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03|回复: 6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8讲班委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3884

帖子

38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8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6-10 1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词研17期第18讲班委组作业贴
按钦谱依苏轼体正格,填《水龙吟》一首。韵依词林正韵,题目自拟,韵部不限。
词牌格律:
水龙吟 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苏轼
霜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嘹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例谱: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仄中中中中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仄读、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仄平平读、中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句,中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平中仄句,中平平仄韵。
词牌声情以及表达内容: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幽怨凄婉,哀叹,沉郁,缥缈空旷,余音袅袅。惋惜感慨。慷慨激越,响凝空碧。雄浑闳肆,气势磅礴。
适合表达内容:登临怀古,咏物言志,祝寿,即景抒情,送别,赠别,寄书,春恨等等。内容比较丰富。

0

主题

667

帖子

6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2 16: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3耘梦老师
1.水龙吟·评梁帝萧铣
作者:班助理-流光冰心
烽烟曾蔽荆襄月,弹指繁华吹碎。雕弓挂壁,铜驼埋草,鹧鸪声里。僭号称雄,裂疆分鼎,竟成魇呓。纵云台列将,霜戈铁马,终难敌、萧墙蚁。
莫怨天公弃尔。算从来、枭雄多忌。楚江夜吼,巴山鬼哭,皆嘲儿戏。社稷空筹,黎元轻掷,史官嗤鼻。剩西风数缕,吹开旧垒,见苔花细。
临屏副总评阅耘梦大群临屏点评:
这两首《水龙吟》均以“南朝梁帝萧铣”为评咏对象,采用叙事、议论、比兴等多种笔法,通过苍凉的意象群与冷峻的史实,示现萧铣政权割据称雄、旋兴旋灭、终极败亡的悲剧,并以此史实为载体,以厚重古朴的文笔,叙史事,述政见,抒感慨,历史反思兴亡规律。
整体而言,二词皆体现了咏史诗词的特点,且皆具《水龙吟》沉郁顿挫之声韵,语言凝炼,善于造境、引典,且立论鲜明,借古警今已颇见功力。二词虽同一主题,但艺术手法和情感侧重各有特色。下面分而赏析之。
问好班助流光冰心!
大作全章韵律、标点无误,把握住了《水龙吟》的格律特征,采取以景衬史,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夹叙夹议,情景相融,引典适宜,先点一赞!另外建议题目中在"评"字后加个"咏"字,命题宽松一些,便于骋笔。
上阕起拍以烽烟蔽月、繁华顿失的宏观大景开篇,二拍则落于细微处:挂壁雕弓和没入荆草的铜驼,开合自如。“雕弓挂壁,铜驼埋草”,四字句对仗工稳,且化用《晋书》“铜驼荆棘”之典,喻其政权倾覆后的荒凉。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哀鸣,更添几许凄楚。为旋兴旋灭的萧铣政权奠定悲剧基调。
三拍“僭号称雄,裂疆分鼎,竟成魇呓",讽议萧铣割剧之妄,越位称帝(梁帝)终成一场空梦。前两个四字句又成工整对偶,且笔力厚重凝炼。
歇拍“纵云台列将,霜戈铁马,终难敌、萧墙蚁”,化用东汉刘秀重用“云台二十八将”之典,喻萧铣政权崛起初期之盛,但后期终因猜忌部将导致内乱。结于“祸起萧墙”之典,点明败亡主因。  
下阕以议论评其治政治军之失。过片首句“莫怨天公弃尔”,一语定音:非天不佑梁,萧铣之败乃咎由自取。从此句至“史官嗤鼻”,节奏紧凑而有力,一一针砭其失:猜忌自毁,执政如戏,治政治国无谋,漠视黎民(这里我先打个问号,待后细论),遗臭汗青。
煞尾三句以景结,景中寓情。斯人已逝旧垒犹存,其渺小不如一株米粒般细小的苔花,饶有余味。不过西风"吹开旧垒",似宾谓不偕,垒乃砖石所筑,风能吹开吗?况且"吹"又是重字,向杜工部的《春夜喜雨》借一个"潜"字,"吹开"改为"潜过”或"潜经",如何?
顺着原文评完了,有一点想与流光冰心词友商榷。不知作者在否?如果不在,我就自管自往下说了。
评咏历史人物,须全面了其生平,客观辩证地予以评估,纵览史事,褒贬森严。萧铣既有治政治军战略上的失策,以及猜忌导致内讧、杀戮引发叛离的负面,但也有爱民和坚守民族气节的正面,在唐军兵临城下之际,为免百姓遭殃,放弃了等待援军而固守一搏的生机,宁可忍辱负重,率少许将士开城投降,说"应死者仅铣一人,百姓无罪"。最终因面对强权仍出言不屈,被唐高祖下诏问斩。因此觉得"黎元轻掷"一说不合史实,词文在评议中似有些许偏颇了。当然这纯属个人浅见,与作者切磋而已。咏史诗词大有学问,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

