡的感慨,但很多的是万物不断更新的新喜,一树樱桃红的热烈,似火齐珠一样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8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2讲作业:
天香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学习诗词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和目标,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特征。
入门阶段
通过背诵和积累诗词来打下基础。熟悉诗词的基本格式和常用词汇,通过大量的背诵来培养语感和记忆能力。
稳定阶段
在入门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掌握诗词的格律和韵律,能够按照格律填诗。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诗词的创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觉悟阶段
在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创作技巧后,开始思考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创作目的的阶段。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通过诗词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够领悟诗词的内在美,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成熟阶段
在成熟阶段,熟练地创作诗词,并且能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作出符合格律的诗词,还能够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深化阶段
深化阶段是学习者在成熟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诗词的更高境界,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创作,而是致力于深入研究诗词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能会对诗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对诗词的理论进行探讨和创新‌。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第一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初入尘世,我们以最质朴的心灵去感知世界。山,是高耸入云的壮丽;水,是清澈见底的灵动。用最直接的感官去触摸世界,用最纯真的心灵去拥抱自然。这种境界,是一种对世界的初识与热爱,是一种未经雕琢的纯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二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随着阅历的增长,开始意识到世界的复杂与多面。曾经以为的简单,逐渐被打破。山不再是单纯的山,它背后有着地质的演变、历史的沧桑;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它蕴含着生命的智慧、哲学的启示。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三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经历了迷茫与探索之后,终将回归到一种豁达与超然的境界。我们再次看到山,它依然是那座山,但不再被其复杂性所困扰。我们懂得欣赏它的雄伟,也理解它的沉稳;再看水,它依旧是那片水,我们既能领略它的灵动,也能领悟它的深邃。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1)观主题,看作品的题目跟内容是否一致。
(2)看格式、标点规范齐全。
(3)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注意失替、失对、失粘、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等问题。
(4)注意用韵,一韵到底;韵字不入诗;忌窄韵;诗中韵字词性要有变化,不可全是名词或动词,韵字阴平阳平要结合。
(5)各句首字平仄比例4/4或3/5。
(6)关于入声字,五律不得多于5个,七律不得多于6个,七绝最多4个,入声字尽量避免在音节处。
(7)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别有词组出现,词例外。
(8)起承转合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注意句与句,联与联之间是否衔接关联,不可断脉。
(9)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景或全情。
(10)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合。
(Ⅱ)注意开头,诗开头往往要点题,交代什么或创造氛围或奠定基调。
(12)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写景要突出主要能展示主题的景色即可,不要堆积。
(13)承句应承接了起句,为转句做好铺垫,为合句埋下伏笔,转句不要和承句断裂,要用情语螺旋上升,八句要达到高潮。
(14)合句前分句(第7句)是否收住前6个分句,并给合句做好铺垫,合句后分句一定要笔尽。
(15)承句、转句对仗否工稳(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16)诗句中要有动词,动词能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读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
(17)景色跟感情是否配合好。
(18)恰当用典故,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恰当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会增加作品内涵和文采。典一般用于转句。
19)观技法,即观察诗中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一首诗的艺术技巧,能见创作者的功底。
(20)注意诗的类别,分清诗的类别,每一类诗歌各有其特点,需把握好这些特点,更好地鉴赏。
(21)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 好的地方是否是诗眼,起句是否先声夺人,承转是否出彩,合句是否笔尽意不尽。看看有没有摞眼,四平头三平尾三仄尾等问题,如果有问题出在哪?好处在哪应指出,给出一个合理的评语。

二、创作题:
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芒种
文/天香
麦浪翻金染画廊,熏风送雨荡幽扬。
蛙声鼓乐歌原野,燕影斜飞映故乡。
暑热升温瓜正熟,桃甜脆爽味清香。
笑看农户新村好,放眼丰年美景长。
三、自评
1起句格律正确,首字平3/5,符合格律;韵脚阴阳平衡3/2。芒种时节麦浪翻金,正是成熟的时候....
2承句,继续描写芒种时节的物象.....
3转句,气温升高是芒种的气象,这时候桃子熟了。遍野飘香....
4合句,农村的情景,丰收的情景.....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83