2.水龙吟·评梁帝萧铣
作者:凤箫学委-萌猪
雁衔残照过襄郢,划破苍茫秋气。戍楼箭矢,宫槐燹迹,乱蛩声里。丸泥封关,投鞭断渚,竟夸奇计。奈楚炬燃天,吴钩照水,都于付、渔人酹。
谁拾沉沙戟止。对空江、笑他痴醉。龙袍血染,鸾舆尘渍,争如荷袂。六代烟销,九嶷云散,鹧鸪犹唳。剩霜枫似火,烧红半壁,作兴亡帜。
临屏副总评阅耘梦大群临屏点评:
这两首《水龙吟》均以“南朝梁帝萧铣”为评咏对象,采用叙事、议论、比兴等多种笔法,通过苍凉的意象群与冷峻的史实,示现萧铣政权割据称雄、旋兴旋灭、终极败亡的悲剧,并以此史实为载体,以厚重古朴的文笔,叙史事,述政见,抒感慨,历史反思兴亡规律。
整体而言,二词皆体现了咏史诗词的特点,且皆具《水龙吟》沉郁顿挫之声韵,语言凝炼,善于造境、引典,且立论鲜明,借古警今已颇见功力。二词虽同一主题,但艺术手法和情感侧重各有特色。下面分而赏析之。
问好萌宝!
萌猪宝宝的大作,韵律和标点无误,也把握住了《水龙吟》的格律特征,引典合宜。以登临怀古、以象寄兴的表现手法,对萧铣给予了含蓄蕴藉的历史评价,并以此史料为载体感怀抒情。先点一赞!也建议在题目中加一字:评改为评咏。或干脆改为登临某古遗址怀古,之类。
上阕以时空叠影的意象群,再现了萧铣从领衔反隋,割据荆,自立为帝,直至武德4年,与唐军江陵对垒,兵败开城投降,问斩于长安闹市的历史片断,并由此生发议论和感慨。起拍以“雁衔残照过襄郢”,点明此段历史的发生地,残照、苍茫秋气极力渲染萧飒之氛围。
二拍“戍楼箭矢,宫槐燹迹,乱蛩声里。”通过战地残迹与秋虫哀鸣的并置,强化了当时战火肆虐导致的衰败之境像。三拍“丸泥封关,投鞭断渚,竟夸奇计”,化用“丸泥封函谷”“投鞭断流”二典,讽议萧铣自恃天险、妄图割据的不自量力。"投鞭断渚",渚是江湖中的小块陆地,用在此有凑韵之嫌。原成语为投鞭断流,但限于律,"流"平声出律,拟改用仄声字。用"注"吧。注作名词,除了在文学上解读为注释外,也可释为流水,有古人诗句为证:丰注溢修雷,潢潦浸阶除。(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
歇拍"奈楚炬燃天,吴钩照水,都于付、渔人酹"三句写其一枕黄粱,在唐军李孝恭和李靖先后强势进逼下,溃不成军,旋即败亡,最终只成了江陵百姓的祭典与怀念。"都于付",应是"都付于“,限于律而倒置,然查无前例。改为"都交付"吧。
下阕过片首句“谁拾沉沙戟止”,以诘问起势,"止"在古代通介于"至"。借杜牧“折戟沉沙”之典,喻江陵大战,萧军损失惨重。二拍“龙袍血染,鸾舆尘渍,争如荷袂”三句,以帝王权柄旁落后悲凄下场与隐者之逍遥自在作比,暗批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荒诞。这拍中,前两四句工整对偶。
三拍“六代烟销,九嶷云散,鹧鸪犹唳”,烽烟已销,山川依旧,而鹧鸪的悲唳,似乎是对历史的凭吊。这拍中也是前两四字可工稳对偶,且笔力厚重,措辞凝炼,足显笔者文字功底。赞!煞尾“霜枫似火,烧红半壁,作兴亡帜”,以霜枫烧红半壁江山,将自然景物符号化,使之成为历代“兴亡”的象征物。结拍振起,实乃妙结也!大赞!

两首咏史词就评到此,吊古,在诗词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题材,留待大家细细探究,大胆尝试。

3.水龙吟·长江
作者:清心组长-心中有爱
昆仑雪裂层穹坼,深壑嘘虹千里。崩云甲动,排空鳞耀,夔门霆坠。九鼎纹浮,河图光射,浪皴龙尾。纵星槎贯月,银潢倒泻,浇难灭,轩辕气。
漫溯蚕丛故垒,望中犹、截流虹峙。神舟箭冷,桂轮斫玉,大江东指。赤壁烟沉,乌衣情杳,茜霞新启。正洪漦孕璧,鲛宫献镜,照重霄徙。
临屏副总评阅耘梦大群临屏点评:
下面赏析的是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正是中华民族风骨的像征、与黄河同为母亲河的长江。
古往今来,吟咏中涉及长江的诗词比比皆是,李白、杜甫、苏轼、刘长卿、辛弃疾、张藉…,不胜枚举的名家都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名诗名句。下面我们来看看清心组长心中有愛,又是如何用一颗易感的诗心,把她的爱倾注于长江的。
全章韵律无误,标点错了一个:上阕"浇难灭"是肩头句,后面用句读(顿号)。善于造景,词风雄浑,引典合宜。且把握住了《水龙吟》的格律特征。先点一赞!
来看词文
上阕起拍,霹雳震空,长江如一条巨龙,由昆仑深壑奔涌而出。古人常把虹视作神龙。嘘虹,引自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上元日与林谕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贤二侍讲饯》诗句:地隔南川时望斗,气凌七泽拟嘘虹。
嘘,慢慢地呵气。嘘虹,这里可解作神龙的吟啸。首句点明长江的发祥地与形成根源。
二拍"崩云甲动,排空鳞耀,夔门霆坠",承上拍之起势,递进一层,写长江之威。此处连用三个排比偶句。节奏紧凑有力,显《水龙吟》的声韵特征。夔门,在长江三峡。在"高峡出平湖”之前,这里惊涛骇浪,长江一泻千里,恣情奔驰,叹为壮观。有关于‌夔门最著名的三首诗分别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以及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这三首名诗分别以不同视角展现了夔门的地理雄奇与人文意蕴。
三拍"九鼎纹浮,河图光射,浪皴龙尾",九鼎是我国古代像征王权和国家统一的青铜器。‌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两幅神秘图案,蕴含宇宙星象原理,被公认为中华文化、阴阳五行及术数之源‌。传说源自伏羲与大禹时期,以黑点白点构成数阵,河图展现天地生成数,洛书揭示阴阳变化规律,两者共同构成宇宙时空与万物演化的数学模型。‌‌以九鼎之纹和河图射光来形容长江的波纹,则呈示的长江在华夏的地位。第三句"浪皴龙尾",谓语动词"皴" ,有三种意思意思:一是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二是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三是中国画中突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不能用在这里。建议改为"浪振龙尾"之类激昂的用辞。