帖子

1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6-8 2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32讲作业
子衿16-青衣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1)初学阶段、2)入门阶段、3)稳定阶段、4)觉悟阶段、5)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即诗词的初级摸拟阶段。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一阶段对于诗词的章法、布局、构思、意境均已达一定水平。
(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一阶段几乎无人可及。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
1)观主题:评审时看作品的题目跟内容是否一致。注意诗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尤其是结尾,诗意整体要扣题,景情都要围洗这个题目展开,否则就是跑题。
(2)格式、标点规范齐全。
(3)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尽旦里不要拗救:注意失替、失对、失粘、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等问题。
(4)注意用韵:一韵到底;韵字不入诗;忌窄韵;诗中韵字词性要有变化,不可全是名词或动词;韵字阴平阳平要结合。
(5)各句首字平仄比例4/4或3/5。
(6)关于入声字:五律不得多于5个,七律不得多于6个,七绝最多4个,入声字尽量避免在音节处。
(7)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别有词组出现,词例外。
(8)起承转合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注意句与句,联与联之间是否衔接关联,不可断脉。
(9)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景或全情。
(10)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合。
(Ⅱ)注意开头:诗开头往往要点题,交代什么或创造氛围或奠定基调。
(12)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写景要突出主要能展示主题的景色即可,不要堆积。
(13)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转句一定不要和承句断裂,要用情语螺旋上升,八句要达到高潮。注意中两联写法上要有变化,体现在高与低、动与静、远与近、形与声、虚与实、正面与侧面等。
(14)合句前分句(第7句)是否收住前6个分句,并给合句做好铺垫,合句后分句一定要笔尽。
(15)承句、转句对仗否工稳(平仄、词性),切忌合掌。
(16)诗句中要有动词,动词能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读起来没有抑扬顿挫之感。
(17)景色跟感情是否配合好。
(18)恰当用典故: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恰当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会增加作品内涵和文采。典一般用于转句。
19)观技法:即观察诗中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一首诗的艺术技巧,能见创作者的功底。
(20)注意诗的类别:我们评审时一定要分清诗的类别,每一类诗歌各有其特点,需把握好这些特点,更好地鉴赏。
(21)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
拿到一首诗要读一遍,凭感觉好的地方是否是诗眼,起句是否先声夺人,承转是否出彩,合句是否笔尽意不尽。看看有没有摞眼,四平头三平尾三仄尾等问题,如果有问题出在哪?好处在哪应指出,给出一个合理的评语。


二、创作题:
七律·芒种随笔
梅雨如酥润沃田,蛙声阵阵绕湖边。
青苹草细连天际,栀子花芬漫户前。
日暖烟轻飞布谷,人忙稼穑盼丰年。
但期秋至仓盈廪,不负芒时劳作天。
自评:格律无误。韵字阴阳2:3、首字平仄4:4。前两联写梅雨润田、蛙声绕湖、草连天际、栀香漫户之景。颈联以布谷烘托农忙,尾联表盼丰收心愿。但整体连接欠缺,用词稍显常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3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9 0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二讲作业:
子衿05-白雪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1)初学阶段。(2)入门阶段。(3)稳定阶段。(4)觉悟阶段。(5)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1)观主体。(2)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3)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4)注意用韵。(5)各句首字平仄比例4/4或3/5。(6)关于入声字:五律入声字可以4个,最多4个。七律入声字可以5个,最多6个。七绝入声字可以3个,最多4个。(7)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8)起承转合是否清楚,脉络是否清晰。(9)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全是情。(10)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11)注意开头。(12)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周景物。(13)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14)有没有造词现象。(15)承句、转句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16)注意省略句子成份的技巧。(17)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18)恰当用典故。(19)观技法。(20)注意诗的类别。(21)不求句句好,但求一句精。