前三拍是咏物词文中的绘形,那么最后一拍,应该咏其品性了。来看歇拍。"银潢倒泻,浇难灭,轩辕气",哦,终于转过来了,等得我有点急。轩辕气,就是中华民族的气节,由景及情,为过渡到下阕埋下伏笔。起到了准备过片的作用。不错。
下阕:过片"漫溯蚕丛故垒,望中犹、截流虹峙",蚕丛,古蜀国五大帝王之一,被尊为蚕神,开蜀地养蚕业和丝绸文明之先河。故垒,是巴巫长江贩盐之爭留下的堡垒遗迹。截流,此处是指长江三峡的水利工程的,从古到今,治水都是长江流域的大业。虹峙,百度了一下,可能是舟山长峙岛的误写或别称。本人未去过长江三峡,也未去过巴蜀,且地理知识也匮乏,也许"虹峙"也在巴蜀,否则怎能从古蜀国的蚕丛旧垒,望见浙江的岛屿呢?这只能由作者来解释了。另外"虹"重字,是否考虑换个地理名称?
二拍"神舟箭冷,桂轮斫玉,大江东指",第一句许是引后羿射日之神话典故,桂轮斫玉,出处在清朝诗人傅熊湘的《踏莎行•壬子又新秋》中的句子:斫断桂轮,推翻日驭。斫,即砍,这里隐含破除旧制的意思。
桂轮,是月亮的别称,这里暗喻为封建传统。这三句是说长江见证了中华大地翻天复地的革新。好!但如果三个四字句中,有两个邻句对偶或流水,从文学角度而言,更能彰显《水龙吟》的特征。三拍"赤壁烟沉,乌衣情杳,茜霞新启",引入赤壁与乌衣巷的典故,且前两四字句对偶工稳。赞!
个人觉得二三两拍的内容如果互换一下,词脉更流畅。这样二拍能紧紧承接首拍,都是言古。至第三拍,则摧枯拉朽,言革新巨变,笔风亦转为酣畅淋漓。不过这样,基于格律,要大动干戈,非易事。换与否,作者自定吧。煞尾"正洪漦孕璧,鲛宫献镜,照重霄徙"。漦,龙或鱼的吐液,。洪漦,是龙涎吧?这句是比喻,长江滋养着其广袤的流域。"蛟宫献镜",照字面好理解,不必赘述。"照重霄徙",上一下三句构,徏,解为登。煞尾后两句,是比譬长江的儿女,下海取宝,还能登天。这兴许关联到当今科技新成就:海上航母和巨轮,宇宙中的神舟飞船吧。此结大气!

小结:
三首《水龙吟》赏析到此。有感,三位作者具共同长处。一是"知",知多识广,尤其是对古文明的了解;二是"化",将典故和古句,融入词作,不断丰富自已的文学底蕴。也就是说,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读出了点门道。凭借着原夲就比较厚实的文字功底,大胆地尝试着应用。相信他们和词研17的其他词友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必能精进!
诗词的体裁繁多,涉及面深广,不要老停留在熟悉的模块上,要大胆地尝试,不断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7

帖子

6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2 16: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4-6流光沧海老师
4.水龙吟  电影《1942》之联想
作者:笑陌组长-彬彬
豫州最是凄凉地,多少生灵涂炭。汴梁凄雨,崤函残雪,家山渐远。滚滚硝烟,森森饿骨,潼关望断。恨民心疲弊,蒋军孱弱,人无义、天无眼。
虽是乾坤改换。怅中原、沉疴又现。贫夫百万,负囊千里,碎银几贯。学子有才,登科无计,憾然徒叹。这冤魂炮土,浮生牛马,竟无人怨。
流光沧海大群临屏点评:
1、格律正确。上阕。“豫州最是凄凉地”开篇就点明河南大饥荒的惨状,让人想到 “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和“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汴梁凄雨,崤函残雪”这些地名很有历史感,汴梁是开封,崤函是函谷关,都是河南重要地点。 “滚滚硝烟,森森饿骨”这句特别震撼,完全反映 “日寇的轰炸机”和“被饥饿催红了眼的人们甚至开始了人吃人的行为”。而“恨民心疲弊,蒋军孱弱”则应证 蒋介石政府救灾不力的史实。 下阕转到当代,“怅中原、沉疴又现”很有深意。接着描写农民工“负囊千里”和学子“登科无计”的困境,这种古今对照的手法很巧妙。结尾“冤魂炮土,浮生牛马”用词沉重,让人想起 “忘不掉”的历史创伤。 从词牌运用看, 《水龙吟》适合表现“雄浑恣肆”的风格,这首词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特别是“人无义、天无眼”这样直白的控诉,很有冲击力。 作者可能想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照。2、词作艺术与电影精神的互文
1)词牌风格的化用
《水龙吟》传统多写壮阔之景(如元词“浊波浩浩东倾” ),此词反其道而行,以苍凉笔法重构历史悲剧,形成情感张力。
2)电影叙事的词境转化
词中对多条电影线索的提炼尤为精妙:
逃荒群像:如“家山渐远”映射老范失去田产与亲人的绝望 ;
权力虚妄:如“蒋军孱弱”对应蒋介石在教堂忏悔却无实际行动的伪善 ;
个体尊严的湮灭:如“碎银几贯”暗指拴柱为生存偷窃嫁妆的卑微挣扎(电影删减情节 )。
2)核心思想:苦难记忆的现代性警示
此词超越对单一历史事件的复刻,通过三层递进完成深度批判:
历史之殇:天灾人祸中暴露的人性黑暗与制度溃烂;
现实之困:当代社会底层仍承受结构性不公;
记忆之责:若遗忘“浮生牛马”之痛,则历史悲剧必重演——正如电影所言:“没有国就没有家” ,而麻木的个体终将沦为新时代的“无人怨”者。

5.水龙吟·望故乡(苏轼体)
作者:笑陌学委-浅语
登高望断天涯路,黯黯云横层巘。风翻落叶,鸿鸣苍宇,离情缱绻。数载飘蓬,霜欺两鬓,愁盈双眼。叹流光逝水,乡音杳渺,空凝伫、斜阳晚。
遥念萱椿老院。忆当初、柴扉虽简。鸡鸣犬吠,粗茶淡饭,慈言温暖。别后经年,素笺书尽,客思难遣。怅而今孑影,谁知方寸,比秋声乱。
流光沧海大群临屏点评:
1、格律正确。2、赏析《水龙吟·望故乡》(苏轼体)
这首词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切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铺陈,抒发了游子漂泊他乡、思念故土的深沉愁绪。全词结构严谨,上片写景叙事,下片忆昔感怀,语言凝练而意境苍凉,体现了苏轼词风中对“以景寓情”和“虚实结合”的继承。