二、创作题:
明天是芒种,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摞眼。
8、注意不可犯必须要避免的“大忌”
9、注意炼句。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芒种闲吟
子衿05-白雪
天气蒸炎昼亦长,趁闲城外找清凉。
野湖游泳舒筋脉,青岸流连度隙光。
初绽凤仙花影转,暂栖鴂鸟叫声扬。
且于幽处驰心性,何必营营在一方。
自评: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4/4,韵字阴阳2/3,无挤韵、撞韵、连韵。前二联叙事起意,颈联反手写景,尾联收束。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2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2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10 0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翰林瑞居一 于 2025-6-10 11:00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二讲作业
子矜09-翰林瑞居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大致分为五个过过程:初学阶段,入门阶段,稳定阶段,觉悟阶段,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一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三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3、评阅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分别是:【一】观主题;【二】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三】平仄合理 ,尽量用正格 ,尽量不要 拗救 ;【四】注意用韵;【五】各句首字 平仄比例 4/4 或者3/5;【六】关于入声字;【七】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八】起承转合是否清清楚楚,脉络是否清晰;【九】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全是情; 【十】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十一】注意开头;【十二】 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十三】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承句是否给转句做好铺垫,转句是否给合句埋下伏笔;【十五】承句、转句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十六】诗句中要有'动词’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都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十七】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十八】恰当用典故;【十九】观技法,如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二十】注意诗的类别;【二十一】、不求句句好 , 但求一句。
二、创作题:
明天是芒种,以芒种时节这一段时间内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意,作格律诗一首,绝句律诗不限,格式不限,题目自拟,注意意境的表达。

七绝·芒种有题
子矜09-翰林瑞居
镰翻麦海叠金浪,布谷声催插稻秧。
不羡城中闲适客,田家汗滴有诗香。

【自评】小诗前两句写芒种时节的农事场景,即开镰收麦和播插稻秧的繁忙景象。转句跳出农事以城乡对比、闲忙对比,结句咏赞农民辛劳的汗水如墨香也会绘出美好的诗情画意。意脉清哳,但流畅性不够,转句仍觉不自然。继续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434

帖子

24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10 2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二讲作业:
子衿08-浪淘沙
一、问答题
1.学习诗词大致分为几个过程?
答:①初学阶段。②入门阶段。③稳定阶段。④觉悟阶段。⑤成熟阶段。
2.学习诗词的历程,大约可以经历哪三种境界?
答:①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③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3、评阅格律诗的二十一条标准都有哪些,请写出来。
答:①观主题②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题目格式 《七律 题目 》《五律 题目》《七绝 题目》《五绝 题目》。《》要写上的③平仄合理 ,尽量用正格 ,尽量不要 拗救 。④注意用韵。⑤各句首字 平仄比例 4/4 或者3/5。⑥关于入声字。 ⑦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⑧起承转合是否清清楚楚;脉络是否清晰。⑨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全是情。⑩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⑪ 注意开头。⑫ 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 ⑬承句是否承接了起句⑭ 合句前分句(就是第七句)是否收住前6个句子,并给合句做一个相当好的铺垫;合句后分句(就是第八句)一定要笔尽。⑮ 承句、转句对仗是否工稳( 平仄、词性);切忌“合掌”。⑯诗句中要有"动词"把画面活起来;名词不可都在每句的同一位置,以避免句式相同。。⑰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⑱‌恰当用典故。⑲‌观技法。⑳注意诗的类别。㉑不求句句好 , 但求一句精。
二、创作题:
七绝•乙巳芒种
浪淘沙
时逢芒种做深耕,夏播施肥机器声。
科技兴农兼惠政,年年都有好收成。
自评:用韵、格律是否无误。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2 07:17 , Processed in 0.0675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