一、上片:景语含愁,漂泊之痛
1、登高视角与压抑氛围
“黯黯云横层巘”以暗色调的云层与重叠山峦渲染压抑氛围,奠定全词基调。此句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似花还似非花”的朦胧意境异曲同工,均以自然景象投射主观情绪 。
2、漂泊意象的叠加
“风翻落叶,鸿鸣苍宇”通过落叶的飘零与孤鸿的哀鸣,强化游子无依的孤独感;“数载飘蓬,霜欺两鬓,愁盈双眼”以白描手法直击漂泊的辛酸,时间(数载)、形态(飘蓬)、衰老(霜鬓)与情感(愁眼)层层递进,刻画入微。
3、时空交织的怅惘
“叹流光逝水,乡音杳渺”将时间流逝与空间阻隔并置,凸显乡愁的无解性,结尾“斜阳晚”以夕阳意象收束,暗喻人生暮年与归乡无望的苍凉。
二、下片:忆昔伤今,虚实相生
1、故乡记忆的温暖
“柴扉虽简”“鸡鸣犬吠”等质朴意象,勾画出一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景,与上片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慈言温暖”四字点出亲情内核,成为全词情感支撑点。
2、书信难寄的无奈
“素笺书尽,客思难遣”化抽象乡愁为具象书写行为,呼应苏轼《水龙吟》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物我交融手法,突显思念的绵长与无力感。
3、孤影秋声的意境升华
“怅而今孑影,谁知方寸,比秋声乱”以“孑影”写形单影只,以“秋声”喻心绪纷杂,结尾收束于听觉意象,赋予愁绪动态感。
三、苏轼体的继承与创新
1、章法结构:遵循苏轼《水龙吟》上景下情的铺排模式,但弱化咏物性,强化叙事性,更贴近个人化抒情。
2、语言风格:兼具苏轼的疏朗与南宋词的细密,如“粗茶淡饭”等口语化表达,与“素笺书尽”的典雅形成张力。
3、情感层次:从个体漂泊延展至对亲情、时光、生命的观照,超越单纯思乡主题,贴近 “家国同体”的文人情怀。
四、总结
此词以传统词牌承载现代游子之思,通过意象的精心择取与时空的巧妙切换,将个人经历升华为普世情感。结尾“秋声乱”的比喻尤具新意,既延续了古典诗词的悲秋传统,又以“乱”字突破含蓄,直击当代人精神漂泊的痛点。

6.水龙吟. 赏菊
作者:笑陌学委-任怀彬
岱宗秋季风光美,花放绽开新意。汶河水去,千层香菽,渔乡米地。今古悲秋,仍胜春媚。菊馨争荟,百花千卉煞,我花昂立,看今日、花妍翠。
寿客竹篱香魅。若陶公、心中赏醉。寒风瑟瑟,百花纷坠,登高望恣。铁骨铮铮,馨香含蕊,碧妍花翠。已然花萎死,高风亮节,千年神至。
流光沧海大群临屏点评:
流光沧海沧海点评:1、格律正确。2、详析解析。结合词作内容及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参考相关文学分析思路 :
一、意象组合与秋景重构
1、反传统悲秋基调
开篇“岱宗秋季风光美”以泰山雄浑秋景奠定高远格局,突破“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窠臼。“今古悲秋,仍胜春媚” 直言秋日绚烂超越春朝,呼应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颠覆精神。
“汶河水去,千层香菽,渔乡米地” 勾勒汶河农耕图景,稻菽飘香、渔米丰饶,赋予秋日丰收的生命力。
2、菊花的主体性塑造
“百花千卉煞,我花昂立” 以“煞”(凋萎)反衬菊花傲然独立,“昂立”二字拟人化突出其抗争姿态,类比辛弃疾“我花发后百花杀”的孤傲。
“铁骨铮铮,馨香含蕊,碧妍花翠” 连用铁骨(刚毅)、馨香(内蕴)、碧翠(生机)三维意象,构建菊花刚柔并济的立体形象。
二、典故化用与精神传承
1、陶渊明意象的升华
“若陶公、心中赏醉” 明引陶潜采菊典故,但突破隐逸淡泊的传统解读,强调**“寒风瑟瑟,百花纷坠”** 中菊的坚韧,赋予陶渊明精神以抗争内核。
竹篱(“寿客竹篱香魅”)这一典型田园符号,被注入“香魅”的蓬勃生命力,区别于“采菊东篱下”的静穆。
2、生死哲思的终极礼赞
末句**“已然花萎死,高风亮节,千年神至”, 揭示核心:菊之价值不在花期长短,而在凋零后精神永存。“千年神至” 将菊提升至文化图腾高度,类比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永恒性。
三、艺术手法与结构张力
   手法             词句例证                                    表达效果
对比反衬    百花煞 vs 我花昂立                    突出菊卓尔不群
时空交织    今古悲秋→千年神至                   延伸菊的精神超越性
感官通感    馨香(嗅觉)→碧妍(视觉)      多维强化菊的生命质感
动词炼字    “绽开”“昂立”“含蕊”                      动态刻画菊的蓬勃姿态
四、文化内核创新
突破传统菊意象:不同于陶渊明菊的隐逸、李清照菊的愁思(“人比黄花瘦”),此词赋予菊战士品格(铁骨铮铮)与殉道精神(萎死犹存高节),贴近辛弃疾词中英雄主义情怀。
地域符号加持:岱宗(泰山)、汶河等齐鲁地理意象,为菊注入北方山河的雄浑气魄,区别于江南菊文化的婉约基调。
五、总结
此词以秋日为舞台,菊花为英雄主角,通过意象重构、典故新解及生死哲思,完成对菊花文化符号的壮美重塑。其精神内核接近辛弃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的孤愤,却更添一份“千年神至”的永恒希望,堪称当代咏菊词中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魄力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7

帖子

6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2 16: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7

帖子

6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2 16: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龙吟  昭君
5.一点春
香溪之女昭君美,国色天姿难弃。汉宫选秀,毛延寿画,眼加痣纪。皆道氪夫,三年皇拒,寂寥不已。把韶华误了,兴山远望,无人会,伤心意。
须敬和亲万里,尽胡风,汉衣穿毁。寄声塞北,年年鸿雁,锦书难寄。南郡月明,在毡城忆,橘红苕紫。颂和平使者,琵琶传语,洒思乡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7

帖子

6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2 16: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龙吟.父亲节忆父
作者:听雨组长-红尘有梦
节临忽起千重忆,翻涌旧时光景。灶间羹暖,桌前笑语,院中瘦影。犹记临行,嘱吾加饭,添衣勿冷。念严词谆诫,为人处事,身须正、心须净。
怎奈幽冥路迥。恨难逢、音容空剩。纸灰翻处,泪痕洇透,相思谁省。风叩虚窗,月悬孤馆,怅怀无定。愿来生有幸,承欢膝下,续亲情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7

帖子

6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2 16: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词研17期班委组第18讲水龙吟作业统计
总顾问:迁徙云,流光拂袖
班主任兼主讲:凤王
副班主任:叶子
班委组临屏大群本周六晚上老总:
1-4临屏副总评阅-划着月亮来临屏
5-8临屏总评阅-流光龙啸临屏
9-12临屏副总评阅-秋水长天临屏

班委28人。
已交!(8)
未交?(20)

1.班主任兼主讲-凤王
2.班主任兼早读-端木蓉儿
3.语音主讲-流光从容  
4.凤箫班主任-云卿卿
5.班委副班主任-叶子
6.笑陌副班主任-天涯陌客
7.听雨副班主任-李纳兰
8.清心副班主任-流光冰心!
9.临屏总评阅-楚狂人
10.临屏副总评阅-秋水长天
11.临屏副总评阅-微笑
12.临屏总辅导-依雪轻寒
13.论坛评阅-追梦人
14.论坛评阅-诗野
15.论坛评阅-一点春 5,
16.论坛评阅-风清清
17.凤箫组长-一池清凉
18.凤箫组长-晒月亮
19.凤箫学委-萌猪!
20.笑陌组长-彬彬!
21.笑陌组长-浅语!
22.笑陌学委-任怀彬!
23.听雨学委-梅林
24.听雨组长-漠南细雨
25.听雨组长-红尘有梦 6,
26.清心组长-心中有爱!
27.清心组长-流光兰心
28.清心学委-孟庆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6:49 , Processed in 0.0880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